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面帶喜色,忽爾,又皺起了眉頭,輕輕嘆了口氣。
喜的是江淮戰事順利,輔公祏的人頭,已經由李孝恭遣人送至京師,只餘下左遊仙等仍負隅頑抗。不僅如此,弘州總管宇文歆更上書,建議李淵聯合高麗,自弘州進軍突厥。輔以太原兵馬,定可對突厥進行致命打擊。
這不是幾千,或是幾萬兵馬能成就的大型戰略。
宇文歆的計畫是,朝廷應任命東都大元帥,安撫交好山東河北世族,方能成此大業。
此人得雄才大略,更要善於與人交陪,眾望所歸。宇文歆推薦由李世民出任。
事未成議,李淵私下命袁天綱前來討論。就李淵所知,袁天綱與道宗,是少數朝廷中不偏向太子或秦王任何一方的中立派。更別提袁天綱足智多謀,善觀人心。
這不?見到李淵忽喜忽憂的表情,袁天綱便開口了。
「皇上明見萬里,定是想起了隋室建彼維城的前車之鑑。」
袁天綱一下就說中了李淵的心事。
隨著天下日趨安定,分別支持李建成與李世民兩派的大臣,越是針鋒相對了起來。
現下讓兩兄弟都待在自己身邊,誰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拉幫結夥。可要是放出去呢?
隋室太子本為楊勇,但楊堅命楊廣平定江南,因而坐大,李淵當然是清楚的。當年初定關中,李淵讓建成坐鎮,世民出征,便差點再次重演歷史。
也是建成自己爭氣,才讓局面又走回到今天的地步。
但隋室爭儲,更有楊諒總管山東,在楊廣繼任後直接兵變。
若是任世民為東都大元帥,更平突厥。如此威勢之下,李淵只怕次子就此做了「成功的楊諒」。
袁天綱見李淵不置可否,實是默認,續道:「臣以為,宣撫山東州郡一事,交由燕王李藝,亦無不可。」
燕王李藝,便是過去以涿郡為根據地,割據幽州的北方軍閥,羅藝。
李淵大舉封異姓為親王,並賜姓李氏,本是出自魏徵的建議,但也正合了袁天綱心意。袁天綱當時藉此為由,說服隴西李氏支持李淵征戰天下。也正因著隴西李氏的支援,李建成方得以重返戰場,建功立業,有了今天的名聲。
李淵支頤道:「李藝定北有餘,撫東不足。你的意思是,山東應分立二主?」
袁天綱道:「正是,如此一來,不論命誰為東都元帥,都不致權能遮天。」
李淵點頭道:「那麼,依你之見,誰更適合這元帥之職?」
袁天綱才要答話,就聽得門外吵雜。
李淵正要喝罵,只見一華服美人不顧衛兵阻攔,大步走了進來。卻是李淵愛妃,尹德妃。
「秦王左右兇暴,凌轢妾父。請皇上作主!」
尹德妃又急又氣,眼眶噙著淚水,也不顧朝廷命官就在當場,零零落落的向李淵告狀。
只道杜如晦帶人在其父府邸周遭鬼鬼祟祟,尹父與家僮出來質問,卻遭毆擊。
「秦王屬下蠻橫至斯,只恐至尊萬歲後,秦王得志,我等定無孑遺。」
本來嘛,李淵也是聽聽,打算再把事情查個清楚。但尹德妃的結語,正好就是李淵的心病。
「來人,命秦王立即至此,不得有誤!」
渾然不知發生何事的李世民,急忙趕入宮中,卻是沒來由一頓好罵。每要辯駁,李淵身邊尹德妃便開始啜泣,結果便是一句話也搭不上。
最終,李淵勉強同意,要李世民自行處分杜如晦。
一肚子火的李世民,出宮便往文學府去,召杜如晦相見,又是大吃一驚。
由房玄齡攙扶而出的杜如晦一跛一拐,鼻青臉腫的模樣,哪裡像是去找人麻煩的?
「究竟發生何事?」李世民問。
杜如晦道:「臣只是途經尹府,突然便遭人扯下馬來毒打一頓……看那裝束,應是齊王手下長林兵。」
長林兵一事,李世民也是略有耳聞。
太子建成奉旨建仁智宮以來,同步召募衛士。四方驍勇,長安惡少,來者皆是不拘。
由於離宮未成,這批人便畜為宮甲,交由齊王李元吉訓練,分屯左右長林門,號為長林兵,直屬天子,平日裡不論朝廷大臣將軍,皆可不行禮儀。
百官公卿頗有怨言,但也不便去找李淵或太子建成說,是以李世民被迫聽了不少。
可說到底,李世民也知道仁智宮的真實作用,能有一批直屬天子的虎狼之師,確實必須。是以李世民也只能幫著安撫眾人。
只是,就算長林兵跋扈,沒事怎麼會欺到杜如晦頭上?
尹德妃又何必要惡人先告狀?
杜如晦續道:「應是微臣過門未下馬牽行所致……比起此事,太原來人已等候大王多時。」
李世民這才注意到,就在房杜身後,門外更有一人,手中貌似抱著什麼事物。
聽得杜如晦提及,那人也不待宣召,走了進來,便在李世民面前跪下。手中抱的,卻是個出生不過數月的娃兒。
「請秦王恕罪!」
來人乃是已故淮陽王李道玄親弟,李道明。
隴西李氏派來的親戚中,李道玄與李世民最親。不止多次一同出生入死,更在與竇建德之戰中假扮李世民,為全軍贏得勝機。
事後李世民力薦其為洛州總管,卻因一貫的身先士卒而不幸在劉黑闥反叛中壯烈犧牲。
李世民頗引以為戒,此後征戰亦不再一馬當先。
李道玄死時年僅十九,膝下尚無子嗣,淮陽王位便由親弟李道明繼承。因天下紛亂,諸王不就國,李世民索性延攬李道明入天策府,也好有個照應。
年前,李道明以親衛身分,隨同李世民前往太原備戰。江淮反亂發生,李世民被捕之時,還特地叮囑李道明照顧高惠通母子。哪裡想到,高惠通產子不過數日,母子雙雙就失去了蹤影。
李道明不知所措之際,卻收到了杜如晦的來信。
杜如晦本是遣人往太原,詢問尉遲恭一些事務。不過使者也是為人機靈,察覺了太原的異狀,掐指一算後,請杜如晦寫下手信。
「另外找個女嬰帶回長安,其餘有我。」
當然,李道明跟杜如晦都不會告訴李世民,這個女嬰非他親生。
杜如晦長於書法,偽造了一封高惠通的書信,告知李世民她身有要務,必須往吐谷渾一行,希望李世民能好好照顧他們的孩子,總有相見之日。
驚訝,疑惑,不解,李世民的心中充滿了各種情緒,但誰也不能解答。
杜如晦自然提出會安排派人去尋,並勸李世民國事為重,暫且放下這樁。
沒錯,國事為重。
明日,李淵便要帶著長林兵,去視察已經完工的仁智宮。
太子建成與秦王世民,皆須隨行。
那是宣揚大唐天威的一個重要動作,同時也是對抗突厥的關鍵。
李世民嘆了口氣,從李道明手中接過了女娃。但小女娃的眉目之間,半點也看不出高惠通的樣子。李世民的心情,又更加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