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能成為為惡辯護的藉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能成為為惡辯護的藉口〉2025-03-12

 

  網路上有一種令人很不舒服的論述,一些人會用「最好是你都沒有做過不好的事」來反駁一切「道德批評」。好像只有一輩子沒有任何瑕疵的人才能指出社會中的問題,否則就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當然,沒有人是無瑕的,所以按這種人的說法,誰都不准批評任何事情。

 

  但這顯然是荒謬的。譬如說,看過色情片、喜歡色情片,跟成為一個對孩童施虐組織的會員,花錢贊助這樣的產業,絕對不是同一回事。整個社會裡面,絕大多數的人從未做出,甚至想都沒想過有可能做出如黃子佼等人這樣嚴重的罪行。

 

  就算「犯過同等錯誤的人的人沒資格批評他」,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性犯罪者,都「非常有資格」對這件事、這個人做出批評。而且,人們不過是需要這樣的人消失於公眾視野而已,相較於這些「會員」對受害者與社會信任做的傷害,這一點也不過分,完全稱不上「趕盡殺絕」。

 

  我們需要反覆強調的事情是,這些會員並不是「在A片網站碰巧看到未成年」、「一時衝動才下載」,他們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加入會員,然後付費購買、甚至指定。一旦網站有更多這種「客戶」,某處就會有更多活生生的孩子,被這些喪心病狂的歹徒傷害。而黃子佼們買的,就是這些犯罪實錄。

 

  如果在保母虐童案裡面,社工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就會被全國唾罵,那這些購買虐童影像的幫兇,怎麼可能還可以有人說「留口飯吃」。相較於他應該待的監獄,他現在的生活遠遠太優渥了。

 

 

  從我的角度看來,談論、批判這件事完全稱不上「正義魔人」。要求一個人不要參與虐童組織、指責公眾人物不該幫參與這種組織的人說話,這難道不是一個基本到不行的要求嗎?就算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說過謊,但難道當我們說出「我希望我面前這個人沒有騙我」的時候,我們是道德魔人,在做不合理的要求嗎?

 

  按照當前的法律來判,這些共犯的罰則可能並不嚴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行為就不是一件嚴重的事。法律並不是道德的底線,更不是道德的根據。法律與道德是兩套不同的體系,它們從兩種截然不同的角度考慮人的權利與義務。

 

  一件事情不該做的程度,並不直接關連到刑責的高低,而是關連到,你希望活在怎樣的世界。如果你認為孩童不該遭遇這樣的對待,你就不可能接受任何一種幫黃子佼們緩頰的聲音。

 

 

  由合法成人影像公司製作的色情影片當然也有其可能的剝削問題、創造可怕幻想、加深刻板印象與性凝視的問題,但至少人們還可以從「作品」、「影視產業」、「讓人自己處理慾望」等角度去討論它是否可以存在,且至少參與者是以演員、勞動者的身分,自願參與影像創作。

 

  當然,這樣的「自願」是值得被打上引號的,我們不能天真樂觀地用「性自主權」、「工作權」等人權去宣稱這和其他的勞動契約沒有不同;但也不能完全抹除,對一些有選擇權的女性來說,比起其他工作,這項工作的付出、報酬甚至成就感,是她願意選擇的。

 

  與之相反的,我並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找到具說服力的理由,去正當化虐童產業鏈。也不認為有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會想要高喊「虐童產業合法化」。這裡不存在模糊或仍有爭議的空間,它既是犯罪、也不道德。我無法阻止有人對此毫不在乎,但如果你要在公眾面前談論,我不認為有任何人,對這件事情的公開發言可以不是譴責。

 

  如果你認為自己曾經或至今仍在做的某些行為與這類行為有相似性,那你應該做的是避免繼續做這些事,找到自己的慾望與「人應該做的事情」間的平衡點,不要讓自己愈陷愈深。真的有困難的話,去尋求醫療的幫助,而不是為了捍衛自己長年來的錯誤行為,反過來幫這類事情--不分程度地緩頰。




延伸閱讀:

〈不要資助犯罪集團。當一個善良的正常人。〉

〈請停止聲援沒有悔意的加害者,那不是一種善良〉

〈「權力不對等」,以及從中誕生的性犯罪者〉

〈性慾與無辜:加害者的自我理解神話〉

〈限制權力的權力:強制保護與不對等關係中的自願〉

〈「理解和表達的腳本」與一個更溫柔的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1.0K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當然,他們並不是真正「理解」你。他們不是透過「正常的相處」來和你自然地變熟,不是透過深入談話,知道你的價值觀與興趣愛好。它們像是一些性格扭曲的跟蹤狂,一直躲在你身邊,蒐集你身上掉落的毛屑,將之拼湊成你的「替身」,讓這個替身暗地裡替你做選擇。
2025/04/30
  當然,他們並不是真正「理解」你。他們不是透過「正常的相處」來和你自然地變熟,不是透過深入談話,知道你的價值觀與興趣愛好。它們像是一些性格扭曲的跟蹤狂,一直躲在你身邊,蒐集你身上掉落的毛屑,將之拼湊成你的「替身」,讓這個替身暗地裡替你做選擇。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8
  然而,如果被攻擊與被殖民的一方也基於同樣的自我防衛理由展開還擊,卻會被立即認定為野蠻的、前現代的非理性暴力,並以此來加深對這些群體的殘暴屠戮。「保衛生命」於是弔詭地變成了毀滅生命的理由,只不過其中的一些生命被看作無論如何要守護的生命、另一些則從一開始就未曾真正活過。
Thumbnail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2025/04/25
  各式各樣、或大或小的「改變」一直在發生,於是每個人於各自經歷中形成的印象逐漸錯位、產生難以輕易跨越的「時差」。在不同的背景與時間環境裡,他們相信的事情都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當雙方碰面時,你的「真實」與我的「真實」相去甚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讓我再度回想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最簡單、卻也是最難貫徹實行的道理。 「我們都是由成千上萬的關係與事物的線路,所相交構成的存在。」 另外,近期閱讀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中,也提及了: 「你遇見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戰鬥,你對此一無所知,與人為善,永遠如此。」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Thumbnail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跟"慾望的陷阱"交戰 重點是你最終做出了什麼選擇 你向內心的黑暗慾望屈服了 還是你堅守良心到底
Thumbnail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跟"慾望的陷阱"交戰 重點是你最終做出了什麼選擇 你向內心的黑暗慾望屈服了 還是你堅守良心到底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Thumbnail
關係是二個人的事,過火就由不得你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