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執

含有「我執」共 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恐龍雙胞胎與壞拉鍊》透過果寶寶的旁觀,描繪小明與小強因玩具誤會而爭吵,在老師引導下化解衝突。故事以佛法六視角提醒:衝突源於無常與緣起,不必執著對錯;用中道與如實觀,就能化解對立,轉化為理解與慈悲。
Thumbnail
自chatgpt公開發表之後,這兩年來,AI的發展趨勢如海嘯般,席卷各行各業。 一個國中、高中程度的使用者,按下鍵盤的瞬間,AI的文字如流水般傾瀉,字字句句彷彿比下指令者的心思更細膩,更鋒利,像是從雲端借來的靈光,輕易便超越了之前職業作家的筆觸。 這到底算是誰作的呢?
Thumbnail
EC3-avatar-img
2025/08/15
我發現同一個概念,不同人描述,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老安的方格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EC3 我猜: 每個人的個性及所學的知識,會影響下指令的語法與重點,最後造成結果的差異。 所以同樣一個動作,不同的人下指令,AI給的結果,多少有點差異。
「靈性轉折點」— 量子跳躍,從無意識的慣性(業力)中,慢慢覺醒到覺察與主動轉化的力量。
Thumbnail
🪷 今日結語:真正的修行,往往藏在日常的混亂裡。
緣起 : 當別人 有意,無意 得罪 或 傷害你時, 一旦你在意( 你認真 ) 就輸了! 因為是自己將 自己 困在 " 我執 " 的囚籠中! D.S. 以下從聖經教導與心理學角度,解析「當他人傷害你時,過度在意會陷入『我執』囚籠」的思想: 一、聖經中的
Thumbnail
真師傅-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4
希望大家都能" 釋懷 " 開開心心平靜安穩的好好過日子 !!
佛陀的核心教義之一就是「我執」是痛苦的根源。而「我執」的本質,正是我們對「我的觀念」的執著——不論是對自我的認同、對世界的理解,還是對宗教、哲學、甚至科學的信念,只要我們深信某種固定的觀點是「絕對真理」,就會陷入執著,進而帶來痛苦。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如此執著於「我的觀念」? 恐懼與不確定性
Thumbnail
什麼是「自我」?什麼又是「我執」?乍看之下內心依稀能夠辨別這兩者是不同的,可是卻又未必能夠精確地道出兩者的差異。然則當無法清楚地釐清兩者的意涵,那麼面對「無我」的議題則往往容易慌了手腳,直覺地把自我丟棄,卻可能掉入了另一種盲從與茫然。
Thumbnail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29
謝謝您的分享❤️
這裡沒有人受苦…… 令人困惑的事會一直困擾著我們,直到心靈得到淨化。 探討存在的本質與我們慾望之間的矛盾。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我們渴望永恆和安全,但這些理想往往無法實現。這種對過去和理想的執著,導致了心中的不滿和悲傷,形成了痛苦的根源。 智慧的核心 在於理解無我,意即沒有任何事物是固定不變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上山露營的經歷,融合了對個人性格與心理狀態的反思。面對焦慮與獨處的需求,作者探討了自己星盤與MBTI人格的特徵,及其對社交與露營計劃的影響。在旅程中,作者享受了美食與自然,並思考了自我的執著與佛教教義的關聯。整篇文章呈現出人性中的矛盾與和諧,以及回歸自然所帶來的心靈重啟。
Thumbnail
Blackeye-avatar-img
2024/12/05
您這篇文章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馬許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5
Blackeye 我個人真的是下班後就變社交恐懼症。謝謝妳的留言。
善意底下其實不完全只有愛,更多的是自我,這份自我傷害的善念,也傷害那個接收善念的人,讓這份善的愛,無法流動出去。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