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和工作都是我生活中珍貴的部分。開始育兒時,我每天都在寶寶的笑容中找到最純粹的快樂。看著他們一點一滴的成長,從第一次翻身到牙牙學語,每個微小的進步都讓我感動不已。但老實說,我沒想到當媽媽會這麼累!和一般上班族能自行規劃的假日休閒時光相比,不僅沒有休息時間,反而比平日更加忙碌。我的寶貝們都很早醒,我在晚上能有5個小時的睡眠就偷笑了,夜間小孩還會起來喝牛奶,寶寶三不五時的夜奶需求,讓我經常只能斷斷續續睡上幾小時。白天上班也是要處理事情,下班還沒喘口氣,又要全神貫注地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深怕錯過任何可能的危險信號。整天下來,好像輪三班制,幾乎都找不到喘息的空間。
長期下來,身體雖然已經習慣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瑣事,卻感到心靈上的疲憊。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台不斷運轉的機器,雖然還在動,卻耗盡了潤滑油,發出疲憊的聲響。這可以說是能量低落的表現——我對生活失去熱情,每天重複相同的事情,卻無法感受到生命的充實。
這種狀況在疫情期間變得更嚴重了。這可能是內耗、慢性疲勞、萎靡等最近常見的心理狀態全部加在一起的悲慘情況。我有段時間真的覺得該去看身心科,因為症狀實在太多了。後來因為一些轉機,我的人生才漸漸走回正軌,也讓我越來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當我們的心智系統正常運作時,思緒能夠保持專注,能量也能得到有效利用,專注地朝著目標前進。但在內耗的情況下,我們難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務,腦中思緒像打結一樣混亂,精神耗竭,無法有效完成事情。就像一台卡住的機器,投入大量能量,卻無法產出有用的成品。
在楊鳴的《從內耗變心流》中,他提到物理學中用熵(Entropy)來衡量系統混亂的程度。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個封閉的系統不會永遠靜止不動。即使原本很有秩序,但因為系統是封閉的,它會自然地從有序變成無序,這期間熵值會不斷增加。熵值增加代表系統越混亂,做功效率越低,完成工作需要耗費比平常更多的能量。
這個概念在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的《心流》中也有類似描述。他提到心智系統中也有「精神熵」:低熵狀態時,系統運作順暢,心情愉悅;高熵狀態下,我們的心智系統就像效能低下的引擎,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卻得不到預期的成效。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會感到疲憊不堪,看不到實際的成果。就像有些學生坐在書桌前,看似很認真地看書,但因為思緒飄忽,最後記住或完成的作業卻少之又少。
就像物理系統需要額外能量才能從無序變有序,我們的心理系統也需要主動投入心力才能維持良好狀態。簡單的原則包含規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習慣、管理壓力和情緒。這些若管理不當,會導致荷爾蒙失調,也可能讓我們無法有效管理心理能量。當能量耗散在無意義的事物上時,就會陷入「心累」狀態——這正是心理熵增加的表現。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心理空間,維持系統的有序運作。
我們的心智系統是一個開放的認知系統。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成長型思維選擇目標、在伸展圈內磨練能力、借助複利效應一步步實現目標的自己。要幫助心智系統做功,我們的原則就和組織管理一樣,在此先簡單歸納為三個原則:
🌟開源:為心智系統引入負熵,讓系統更有效運作,做同樣的事時不會增加太多熵值。或是同樣的時間多做低熵的事情,減少做高熵的行為。
以下介紹3種常見的開源方法:
🌟節流:學會方法將高熵排出內心,不要讓它持續積累在心智系統中。
以下介紹3種常見的節流方法:
🌟增效:則是妥善分配專注力,有效運用它來達成我們想要的成果,讓付出的努力能夠得到最大的回報。
提升專注力的方法很多,以下列舉3項:
透過開源、節流和增效這三大原則,我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更最重要的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需要時間和練習。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持續探索和實踐,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我們帶著開放和好奇的心態,在這條探索之路上繼續前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心智管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