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啟!從「過去決定論」到「未來負責論」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前言:被悔恨綑綁的過去,與停滯不前的我

曾經,我每天醒來,只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與迷惘,對未來毫無頭緒,對當下更是提不起勁。那段日子裡,我的目光總是習慣性地往後看,回望過去的每個選擇、每條走過的路。那些曾經的「錯過」、「錯誤」,在腦海中不斷盤旋,演變成無止境的後悔與自責。

「如果當時選擇了另一條路,是不是就不會是現在這樣?」 「我是不是早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再怎麼努力也來不及了?」

這些聲音像惡魔的低語,日夜啃噬著我。我深陷在否定自我的泥淖中,無法自拔。過去的失敗和遺憾,成為綑綁我手腳的沉重枷鎖,讓我寸步難行。我感覺自己像個被命運擺佈的傀儡,而幕後的操縱者,正是那個充滿悔恨的「過去」。

然而,我很快便意識到,這些情緒不僅無益於現狀,反而會將我更深地拖入對人生的否定之中。它們消耗著我僅存的能量,讓我離想要的生活越來越遠。直到某一天,我讀到一句話,它像一道光,劃破了我停滯已久的內心,徹底顛覆了我對過去與未來的看法。

人不是被經驗所決定,而是由對經驗的詮釋所決定。

這句話,成為我從迷惘中甦醒的警鐘。它讓我明白,那些曾經做錯的選擇、走偏的路,那些看似無法磨滅的經驗,其實並不直接決定我的未來。真正重要的是:我如何理解這些過去,以及從今天起,我將為自己的未來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目的論」的解放:你為何選擇成為現在的你?

正如那句點醒我的話所揭示的,我們常常誤以為是「過去」決定了我們的「現在」。然而,心理學有一種深刻的洞見指出,我們的行為與感受,更多地是由我們對未來的「目的」所引導。

1. 擺脫「經驗決定論」的誤區

傳統觀點中,我們常傾向於將現在的困境歸咎於過去的經驗。例如,一個人可能因為在某次演講中出糗,便認定自己「不擅長公開表達」,從此迴避所有需要發言的場合。看似是過去的「經驗」決定了現在的「能力」,但真的是這樣嗎?

  • 許多心理學流派(包含行為主義、精神分析等)確實強調過去經驗對個體性格和行為的影響。然而,更深入的探討會發現,我們對這些經驗的「詮釋」和「賦予的意義」,才是真正形塑我們的力量。
    • 以前述的演講例子來說,有的人可能會將出糗的經驗解讀為「我是個失敗者,我不行」,進而產生退縮行為。但另一個人可能會將同樣的經驗解讀為「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下次可以準備得更好」,然後激發自己去學習表達技巧。
  • 關鍵在於「詮釋」: 同樣的客觀事件,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反應,這正是因為他們對事件的詮釋不同。你的「迷惘」、「一事無成」的感受,可能並非單純來自於過去的「失敗」,而是你選擇將這些失敗詮釋為「我已經沒救了」。

2. 擁抱「目的論」:你的行為,總是有其「目的」

「人不是被經驗所決定,而是由對經驗的詮釋所決定。」 這句話不僅解放了我們對過去的執念,更將焦點轉向了我們行為背後的「目的」。

  • 這種「目的論」思想認為,我們的每一個行為,無論看似多麼無意識或消極,其實都潛藏著某個「目的」。即使是「什麼都不想做」、「迷惘」、「拖延」,其背後也可能有其「目的」:
    • 逃避責任: 表現出迷惘和無力,可能是為了避免承擔做決定的責任,或迴避失敗的風險。
    • 尋求關注: 抱怨自己的困境,有時是為了得到他人的同情或幫助。
    • 維持現狀: 保持現有的「一事無成」狀態,可能反而能帶來某種「安全感」,避免面對改變的痛苦和不確定性。
  • 我曾經的「目的」: 回顧我那段什麼都不想做的時期,我意識到,我頻繁地回頭看過去、陷入悔恨,其潛在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合理化我當下的停滯。「我之所以現在一事無成,都是因為過去的錯過和錯誤!」這個藉口讓我暫時逃避了為未來採取行動的壓力。它讓我能繼續待在舒適區,假裝自己是被過去所「困」,而非「選擇」不前進。

理解了這一點,我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湧現。我不再是過去的受害者,而是當下選擇停滯的「參與者」。這也意味著,我同樣可以選擇,為自己設定一個新的目的,並為此採取行動。


從迷惘到行動:為未來負責的勇氣與實踐

當我明白「目的論」的奧秘,並看清過去的「詮釋」如何綑綁我時,我開始將注意力從「為什麼我會這樣」轉向「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段從「迷惘」到「行動」的轉變之旅。

1. 打破慣性:從小小的改變開始

「迷惘」常常像一個巨大的泥沼,讓人覺得無法掙脫。但就像從泥沼中脫身需要一步一步來,改變也需要從微小的行動開始。

  • 行為科學研究表明,大刀闊斧的改變往往難以持久,而微小的、可持續的習慣養成則更有效。這被稱為「原子習慣」或「微習慣」。
  • 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我要如何成功」這種宏大的命題上,而是專注於「今天我能做點什麼」。
    • 報名線上課程,重新學習技能: 這是第一步。我選擇了一個我一直感興趣但過去覺得「沒時間、沒天賦」的領域。即使每天只花半小時,也讓我感覺重新與學習連結。
    • 建立習慣追蹤進度,重新設計生活節奏: 我開始使用簡單的習慣追蹤器,記錄每天是否完成了小目標(例如閱讀一章書、運動15分鐘)。這種視覺化的進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也給予我正向回饋。
    • 寫下自己的想法,不再等別人肯定才敢表達: 我開始寫部落格、寫日記,不再苛求文字的完美或他人的認可。這讓我重新找回了表達的自由和自信。

這些行動看似微小,卻產生了巨大的漣漪效應。它們為我重新建立起與「未來的我」之間的連結,讓我不再覺得未來遙不可及,而是可以透過現在的努力一點點靠近。

2. 重塑對「希望」的理解:行動中誕生的希望

我們常以為「希望」是一種被動等待的東西,等待好運降臨,等待時機成熟。但阿德勒提醒我們:「所謂的希望,不是等來的,而是行動中誕生的。」

  • 當我們採取行動時,即使是微小的行動,大腦也會分泌多巴胺,帶來成就感和愉悅感。這種正向回饋會激勵我們繼續前進,形成良性循環。希望並非虛無縹緲,它是你為自己創造的。
  • 當我開始學習新技能、看著自己的進度條一點點增長時,那種「我正在改變」的感覺,就是希望。當我寫下的文字得到讀者的迴響時,那種「我被看見」的感覺,就是希望。這些希望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我雙手創造出來的。

3. 為未來負責:一種積極的選擇

「為未來負責」聽起來可能有些沉重,但其實它是一種極其積極的選擇。它意味著你不再將命運交由過去或他人,而是主動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 擺脫「受害者」心態: 當你選擇為未來負責時,你就擺脫了「我是過去的受害者」的心態。你承認自己有能力去影響和創造。
  • 賦予選擇權: 即使是迷惘,也是一種選擇。當你意識到這一點,你便擁有了選擇不迷惘,選擇去行動的權力。
  • 「共同體感覺」的推動: 阿德勒認為,當我們能為共同體(家庭、社會、甚至整個人類)做出貢獻時,我們能感受到最大的價值感。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最終也能讓我們更好地貢獻於這個世界。

結語:過去沉澱成力量,而非枷鎖

這段從迷惘到行動的旅程仍在繼續,它充滿了挑戰,但也充滿了發現。我已經不再被過去的自己定義,也不再把「迷惘」當作停滯不前的藉口。

因為我知道,當我開始為未來負責,當我選擇為自己的目標採取行動時,那些曾經的錯誤、那些曾經的後悔,自然而然會沉澱下來。它們不再是綑綁我的枷鎖,而是轉化為珍貴的經驗和力量,推動我向前。

未來,不是一個被動等待的遠方,而是由我每一個當下的選擇與行動所共同編織而成的。願我們都能勇敢地揮別過去的陰影,堅定地邁向充滿可能性的未來,因為真正的希望,就在我們付諸行動的那一刻,閃耀誕生。

❤️ 更多文章:艾煦的個人部落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煦的沙龍
3會員
77內容數
徘徊世俗之外的靈魂. 一個背包流浪半年, -7度到40度, 旅行17國, 走過數不清的城鎮, 5種宗教文化, 體驗8段不同背景家庭, 睡過無數地方, 還有太多來自世界各地過客們. 分享各式旅行, 生活, 靈性成長, 任何有興趣的人事物.
艾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0
現代女性如何在生活中活出獨立自主?本文從理性思維、專注目標、果斷力、多工能力及自我投資五個面向出發,分享如何在柴米油鹽、人際關係與職涯選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成為溫柔、堅定、理性又自在的獨立女性。
Thumbnail
2025/06/20
現代女性如何在生活中活出獨立自主?本文從理性思維、專注目標、果斷力、多工能力及自我投資五個面向出發,分享如何在柴米油鹽、人際關係與職涯選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成為溫柔、堅定、理性又自在的獨立女性。
Thumbnail
2025/06/13
成為成熟女性的五大內在素質:溫柔理性、從容掌控生活節奏、為自己做選擇、果斷不委屈求全、捨得投資自己。 文章分享兩位女性朋友的經歷,說明如何活出自信與獨立。
Thumbnail
2025/06/13
成為成熟女性的五大內在素質:溫柔理性、從容掌控生活節奏、為自己做選擇、果斷不委屈求全、捨得投資自己。 文章分享兩位女性朋友的經歷,說明如何活出自信與獨立。
Thumbnail
2025/06/06
從IVE張員瑛身上學習「員瑛式思考」,一種結合正念、認知重組和自我同情的樂觀思維模式,教你如何將生活中的不如意轉化成正能量,並培養內心的柔軟與堅韌。
Thumbnail
2025/06/06
從IVE張員瑛身上學習「員瑛式思考」,一種結合正念、認知重組和自我同情的樂觀思維模式,教你如何將生活中的不如意轉化成正能量,並培養內心的柔軟與堅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生無常,把握人生剩下的時光,還有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成功,所以我要相信我未來一定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但我還是必須先改變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比較好,這對我未來也健康對我夢想也好)
Thumbnail
(人生無常,把握人生剩下的時光,還有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成功,所以我要相信我未來一定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但我還是必須先改變自己面對人生的態度比較好,這對我未來也健康對我夢想也好)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過去的時間就讓他過去,過去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把它化做一股繼續往前走的能量。未來,有太多變化,那何不好好把握現在呢?       專注在現在的事情,為自己設定臨時的目標,由小目標慢慢累積成大目標,把當下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發揮到極致,讓我們工作時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追求自我價值的一種自
Thumbnail
好久沒有讀到想寫下一篇長文心得文的好書了。 我常常會對人生感到困惑,會懷疑自己過往的決策是不是正確的,對人生的選擇是否要調整,而這本書一開始就一針見血的說;「我們人生所有重大決策都歸結於3個問題:是否該開始、是否該留下、是否該離開。」
Thumbnail
好久沒有讀到想寫下一篇長文心得文的好書了。 我常常會對人生感到困惑,會懷疑自己過往的決策是不是正確的,對人生的選擇是否要調整,而這本書一開始就一針見血的說;「我們人生所有重大決策都歸結於3個問題:是否該開始、是否該留下、是否該離開。」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社論討論了人生中的多個主題,包括自己的價值、年輕時的決策、以及對自我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別讓成長的傷,成為你的人生標籤!…坐上時光機,開啟人生重塑之旅!從成長歷程發掘,情感缺失遺落的碎片,用你喜歡的方式陪自己長大…透過檢視從出生到成年的感情需求和缺塊,進而了解自己負面情緒的起因、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源由,藉此撕下你無意識為自己貼的「壞標籤」,包含了影響你看待世界的眼光、經營的感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並且談到如何選擇愛自己,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生命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心態和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生道路上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並且談到如何選擇愛自己,成為最佳版本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生命的感恩和對未來的期許,以及面對挑戰時的心態和選擇。
Thumbnail
再大的挫折,也要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Thumbnail
再大的挫折,也要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