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人生並非「只能這樣」!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作者是我很愛的李惠貞。如書名所揭示的,此書想對話的對象是那些「非」大人們。李惠貞說,她常聽到年輕的孩子們說在體制內活得很不快樂、對未來感到恐懼、不知人生有何意義。每每聽到這些,她心裡都有個強烈的聲音:並非「只能這樣」。她很想告訴他們:

你所接收的任何觀點,都只是某些大人的想法,而每個大人,都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因為對許多「大人們」的想法不認同,李惠貞寫下了這本書。當然,如她說的,這些本書也只是「她」的觀點,不該全信。在我看來,本書與其說是指引,不如說是一位長者輕輕細談她的想法,並鼓勵你相信,走出自己的路是沒問題的。覺得許多想法不只是值得青少年去思考,對成年人也很受用。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她想說什麼。

【人生有公式?】

「為什麼要念書」大概是許多莘莘學子心中最常吶喊的問題。關於這點,許多大人們會用一個公式來解答:

念書→考上好學校→找到(高薪/穩定的)工作→賺錢→退休

然而,這條公式是對的嗎?又或者,這真的是條「公式」嗎?事實上,許多學生們的焦慮正是來自於這條連環等式。當前的教育制度就像條跑道。每個人都努力地奔跑,深怕現在落後了,就會在接下來的人生道路上一敗塗地。於是,許多人只能一面抱怨為啥要念書,一面又咬牙苦撐。

但李惠貞對這個公式提出了質疑。她說,我們可以把「工作」代換成「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而找到自己的位置意味著兩件事:你要先知道自己是什麼,以及你是誰?對青少年來說,他們才正要開始探索這世界,卻馬上被灌輸了「念書就是拚一個影響一生的結果」的概念。無怪他們會焦慮,因為這等於是要他們在對世界一無所知的狀態下,做一生的賭注。

事實上,在這個萬變的時代,人生常常是無法預期的。當前的好科系、好工作在未來未必還會存在。因此,李惠貞認為其實我們並不需要為「特定」的未來做準備,只要好好「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即可。在她看來,好好活著,張大眼去探索、吸收,就是最好的準備。在這樣的認知下,很多的公式框架都可以被打破。讓我們接著聊聊這部分。

人生其實很很難有公式

【跳脫公式】

從「找到自己位置」這樣的角度出發,許多「大人都這麼說」的觀念就有了新的可能。

〔念書不只為了成績〕

對許多人來說,念書只是為了讓自己考試能拿到好成績,因此覺得被逼著念一推沒興趣又不實用的東西很痛苦。然而,李惠貞卻認為,學習每個科目的重點其實是可以透過它們,獲得進入某些領域的機會。換句話說,所有的學習都是幫助你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途徑」。

從這個角度來看,考試成績就不是念書的最重要的目的。我們的升學制度,很容易會讓學生把自我的價值與考試成績畫上等號。然而,考試成績並不能決定我們是怎麼樣的人,學生們完全沒必要被成績束縛與框架。很喜歡書中說的:

考得好或不好,與你擅不擅長沒有關係。真的不擅長也無妨,重要的是你願意去親近一個領域,試著去找出它有趣的地方,把你學到的東西帶在身上。那才是未來的你能依賴的真正實力。

〔擺脫比較的死胡同〕

當前的升學制度,很容易把學生丟進比較的漩渦中。大家拚命想考到「好學校」,搶破頭想要去念「好科系」。但是這樣的比較卻為學生與師長製造了非常多的焦慮。事實上,這樣的比較漩渦其實是可以打破的。

如同前頭說的,我們學習真正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探索,進而能更認識自己與世界。比較只是過程中的小小產物而已。李惠貞說,如果硬要講比較有任何意義,那也只是在於使我們注意到自己的不同點,這些不同正是你「獨特」的地方。

在她看來,在人生的這條道路上,不要被好勝心牽著去比較,而是要讓好奇心帶領著你去前進。如此,才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到更多未知的事物,打開不一樣的可能。很喜歡書中的這段話:

念什麼學校或科系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帶著什麼樣的視野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你能看見別人沒看見的,那才是真正的實力。

帶著探索的心去學習吧

【活出自己】

或許你會覺得上面說的有點過於理想。但當你擺脫「公式」後,很多時候路反而能自己展開。很喜歡書中提出的「成為自己」的概念。李惠貞認為,除非你已經很確定自己想走的路,不然,你只要專心為「成為自己」就好。

前面提的認識自己與世界就是在為成為自己做準備。透過各種學習去體驗,知道自己對什麼好奇、對什麼有熱情,從而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像李惠貞她大學念的是廣告,但畢業後只在廣告界待了兩年,之後二十幾年都在出版業,現在則成了名推廣閱讀的自由工作者。這些都不是她大學時曾想像、準備過的未來。因此,書中她是這麼說的:

充實自己,對世界保有好奇心,一定會有你的位置。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找「自己」不是人生最優先的事,應該先努力念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等賺夠了錢,再退休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對,就是那條公式)。但李惠貞卻質疑這樣的做法:

我的疑問是,為什麼要把年輕的生命賭在最後的階段?如果你現在都沒有探索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你為何相信六十五歲以後就會知道?你可以看看身邊的大人,他們都是如何過生活?你在自己思考,你想不想變成那樣。

如果硬要有條「公式」,李惠貞反而認為,如果你覺得這世界有什麼不足,就試著去做些什麼。現實社會一定有與你的理想差距很大的地方,這些段差或許就是你可以貢獻的地方。李惠貞提到,她會開始推廣閱讀就是源於這樣的思考。她覺得這個社會不缺好書、不缺好書店,但是卻缺「閱讀者」。於是,她開始從這個點著手,而有了今天的獨角獸計畫

當然,要能找到這樣的「段差」,就需要對自己與世界有足夠的認識。如此你才能找到、成為自己。

找到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

【後記】

讀完本書後,我不禁想:如果是過去那個年少的我,會怎麼看待這本書呢?

平心說,如果是學生時代那個被升學主義壓得抬不起頭的我,可能不會對書中內容有太大的共鳴,搞不好還會斥之以鼻也不一定(笑)。

不諱言,書中講的很多狀況都是我過去的寫照。猶記得高中時被各路怪物同學電得七葷八素,信心全失。那時常覺得自己很爛,擔心以後工作會很慘。這樣的我,看到書中說到要「認識自己」、「不要比較」,八成會當耳邊風吧。然而,正是因為求學時期沒有好好探索、認識自己與世界,出社會後,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補這塊。

最初的契機是在替代役時。過去只讀小說的我因為 318 的關係,開始嘗試更多元地去閱讀。此外,當時每天都要做如澆花、除草等不大需要動腦的勞力活,我因此多出不少「空閒」可思考、反芻讀過的內容。這樣不用考試的自由學習環境,讓我得以放下比較,純粹為探索而學 !

第二個契機是開始在科技業工作後的一兩年,看著自己的前輩、老闆,我產生了疑問,不確定這是不是我想做一輩子的事。那時已養成用書探索的我,開始大量閱讀許多「找自己」的書籍(像我很愛的《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透過這些探詢,我逐漸發現自己想做「分享閱讀」這件事。經過了一些準備,我在 2020 年開始了自己的推廣閱讀之路。

從後見之明來說,現在的我是認同李惠貞的。就我個人經驗來說,如果你沒在求學時完成認識自己這道功課,之後仍得回頭去面對這個人生大課題。但老實說,台灣當前的升學體制恐怕很難讓學生有餘裕做出這樣的思考吧?

不過,或許學生時的我讀了這本書,可以在心中種下顆種子。這樣可能就不用等到出社會後才回頭反思自我。從這角度來說,這本書應該多少還是能對現在的青年學子們帶來些影響吧。起碼可以讓他們對慣常的社會想像產生些許懷疑,覺得並非「只能這樣」。甚至稍稍地相信,走出自己的路是有可能的。最後僅以書中這句話我很喜歡的話作結:

如果每個人的生命是一本書,你就是作者,你要在這一頁寫下什麼故事,必須由你自己決定。願每個人都能寫出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願每個人都能寫出那個「自己」的故事!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190會員
    230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在 2023 年的年末展望文中,有提到希望今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這篇便是主題文的第一彈:時間管理推薦書單。
    2023 的年末展望文曾提到希望 2024 年能寫些主題式的書單文。最近在構思時間管理主題書單時,想起了這本由子彈筆記創始人瑞德.卡洛所寫的《子彈思考整理術》。決定來寫個心得、複習一下,順便為接下來的主題文做準備(笑)。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你所接受的任何觀點,都只代表部分的世界。《大人只知道那部分的世界》裡,被李惠貞寫的這句觸動時,好巧通勤火車上坐對面,是一個十多歲的年輕女孩。
    Thumbnail
    集體處於車水馬龍的下班車陣之中,從身邊呼嘯而過的喇叭聲,可以感受的到周圍充斥著各種急躁的氛圍,有時候累積一整天的疲倦感受,也容易讓負面情緒在此時此刻整個爆發開來,那一天正在號誌前等紅燈的我,聽到了來自右前方一對父子的「對話」,與其說是對話,倒不如說是父親一連串的情緒宣洩還來得適合
    Thumbnail
    隨著走繩運動慢慢在台灣興起,我們也漸漸能在公園或是特定的活動中看見走繩運動或是走繩表演,但由於每次看到走繩玩家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似乎運動神經都相當好,不免讓人覺得走繩好像比較適合成年玩家。 但其實走繩運動不只適合大人,從社會人士、國高中生、國小生,到幼兒園和學齡前的小小朋友,不同階段來學習走繩都可
    Thumbnail
    歐文今日發表推文表達感想:“為所有祖先和宇宙倒酒。感謝您在旅途中的指導和幫助。我尊重你,我愛你。祝福,Hélà,🤞🏾♾” 特雷-楊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耐人尋味的推文:“我只知道上帝會回應我最近的祈禱的..”距離NBA交易截止日還有4天。 數據分析師統計了本賽季至今聯盟三分出手數佔比為38.7%。過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這是許多童話故事的起手式。 太宰治的《御伽草紙》是本很有意思的書。 御伽,是「御伽話」,指大人說給小孩聽的故事。 草紙,或稱「草子」,是屬於較通俗、娛樂性的大眾讀物。 御伽草紙是指故事書。
    Thumbnail
    現在回想,就是這個《儀式感》救了我。 儀式感能助我面對那些想逃避的事情。 大人創造儀式感,是象徵自己認真生活,讓這一刻變得與眾不同,而非倉皇度日,日復一日,一成不變。 不過,有時候,儀式感也能夠幫助我們,為抗拒做些心理準備。
    Thumbnail
    有陣子Facebook和Youtube喜歡轉傳美國知名學校畢業演說,這些演說者有名人、教授和畢業生。 去年2018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葉采衢的演說,後來在台灣有記者將其公布在雜誌和網路上,我很喜歡兩個部份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分享對作者李惠貞老師作品的喜愛,書中探討文學系畢業在社會中的掙扎,以及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強調接受真實的自我,找到個人的光。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你所接受的任何觀點,都只代表部分的世界。《大人只知道那部分的世界》裡,被李惠貞寫的這句觸動時,好巧通勤火車上坐對面,是一個十多歲的年輕女孩。
    Thumbnail
    集體處於車水馬龍的下班車陣之中,從身邊呼嘯而過的喇叭聲,可以感受的到周圍充斥著各種急躁的氛圍,有時候累積一整天的疲倦感受,也容易讓負面情緒在此時此刻整個爆發開來,那一天正在號誌前等紅燈的我,聽到了來自右前方一對父子的「對話」,與其說是對話,倒不如說是父親一連串的情緒宣洩還來得適合
    Thumbnail
    隨著走繩運動慢慢在台灣興起,我們也漸漸能在公園或是特定的活動中看見走繩運動或是走繩表演,但由於每次看到走繩玩家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似乎運動神經都相當好,不免讓人覺得走繩好像比較適合成年玩家。 但其實走繩運動不只適合大人,從社會人士、國高中生、國小生,到幼兒園和學齡前的小小朋友,不同階段來學習走繩都可
    Thumbnail
    歐文今日發表推文表達感想:“為所有祖先和宇宙倒酒。感謝您在旅途中的指導和幫助。我尊重你,我愛你。祝福,Hélà,🤞🏾♾” 特雷-楊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則耐人尋味的推文:“我只知道上帝會回應我最近的祈禱的..”距離NBA交易截止日還有4天。 數據分析師統計了本賽季至今聯盟三分出手數佔比為38.7%。過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這是許多童話故事的起手式。 太宰治的《御伽草紙》是本很有意思的書。 御伽,是「御伽話」,指大人說給小孩聽的故事。 草紙,或稱「草子」,是屬於較通俗、娛樂性的大眾讀物。 御伽草紙是指故事書。
    Thumbnail
    現在回想,就是這個《儀式感》救了我。 儀式感能助我面對那些想逃避的事情。 大人創造儀式感,是象徵自己認真生活,讓這一刻變得與眾不同,而非倉皇度日,日復一日,一成不變。 不過,有時候,儀式感也能夠幫助我們,為抗拒做些心理準備。
    Thumbnail
    有陣子Facebook和Youtube喜歡轉傳美國知名學校畢業演說,這些演說者有名人、教授和畢業生。 去年2018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院碩士畢業生葉采衢的演說,後來在台灣有記者將其公布在雜誌和網路上,我很喜歡兩個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