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2-5 : 辨識練習:撰寫情緒日記,識別情緒觸發點和反應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個人內耗的情形不同,但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內耗。有些人知道如何排解,有些人會深陷其中,還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內耗,只覺得做什麼都不順,卻找不出問題所在。

我最近就經歷了一次為期兩天的內耗。當時我在寫一份報告,因為是全新的概念,一開始完全沒有頭緒。我擔心自己寫不出具體建議會遭受質疑,也害怕無法提出專業意見。我開始自我批評:「為什麼這麼差勁?這份報告應該不難啊!」雖然知道寫得好需要時間,但又擔心沒有足夠的素材,還覺得自己做不到。就在這時,YouTube的演算法彷彿聽見了我內心的呼喚,為我送來了救命稻草(私心推薦:大人學的強大的人不是沒有低潮,只是他們懂得如何渡過。分享幾個Bryan親身實踐過的克服低潮小妙招! )。聽完後,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低潮這件事讓我感到安心,情緒也立刻平復了。我決定從最擔心的建議部分開始寫起,寫完後焦慮感逐漸消退。慶幸有充裕的時間可以慢慢完成,這讓我更有餘裕,寫作速度也越來越快。最後還能細心修改每個段落,完成的作品讓我很滿意,特別有成就感,因為這是我克服情緒後的成果。

每個時期內耗的來源都不盡相同,但你往往會有種「現在好像怪怪的」的感覺。很多人建議寫情緒日記,我也非常推薦。因為情緒是大腦對刺激的反應,許多情緒之所以影響我們,往往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太相信它們。那麼,該如何寫情緒日記呢?



情緒日記的撰寫提醒


1.記得撰寫正面情緒

我們絕大多數人比較容易辨識我們的負面情緒,而且會讓我們覺得內耗的,很多時候也是負面情緒居多。但我還是強調,正面情緒非常重要。如果你情緒很多,但你一天只有5分鐘可以撰寫,我還是會先建議寫下讓你覺得心情比較好的小確幸。有些人只寫下負面情緒,但洋洋灑灑充滿負能量的情緒日記,之後應該也提不起勁翻閱吧!


2.感受負面情緒並寫下來

一般書籍是介紹只要有情緒就可以把情緒寫下來,而且情緒比較多的時候,還會建議每半小時就停下來,將自己剛剛產生的情緒寫下來。但我時間有限,有時只有在負面情緒比較澎湃時,我才會在我的壞情緒專區寫下我的想法,我覺得光是記錄自己負面的想法,我就已經釋放掉我的負能量,情緒也大都可以回到平靜的狀態。


3.紀錄觸發點,以及所有思緒的過程

使用記事本或是智慧手機,嘗試記下你感受到的每一種不愉快的情緒,從輕微的不快到嚴重的焦慮。紀錄日記雖然簡單,但是因為你開始集中注意力觀察讓你不愉快的事情,會讓你對這樣的情緒特別敏感。每次你紀錄一種情緒時,要記得記下觸發他的情境,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繼續產生情緒前的所有思緒過程。


4.不要在第一時間分類你的負面情緒

將立即的感受寫下來,因為我們已經把我們的情緒寫下來了,這會讓我們的反應不會在第一時間變得太活躍,我們可以擺脫反應的循環,而讓情緒獲得一個出口。在宣洩的當下,我覺得就讓自己好好的不顧一切的寫下來就好,不用馬上去啟動你的理性腦,將你的情緒分類或是批判自己為什麼又有這樣負面的情緒,就好好接納他,寫下你的情緒,因為情緒就像一個信使一樣,他出現是要提醒你,讓你知道自己是在意這件事情的。


5.將情緒集中在一則記事中,持續追蹤

情緒日記著重於連續性的記錄,讓我們能夠系統性地觀察情緒的起伏。在記錄情緒時,建議採用固定的格式和評分系統。例如,可以使用1-5分來評估當天的心情指數,1分代表情緒低落,5分則表示心情愉悅。除了數字評分外,也記錄引發這些情緒的具體事件和想法。這樣的連續性記錄,能幫助我們發現情緒變化的模式和潛在觸發因素。


▌學習辨識自己情緒

情緒並非只有簡單的喜怒哀樂,而是包含了豐富多樣的面向。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就像是在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需要時間和耐心去理解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

當我們遇到情緒困擾時,剛開始就是一團迷霧,難以準確描述自己的感受。我在啟點文化的楊嘉玲老師<幸福人生的情緒課>線上課程中,學習到可以先試著從情境著手,觀察自己在特定場景下的反應,再逐步找出相對應的情緒詞彙。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情緒類型:

  • 壓力型情緒:當我們感到「快要不行了」時,可能伴隨著焦慮、失望、後悔、沮喪與脆弱感。這類情緒常見於工作或學業壓力大時。
  • 比較型情緒:在「比不上他人」的情境下,可能產生羨慕、嫉妒、怨恨等情緒,這往往反映了我們內心的自我價值認同問題。
  • 自我否定型情緒:當產生「不喜歡自己」的想法時,常伴隨著羞恥、尷尬、罪惡感與矛盾心理。
  • 孤獨型情緒:在感到寂寞時,可能體驗到缺乏歸屬感、不安全感、孤獨、心碎與委屈等情緒。

有些情緒狀態可能更抽象,如對未來的迷惘感、生活的無力感等。這些情緒可能表現為無望感、低能量、躺平心態或是空洞感,如果你真的無法幫她找到一個名字,你可以自己幫他取名。當我們能夠準確辨識並命名這些情緒時,就更容易找到調適的方向。


▌情緒日記研析模板(辨識階段)

參考電腦玩物 練習三階段轉換心情筆記法:放下焦慮情緒的自我書寫技巧 ,我也認同設計一個喜歡的模板,可以協助自己記錄情緒,並做為後續反思的素材。比如在特定的工作場景下容易感到焦慮,或是在與特定人物互動時較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這些觀察都是寶貴的自我認識素材,能協助我們制定更有效的情緒管理策略。

有時情緒已經影響到我的行動,我會先嘗試寫下來,等情緒比較穩定時,我再依下列的問題整理我的情緒,可以透過不斷地使用調整出自己適合的版本:



  • 時間點:
  • 地點:
  • 同行者:
  • 心情狀態:
    • 情境分類:
    • 狀態強度:(1-5分)
    • 情緒類別:
  • 事件分析:
    • 觸發點:
    • 發生的經過:
    • 我心中的想法:


透過定期回顧情緒日記,我們還能察覺自己的情緒週期,了解哪些時候特別需要自我關照,進而提前做好準備。這種持續性的自我觀察,不僅能增進情緒覺察能力,更是邁向情緒智商提升的重要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1
謝謝您的分享❤️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1
旅人小萌 謝謝您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5/02/24
一系列情緒管理的文章,也提供方法,喵爪跳跳堂有細膩的心呦。 特別喜歡文中提醒撰寫正面情緒的概念,把生活美好的部分保留下來,將來再翻閱時也會有開心的感覺。謝謝喵爪跳跳堂撰文介紹。❤️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4
陽台觀察者 謝謝觀察者,我糾葛的心情藉著寫作,有慢慢找出一條可行的思考路線,很喜歡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的感覺。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5/02/23
寫日記是個不錯的抒發情緒方法 很高興來留言😊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4
創文者雪源 有,我會常常去逛的~謝謝你的邀請。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2/22
「我決定從最擔心的建議部分開始寫起,寫完後焦慮感逐漸消退。」 寫下來,有暫時擱置焦慮的作用。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2
李英華 這一招真的很好用,不然一直在腦中繞來繞去,真的很傷神啊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41會員
51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25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1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Thumbnail
內耗的特徵包括身體感受、情緒和行為的改變,解法包括接近大自然、練習呼吸法、找人聊聊,重視自我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