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據媒體2020/12/4日的報導,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的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四川成都實現首次放電,此裝置由20組環向場線圈中心段組件,和中心螺旋管線圈裝配而成,總體重量約90噸,被稱為「人造太陽」,它的成功發電顯示了乾淨能源解決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危機的曙光。(按:
核裂變(nuclear fission)是
原子彈以及
核電廠的能量來源,如2020/11/27日全球首此反應堆並網成功的「
華龍一號」,但核能發電有核廢料污染及排熱廢氣的問題。)
中國所稱的「核聚變」,就是西方所謂的
「核融合」(nuclear fusion),在氫的三種同位素1H(氕)、2H(氘)、3H(氚)中,後兩者,氘核與氚核,核聚變(融合)成氦(He),產生巨大的能量,模仿太陽發光發熱原理,所以,可控「核聚變」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下圖顯示氘核與氚核的核聚變(融合)反應示意圖:
此核聚變(融合)反應所放出的能量,根據
愛因斯坦方程 E =
m x c (2次方)等於反應中粒子的總靜止質量的減少等值的17.59 MeV。這種核聚變(融合)反應所釋放出的能量比任何化學反應(如「燃料引擎」中爆炸燃燒)大的多。
中國的可控核聚變(融合)需要超高溫、超高密度等條件,採用先進托卡馬克(Tokamak)裝置,及更先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中國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
人類的「人造太陽」夢,始於60年前,45.7 億歲的太陽不斷以核融合釋放光和熱,如今模仿同樣原理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成功發電,召示了乾淨能源紀元的開始,「人造太陽」可能解決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危機。
氦-3是
氦的
同位素之一,元素符號為
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顆
質子和一顆
中子所組成。是穩定同位素。其相對豐度是0.000137%。一般相信,
月球表面的風化層(表皮土)富含著大量的氦-3。中國嫦娥五號2020/12/17日返回器攜帶2公斤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未來中國將可能開發月球氦-3在「人造太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