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寫作的幾個比喻:戳洞、塞子、毛線球的線頭。隨興而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到了寫方格子的日子。每次到了這個日子,就覺得為什麼會替自己訂下這個日子?這實在是很不符合我不計畫的個性。我不計畫要寫什麼,卻訂下了要寫下什麼的日子。可是有些東西就是這樣一篇一篇累積出來的,很神奇。
但是開頭總是難。但有些東西的開頭卻一點都不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喔,不對,在細細感受下去應該是──有些想寫的東西在想寫的當下沒有寫,被包起來了;被包起來以後,我就要去看它藏在什麼地方,要這裡戳一戳,那裡戳一戳。

戳洞,戳出想說的話

有些地方一戳下去,沒有什麼東西,或流出來的很少。啊,戳錯地方了,不是這裡。有些地方戳下去,會嘩嘩嘩的流出來,又快又多要努力拼命接住。
所以最理想的情況是,有東西想寫時就馬上寫,就不用事後在那邊戳戳戳。但是現實情況是,不是想寫的當下都有足夠的時間,或剛好的狀態可以讓自己馬上把東西寫下來。
在最近的幾場座談會,有人問到寫詩跟寫《滌》的差別,我直覺的反應是一個很短一個很長。很短的東西我經常有機會當下就寫,因為跟許多人比較起來,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較有彈性也有時間上的餘裕。但長的東西就不是靠「想寫」與「時間的餘裕」就可以完成的。長的東西距離自己想寫的那個當下,已經有段時間,它幾乎都是被包起來的狀態。被包起來後就要這裡去戳那裡去戳,看戳哪裡會有東西流出來。當然,要戳什麼地方也不是亂戳,多半都是按著線索戳,像醫生看診。

洞太多的時候需要塞子

然後,有很多東西流出來的時候,也不是一口氣就讓它流出來,因為那樣根本就寫不完。所以越長的東西,最好是一次戳一個小洞就好。不要太多洞,不要一次有好多洞好多東西流出來,這樣根本接不完。
但萬一不小心一次太多洞(有時這很難控制),那就要準備塞子先塞起來,只留一個洞讓它先流。具體來說就是有很多段記錄或關鍵字,先記著但不往下寫,先挑其中一個來寫。
一次一個洞,而且最好也是為它準備個塞子。今天接得差不多了,可是裡面還有,就停筆,先用塞子把它塞住。明天再打開,繼續讓洞裡的東西流出來,流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去開新的洞。
不過,有些東西很容易戳到點,有些東西則是在那邊戳戳戳卻戳不出個所以然。但這好像也只能怪自己。戳不出個所以然多半是因為不夠專心,比如寫沒幾句就跑去逛臉書,然後回來看著那些句子覺得語氣不對,感覺不到那嘩啦啦的東西要流出來。

有時是找到毛線球的頭

今天剛開始寫方格子就是這樣的狀態。我本來想寫跟中自學生一起做「餅乾詩」的過程,這個我覺得一定要記上一筆的記錄,明明在這個課程中我感受到許多「第一次」,我卻無法順利的讓它流出來。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除了前面那個戳下去有東西流出來的比喻,在某些寫作上更像是找不找得到毛線球的線頭。
像現在你正在讀的這篇,它就是有一個線頭;我找到線頭,毛線球一滾就自然散開。沒有找到線頭,沒有開始的那一句話,這團毛線球怎麼滾就都還是揪成一團,不管滾多久都是一團。
但找到毛線球的頭需要靜心,特別是揪成一團時更需要靜心。靜心是什麼,不要上網啦,不要東摸西摸啦,在眾多想說的東西中找到那個「第一句話」。我不曉得對其他人來說有沒有那個「第一句話」?但對我來說總是有那個第一句話,可能是因為我寫作很像說話的緣故?
寫這篇其實是寫給我自己看的。因為寫東西寫了這麼久還是經常卡關。但有些時候很順啊!所以忍不住去梳理順與不順的當中,究竟發生了哪些事。
希望下一篇方格子可以是想寫的時候馬上寫,或是順利戳到洞或找到線頭。但老實說寫越久越發現,「想寫的時候馬上寫」的時候越來越少了,是因為我越來越不自由了嗎?但寫作如果只靠「這種自由」才能發生,那其實又是另一種不自由?那意味著被隨興所制?只能隨興而寫真的是一種自由嗎?
但這篇卻是隨興而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2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為什麼〉 為什麼女護士是護士 男護士是男護士 為什麼女醫生是女醫生 男醫生是醫生 我唸完這位同學的詩之後,有小孩說:「這不是跟你的〈為什麼〉很像?」有小孩說這是在造樣造句嗎?
小孩有時會說出很棒的東西,但小孩不一定會想把它留下來,或是就算留下來了,也不一定想去修改它。因為對他們來說,「話說出去就出去了,字寫出去就出去了,沒有留下來也沒有關係。」 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就是會想要把自己想到的東西留下來,就是會覺得「給別人看之前自己應該再做一些確認」,我把這稱為「作者的自覺」。
日常 很難 不捨得 丟掉 或許是 物品 時間有眼睛
上個月底,與W詩社同學討論了「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當天講座結束後,我仍繼續思考著,我發現,當「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被提出來時,當問題被這麼問的時候,我們有時就陷入了「可以」跟「不可以」的選項裡。
前陣子想,「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好像太聚焦在小小的事,就是那幾個學生,我跟他們之間發生的事。雖然這些課程記錄對我來說很有用,但坦白說隨著訂閱人數下滑,我也在想,這些聚焦在小團體上的思考,對大家來說有用嗎? 想著想著,我發現自己竟然被數字綁架了。
我發現小孩敢不敢寫,跟大人真的有很大的關係。這次我去台東的兩間小學,其中有一間學校的老師聽到小孩的詩裡有髒話也沒關係,坐在後面靜靜的聽然後偷笑。而另外一間學校的某個老師,他一直問小孩有沒有學到東西?「你們那麼吵怎麼有辦法學到東西?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寫詩的方法?」
〈為什麼〉 為什麼女護士是護士 男護士是男護士 為什麼女醫生是女醫生 男醫生是醫生 我唸完這位同學的詩之後,有小孩說:「這不是跟你的〈為什麼〉很像?」有小孩說這是在造樣造句嗎?
小孩有時會說出很棒的東西,但小孩不一定會想把它留下來,或是就算留下來了,也不一定想去修改它。因為對他們來說,「話說出去就出去了,字寫出去就出去了,沒有留下來也沒有關係。」 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就是會想要把自己想到的東西留下來,就是會覺得「給別人看之前自己應該再做一些確認」,我把這稱為「作者的自覺」。
日常 很難 不捨得 丟掉 或許是 物品 時間有眼睛
上個月底,與W詩社同學討論了「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當天講座結束後,我仍繼續思考著,我發現,當「寫作,能不能教?」這個問題被提出來時,當問題被這麼問的時候,我們有時就陷入了「可以」跟「不可以」的選項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補充:第一篇的小技巧 一.避面甩線,須點對點畫出線條 之前最大壞習慣就是,甩線甩出框在擦掉,還沒發現這問題前,就覺得不穩定,也不知問題點是什麼 當我看到了"甩線"的講解後,原來...... 調整了練習,眼手一致的畫每一筆,也不會在擦掉畫出框的線 這樣讓我更知道,怎麼控制與調整了(之前就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五年的實戰經驗可不是開玩笑的。我可以很大膽地說,什麼先有再說,總之別想那麼多先寫作、寫給讀者看,你才能找到方向;想要寫作變現,你得先拿出有說服力的核心主題;保持好心態,不要太在乎流量數據什麼鬼的這類論調,當全世界都在瘋狂吹噓著寫作真美好,不敢說第一,但我絕對是瀰漫一片粉紅泡泡中敢於如此鄭重呼籲的先驅
Thumbnail
自從沒有上班之後,時間慢慢從生活裡的縫隙,一顆一顆滾出來,讓我把時間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線~不經意的纏繞著成為一團 拿著五號縫補針 手上的衣物殘留著妳的香氣 破了的洞只補不到一半 針停留在半空拉不動 線在何時纏在一起 為何不想走 是我力度不對 還是從來也沒有留神 只會盲目的修補 笨拙的手指解不開糾纏的線 輕聲在我耳邊說著放棄吧 是妳的聲音還是我內心的叫聲
  上一篇廢話一堆(好吧我一直如此)。   靈感→開坑→設定→填坑→撰稿→校稿→完稿   這是我們要細說的步驟,上一篇已經寫了「靈感」。這次進入開坑! ❈   試問,「你想寫什麼類型的故事?」,只要類型就好,這就是第一步。   下面的假設示範,我將使用「最困難最複雜但其實最常見也最容易有漏
Thumbnail
首先將針線分拆 看到窗邊 有人在接吻 針輕聲墜落 線頭隱藏在髮尖 很快便出嫁了 卻愛上了暗示 只是一瞬之間 躲到隔壁的房間 聽到了海浪聲 那兒不遠了 當記憶分開了 裙子又復原了 利用指尖探訪 先拾起了碎屑 或許由此製造了針 剪髮的剪刀送來 有着偽裝的
Thumbnail
玩毛線,內在意志力的培養。學校裡的手工課,從幼稚園的玩毛線球開始,整理毛線團是第一步,家裡的毛線團常被妮妮玩得亂七八糟,昨天下午正男放學回家,看到妮妮用毛線做手環卻沒有整線團,他一把抓起毛線,開始先找到線頭,安靜的坐著、有次序的、慢慢的、溫柔的捲毛線球,妮妮見狀,安靜的坐著學哥哥,哥哥說:『妮妮,整
Thumbnail
24-02-11小說創作概況 簡單說 想寫小說 也願意寫(創作) 就是無奈 心中有不少零零碎碎的點子想法 自認都是些不錯的點子想法 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完整成型為一個好作品 大致就是這樣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補充:第一篇的小技巧 一.避面甩線,須點對點畫出線條 之前最大壞習慣就是,甩線甩出框在擦掉,還沒發現這問題前,就覺得不穩定,也不知問題點是什麼 當我看到了"甩線"的講解後,原來...... 調整了練習,眼手一致的畫每一筆,也不會在擦掉畫出框的線 這樣讓我更知道,怎麼控制與調整了(之前就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五年的實戰經驗可不是開玩笑的。我可以很大膽地說,什麼先有再說,總之別想那麼多先寫作、寫給讀者看,你才能找到方向;想要寫作變現,你得先拿出有說服力的核心主題;保持好心態,不要太在乎流量數據什麼鬼的這類論調,當全世界都在瘋狂吹噓著寫作真美好,不敢說第一,但我絕對是瀰漫一片粉紅泡泡中敢於如此鄭重呼籲的先驅
Thumbnail
自從沒有上班之後,時間慢慢從生活裡的縫隙,一顆一顆滾出來,讓我把時間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線~不經意的纏繞著成為一團 拿著五號縫補針 手上的衣物殘留著妳的香氣 破了的洞只補不到一半 針停留在半空拉不動 線在何時纏在一起 為何不想走 是我力度不對 還是從來也沒有留神 只會盲目的修補 笨拙的手指解不開糾纏的線 輕聲在我耳邊說著放棄吧 是妳的聲音還是我內心的叫聲
  上一篇廢話一堆(好吧我一直如此)。   靈感→開坑→設定→填坑→撰稿→校稿→完稿   這是我們要細說的步驟,上一篇已經寫了「靈感」。這次進入開坑! ❈   試問,「你想寫什麼類型的故事?」,只要類型就好,這就是第一步。   下面的假設示範,我將使用「最困難最複雜但其實最常見也最容易有漏
Thumbnail
首先將針線分拆 看到窗邊 有人在接吻 針輕聲墜落 線頭隱藏在髮尖 很快便出嫁了 卻愛上了暗示 只是一瞬之間 躲到隔壁的房間 聽到了海浪聲 那兒不遠了 當記憶分開了 裙子又復原了 利用指尖探訪 先拾起了碎屑 或許由此製造了針 剪髮的剪刀送來 有着偽裝的
Thumbnail
玩毛線,內在意志力的培養。學校裡的手工課,從幼稚園的玩毛線球開始,整理毛線團是第一步,家裡的毛線團常被妮妮玩得亂七八糟,昨天下午正男放學回家,看到妮妮用毛線做手環卻沒有整線團,他一把抓起毛線,開始先找到線頭,安靜的坐著、有次序的、慢慢的、溫柔的捲毛線球,妮妮見狀,安靜的坐著學哥哥,哥哥說:『妮妮,整
Thumbnail
24-02-11小說創作概況 簡單說 想寫小說 也願意寫(創作) 就是無奈 心中有不少零零碎碎的點子想法 自認都是些不錯的點子想法 就是沒有一個可以完整成型為一個好作品 大致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