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2-3 : 回到當下,關掉內心旁白,練習切換預設模式網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的大腦精神能量主要可分為對外和對內兩種。對外時主要處理外界給予的挑戰,也就是針對問題和困境提出解決方案並執行,像是準備老闆要的簡報、安排日常三餐、協調同事處理專案等。對內則是以自我檢視和反省的方式進行內在對話,例如:「我剛才說的話是否恰當?」「同事的話語背後有什麼含義?」當這類思考能得出結論,並作為未來類似情況的參考,這樣的思考過程就是有價值的。

然而,我們有時會陷入思考的迴圈。某些問題即使反覆思索也難以得出結論,反而導致內在思考過度耗能,造成精神內耗。例如在轉換工作後,常會不斷設想:「如果當初留在原公司會不會更好?」「如果選擇了另一個工作機會,現在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這種對無法改變的過去進行假設性思考,不但無助於現況,反而讓人陷入懊悔和焦慮的情緒漩渦。



▌預設模式網路

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與大腦的各區域相互連結,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帶回皮質、楔前葉和頂葉頂下葉等區段。當大腦處於發散狀態時,我們能在背景中連結知識、創意、經驗和想法,在散步時獲得新的解決方案就是因為預設模式網路在運轉的效果。這表示即使我們沒有特別專注於某事,大腦仍處於待機狀態,持續整合我們的想法。當大腦正常運作時,預設模式網路能發揮強大功能,篩選和判斷接收到的資訊與思緒,將它們整合到我們的生命經驗中,豐富我們的體驗,同時維持情緒的平穩。


▌練習切換預設模式網路

預設模式網路能促進內省、記憶回憶和創造力,是構成個人特質的重要迴路。但若過度活躍,可能導致思慮過度、憂慮叢生,甚至影響睡眠品質。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如何適時讓預設模式網路休息,避免過度耗損。


🌟切換到任務狀態

任務正向網路(Task Positive Network, TPN)主要負責促進注意力、決策和問題解決。研究顯示,當TPN活躍時能抑制DMN,而兩者的動態平衡對維持最佳心理功能至關重要。

我們可以為思考設定時間界限。面對複雜的專案時,不妨設定15分鐘的思考時間,時間到時就轉換思考方向或採取行動,避免陷入無止境的思考循環。

我們也可以試著培養解決問題的行動導向。當發現自己陷入過度思考時,不要一直停留在「為什麼會這樣」,而是將注意力轉向「我現在可以做什麼」。


🌟回到當下的經驗

當大腦過度使用預設模式網路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內心小劇場,眼神空洞,思緒不斷打轉。這時,試著將注意力回到身體感受:動動手指,搓揉拇指和食指,感受指尖的觸感。然後深深吸一口氣,將意識集中在呼吸上,觀察周遭環境,聆聽風聲,感受空氣溫度,注意光線變化,問問自己此刻的感受。

我們無需批評或認同這些小劇場,只要溫柔地引導意識回到當下,透過循序漸進的練習,讓自己更貼近此時此刻。


🌟轉念

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往往過於嚴苛。當犯錯時,我們可能會自責:「怎麼會犯這麼愚蠢的錯誤?」「這樣以後要怎麼做人做事?」但若是下屬或同事犯錯,我們的態度卻會溫和許多,傾向認為事情沒那麼嚴重。即使有些主管對自己和屬員都同樣嚴格,但這種嚴苛並不會讓事情變得更順利。相反,它只會耗費寶貴的能量在沮喪、悲傷、懊悔和痛苦中。當你因犯錯而無法平靜時,試試以下步驟:

  1. 輕鬆低坐在椅子上,將意識集中在呼吸,進行5-10分鐘的呼吸觀察。
  2. 想想如果是其他人犯錯,你會對對方說什麼?
  3. 用同樣的方式,安慰自己,告訴內在小孩:「沒事的。」

透過這些方法的練習,我們能更好地控制預設模式網路的運作,讓大腦保持平衡。適度的走神和發散思考是我們成為我們自己的重要途徑,關鍵在於覺察自己的所處的位置和思緒狀態是不是處在輕鬆的狀態,如果不是,就要有意識地練習將注意力帶回當下的重要事務,全心投入,讓自己感受從虛無縹緲中回到踏實。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血清素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並提出透過飲食、睡眠和運動等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提升血清素水平,以改善情緒、穩定身心狀態的方法。
現代父母在照顧孩子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以及如何透過心智管理的「開源」、「節流」、「增效」三大原則,提升專注力,擺脫內耗,找回生活熱情。
探討習慣養成的方法,並提出系統性學習的五大面向:行為製作、習慣流程、情境、心態及自我認識。鼓勵讀者透過小習慣的累積,逐步達成目標,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習慣養成方式。
本文分享「慶祝」作為建立正向神經連結的關鍵方法,並提到大腦在行為後立即獲得正向回饋的重要性,以及專注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學習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享受習慣養成過程。
本文探討血清素與身心健康之間的關聯,並提出透過飲食、睡眠和運動等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提升血清素水平,以改善情緒、穩定身心狀態的方法。
現代父母在照顧孩子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以及如何透過心智管理的「開源」、「節流」、「增效」三大原則,提升專注力,擺脫內耗,找回生活熱情。
探討習慣養成的方法,並提出系統性學習的五大面向:行為製作、習慣流程、情境、心態及自我認識。鼓勵讀者透過小習慣的累積,逐步達成目標,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習慣養成方式。
本文分享「慶祝」作為建立正向神經連結的關鍵方法,並提到大腦在行為後立即獲得正向回饋的重要性,以及專注力在習慣養成中的作用,學習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享受習慣養成過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區分情緒和想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和想法經常混淆不清。這種混淆會讓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內心感受,導致心理壓力增加,影響生活質量。保持內心的健康與平衡至關重要,唯有當我們清楚地區分情緒和想法,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自我覺察,過上更加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如何區分情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一同找尋內在核心:靈魂所棲之處。 那裡無限安寧、靜謐,沒有對錯、沒有批判、沒有評價,是靈魂等待清澈的活水💡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感到大腦被無休止的資訊淹沒,思緒雜亂不堪。這種情況下,解放大腦、清空思緒,開始經營第二大腦,成為一種正好有生活的方式。讓我們一同探討,透過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何實現清晰有序的生活。 『清空大腦』提倡什麼? 解放大腦並清空思緒的理念強調不僅僅是為了處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什麼要區分情緒和想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和想法經常混淆不清。這種混淆會讓我們無法真正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內心感受,導致心理壓力增加,影響生活質量。保持內心的健康與平衡至關重要,唯有當我們清楚地區分情緒和想法,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自我覺察,過上更加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 如何區分情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正向的自我對話對於調節情緒、增強自信、終止負面思維和解決問題至關重要。培養這種對話方式的方法包括自我覺察、替換負面詞語、寫下正向想法、接觸愉快的記憶和持之以恆。可以持續關注本系列,藉由分享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療癒方式。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一同找尋內在核心:靈魂所棲之處。 那裡無限安寧、靜謐,沒有對錯、沒有批判、沒有評價,是靈魂等待清澈的活水💡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感到大腦被無休止的資訊淹沒,思緒雜亂不堪。這種情況下,解放大腦、清空思緒,開始經營第二大腦,成為一種正好有生活的方式。讓我們一同探討,透過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何實現清晰有序的生活。 『清空大腦』提倡什麼? 解放大腦並清空思緒的理念強調不僅僅是為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