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張「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便能夠引導孩子歸納整理個人的經歷與興趣,並且從中發掘出專長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清楚看到自己的定位所在。不但可以輕易寫好〈自我介紹〉及〈自傳〉,更可以配合學習歷程檔案的建構,使檔案更加完備且聚焦。
還不快列印出來讓孩子填填看?!
- 適合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 付費訂閱可看:空白「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
上學期,我在大學進修部開設「閱讀與敘事力」課程時,曾經運用
《一張圖表秒思考》當中的
〈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帶學生組織自己過去的學經歷,並且寫作履歷。當學生見到學經歷一目瞭然地攤在眼前,下筆寫作履歷便迅速多了。
可見,他們不是不會寫履歷,也不是不了解自己,而是腦袋一團混亂,不知道從哪裡寫起。不過,在〈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的輔助下,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可惜,書中〈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是針對成人所設計的。為了讓學生也能夠使用,我特別設計了一張學生版的〈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藉由這一張圖表,來引導孩子歸納整理個人的經歷與興趣,並且從中發掘出專長以及對未來的期許。
過去到現在
左邊的三大欄位分別是:
- 基本資料:
填入姓名、年級,並簡單描述自己的優、缺點。
- 做過什麼引以為傲的事:
(1)事情:
請學生回想最光榮的事蹟,像是考試前三名、當模範生、當班級幹部、得到什麼獎項、熱心助人的事、會做的家事或最拿手的菜……等,不管是在校內、校外,還是家裡,只要孩子覺得這件事讓他引以為傲,都可以填進去。
(2)學到什麼?有什麼體會?
假如孩子以會做某一道菜為傲,可以請他回顧一下練習的過程,是否有得到什麼啟發?
- 生活形態分析
這是針對孩子私底下的聊天話題、休閒娛樂與最快樂的事所設計的欄位,找到他們的生活情趣。
這三大欄位的主要目的是篩選出孩子從以前到目前為止的經歷及喜好,有助於為他們找到自己的方向。
現在到未來
右邊欄位的重點在於幫助孩子開拓自己的專長,進一步將目光放在未來。分別是:
- 目前的條件
右上方的三個圓圈(個性、興趣/專長、證照/檢定),目的在引導孩子認識目前所具備的條件,思考自己是否適合某一項工作。如果孩子並未考取任何「證照/檢定」,這一圓圈可以不用填寫,但也會督促他們為專長取得認證,別讓這一圓圈留白太久。
- 最感興趣的科目、才藝、曾獲得的獎項
有可能孩子到現在都還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專長是什麼,沒關係,我們可以從他現階段正在學校學習的科目及校外學習的才藝著手,輔導他們找到嗜好。先請他們填入三個喜歡的科目及才藝,再從中選出「最」喜歡的項目,如此一來,他們的興趣便水落石出了。最後,我們可以進一步鼓勵他們,在這個項目上持續精進,把興趣化為專長。
此外,他們過去獲得的獎項,也請他們列進表格中。當然,有些學生獲獎無數,但務必請他們選擇三個最重要的獎項填進去即可,這樣便能夠清楚看出真正讓他們感到驕傲的,是哪一個項目。
- 短期目標、未來想做什麼?/有什麼理想?
綜合左右欄位,孩子從過去、現在到未來的可能方向都已經浮現在紙上。此時,再請他們重新回顧剛剛所填的內容,然後想一想,自己在短期之內(這個學期或今年),要達成什麼目標?比方說:考到某張檢定、存錢買腳踏車、圍棋晉級……。
至於「未來想做什麼?/有什麼理想?」,經由圖表的引導,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囉!真的還是想不到的話,也別心急,留白就留白,也許他們過一陣子之後再填表格,便有想法了。
填完圖表後,孩子肯定會更加認識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隨著年級的增長、專業能力的提升或興趣的轉變,圖表內容一定會有所異動。
因此,〈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並不是填完後就一圖定終身,每個學期或每年都可以重新再評估一次。每一次填寫的評估圖都有保存下來的話,長久下來,孩子會清楚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而且它還可以配合學習歷程檔案的建構,使檔案內容更加完備且聚焦。
另外,〈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還有一個重要的附加功能--
很多家長跟我抱怨孩子連看似簡單的〈自我介紹〉都不會寫?!其實,這跟大學生不會寫履歷的道理是一樣的,不是寫作力差,而是一時之間沒辦法把過去的種種組織起來。
這個時候,〈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就派上用場啦!孩子只要根據填好的表格,一一加以敘述,再增加一些例證、感受或他人的看法……等內容--一份完美無缺的〈自我介紹〉,哪有這麼難寫啦!
付費閱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