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氣運氣,到有意識地寫,到不受他人影響地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小茜的〈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又在FB上被轉貼,說真的我還真沒想到,過了一年之後,還有人繼續讀著。但其實這篇文章還有個更重要的後續,也就是我對小茜寫的東西引發熱烈反應後的思考。我不太確定有多少人讀過,但我希望大家不只是看到「一篇小孩寫的,打動人心的文字」,不只是看到「小孩文字的好」,更可以透過小孩寫東西的過程,去思考「寫作究竟是什麼」或「寫作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下是去年所寫的文章。

昨天我對小茜說,我覺得你這段東西寫得很好,你會想投稿嗎?小茜說這個可以投稿喔?我說我覺得不錯啊,不過我也不確定投了之後,編輯會不會用,因為編輯有編輯的考量,所以不管有沒有刊登,都不用太在意。就算投了之後沒有刊登,但我想放在我的部落格上跟大家分享,可以嗎?分享就是讓大家可以看到你的作品

小茜點頭。

然後,昨天貼了小茜的文,也簡單敘述了當下的狀況。FB上的回應超越我的想像。許多人說這個小孩寫得很棒,有好多人說「並」這個字真的是用得太好了,然後版上也有人討論起關於並這個字的意思,以及它該怎麼用。

我現在想說另一件事。

從前我讀工業設計,大一的時候上基礎設計課。因為是基礎設計,所以我們可以天馬行空地想,暫時不用受到使用者取向的限制。而那門課第一個題目是「與自己對話」。

我現在的重點並不是要說我做了什麼。我要說的是當時的一個感受與經驗。當時我的作品受到老師的好評,但我卻不太了解為什麼。我所謂的不太了解是,我順著直覺選擇了材料做出一個我心中的模型,但是我對於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選擇這種材料而不是那種材料,我並不是非常清楚。

然後對應到寫作上。老實說我對自己一開始被說寫得很好的,也是有點不太明白。因為我幾乎是很直覺地寫,而對於自己那樣寫為什麼會被說「好」,不是很清楚。但是隨著一直寫一直寫,慢慢地我才越來越知道「為什麼自己要這樣寫」。

raw-image

從下意識地寫,慢慢變成有意識的寫,我越來越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而不是那個字;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口氣,而不是那樣的口氣;為什麼選擇這種語感而不是那種語感;但儘管如此,還是有不是很清楚的時候。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這些並不是誰誰誰告訴你,哪個字要怎麼用,而是要自己隨著一直寫一直寫,慢慢地去感覺。

我說下一次上課,我會跟小茜再討論關於「並沒有辦法」,以及「還是沒有辦法」這兩個表達的方式,對她來說有沒有不一樣。但是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是寫作課的重點,寫作課的重點並不是仔細地討論哪個詞該怎麼用。重點是:我說說我對她寫的東西的感覺,她聽聽看我說的是不是她要表達的。比如說,大家都覺得「並」字表達了一種不甘心和憤怒,覺得這個字「用」得真好;但是這個感覺真的是小茜要表達的嗎?小茜是很清楚要用「並」字而使用「並」字嗎?從跟她討論的過程中,我不確定她是不是有意識地使用,而我也不確定小茜本人確不確定。

她當然有可能是有意識地用,也有可能像我從前一樣是很直覺式地用。

很直覺地用,可能跟語感有關。但小茜知不知道語感是什麼呢?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我寫的這些這麼囉嗦的東西是因為──我覺得有些人突然把一個小孩說得太厲害了。當然,我也覺得小茜寫得很好,但那個好不是她用字有多厲害,而是她慢慢開始知道「寫作」是可以寫自己的感覺,寫真實的感覺,而不是「作文」。

而一個人寫自己的感覺,本來應該是很「正常」的事。但不曉得為什麼,這樣正常的事在現在被認為很值得鼓勵、很厲害。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也正是那個覺得這件事很值得被鼓勵的人,因為有太多小孩會問:「老師,我要寫什麼?」「老師,這樣寫可以嗎?」

帶了小茜他們班一年,一個禮拜只上一個半小時,老實說小孩們的變化非常緩慢。但是漸漸地,他們從一開始一直問「這樣寫可以嗎?」到會說「我現在不想寫」、「我要有靈感才要寫」、「我靈感來了趕快給我紙……」「我靈感來了可是有一個字我不會寫趕快幫我……」

上寫作課最難的是,你無法設計出「有用」的課程。比如幾次小孩寫出令大人驚訝或感動的東西時,幾乎都是在無預期的狀態下。比如這次小茜是在還不想寫,所以想要先寫功課,然後寫功課寫到一半突然想到要寫的東西……

所以呢?這種事很難說,如果一開始就跟小茜說「上寫作課不能寫自己的功課喔,」那小茜就可能不會寫出那幾句令大人們感動的話(但是上課時大家都說自己要做其他的什麼事,真的這樣可以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

所以我說,有時候「寫出好東西」真是運氣運氣。所以寫作的重點真的不是「寫出好東西」,小茜並不是為了「寫出好東西」而寫那幾句話(不管用的是「並」或「還是」),她只是單純地寫出自己的感覺而已。

raw-image

而當她知道自己寫的那幾句話,獲得那樣多人的認同時,她一定會開心的。然後接下來她會不會被影響呢?她會不會期待自己之後寫的東西,一樣獲得大家的「讚」跟「分享」呢?有可能喔!而這也就是寫作之路的另一個考驗。

如何從運氣運氣,到有意識地寫,到不受他人影響地寫。這不只是小孩的功課,而是所有寫作者的功課。

不過,小茜那幾句「並沒有辦法」,不管是在有意識還是下意識的情況下寫出來,它在無形中都感動與安慰了許多大人,這就是文字的力量。而這個力量可以讓小孩知道,就是因為「不為了什麼而寫」(不為老師、不為功課),「只為你自己想寫的那個東西而寫」,文字才有「可能」產生這種力量。

明白這件事需要時間,對小茜、對我,都是不容易的事。

──2015年10月22日,2016年10月23修改

延伸閱讀:

寫出想說的話──「很努力長大的人並沒有辦法」

小孩在不寫作的時候寫作

「不想寫可以不要寫」,想做的是什麼?

更多「不想寫可以不要寫」的寫作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15
他說他會用鏡頭,感覺有一種在「控制」別人的感覺。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會用鏡頭」跟「會用文字」,差別在哪裡? 他說會用鏡頭像是控制別人看到的畫面,我就想,那麼會用文字呢?會用文字是不是也控制了別人讀到的畫面?想到的東西?
Thumbnail
2020/07/15
他說他會用鏡頭,感覺有一種在「控制」別人的感覺。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會用鏡頭」跟「會用文字」,差別在哪裡? 他說會用鏡頭像是控制別人看到的畫面,我就想,那麼會用文字呢?會用文字是不是也控制了別人讀到的畫面?想到的東西?
Thumbnail
2020/06/18
長的東西就不是靠「想寫」與「時間上餘裕」就可以完成的。長的東西距離自己想寫的那個當下,已經有段時間,它幾乎都是被包起來的狀態。被包起來後就要這裡去戳那裡去戳,看戳哪裡會有東西流出來。當然,要戳什麼地方也不是亂戳,多半都是按著線索戳,像醫生看診。
Thumbnail
2020/06/18
長的東西就不是靠「想寫」與「時間上餘裕」就可以完成的。長的東西距離自己想寫的那個當下,已經有段時間,它幾乎都是被包起來的狀態。被包起來後就要這裡去戳那裡去戳,看戳哪裡會有東西流出來。當然,要戳什麼地方也不是亂戳,多半都是按著線索戳,像醫生看診。
Thumbnail
2020/04/26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Thumbnail
2020/04/26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課後,我讀了她的文字,慎重的收回我在課間和女孩開的玩笑。那不是選擇障礙,也不是有所猶豫,是她完全把自己,交付進萍水相逢的文字裡,那些不由她而來,卻願意為其負起責任,照顧安頓好每一個句子的適得其所,是我們看起來像是停滯、像是「沒有回答」裡,給出了合乎女孩心意的真摯回應。
Thumbnail
課後,我讀了她的文字,慎重的收回我在課間和女孩開的玩笑。那不是選擇障礙,也不是有所猶豫,是她完全把自己,交付進萍水相逢的文字裡,那些不由她而來,卻願意為其負起責任,照顧安頓好每一個句子的適得其所,是我們看起來像是停滯、像是「沒有回答」裡,給出了合乎女孩心意的真摯回應。
Thumbnail
但遠不是變的,寫作也不是。 不是能變得或者變成的東西,不是把它從什麼就變成了寫作。那是突然就發生的,只是我們的學習裡沒有讓寫作自然發生的養成,用什麼方法寫、寫的可能有哪些、可以在什麼地方寫,我們有沒有可能創造一個讓人有想要寫的時候,都有得以寫的可能與勇氣的環境?
Thumbnail
但遠不是變的,寫作也不是。 不是能變得或者變成的東西,不是把它從什麼就變成了寫作。那是突然就發生的,只是我們的學習裡沒有讓寫作自然發生的養成,用什麼方法寫、寫的可能有哪些、可以在什麼地方寫,我們有沒有可能創造一個讓人有想要寫的時候,都有得以寫的可能與勇氣的環境?
Thumbnail
寫作,能夠為未來的人生提供什麼?也許它會成為工具,也許不是,但是在那個看課本看得快睡著的午后或晚上,在心理覺得煩悶或是窒息的時候,起碼寫作能帶來慰藉、帶來自由。
Thumbnail
寫作,能夠為未來的人生提供什麼?也許它會成為工具,也許不是,但是在那個看課本看得快睡著的午后或晚上,在心理覺得煩悶或是窒息的時候,起碼寫作能帶來慰藉、帶來自由。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有了想法,不一定會做出來,而「創作」就是一種將想法實踐的過程,僅僅有想法是不夠的。因此,在這次蒲公英深耕計畫中想做的就是──陪伴孩子們將他們的點子生出來,將原本只存在於腦袋的想法,實際化為可見的作品;而這樣的過程若是正向經驗,或許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成為將創作付諸實現的力量。
Thumbnail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Thumbnail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Thumbnail
「你們覺得幾歲可以寫詩?」有人說十歲,有人說三歲。有個女孩大聲的說:「只要會寫字,就會寫詩!」說完後女孩偷偷的笑。我一邊想著她笑的意思,一邊接著說:「所以在座的同學都會寫詩囉?」女孩急著說:「我的意思是,只要會寫字,就會寫『詩』那個字啦!」我說我知道喔,「不過我覺得你說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詩耶」。
Thumbnail
「你們覺得幾歲可以寫詩?」有人說十歲,有人說三歲。有個女孩大聲的說:「只要會寫字,就會寫詩!」說完後女孩偷偷的笑。我一邊想著她笑的意思,一邊接著說:「所以在座的同學都會寫詩囉?」女孩急著說:「我的意思是,只要會寫字,就會寫『詩』那個字啦!」我說我知道喔,「不過我覺得你說的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詩耶」。
Thumbnail
「不練習,真的能學會寫字嗎?」這其實是個假問題──寫字這件事,不練習當然不可能學會。學會寫字那麼不理所當然,那麼──如果我們不要求小孩練習,他們真的能學會寫字嗎?或者應該更精準的問──大人如果都不要求小孩練習寫字,小孩自己會去練習嗎?小孩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字?
Thumbnail
「不練習,真的能學會寫字嗎?」這其實是個假問題──寫字這件事,不練習當然不可能學會。學會寫字那麼不理所當然,那麼──如果我們不要求小孩練習,他們真的能學會寫字嗎?或者應該更精準的問──大人如果都不要求小孩練習寫字,小孩自己會去練習嗎?小孩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字?
Thumbnail
我發現給小孩「自由的」「大量的」閱讀,他們自己會從裡面找到特別有所感受的東西,他自然會從中去吸收他需要的養份,自然會去觀察那首詩是怎麼寫的、是怎麼用比喻的、或是節奏是怎麼樣的。他在「不知不覺」下(其實是有知有覺的)就被影響了,根本不用刻意「去學」。
Thumbnail
我發現給小孩「自由的」「大量的」閱讀,他們自己會從裡面找到特別有所感受的東西,他自然會從中去吸收他需要的養份,自然會去觀察那首詩是怎麼寫的、是怎麼用比喻的、或是節奏是怎麼樣的。他在「不知不覺」下(其實是有知有覺的)就被影響了,根本不用刻意「去學」。
Thumbnail
坦白說第一堂自學生寫作課,我感覺好像三溫暖。我既感受到想要寫的孩子的強烈感情(他的用詞我聽了心臟都砰砰跳),也有媽媽叫他來上課所以就配合看看的這種。這讓我發現,自由書寫並不是寫作的萬靈丹;自由書寫對「想要寫卻寫不出來」很有用,但是對「不想要寫」卻沒什麼用。
Thumbnail
坦白說第一堂自學生寫作課,我感覺好像三溫暖。我既感受到想要寫的孩子的強烈感情(他的用詞我聽了心臟都砰砰跳),也有媽媽叫他來上課所以就配合看看的這種。這讓我發現,自由書寫並不是寫作的萬靈丹;自由書寫對「想要寫卻寫不出來」很有用,但是對「不想要寫」卻沒什麼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