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伴侶

含有「陪伴憂鬱伴侶」共 1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問完事的當下,伴侶感覺若有所思。終於在返家的路上,伴侶說:「其實我聽完一點都不療癒,覺得很沈重。我不知道怎麼辦,覺得很煩。」內容紀錄伴侶算命過後感到焦慮的時刻,並分享我是如何陪伴這樣的她?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4/12
年輕時算過幾次命,發現都不太準。看到星座或生肖流年,常看過就丟到腦後,不上心了!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3
Angela Chen 發現不太準感覺也不錯~很自由的感覺(笑)
有一天上班上到一半,同事突然跟我說他有憂鬱症,我聽了腦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要怎麼回應,不過依稀記得有在網路上看到不能對憂鬱症患者說「不要想太多」,我想了想之後就回他:「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呢?你會怎麼思考這件事?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3/14
我會1:擁抱先。 2:我在(微笑著摸摸她的臉) 3:只要妳想說些什麼話?我都在,若我正好在忙碌,不是不理妳,而我忙碌完“一定回過頭找妳”,讓她安心。 4:愛妳,比🩷 ………………………………………………以上先安撫她,讓她明白她不孤獨 我是過來人,我的方式如此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雅米 阿~謝謝雅米的無私分享💓(一度覺得這些珍貴的經歷我可以就這樣直接收看的嗎🤣 想想戰勝自己的雅米已經能夠開朗的回顧,因此心懷感謝地收下了~)一方面也很佩服雅米在內心這麼困難的狀態下,還能夠支撐著自己日常工作,還好最終有精神科醫生能夠傾訴(雖然崩盤哭的過程感覺也不好受,但是有個能夠安心釋放與流動的地方真是太好了)。 雅米是歷經洗練的,發送愛的美好存在~💓
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一次與憂鬱症友人討論到「理解」的深層含義,其重要性並非解決問題,而是與伴侶並肩,看見對方眼中的世界。並指出了「看開一點」之於憂鬱伴侶而言不是個選項,內心被擠壓時,「看窄」是種不可控制的狀態,陪伴者可以試著放下自身視角,看見伴侶認知的感受,而非強加想法。
Thumbnail
夏雪-avatar-img
2025/02/26
閒人早安! 每次看到閒人的文章,都會很有共鳴,跟樣樣鬆或憂鬱友人的感受很接近,也會很想再跟閒人多聊聊(討溫暖)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6
夏雪 雪日安~💓謝謝雪的共鳴,我也時常在你的反饋中獲得溫暖的回應呢!請務必在流程規劃好之後,與我一起說說話~(握住雙手)
年節是人際互動的高峰期。平時已經越發穩定、能夠自持的伴侶,在接二連三成天鬧哄哄的環境裡,心智早已被擾動。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好不容易才被安撫的內心困獸,正不平靜地伺機窺探、隨時要將她吞沒⋯⋯ 💡如果你是第一次路過,這裡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Thumbnail
夏雪-avatar-img
2025/02/05
閒人早安~ 每次看到「陪伴憂鬱伴侶」的文章, 都覺得有種「我也是這樣」的感覺... 特別是在過年時候, 聚餐都是隨伴侶而出席, 那些人雖然是認識但不熟, 到了現場就是有種很難融入的感覺, 就是可有可無的那種...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6
夏雪 能有雪一起共鳴也好幸福~謝謝雪總不吝嗇地分享自己想法,讓我有機會反思更多面向。
最後,所幸我們都還活著,生命還有機會為每個無法承受的當下,展示適用於每個階段的療癒訊息,進入我們的生活裡。
Thumbnail
秀秀 新年快樂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身障作家/左邊女孩 左~~~新年快樂!開心 2025 年這麼快就看到你的身影💓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8
補捉到 小倖 路過!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8
小倖 忙碌辛苦了~與雅米 說的一樣,格友們都在💗
好幾年前就雷射完的我😏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0
哈斯的採購人生 人生勝利組(笑)👏🏻
付費限定
看到小孩子被溫柔對待的情景,聆聽著充滿同理心的話語,讓小時候只能壓抑情緒的伴侶感覺自己也被善待了。彷彿生命送了一份遲來又巧時的慈悲,療癒了情感需求曾經被粗暴對待的她,亦喚醒了原來開心可以尖叫、可以大笑的自由感。
Thumbnail
閒人好有諮商師的感覺啊~~~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跳鼠飛行日記 看來鼠鼠有經驗~(推眼鏡)
手中握著靈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找時機插入話題,而是在需要的時候用來承接對方。這也意味著,即便再怎麼想要分享、再怎麼想將「好東西」塞到對方手上,仍必須接受有派不上用場的時候,否則「爲你好」就只會淪為自我滿足的起手式。
Thumbnail
Carry Kuo-avatar-img
2024/12/04
確實,有時聽比說更重要,我們要好好覺察與控制自己傾倒的心態與行為~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4
Carry Kuo 時刻保持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