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2021/06/12</span></h1><ol><li><span>從幾個月前接到同儕支持系列課程的開課邀請到現在,雖然很開心可以跟大家一起實踐最初在過往研究探討的議題,但同時也很不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勝任。不安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受過完整的臨床訓練卻要帶自助/助人方法相關課程,還有另一個部分是因為這樣的工作方法在台灣資料很少,所以備課也不容易。</span></li><li><span>為了彌補這些不足,我跑去Amazon上買了好幾本跟同儕支持(Peer Support)有關的書來看,結果發現除了Intional Peer Support那本以外都很普通。不過,稍微翻翻書之後,心裡感覺好像踏實了一點。就會覺得說,</span><b><strong>既然是不談診斷、不談衡鑑、也不談治療的非傳統助人工作方法,那傳統的那些訓練既非必要,更有可能在缺乏反思的狀況下成為學習新方法的絆腳石</strong></b><span>,這麼一想就覺得好像過去的擔憂變小了一點點。雖然我還是另外找了一本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來讀以備不時之需就是了(總之先拿一把螺絲起子放在工具箱裡面的感覺?)。</span></li><li><span>重讀自己以前的論文也有一點點幫助,既然有一部分是因為這篇論文才能得到這個機會,那對方應該也是因為認同這篇論文裡面的什麼才提出邀請的吧。抱著這樣的想法重讀論文的時候,過往訪談過程裡人與人碰撞的火花好像又近在眼前,也彷彿重新經歷了一遍當時的各種想法。總覺得這篇論文對我來說,比起它微不足道的學術價值(畢竟是學士論文),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經驗改變並奠定我對於精神困擾議題的看法。</span><b><strong>即使現在的我對於世界上的不平等還是有很多憤怒、混亂與絕望,也常常做很不成熟的事,但透過書寫論文的過程,我似乎得到某種稱為「自己的世界觀」的東西。</strong></b><span>雖然不敢保證這樣的世界觀不會在未來的某天因為什麼樣的經歷而崩解,但比起之前所擁有的零散價值觀相比,這樣的世界觀好像是某種更穩定的東西,那種穩定的感覺就像是即使不用雙手緊抓著,也會自己飛回來的鴿子一般。</span></li><li><b><strong>命に嫌われている(被生命厭惡著)</strong></b><span>是之前寫論文時很常聽的歌。尤其是寫到自己覺得很負面的時候,就會一邊聽這首歌一邊想像把負能量拿來當能源燃燒的樣貌,真是有夠中二的XD 不過真的很喜歡它的歌詞,推薦給大家。 </span><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ZppZYI6OM"><spa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ZppZYI6OM</span></a></li></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