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分離

含有「課題分離」共 1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一個糟糕的童年不必然得用一生來治癒。有一個情緒不成熟的母親,不是起點比人低或差,而只是,妳將主要面對的挑戰設在這裡而已。
Thumbnail
有些人特別容易被外界的眼光影響。朋友一句話、同事的一個表情,甚至是社群上一個模糊的留言,都可能讓你想很久。尤其當有人指責你時,明明心裡清楚「不是我的錯」,卻還是覺得很不舒服,甚至內耗好幾天。 這種感覺很真實,因為很多人都在意「名聲」和「信任感」—害怕自己被
Thumbnail
從追求關係的「結果」到擁抱「過程」的價值,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的多元面向與意義,並提出如何看待和接納未完成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三個常見的誤區:宗教信仰、心靈書籍和課題分離。
夕頤-avatar-img
2025/08/22
敏感話題一律拒絕~~哈哈~~
熹聽C.T 丨 原創樹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2
夕頤 不能互相尊重彼此,分手或許不是壞事~~哈哈😅😅
本週揭示資本主義金融第一性原理,強調長期持有納斯達克100以實現「反脆弱」資產配置。直指傳統理財與保險為「系統性詐騙」。「少賺即是虧損」為投資真諦,應無視估值及短期波動。並勸退「地理套利」視為墮落,倡導耐心溝通家庭財務。
Thumbnail
擺脫情緒勒索,找回自我!學習阿德勒課題分離,釐清責任歸屬,劃清人際界線,告別焦慮與疲憊,活出精彩人生。從職場到親密關係,案例分析與實踐方法,帶你一步步掌握課題分離的技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克服過去的悔恨與迷惘,並透過「目的論」的觀點,積極為未來負責。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的詮釋比經驗本身更重要,並鼓勵讀者從小改變開始,建立新的習慣,並在行動中找到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整理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的34個重點,從自我認識、人際關係到人生選擇,帶領讀者思考自由與責任的界線,學會課題分離,活在當下。是一本讓人重新檢視「活出自己」意義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哲人與青年的對話形式,介紹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可由自己選擇、不被過去綁架。主張自我接納、課題分離與被討厭的勇氣,讓人學會與他人保持界線,勇敢活出真實自我,邁向自由與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過去,我常常為母親感到心疼,覺得她這輩子太辛苦了。 母親為了這個家、為了我們兄弟姊妹犧牲了自己,不但操持家裡大小事,還要扛起經濟責任,過著艱難的生活。 如果沒有我,她的人生會不會更輕鬆、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