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4步驟整理讀書筆記、3步驟將讀書筆記寫成長文的方法,範圍都只侷限於單一文章/書籍的內容拆解與連結。這篇文章繼續延伸,談談拆分出去的觀念筆記要如何重複利用。我們要學習一個做筆記的新概念 — 加入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怎麼做呢?有3個步驟:
- 加入 Metadata 筆記區塊
- 在 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 善用Backlinks 累積想法複利
步驟一、加入 Metadata 筆記區塊
之前的文章說過:「每一則觀念筆記拆分出來後,都變成一則原子化筆記 — 可以被單獨地閱讀與組合。」
原子化筆記應該可以被再進一步擴大利用,與其他書籍、文章中分拆出來的觀念筆記再次進行融合,形成新的、更大的洞察。
怎麼做呢?我們需要在觀念筆記中紀錄 Metadata。所謂的 Metadata,是描述「這份筆記本身」的內容、中文也翻譯成「元資料」,也就是資料的資料。
Metadata 其實被應用在非常多的地方。例如 HTML 網頁中,就有 Metadata 描述這個網頁的細節 (例如網頁標題、網頁作者、網頁敘述…等) ; 每一本書籍中,翻到最後一頁可看到出版社、作者、第幾刷…等,這些也是 Metadata。
有趣的是,我們可以自己在筆記中建立這些 Metadata,描述這則筆記的細節資料,在往後的筆記搜尋上可以發揮非常巨大的幫助。Metadata 只是一行文字,後面寫上筆記軟體的內部連結 ( [[筆記名稱]])。
若想要了解更多細節,可以閱讀《了解 Obsidian 的 Metadata,建立一套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這篇文章。
步驟二:在 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那我們要加入哪些 Metadata 欄位到觀念筆記中呢?
如果只留下最重要的 1 個欄位,我會說是「Parent link (父連結)」,也就是「未來我想要在哪則筆記中再次看到這則筆記」。( 這個名稱可以自行命名,但多數的知識管理文章多以 Parent Link 代表)
那 Parent Link 要填什麼呢?最基本都會有這則「觀念筆記」的出處 — 也就是原文章、原文書名這個「名詞筆記」。例如
- 「收件箱是GTD理論的重要元素」來自於《Getting Things Done (搞定)》
- 「記憶組塊是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最小單位」來自於《大腦喜歡這樣學》
- 「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腦外思考的過程」來自於《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等。
Parent Link 也都可以連接到其他「名詞筆記」或「觀念筆記」。例如:
- 「收件箱是GTD理論的重要元素」可以是時間管理、時間管理軟體、生產力、任務管理…等
- 「記憶組塊是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最小單位」可以是記憶、間隔重複、學習、概念…等
- 「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腦外思考的過程」可以是卡片、寫作、生產力、原子化…等 以第三例來說,未來當我開啟「卡片、寫作、生產力、原子化」這些筆記的時候,我想要看到「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腦外思考的過程」這則筆記連結。(具體怎麼看會在步驟三解說)
連結跨領域想法將不再是「憑運氣」,而是時間的積累與知識的整理罷了。
步驟三、善用Backlinks 累積想法複利
最後講實際的操作方法。
現在市面上有支援 Backlink 功能 (即顯示有哪些筆記連結到現在這則筆記,又稱反向鏈接) 的筆記軟體都可以使用上述說的方法,例如 Obsidian, Roam Research, Heptabase, Logseq, Notion…等。
還記得我們在 Parent Link 紀錄的筆記連結嗎?這些軟體能夠將「反向鏈接」條列出來,我們只要定期將筆記連結寫到「名詞筆記」或「觀念筆記」中,再透過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分類、排序、銜接」方法,就能跨領域連結想法。例如我就用這樣的方法,將「卡片盒筆記法」、「時間管理的 GTD 理論」、「認知科學的組塊概念」結連起來。
舉例來說,當我開啟「時間管理」這則筆記時,就看到 Henrik werdelin 的「
8+1 Framework」、王永福的「在家工作-更有生產力的5個秘訣:福哥訂閱Email 文章 0518」、Esor 的「下班學習的時間規劃術:戰勝拖延做最重要的事」這 3 則筆記。經過整理,我就將這三個看起來領域不相干的人連結起來了,在過去我根本想不到會這樣組合內容!
只要記得在 Parent Link 欄位加上想連結的筆記,就能在未來再次遇見他們。
總結
最後為大家整理這 3 個步驟:
- 加入 Metadata 筆記區塊
- 在 Metadata 連結其他筆記
- 善用Backlinks 累積想法複利
整篇文字看起來很長,大家可以參考文章的圖解比較簡單。
1. 《了解 Obsidian 的 Metadata,建立一套可持續迭代的筆記系統》這篇文章已經寫了快要 1 年了,我的Metadata 欄位也改進許多。在這篇文章我並沒有提到如 Status、Note Type、Author…等Metadata,因為會讓整體概念太複雜。
2. 我建議大家都可以嘗試在筆記中加入 Metadata 的欄位,剛開始只要寫 Parent Link 就夠了- 即「未來我想要在哪則筆記中再次看到這則筆記」。
3. 你可以自行加入其他的 Metadata 欄位,只要自己能清楚知道「這個 Metadata欄位的功能是什麼」就好。千萬不要生搬硬套,過多的 Metadata只會把自己的腦袋搞昏。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email protected]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