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種少女:訪談的開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成為一個媽媽之前,她曾是個少女。

 

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可以聽見一些媽媽的故事,大多都是零碎且片段的,有些關於孩子,有些關於自己,有些關於父母。有時會想要將這些零碎的片段,試著組合成一個有前有後的故事,好抓住一些什麼,讓自己在陪伴這一對對親子前進的路上,多少有一點方向感。

 

在這些故事裡,有時可以隱約看見曾是少女的媽媽,身體裡那個少女的樣子。那個少女或隱或顯地決定了她在教養現場的核心主題,讓她在跟孩子的關係之中,既不能將視線移開,卻又並不真的看見了自己正在注視什麼。

 

這些掙扎、努力、苦痛與改變是那麼動人,我總是忍不住感嘆人的侷限,又讚嘆人的可能。

 

這是促使我進行這系列訪談的原因——如果她們也想說,我想要聽見並且記下更多故事的細節,包括曾是少女的媽媽,以及後來會成為媽媽的那個少女。但這個願望與教育工作無關,也沒有想要達成什麼「效果」或「療效」,我預想它就只是說故事與聽故事而已。

 

這些訪談的過程大致如下:

 

首先,我會請媽媽和我一起設定一個關於「教養」的主題,比方說「奉獻」或是「虧欠」。接著,我會請她從「Dixit」(桌遊妙語說書人)的牌庫裡抽出一張牌,用這張牌來聯想當她還是少女時,她與媽媽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在這一段談話之後,我們會用同一張牌或另外抽一張牌,去聯想她自己和孩子的關係。最後,我們會試著將那位才被召喚回來的少女鮮明的樣子,和她現在在教養現場的樣子重疊起來,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發現。

 

raw-image

「Dixit」的卡片。Photo source: Peng@Commons  CC by SA 3.0

 

就是這樣子的,說故事與聽故事的過程。而我們也想讓你看見,就寫在這裡了。

 

 

開始閱讀:

媽媽這種少女:和「虧欠」戰鬥的少女H

媽媽這種少女:被疏離的少女G

媽媽這種少女:為愛戰鬥的少女T

媽媽這種少女:在陽台釋放電波的少女I

媽媽這種少女:盔甲裡的少女C

 

(系列持續更新中)


更多【好孩子權力故事】

raw-image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駿逸的沙龍
662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盧駿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媽媽,妳小時候功課好嗎?拿過獎狀嗎?」 「媽媽,妳那時候回家的功課,國語都寫些什麼呀!」 「我們老師說,她常抄課文,而且還要抄五遍。」 「老師還說她小時候最愛看的卡通叫小甜甜,那妳呢?。」 「媽媽,妳小時候的玩具是什麼?」 「媽媽,妳小時候住什麼樣的房子呀!」 「媽媽,妳………?」 孩子一連串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Thumbnail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Thumbnail
最近有很深的感觸,關於「分享心情」這件事,在華人教育裡極度缺乏。我們總是被傳授各種文史數理課業,卻很少有人教導我們,情緒表達這件事。 情緒就像幼苗,縱使經的起風雨摧殘,也得好好澆灌呵護、適當修剪舒展,如果一味壓抑忽略,它的樣子會長得越來越扭曲,甚至漸漸乾枯、營養失衡。能夠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最近有很深的感觸,關於「分享心情」這件事,在華人教育裡極度缺乏。我們總是被傳授各種文史數理課業,卻很少有人教導我們,情緒表達這件事。 情緒就像幼苗,縱使經的起風雨摧殘,也得好好澆灌呵護、適當修剪舒展,如果一味壓抑忽略,它的樣子會長得越來越扭曲,甚至漸漸乾枯、營養失衡。能夠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Thumbnail
入學季必推!一個看似疏離的主題,如何與孩子的心起共鳴,且讓孩子安心呢?如果家中有幼兒準備上幼兒園,無論是父母親或是孩子,勢必得面臨一場正視成長、獨立與分離的課題,其中有不安、有未知。似懂非懂的孩子要紓解壓力,「了解」,或為首要之務!這本書我想非常適合這種情境的你。 孩子認識你嗎? 自孩子出
Thumbnail
父母能教孩子多樣事物當然好,若不行,仍有好多事好多經驗可以聊,只要有心,親子間的小滋小味,跟家中的餐桌一樣,日後都是孩子生命的養分,成長的回憶,至於能不能擁有世俗的成功,該留給孩子自己去追尋,得來的成功,才真實且深刻。
Thumbnail
父母能教孩子多樣事物當然好,若不行,仍有好多事好多經驗可以聊,只要有心,親子間的小滋小味,跟家中的餐桌一樣,日後都是孩子生命的養分,成長的回憶,至於能不能擁有世俗的成功,該留給孩子自己去追尋,得來的成功,才真實且深刻。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吳曉樂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距離公視拍這部戲很久以前,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曾經讓我非常的觸動,也許因為我跟她一樣,我們最多的時間都是在與孩子相處,觀察孩子周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吳曉樂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距離公視拍這部戲很久以前,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本書的時候,曾經讓我非常的觸動,也許因為我跟她一樣,我們最多的時間都是在與孩子相處,觀察孩子周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Thumbnail
每個親子都有屬於他們的獨特時光,可是說到我家女兒,夫妻倆都會不約而同的浮出一幅畫面,就好像進入了回憶的密室,喀嚓將燈泡點亮,昏黃的光線緩緩照亮塵埃中的記憶片段⋯
Thumbnail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Thumbnail
「他們說我獨立,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我身上。我會自己完成功課或準備上課需要的東西,相對來說,哥哥跟妹妹總是丟三落四的。」「好吧,這是你們覺得的我,那我就這樣吧。」
Thumbnail
<p>C的遺忘,讓我想起過去遇見妳的那些曾是少女的媽媽。她們之中,有的人心裡有一個秘密房間,裡面住著少女時的自己;有的人心裡有一個箱子,裡面放著過去的自己。</p>
Thumbnail
<p>C的遺忘,讓我想起過去遇見妳的那些曾是少女的媽媽。她們之中,有的人心裡有一個秘密房間,裡面住著少女時的自己;有的人心裡有一個箱子,裡面放著過去的自己。</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