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
含有「情緒管理」共 67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刻意微挑戰
2025/02/11
「有覺察的透明溝通」:突破溝通的盲點
「我只是實話實說,為什麼氣氛變尷尬了?」、「我明明很透明,為什麼對方還是不懂?」——透明溝通,真的沒那麼簡單!坦誠不等於情緒發洩,開放不代表說太多沒重點,給建議也不能含糊帶過。本文拆解五大溝通盲點,教你如何「真誠但不尷尬、直白但不傷人」,讓你的透明溝通不再被誤會,而是真正建立信任!
#
透明溝通
#
覺察溝通
#
有效溝通
喜歡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2/11
「有覺察的透明溝通」:讓理解取代誤解,讓信任取代猜測
透明溝通不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是「怎麼說,才能讓對方真正理解」。如果沒有覺察,我們的坦率可能變成壓力,透明可能變成對立。帶著覺察的透明溝通,讓我們在表達時能顧及對方的感受,在傾聽時能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讓對話變得順暢、有價值。本文帶你認識八大關鍵行為,幫助你建立更深的信任,讓溝通更有意義!
#
透明溝通
#
自我覺察
#
職場溝通
喜歡
留言
寧閱療癒工作坊
2025/02/10
【不負責任解籤—(72)張公藝九代同堂】
這首籤詩講述張公藝家族九代同堂的的故事。張爺爺生於北齊,活到九十九歲,透過「忍」字解釋瞭如何維持家庭和諧。張爺爺的忍耐是降低對他人的期待與要求,讓家庭成員以寬容的態度相處,促進家人的情感連結。籤詩教導我們對自己與他人多一些接納,這樣才能創造出溫暖的家庭氛圍和高情緒價值的環境,最終獲得福祿,抵禦禍害。
#
籤詩
#
九代同堂
#
情緒價值
喜歡
留言
Vicky Mommy 玲玲
2025/02/10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結合文學和心理學,透過故事進入心理諮商歷程,學習調整心態,提升自我覺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以故事的方式,讓讀者輕鬆理解心理諮商的過程,並見證主角 蛤蟆先生 如何從憂鬱、迷惘,到最終理解自己、接納自己,進入成熟的 成人自我狀態。書中透過蛤蟆先生與心理師 蒼鷺 的十次諮商,深入探討 自我狀態(人格結構) 和 心理定位(行為模式),並呈現心理療癒的關鍵步驟。
#
全職媽媽成長
#
心理成長
#
自我探索
2
留言
療育時間 的沙龍
2025/02/08
情緒來的時候-輕鬱症紀錄(9)
有一晚,不是什麼爭吵也不是發生特別的狀況,但那天我失控了。
#
情緒
#
情緒管理
#
情緒療癒
喜歡
留言
黃璧怡 i人生活
2025/02/07
疲倦到思想遲鈍?令腦筋迅速靈活起來的方法
工作壓力令人精神緊張,腦袋就是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是如何去寫好工作報告,怎樣可以令精神立即恢復,提高工作效率呢?本文介紹史丹福大學教授Andrew Huberman講解如何透過放鬆眼睛來讓疲倦的大腦迅速復原,令腦筋再次靈活起來。作者引申到情緒管理方面,詢問這個方法能否幫助我們脫離負面的自我對話。
#
精神緊張
#
大腦
#
健康冷知識
78
60
Angela Chen
8
我如果沒法看遠處看到失焦,就離開書桌去做飯,,,
刻意微挑戰
2025/02/06
「我真的不夠好嗎?」——掉入自我否定漩渦的我們
「我不值得擁有更好的」、「我真的很糟糕」—這些話你是不是也曾對自己說過?自我否定像個漩渦,一旦掉進去,我們會越來越相信自己不夠好,甚至放棄所有機會,覺得自己「本來就沒辦法」。自我否定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漩渦,但你並不是真的無能,而是還沒看見自己的力量。或許試著問自己:「如果我試著相信自己,會發生什麼?」
#
自我否定
#
心理舒適圈
#
自我懷疑
2
留言
喜歡分享的漢服小兔子HANFURABBIT_JOY&LIFE
2025/02/06
﹝書﹞心靈 靈性《你可以不生氣 佛陀的最佳情緒處方》一行禪師
之前看的一本書,關於處理個人情緒& 接收情緒的來源, 自己整理了從書中認為最有感觸、 想分享的3段文字
#
情緒療癒
#
情緒
#
情緒管理
10
留言
情慾交流事務所
2025/02/06
【性慾與內心】當「不該有的念頭」出現時,如何解除壓抑、自我指責、委屈?挖掘內心需求的角色扮演練習|情慾相談沙發
從委屈到坦白:與內心對話,找到真正的需求。人總有內心的小劇場,會自我譴責、委屈,甚至難以坦然表達真正的需求。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面對內心的聲音,從不批判的對話中挖掘真正的渴望,並分享實際的溝通練習方式。不只是對自己的探索,也能幫助與他人的相處變得更有彈性與包容。自我對話、內心需求、內心小劇場、自我表達
#
委屈心理
#
自我對話
#
內心需求
33
10
提姆羊羊
3
我覺得這樣的討論很棒耶!希望之後也有更多這類型的討論~ 這些「念頭、想法」都是真實存在的, 可能一開始都會有「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伴隨著不安、焦慮、或者是過去的經驗……等等 有時候壓抑到最後可能也找不到那個源頭是什麼,但又會在親密關係或人際相處中展現出來 我自己覺得這樣的交流和探索自我都是件不容易的過程。 謝謝兩位的分享!
刻意微挑戰
2025/02/02
情緒連環套:為什麼越不安,越急躁,最後變成焦慮?
本來只是有點不安,轉眼就變得急躁,想趕快搞定事情,結果沒解決,反而變成焦慮?這就是情緒的「連環套」!不安讓我們快點行動,急躁讓我們亂了節奏,最後焦慮讓我們失去掌控感。 想要打破這個循環,關鍵在於:覺察不安、放慢急躁、調整焦慮。 只要學會聆聽不安,而不是被它推著走,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可以更穩定、更自在!
#
不安
#
急躁
#
焦慮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