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寫作歷程

更新於 2019/07/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幾年,我開始注意到文章訂閱的機制,那時候,不成熟,感覺上有點是POD(Print on Demand)的一種變種。那時候,要思考的問題是,要讀者付錢看文章,容易嗎?也就是說,我的文章是否具備「獨特性」,且讀者願意付費。就理性上來說,讀者願意付費的唯一理由,就是讀者心理上認定的「保留價格」(Reservation Price),高於我設定的付費價格(取得成本)。
經濟學裡面有一個概念叫做「保留價格」,意思就是對於一件商品買方所能承受的最高價格,我比較常用的說法就是「需求線上的點」,但問題是,針對每篇文章,讀者的「保留價格」都不盡相同,因此,訂出一個合理的「均衡價格」就是訂價的技巧。
先不談這個,說一下我的寫作歷程。

從社區總體營造的記錄開始

1997年我加入的「青年社區成長委員會」(UCOM)(已解散),那是一個隸屬在文化總會下的一個民間組織,第一次有專欄就是在UCOM,我專注的是社區記錄與社區產業,那時候一篇文章約在2,500元的稿費(含照片),對窮學生而言,不無小補。

《經濟日報》的投稿經驗

2001年開始,我取得商學碩士學位前,想學以致用,寫寫我對企業經營與產業的見解,我嘗試著在《經濟日報》副刊投稿。印象中連寫了近半年都是石沈大海,毫無音訊。想想,《經濟日報》的讀者市場區隔是企業金字塔的頂層,主編對於文章的篩選自是有高規格的定義。印象中半年後,我的首篇文章刊出,剛好是第一篇的投稿,往後幾篇的企管評論版面,有幾次甚至超過一半。有幾篇也列為某些大學的企管個案。
經驗告訴我,寫作,是一種革命,要持之以恒!
《經濟日報》專欄到最後,受金融研訓院的邀請,從企管評論轉為金融評論,這一路上寫到2007年。

開始寫《蘋果日報》評論

2003年開始,《蘋果日報》來臺灣,我是第一波受邀請的主筆(我不曉得當時是否用的是主筆名稱),主編寫e-mail邀請時,當時我有點訝異,因為我知道張五常也在香港《蘋果日報》寫專欄,我認為財經版的新聞與評論非常精彩。我問主編怎會找上我?我記得當初的回覆是「指定名單」。
我在《蘋果日報》寫評論的時間約莫一年左右,我記得最高的頻率是每週一篇,基本上編輯會在晚上call-in要我緊急寫稿。坦白說,壓力很大,但幾篇文章我認為很經典,議題攻擊性絕對夠。對政治與經濟的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我認為是我在《蘋果日報》最大的收穫,我除本名發表外,也用了另一個筆名,這個筆名,只有我和蘋果日報當時的主編知道。
現在要查《蘋果日報》當年寫的文章,必須要加入會員才可以查詢,雖不用付費,但據說流量少很多。
到現在,我還是很懷念《蘋果日報》提供的優渥稿費,到目前,依舊是最高的,意思是說,臺灣新聞媒體的稿費,不僅沒有增加,可能還在減少當中,主要還是因為媒體生態已經改變。
直到現在,我還是持續在新聞媒體上寫經濟評論,目前持續還有專欄的是ETtoday的「雲論」,算是連續且持續時間最久的媒體專欄。

成為書籍作者

2007年,我在金融研院院出版的第一本專書《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那時候在臺灣普遍不知道什麼是「虛擬貨幣」,這本書是華人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直到2008年「比特幣」才提出!
2007年開始,我才正式成為書籍作者,2008年,我出版了《巷子口經濟學》,這本書大概在全臺灣的商學與財經版社被拒絕過一輪,但從未料到,一路再版再刷賣了十年。
2019年暑假後,《巷子口經濟學》即將發行十年紀念版,十年,真是一段漫長的日子,我總算有一本書可以有「紀念版」了!
陸續到現在,我寫了八本書,除了繁體本之外,亦有簡體與韓語版。

部落客寫作樂

成為作家之前,絕大部分的寫作都是在網路上進行,我應該是臺灣最早寫部落格的部落客之一,輾轉幾次搬家,最後落腳在UDN Blog,極盛時期的流量經常在前十名,上聯合報頭條新聞,基本上是很「平常」的。
當年在UDN Blog經營部落格的人,有很多已經是實體書的作家了,有幾個也成為知名的網紅,但我天性臥底,不太習慣在鎂光燈下亮相,拒絕了幾次新聞評論通告後,就沒媒體發通告給我了。
最近一次,是上東森新聞,談的是臺灣宗教信仰的經濟現象,很奇怪,只要每年媽祖一出巡,我幾乎是和媽祖一樣上新聞,只是那是現場採訪,後製之後感覺有點陰森森......(搞效果嗎?)

寫作是一種成長與娛樂

我認為寫作是一種讓自己知識與視見成長的最好訓練,因為要長期寫作,所以必須長期經營大量閱讀,加上教學的工作,說聽讀寫這四件事,在寫作之下,不僅僅是成長,也是一種娛樂!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價格,是一個很重要資訊,但從行為經濟學來看,也可能是個「假資訊」!所以,傳統經濟沒教,連行銷學、消費者行為學也沒教。
對個人媒體而言,付費閱覽的文章內容,是否具備獨特性,應該是首要考量的重點,內容的質量必須對付費閱覽的讀者負責。而個人媒體則必須切割出一個精準的市場區隔。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土地公廟被砸,代表的是機會主義與功利信仰下的交替神主義作祟!
官方釋出的經濟數據,面對二十年來新經濟奇蹟,我卻只能水煮香蕉皮沾醬油吃,我決定滄海一聲笑!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價格,是一個很重要資訊,但從行為經濟學來看,也可能是個「假資訊」!所以,傳統經濟沒教,連行銷學、消費者行為學也沒教。
對個人媒體而言,付費閱覽的文章內容,是否具備獨特性,應該是首要考量的重點,內容的質量必須對付費閱覽的讀者負責。而個人媒體則必須切割出一個精準的市場區隔。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土地公廟被砸,代表的是機會主義與功利信仰下的交替神主義作祟!
官方釋出的經濟數據,面對二十年來新經濟奇蹟,我卻只能水煮香蕉皮沾醬油吃,我決定滄海一聲笑!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世界更容易讓人迷路,讓人不知所措。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溫暖!
Thumbnail
我的投資體系: 體系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與合適度。不是說我偏好的風險與選擇的相反就是不對的,只要是最後能夠賺錢的,都是好的。我的原則可以給其他人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喜歡閱讀,那是從小培養的習慣! 我從小不能理解,大人或老師們,叫我唸書,而他們很少自己唸書。 我的學校,鼓勵學生👨🏻‍🎓們寫週記的,但老師自己從不寫下自己的週記! 長大後,我愈來愈明白,尤其是當醫者,我必需大量閱讀醫學知識,我才能知道我的新藥物,如何使用在病人身上才安全。 尤其是在重症病房中
Thumbnail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Thumbnail
第一本小說出版前,寫到很多段落的過程裡都有很長的停頓。停頓的中間塞了一些電視劇、一些奶油和糖,還有一些怕自己寫不出來的焦慮。我當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停頓,只知道寫一寫想逃。對專業的來講,寫不出來不可原諒,所以逃避無用且可恥。直到累積出幾個一回到那個段落前就想逃走的時刻,才總結出當下停頓的原因:
Thumbnail
身為一個時不時陷在趕工地獄的人,工作佔去我大半的時間,只能偷一些零碎的時間創作(繪圖、書寫),所以我大部分的文字都是用可以隨身帶著趴趴走的「手機」擬稿,寫作空間自然就不局限於電腦前,而是在……家裡的任何地方!
很小,我就有寫作的慾望,還記得第一次停不下來熱烈地創作是寫詩。 國小時喜歡蒐集信紙和書籤,看著書籤上的短句,我想著這樣都能印出來,我也可以寫。然後,就把自己腦中想說的話,想抒的情,全部寫在信紙上,甚至還懂得訂主題,很快地累積了一疊信紙都是詩,還會分享給好友看。從當中我領略到,能用文字抒發觀察的樂趣。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世界更容易讓人迷路,讓人不知所措。 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創造更多的溫暖!
Thumbnail
我的投資體系: 體系沒有對錯,只有選擇與合適度。不是說我偏好的風險與選擇的相反就是不對的,只要是最後能夠賺錢的,都是好的。我的原則可以給其他人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喜歡閱讀,那是從小培養的習慣! 我從小不能理解,大人或老師們,叫我唸書,而他們很少自己唸書。 我的學校,鼓勵學生👨🏻‍🎓們寫週記的,但老師自己從不寫下自己的週記! 長大後,我愈來愈明白,尤其是當醫者,我必需大量閱讀醫學知識,我才能知道我的新藥物,如何使用在病人身上才安全。 尤其是在重症病房中
Thumbnail
那麼簡單,那麼珍貴,這個率直而純粹的男孩,將一直以來好好守護著自己的神秘魔法遞上。他不知道吧,這是一份多麼美好的禮物。
Thumbnail
第一本小說出版前,寫到很多段落的過程裡都有很長的停頓。停頓的中間塞了一些電視劇、一些奶油和糖,還有一些怕自己寫不出來的焦慮。我當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停頓,只知道寫一寫想逃。對專業的來講,寫不出來不可原諒,所以逃避無用且可恥。直到累積出幾個一回到那個段落前就想逃走的時刻,才總結出當下停頓的原因:
Thumbnail
身為一個時不時陷在趕工地獄的人,工作佔去我大半的時間,只能偷一些零碎的時間創作(繪圖、書寫),所以我大部分的文字都是用可以隨身帶著趴趴走的「手機」擬稿,寫作空間自然就不局限於電腦前,而是在……家裡的任何地方!
很小,我就有寫作的慾望,還記得第一次停不下來熱烈地創作是寫詩。 國小時喜歡蒐集信紙和書籤,看著書籤上的短句,我想著這樣都能印出來,我也可以寫。然後,就把自己腦中想說的話,想抒的情,全部寫在信紙上,甚至還懂得訂主題,很快地累積了一疊信紙都是詩,還會分享給好友看。從當中我領略到,能用文字抒發觀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