剛剛去了溫哥華一趟,有很意外的驚喜,因為竟然可以跟幾個老朋友相聚,他們都是我在英國中部讀書時候認識的,想不到一晃眼就是四十多年,時間過得很快啊!言談間我們說起在小鎮唐人餐館一起打工的舊趣事,昔日的留學生不像現在的這樣輕鬆,通常都是趁假期時間找散工做以賺取外快,我和其中的一個女生就在唐餐館任職侍應。
早期移民去英國的香港人很多都來自新界地區,他們多數都是經營飲食業,不是外賣店就是唐餐館,因為要迎合西方人士口味,所以料理不是道地的中國式,而是雜碎式,我們後來就稱為雜碎館,chop suey 的名詞亦因之而產生。
唐人餐館雖然集中在大城市,但小市鎮也不難找到兩三間,Rugby 位於英國中部 Warwickshire 郡,是一個工業小鎮,我初來方格子的文章就是寫一些關於自己在這個小鎮的學校生活,請參閱 書本裡的市鎮 學英語。在Rugby 這一間的中餐館其實規模不小,因為是新開張,需要人手,所以我們這班學生便順理成章成為廉價勞工。
香港著名作家兼名嘴陶𠎀*,曾寫過一篇關於倫敦唐人街的「旺記」,看到文章內述說該餐館的侍應生和食客精彩的互動,自己免不了也發出會心的微笑,雖然我們沒有像「旺記」的侍應般態度粗暴惡劣,但間中也會被人客的諸多要求而顯得不耐煩。
我們工作的這間餐館位於鎮上人流密集的購物中心,因為是新開張,而且設有酒吧,所以生意很好,週末尤其忙碌,我們這些學生完全沒有服務顧客的經驗,老闆也沒有怎麼給我們訓練,初期真的手忙腳亂,鬧出不少笑話。餐館老闆自己在酒吧部門打點一切,同學的弟弟受聘任助手,邊學邊做。至於我和朋友及另外一個理工男生,便跟著老闆的妹妹學習招呼客人,照顧餐點,還記得我們女的制服是黑襯衫和黑裙,再配上紅白格子半腰圍裙,男生就是白襯衫和黑色西褲,似模似樣倒像個專業服務員。
讀者若看過我早期的文章,或者對 BK 這個女生有些印象,她比較我們高大,氣力好,所以老闆覺得她適合在廚房工作。老闆娘是廚房的主管,她做事效率高,很吃得苦,原本是護士的溫文少女,嫁人後便成了獨當一面的餐館老闆娘,替丈夫努力經營餐館業務,大廚是她的弟弟,這種家庭式經營的中餐館在英國和歐洲十分普遍,後來我去比利時和荷蘭都親自跟這些移民接觸相處過,他們勤奮賺錢,只是希望下一代能夠在異鄉生活得更好,將來有機會我也許在這方面寫一下。
由於我們沒有任何服務的工作經驗,一切都要聽命於老闆的妹妹指示,她說話不多,所以給人一種疏離感,我和友人畢竟是青春少女,工作中時有說笑,這樣的不太專業的表現,可能令她有些不滿吧?不過來光顧的人客可是很喜歡我們的輕鬆風格,出餐遲了或弄錯也沒有怎麼投訴,反而還會给我們慷慨的小費。不過有一回自己差點造成意外,我捧著燙熱的鐵板牛排餐盤,正要擺放在枱上的時候,幾乎觸碰到顧客的手,幸好那個英國帥哥反應快,不致於被我的鐵板燒傷。我當時嚇呆了一下,不知道怎樣反應,客人和他的女友卻反倒過來關心問候自己,從此以後我和友人也收歛一點,正經的做好我們的服務職責。
話雖然這樣說,有些顧客真的很難服侍,他們認為出錢來消費,喜歡怎樣就怎樣。一次一對情侶在餐館已經坐過了打烊時間,還是旁若無人般在卿卿我我,友人和我已經故意在他們附近徘徊,但始終於事無補,老闆的妹妹覺得人客既然已找數了,不可以趕客,她只是忙著跟哥哥數點當日的收入。於是我們唯有自己暗中盤算怎樣可以「趕客」,友人先去收拾桌上的杯碟,然後我把枱上燃燒的蠟燭吹熄及挪走,這樣的明顯示意,倆人居然還是沉醉在彼此的世界裡,毫無動靜,友人靜悄悄的問我要不要把牆壁的暗燈也關掉,「誰去做啊?」我看了她一眼,原來兩人都沒有這樣的膽量去做。我們正在焦急的等待著,老闆的妹妹終於走過來,向這對熱戀的情侶解釋說餐館要打烊了,他們才慢條斯理的離開,還記得他們埋單的時候,好像還沒有額外給多些小費,我和友人心裡當然不高興,但又奈何不了,「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我那時才知道果然是真的!
當天晚上,不對,應該是凌晨一點多,我和友人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餐館,因為除了收拾店內的一切外,還要擺放好餐桌上的餐具,預備明日的午餐供應。在唐人餐館打工唯一的員工福利就是打烊後會有一餐好吃的,老闆娘很體貼我們,在收工後,她總會烹調一頓豐富的宵夜給大家,不過那時候已經累得沒有胃口,我只想早些回家睡覺。
我們這班學生在餐館工作的時間並不太長,因為學業更重要,所以逐漸相繼辭工,而老闆也不介意,那時候他的餐館已經上了軌道,可以有能力聘請當地服務人員,雖然我們明知被利用,但也沒有太計較,反而跟老闆及其家人後來成了朋友,不再是以前雇主和員工的關係。這一段短暫的餐館工作經驗,亦成為我以後在護理行業的前提訓練,讓我明白到服務行業,其實是要認識不同人的態度和學會怎樣應對,這確實是很考驗耐性的工作!
備註:
*陶傑的文筆尖銳,有些人批評他態度傲慢,言論偏激,亦因此惹來不少爭議,甚至官非,不過他的散文寫得很好,尤其是「泰晤士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