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能成為為惡辯護的藉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能成為為惡辯護的藉口〉2025-03-12

 

  網路上有一種令人很不舒服的論述,一些人會用「最好是你都沒有做過不好的事」來反駁一切「道德批評」。好像只有一輩子沒有任何瑕疵的人才能指出社會中的問題,否則就都是五十步笑百步。當然,沒有人是無瑕的,所以按這種人的說法,誰都不准批評任何事情。

 

  但這顯然是荒謬的。譬如說,看過色情片、喜歡色情片,跟成為一個對孩童施虐組織的會員,花錢贊助這樣的產業,絕對不是同一回事。整個社會裡面,絕大多數的人從未做出,甚至想都沒想過有可能做出如黃子佼等人這樣嚴重的罪行。

 

  就算「犯過同等錯誤的人的人沒資格批評他」,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性犯罪者,都「非常有資格」對這件事、這個人做出批評。而且,人們不過是需要這樣的人消失於公眾視野而已,相較於這些「會員」對受害者與社會信任做的傷害,這一點也不過分,完全稱不上「趕盡殺絕」。

 

  我們需要反覆強調的事情是,這些會員並不是「在A片網站碰巧看到未成年」、「一時衝動才下載」,他們用自己的真實姓名加入會員,然後付費購買、甚至指定。一旦網站有更多這種「客戶」,某處就會有更多活生生的孩子,被這些喪心病狂的歹徒傷害。而黃子佼們買的,就是這些犯罪實錄。

 

  如果在保母虐童案裡面,社工沒有盡到監督的責任就會被全國唾罵,那這些購買虐童影像的幫兇,怎麼可能還可以有人說「留口飯吃」。相較於他應該待的監獄,他現在的生活遠遠太優渥了。

 

 

  從我的角度看來,談論、批判這件事完全稱不上「正義魔人」。要求一個人不要參與虐童組織、指責公眾人物不該幫參與這種組織的人說話,這難道不是一個基本到不行的要求嗎?就算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說過謊,但難道當我們說出「我希望我面前這個人沒有騙我」的時候,我們是道德魔人,在做不合理的要求嗎?

 

  按照當前的法律來判,這些共犯的罰則可能並不嚴重。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行為就不是一件嚴重的事。法律並不是道德的底線,更不是道德的根據。法律與道德是兩套不同的體系,它們從兩種截然不同的角度考慮人的權利與義務。

 

  一件事情不該做的程度,並不直接關連到刑責的高低,而是關連到,你希望活在怎樣的世界。如果你認為孩童不該遭遇這樣的對待,你就不可能接受任何一種幫黃子佼們緩頰的聲音。

 

 

  由合法成人影像公司製作的色情影片當然也有其可能的剝削問題、創造可怕幻想、加深刻板印象與性凝視的問題,但至少人們還可以從「作品」、「影視產業」、「讓人自己處理慾望」等角度去討論它是否可以存在,且至少參與者是以演員、勞動者的身分,自願參與影像創作。

 

  當然,這樣的「自願」是值得被打上引號的,我們不能天真樂觀地用「性自主權」、「工作權」等人權去宣稱這和其他的勞動契約沒有不同;但也不能完全抹除,對一些有選擇權的女性來說,比起其他工作,這項工作的付出、報酬甚至成就感,是她願意選擇的。

 

  與之相反的,我並不認為有任何人可以找到具說服力的理由,去正當化虐童產業鏈。也不認為有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會想要高喊「虐童產業合法化」。這裡不存在模糊或仍有爭議的空間,它既是犯罪、也不道德。我無法阻止有人對此毫不在乎,但如果你要在公眾面前談論,我不認為有任何人,對這件事情的公開發言可以不是譴責。

 

  如果你認為自己曾經或至今仍在做的某些行為與這類行為有相似性,那你應該做的是避免繼續做這些事,找到自己的慾望與「人應該做的事情」間的平衡點,不要讓自己愈陷愈深。真的有困難的話,去尋求醫療的幫助,而不是為了捍衛自己長年來的錯誤行為,反過來幫這類事情--不分程度地緩頰。




延伸閱讀:

〈不要資助犯罪集團。當一個善良的正常人。〉

〈請停止聲援沒有悔意的加害者,那不是一種善良〉

〈「權力不對等」,以及從中誕生的性犯罪者〉

〈性慾與無辜:加害者的自我理解神話〉

〈限制權力的權力:強制保護與不對等關係中的自願〉

〈「理解和表達的腳本」與一個更溫柔的社會〉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0會員
84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認同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演算法、通知提醒與AI工具的發展把這個「智慧型」的進程又往前推了一步,我們不再需要主動安排自己的時間、主動選擇自己要做什麼、工作中一大部分的思考也委託給AI來完成。一定程度下,我們貨真價實地成為了「機器的一根螺絲釘」,為什麼出現在那裡?為什麼旋轉?不清楚,電腦決定的。
  一些人可能會說「分數雖然本身不重要,但可以讓你有更多選擇」。我相信的確有人持這個觀點,並且真的從中得到了某種餘裕。但更多時候,會這麼說的人並非真的這麼想。因為不管你最後考到幾分,經常強調分數的這些人,往往會希望你去念你所能考到最高分的學校與科系,強烈建議你不要「浪費分數」去讀那些「低分科系」。
  烏克蘭士兵守護的不只是自己的土地,更是民主世界反對侵略的基本底線。在那場演說中,澤倫斯基對給予烏克蘭大量金援的美國人民說明:「你們的錢不是做慈善,而是對全球安全和民主的投資,我們會以最負責任的方式運用。」這是正確的認知,因為如果烏克蘭倒下,不只代表了普丁勝利,更會讓所有潛在的侵略者歡欣鼓舞。
  即便是最遲鈍的參賽者,經歷過各種荒謬的失敗理由後,多半也會察覺自己成了『韭菜』。可是一想到參賽前已經簽了契約,很多人也就只好默默「認賠」。受訪的工作室老闆也理直氣壯表示:「肯定會設定難度,我們就想掙你的報名費。比如我們在合同裡寫明了,工作人員會故意引誘你犯規」。
  艾倫和他的朋友修改了「烤麵包機」的維基條目,宣稱一位名為「艾倫.麥克馬斯特」的發明家,1893年於愛丁堡發明了烤麵包機。一年後更進一步升級了這個惡作劇,建立了一個專門介紹艾倫.麥克馬斯特的條目。但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陸陸續續地,報章雜誌、百科全書、甚至博物館都相信了這些故事,並將它延續了下去。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演算法、通知提醒與AI工具的發展把這個「智慧型」的進程又往前推了一步,我們不再需要主動安排自己的時間、主動選擇自己要做什麼、工作中一大部分的思考也委託給AI來完成。一定程度下,我們貨真價實地成為了「機器的一根螺絲釘」,為什麼出現在那裡?為什麼旋轉?不清楚,電腦決定的。
  一些人可能會說「分數雖然本身不重要,但可以讓你有更多選擇」。我相信的確有人持這個觀點,並且真的從中得到了某種餘裕。但更多時候,會這麼說的人並非真的這麼想。因為不管你最後考到幾分,經常強調分數的這些人,往往會希望你去念你所能考到最高分的學校與科系,強烈建議你不要「浪費分數」去讀那些「低分科系」。
  烏克蘭士兵守護的不只是自己的土地,更是民主世界反對侵略的基本底線。在那場演說中,澤倫斯基對給予烏克蘭大量金援的美國人民說明:「你們的錢不是做慈善,而是對全球安全和民主的投資,我們會以最負責任的方式運用。」這是正確的認知,因為如果烏克蘭倒下,不只代表了普丁勝利,更會讓所有潛在的侵略者歡欣鼓舞。
  即便是最遲鈍的參賽者,經歷過各種荒謬的失敗理由後,多半也會察覺自己成了『韭菜』。可是一想到參賽前已經簽了契約,很多人也就只好默默「認賠」。受訪的工作室老闆也理直氣壯表示:「肯定會設定難度,我們就想掙你的報名費。比如我們在合同裡寫明了,工作人員會故意引誘你犯規」。
  艾倫和他的朋友修改了「烤麵包機」的維基條目,宣稱一位名為「艾倫.麥克馬斯特」的發明家,1893年於愛丁堡發明了烤麵包機。一年後更進一步升級了這個惡作劇,建立了一個專門介紹艾倫.麥克馬斯特的條目。但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陸陸續續地,報章雜誌、百科全書、甚至博物館都相信了這些故事,並將它延續了下去。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我相信人性本善!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能多壞?基本上都是外在因素,造成各種人性善惡出現. 何謂惡何謂善?沒有人天生就想傷害人,是否在遭遇什麼情況造成?創傷後遺症得花很多時間修復,更何況是戰爭! 看著其他區戰爭不斷,除了捨不得生活在那邊的人,我也無能為力😮‍💨;只是希望全世界能多點理解、尊重、善良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Thumbnail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跟"慾望的陷阱"交戰 重點是你最終做出了什麼選擇 你向內心的黑暗慾望屈服了 還是你堅守良心到底
  以成年人身分傷害未成年者,首先已經不值得我們的同情和體諒。其次,社會要給予一個人重新做人的機會,首先要求的是那個人自己願意重新做人、願意以行動證明其誠心改變。而不是嘴上說願意改、回頭繼續當他的加害者。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香港也是這樣,非黑即白,你沒有做什麼什麼,就等如你反對什麼什麼?我沒有做,其實可以有好多原因,甚至是純粹的沒有原因的我只是不想做而已,但在極端分子眼底下,你就是人渣,不可寬恕。 很多人已經失去左理性分析討論的能力,生活周邊有這樣的人,真的很令人感到壓力。為了不想破壞關係被人標籤,只好選擇沉默不表態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我相信人性本善!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能多壞?基本上都是外在因素,造成各種人性善惡出現. 何謂惡何謂善?沒有人天生就想傷害人,是否在遭遇什麼情況造成?創傷後遺症得花很多時間修復,更何況是戰爭! 看著其他區戰爭不斷,除了捨不得生活在那邊的人,我也無能為力😮‍💨;只是希望全世界能多點理解、尊重、善良
Thumbnail
為什麼我支持私刑正義,你正義不還給我們一公道當然才會出現私刑正義猖狂的現象 (壞人都不會死,死都是好人在死)司法公平不會有私刑正義,司法不公私刑正義就會出現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Thumbnail
每個人每一天都在跟"慾望的陷阱"交戰 重點是你最終做出了什麼選擇 你向內心的黑暗慾望屈服了 還是你堅守良心到底
  以成年人身分傷害未成年者,首先已經不值得我們的同情和體諒。其次,社會要給予一個人重新做人的機會,首先要求的是那個人自己願意重新做人、願意以行動證明其誠心改變。而不是嘴上說願意改、回頭繼續當他的加害者。
Thumbnail
每次都拿自己內向這件事出來擋,是不是快變成一種不負責的藉口?有可能是或不是。 人被生出來如果是為了用別人的標準開始度過一整個人生,那還是別把人生出來了! 我猜想應該不可能是因為這樣。 每個家庭都有其複雜的故事,沒想到我們家的也是。
香港也是這樣,非黑即白,你沒有做什麼什麼,就等如你反對什麼什麼?我沒有做,其實可以有好多原因,甚至是純粹的沒有原因的我只是不想做而已,但在極端分子眼底下,你就是人渣,不可寬恕。 很多人已經失去左理性分析討論的能力,生活周邊有這樣的人,真的很令人感到壓力。為了不想破壞關係被人標籤,只好選擇沉默不表態
Thumbnail
每每提到校園霸凌, 社會大眾多願意正義挺身, 以實際行動去撻伐可惡的施暴者。 無論於法律之內甚或是法律之外, 盡力去想辦法遏止類似惡行再次發生。 我常暗自在想: 這是從人類有學校以來, 都不曾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議題! 因為,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只有施暴孩子品行, 還有他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