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背,但如果願意懂,世界會長得不一樣
「爸,我可以直接背起來嗎?這題我真的搞不懂。」
孩子一邊翻課本,一邊皺眉,語氣裡夾著一種想放棄但又不甘心的口氣。他不是在耍賴,他是真的累了。 那種「怎麼看都卡住,腦袋轉不動」的挫折,我懂得很深。
我也曾經在深夜,對著看不懂的工作簡報,心裡默默想著:
「我可不可以不要懂,只要照做就好?」
所以,我沒有急著糾正他。只是在他身邊坐下來,陪他一起,撐過那句話背後的疲憊。

背答案,是最短的路,但不一定走得遠
我跟他說:「你想背,我不會阻止你。背得起來,也很厲害。」
他抬頭看我,表情像在等接下來的「但」。
我笑了笑:「可是你知道嗎?背下來的答案,就像用膠帶黏住的鞋底,可能撐得住今天,撐不住下次那種不一樣的考題。」
他沒說話,但眼神微微動了一下,好像知道我說的不是在批評他,而是在提醒他。
你可以背,但「懂」,才會讓你有力量自己走進下一題
我拿出一張白紙,把那題應用題拆開來寫下:
- 它到底在問什麼?
- 哪些數字是給你參考的?
- 哪些公式是可以選擇用的?
「你不一定要馬上會,你可以把它畫出來、講出來、甚至重新用你自己的話唸一遍。」他照著做了三遍,突然停下來:「欸……所以這題不是要我套公式,而是要我先找出比例的關係喔?」
我點頭:「這就是你剛剛在『搞懂』,而不是『記住』。」
他看著我笑了一下,像鬆了一口氣,又像突然覺得自己其實也可以。
真正厲害的,不是背得快,而是「看懂」後能舉一反三的人
我跟他說:「有些人記憶力很好,一背就過關。但只要換個方向、換個句子,他又要從頭背起來。」
但你不同,你願意拆開、願意思考,哪怕慢一點,等你懂了,就能自己拼出答案。
背,是在外借力量;懂,是你把力量裝進自己體內。
結語:你不需要每題都懂,但請不要放棄學著理解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常常問自己:「我可以不要懂嗎?背起來不就好了?」
我懂你想快一點、想好一點的心情。
但請你記得——
「你不是要當書本的複製機,
你是想成為一個能面對未知的人。」
你可以先背沒關係,
但不要放棄「理解」這條慢路,
因為有一天,當你身邊沒有人、手邊沒有答案時,
是你理解過的東西,會陪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