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

含有「親密關係」共 7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現代人容易感到心累、內耗,根源 often 在於模糊的心理界線。本文深入淺出地探討心理界線的五種類型、三種狀態(僵化、模糊、健康),並結合三大熱點場景(家族、職場、親密關係)分析界線失守的常見問題。文末提供建立界線的三個步驟:覺察、行動、維護,教你溫和堅定地說「不」,擺脫情緒勒索,找回身心平衡。
Thumbnail
Oren-avatar-img
1 天前
一起學習「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擺脫內耗吧😊~
Helen-avatar-img
發文者
22 小時前
Oren 沒錯~一起加油 ♥︎♥︎♥︎♥︎♥︎
限時公開
從一件瑣碎的開門小事,反思伴侶相處模式中,因個人視角、邏輯思維差異產生的誤解。學習接納彼此不同,並覺察自身需求投射,避免無謂內耗。
Thumbnail
我們總不自覺想讓情況變得更好,但轉個角度想,很多問題都不見得是問題~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縱光☆興趣使然的小說家 對光光的收攏好有共鳴呀~(蹭蹭) 頭腦的念想實在太強大了(笑)
src
投票
9月你想看哪部?
  人們不知道自己誤解、不知道自己遺漏,直到有人澄清;但從時間序與概念的時間性邏輯來說,如果沒有人展現出誤解,澄清就不會發生。貿然澄清或「說出心裡話」,不只經常會遭遇冷眼忽視,還會被當成此地無銀。於是無論人們如何地先驗知道透明的誤解牆壁存在,在真有人撞得鼻青臉腫之前,我們束手無策。
遇到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人,是選擇忍讓還是離開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徹底〝解決掉〞呢? 其實我們要處理的是這個〝不舒服〞,而不是選擇忍讓或離開。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這是來到這個世界一定會遇到的事,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先允許和接納自己的不舒服。 但如果我們不想
Thumbnail
愛裡的「不同步」時刻 一方想要更多的陪伴,另一方卻需要更多的空間。 一方想盡快邁入承諾,另一方還在猶豫觀望。 這些情境並不代表「愛不夠」,而是需求不同步。 在心理學裡,這樣的差異很常見。問題不是「需求不同」,而是我們如何協調。 ① 為什麼會「不同步」?心理學解析 伴侶需求的落差,往往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影視作品分析到心理學理論,探討並提供應對情勒策略與重建自我的方法。文中闡述情緒勒索的運作機制、不同類型勒索者與被勒索者的特質,以及在家庭、親密關係、職場等不同情境下的具體案例,最後提供「停、看、應」等實用技巧與『我訊息』溝通方法,幫助讀者建立堅固的人際界線,擺脫情緒勒索,活出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Oren-avatar-img
2025/08/22
哇!!!😊支持~~一起活出不再被勒索的人生~~
Hel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Oren 值得好好練習的生命課題!一起走出海闊天空~
Freen 很愛鬧 Becky, 像是突然要她一起拍搞笑 TikTok,或者做些誇張的小動作。 幾乎是 Freen 說什麼,Becky 就會照做。 她像是把 Becky 當成自己的玩具, 什麼都想拉她一起玩、一起笑, 但那份對她的在意,從來沒有因為「好玩」而變得輕率。
Thumbnail
她仍吃得下飯、睡得著覺、陪我看 BL 時會吐嘈劇情,分享趣事時也會哈哈大笑。可憂鬱像是生活基調,讓她在行動與行動的空白之間,隨時都要被負面的思緒拉走,每一秒都可能跌入焦慮與無力的失控感,讓她只能任由一波波的情緒淹沒。
Thumbnail
投票
最近的心情像是⋯⋯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氣泡水-avatar-img
2025/08/20
伴侶是個善良的人,覺得自己獨得好運,別人沒有,所以覺得內疚。不過就像人生會有起伏一樣,好運也會流轉,下次可能換別人得到好運,所以請他不用內疚。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氣泡水 謝謝氣泡水的同理與理解,好運流轉的概念好實用呀~!
這篇文章以一封寫給靈魂的信為出發點,探討療癒、界線與自由的旅程。文章透過小美與其靈魂的對話,闡述了劃清愛與責任界線、釋放代際情緒糾纏,以及重啟靈魂自我照顧能量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在愛人的同時,也要學會愛自己,並走在靈魂回家的路上。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