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

含有「目的論」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職場中,當看到總是打混摸魚的人,以前我會認為怎麼會有人當薪水小偷,真不負責任;但隨著進入職場的時間越來越久,我逐漸意識到,他們可能只是清楚知道想要輕鬆的工作,因此選擇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Thumbnail
  在上一篇中,我們談到哲學家的目的論背後隱含的邏輯語言世界觀,暴力地以單一看待世界的框架,將我們的肉身經驗排擠在外。然而在否定哲學家的「否定心理創傷」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心理創傷?
Thumbnail
  有讀過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的人應該都對書中哲學家「否定心理創傷」的論點不陌生。對我來說,這個論點是難以接受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它是反直覺和經驗的,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反」的背後,代表了一種邏輯語言才能夠認識世界之形上學觀點,導致間接否定了那些無法被科學和邏輯語言所描繪的肉身經驗。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總是在業力輪迴的舒適圈裡跳不出來嗎? 其實解決的方法可能比你想像的都要簡單,那就是去發願,想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今天重聽 老高講的被討厭的勇氣 這個三年前的影片,重溫了三個重點:目的論,個體分離,共同體利益。也許這些講法在學術上並不完全精確符合阿德勒的理論,但它的確鼓舞了我,it works!所以試圖來理一理思緒。 所有人的「現況」都是依據某種「目的」而存在,所以搞清楚目的應該是第一個重點。 每當我為自己立
Thumbnail
我們或許都常常聽過這樣的說法:「文化研究者如果是他所研究的那個文化之外的成員的話,那他的研究往往會被認為是與文化內部成員感到衝突,甚至是不精確的。」
Thumbnail
我,走進了阿德勒的目的論,為什麼呢 ? 因為,需要改變 ; 另一方面,人生總是充滿酸甜苦辣,但也期盼經歷酸苦的過程中,能常常帶有甜味,能好好來點綴人生。我,認為人生 " 不能只有 " 這樣。從決定論來回顧,的確存在著自卑感的,甚至有些誤解,同時是無奈的,大概是那種講不清楚的沉重感吧 !
Thumbnail
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