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 Lin-avatar-img

Fei Lin

2 位追蹤者

Fei Lin

2 位追蹤者
小時候就是在自然中長大的,現在回到自然中,很舒服也很自在。走入城市時,會有點社恐。 因為喜歡閱讀,所以想要把閱讀後的收穫與想法記錄下來,也許可以分享給喜歡閱讀的朋友。
avatar-img
森 • Fei
2會員
13內容數
離開舒適圈,回到縱谷的日常。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第十一單元 例行公事不無聊 作者提到亞里斯多德使用的希臘字hexis,這個字通常翻譯成「習性」或「習慣」,對亞里斯多德而言,hexis是主動而不是被動,「事實上,習慣也可以是自覺的,刻意而為的。」,「習慣唯有不經思考的反射動作時才會變質,而我們經常犯這種錯誤。」
第十單元 化科技恐懼症為科技的實踐智慧(Use the right kit)-職人手感v.s.機器量產 「科技的實踐智慧不僅讓我們對社會面臨的飲食科技議題有更明智的判斷,在家庭層面也有幫助。」 但是身為餐飲人,我認為手作的溫度才能真正體現料理的味道與情感。
Thumbnail
過了一個樺加沙颱風,阿雄小苗被雨沖刷後,接著可能就被蝸牛給吃了,只剩唯一的一顆,因此,我又再重新種下幾個種子下去,希望這一次可以再發芽出來。
Thumbnail
今天讓自己再上一次九型人格的分析,芳療的練習中斷了一年,始終停在初階的那幾種基本款,八月,我終於又拾起筆記,想要繼續往前走。 植物九型人格 第一型 樹脂型,追求完美,希望自己做到的事情都是全面性的考量,能完美的呈現。 代表植物:乳香、沒藥
第二部 第九單元 傳統的真諦(Be inauthentic)-延續傳統,但不堅持原味 從來沒有仔細關注到飲食文化中的這些細節,作者的提醒敲了我的腦袋瓜兒,番茄到義大利的時間並沒有我想像中的久遠。 「傳統的火炬握在以傳統方式創造新產品的人手中最亮,而不是以創新方式製造傳統產品的人。」
Thumbnail
HS-avatar-img
7 天前
手作的溫度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Fei Lin-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HS 沒錯!沒錯!手沖咖啡和機器煮的咖啡,還是手沖的勝!沒辦法~這就是就是喜歡這種溫度和儀式感。
每天一小時的除草,整理那小小的一分地,遙遙無期的盡頭,不知道草何時除完。 一個月之後,我整理到第六棵紅心芭樂的位置,它枝條已經枯,沒有葉子,沒有生命跡象,本想挖除它,但看似有用途,因此最後決定先把它當成棚架使用,在四周種上南瓜,以及那些來不及吃就發芽的洋蔥。一週後南瓜冒芽了,期待它平安健康的長大。
Thumbnail
這是第二部 烹調「撕掉食譜吧 (Tear up the recipes)-別用標準規則取代個人判斷」 「recipe源於拉丁字,意指拿取,跟直接複製或被動地接受不同。」、「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很多都無法規格化、量化,也無法精準測量或規範,無論在廚房內或廚房外都一樣。」
HS-avatar-img
2025/09/25
這讓我聯想到日本調酒師的漫畫,這漫畫好看的地方在,調酒師能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一杯飲料的調製,透過他的巧思,滿足顧客的需求..
Fei 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5
HS 你說的該不會是「深夜的吧檯公主」這一本吧?有拍成日劇,看了都覺得很溫馨、很溫暖。
第七 「二分法的危險(Loosen your chains)麥當勞=跨國大企業=萬惡資本家?」 倫理問題之所以傷腦筋,正式因為中間有太多灰色地帶。這個部分在強調,用二分法來評斷是非、優劣、清純或邪惡,會過於絕對,因為連鎖超商不一定就是邪惡的資本家,小本經營的獨立商店不一定就是最在地、友善環境的經營。
Thumbnail
HS-avatar-img
2025/09/23
是啊,台北圓山市集,一斤有機蔬菜可以賣到60-100元不等,在逛市集時,我都在想農場主怎麼看這些都市俗XXD
Fei 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4
HS 認識農場主,就可以拿到比較便宜的價格了 XD 其實有機蔬菜的種植真的要花很多心力,因為不噴灑農藥,所以早晨就要自己抓蟲,或者自己做生態驅蟲藥(用費洛蒙誘捕的方式),因為不下化學肥料,所以若要蔬菜長的好,就要養土,除了種綠肥之外,也可以買有機肥料或者自己做有機肥,肥料價格不便宜,所以種植的成本基本上就偏高,又加上收成可能只有在五成或六成,所以整體來說價格偏高是滿正常的。就我所知,農場主會很高興有人買這樣的蔬菜,因為他會知道他在做的事情、理念是被認同的。
「慈悲的殺生(kill with care)吃素不一定比吃肉更人道」、「公平貿易作為一種選擇(Pay the Price)」用選擇抵制剝削:善待動物,以動物福利為基礎的慈悲的食肉主義,以及,試著讓自己思考「如果我們相信追求公義是種美德,就不應該對光靠選擇就能抵抗的錯誤方式視而不見。」
Thumbnail
HS-avatar-img
2025/09/22
最終還是回到經濟問題,如果一顆5塊的雞蛋,因為人道飼養要價15元,通貨膨脹就先壓死一票底層生活的人;不過另一個面向,可能會有偽造人道飼養的蛋抬高價格販賣,記得看雞蛋外包裝的編碼可以辨識。 不過認清動物付出生命,供給糧食的事實的確很值得教育,我是知道背後真相後(豬、牛其實知道自己上屠宰場)對食物的態度也是不浪費就好好吃完,別辜負一條生命…
Fei Li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3
HS 消費者在決定是否要購買該商品時,他的決策行為從需求認知、資訊搜尋到選擇替代方案評估,以及最後下的購買決策,和購後的行為整個模式。 也許在經濟的壓力下,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直接對環境、動物友善的方式,但在我們的認知、資訊蒐集的過程,以及替代方案的評估中,我們會為自己找到最良善的方式,來為這片土地盡一份心力,那也是一個重要的過程。 也許我無法買下公平貿易的咖啡豆,但是我知道,當我有能力時,我可以有選擇性的購買,我也可以透過教導或推廣的方式,告訴其他消費者,商品上的公平貿易的標章背後的涵意。又或者我們在料理時,不浪費蔬菜的邊角、肉類的油脂骨頭,我們可以善盡這些食物用途,因為不浪費食物,就是對這片土地的友善。
第四單元「有機之外(Look beyound organic)-以地球的管家自居」。 老實說,這一篇有點難懂,所謂的難懂是作者提到很多有關有機的觀念,與我先前的認知不同,又加上他舉了很多研究結果說明有機食品和一般非有機食品的營養價值相差無幾。認真地看了兩遍才懂他要表達的核心概念。
Thumbnail
HS-avatar-img
2025/09/16
人與土地的對話面向很多,哲學是其中一種思考方式但非唯一 很多生態平衡的思維,也是不同程度的介入 在資本機器下,其實我們最缺的是與生態共存的智慧啊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