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

含有「我執」共 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緣起 : 當別人 有意,無意 得罪 或 傷害你時, 一旦你在意( 你認真 ) 就輸了! 因為是自己將 自己 困在 " 我執 " 的囚籠中! D.S. 以下從聖經教導與心理學角度,解析「當他人傷害你時,過度在意會陷入『我執』囚籠」的思想: 一、聖經中的
Thumbnail
真師傅-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希望大家都能" 釋懷 " 開開心心平靜安穩的好好過日子 !!
佛陀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我執」是痛苦的根源。而「我執」的本質,正是我們對「我的觀念」的執著——不論是對自我的認同、對世界的理解,還是對宗教、哲學、甚至科學的信念,只要我們深信某種固定的觀點是「絕對真理」,就會陷入執著,進而帶來痛苦。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如此執著於「我的觀念」? 恐懼與不確定性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什麼又是「我執」?乍看之下內心依稀能夠辨別這兩者是不同的,可是卻又未必能夠精確地道出兩者的差異。然則當無法清楚地釐清兩者的意涵,那麼面對「無我」的議題則往往容易慌了手腳,直覺地把自我丟棄,卻可能掉入了另一種盲從與茫然。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29
謝謝您的分享❤️
這裡沒有人受苦…… 令人困惑的事會一直困擾著我們,直到心靈得到淨化。 探討存在的本質與我們慾望之間的矛盾。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我們渴望永恆和安全,但這些理想往往無法實現。這種對過去和理想的執著,導致了心中的不滿和悲傷,形成了痛苦的根源。 智慧的核心 在於理解無我,意即沒有任何事物是固定不變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上山露營的經歷,融合了對個人性格與心理狀態的反思。面對焦慮與獨處的需求,作者探討了自己星盤與MBTI人格的特徵,及其對社交與露營計劃的影響。在旅程中,作者享受了美食與自然,並思考了自我的執著與佛教教義的關聯。整篇文章呈現出人性中的矛盾與和諧,以及回歸自然所帶來的心靈重啟。
Thumbnail
Blackeye-avatar-img
2024/12/05
您這篇文章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5
Blackeye 我個人真的是下班後就變社交恐懼症。謝謝妳的留言。
善意底下其實不完全只有愛,更多的是自我,這份自我傷害的善念,也傷害那個接收善念的人,讓這份善的愛,無法流動出去。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一場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辦的人物訪談,主講人Sharon分享了她轉型為表達藝術治療師的經歷,以及如何通過創作療癒自身與兒子的關係。在活動中,出現了因插話而起的情緒衝突,參與者A小姐對此感到極度不滿,最終在主持人YK的引導下情緒平復。本篇探討了高敏感個體的情緒管理及其對社交互動的影響。
Thumbnail
Queenie-avatar-img
2024/09/02
我覺得A小姐可能是需要治療。
Betty Lam-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2
Queenie 對啊,可惜A小姐自己沒有覺察。她獨居,沒有家人帶她去看醫生或輔導。
I'm just Ordinary,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女子。 這種名字,往往有譁眾取寵之感,彷彿愈強調自己「平凡」,愈想突顯自己「不凡」,大抵想博取別人留言說「每一個人也有不凡之處」,或「你一點也不平凡啊。」 是這樣嗎? 如我年輕十年,以上設想或許不遠矣;然而,我早已過了自命不凡的階段。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4/08/20
謝謝你真誠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我讀到「不計較」時,想起你上次留言給我這一句,原來背後蘊含這樣的故事。讓我對這句「不計較」,對一路走來的你,很是敬佩。以後留言時,我可以稱呼你「凡」嗎?
I'm just Ordin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1
旅人小萌 我也未能做到完全不計較的化境,還在努力學習的階段。但確實比十年前做得好一點。每個階段也有每個階段須學習與練就的事,沒有對與錯,就是一種自我選擇。希望能盡力讓自己快樂、自在。當然可以叫我「凡」☺️☺️ 謝謝你記得我上次的留言,希望你一切順心。
聊聊《走向靜默,如你本來》拉馬納教導覺醒開悟的兩個直捷之道:參究自我(問自己:「我是誰?」)、臣服。以及我的體驗與之共鳴~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4/07/04
早上聽完晨間冥想,接著出現一句「我是安納」~好驚喜呀!(開啟了美好的一天🥰)
喬安納-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04
閒人|Kuiza 哈哈哈 希望沒有嚇到妳~~~ 🥰
我不是誰的誰 我不是誰 我也不是我 誰的妄念叢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