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弔詭(一)作文讓小孩離寫作越來越遠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在高雄的分享會結束後,跟參與的朋友聊天,有個感覺越來越深──

既然有那麼多人認為「制式作文」(註1)會扼殺小孩的創造力與對寫作的興趣,既然制式作文似乎不利於寫作的學習,那麼為什麼這樣的作文教育會繼續下去?以及為什麼人們會花那麼多時間和力氣在制式作文上呢?

當天有許多家長參與分享會,他們說如果可以的話,也希望小孩可以怎麼想就怎麼寫,不想寫就不要寫,但是現實情況讓他們和小孩很傷腦筋──

「學校叫XX去參加作文比賽,XX問我說那他該怎麼寫才好,我就說你就像平常那樣寫就好了啊!可是XX說不行啦那樣寫一定不會得名。」

「OO不喜歡寫讀後心得,可是老師規定一定要寫。OO並不是討厭寫東西,他喜歡寫,只是覺得讀後心得很無聊。OO她想要成立自己的小劇團……」

這似乎是有點弔詭的事──有的老師希望小孩寫好作文,於是想出了許多方式,卻反而讓小孩離真實的寫作越來越遠。

不過,我還是願意這麼想──應該沒有那種一開始就希望小孩「討厭寫作」的教育方法,我猜制式作文原本應該還是有著一些美好的用意,但後來在實際的運作上被僵化了。但究竟是怎麼被僵化的?我現在將當天混在腦袋裡,雜亂並且還來不及說的東西,慢慢整理出一個可能的脈絡──試著說明我為什麼覺得制式作文會讓小孩遠離寫作。

raw-image

沒有一開始就希望小孩「討厭寫作」的教育方法吧?  照片:廖瞇提供


  • 鼓勵大量使用成語,可能反而會讓小孩懶得再去想其他的表達方式

比如讓小孩讀成語,是希望他們能透過成語認識一些有趣的故事,了解典故,也可以發現怎麼利用短短幾個字來表達一個原本說起來很複雜的故事,這其實是有趣的。但如果成語變成要背誦、要引用,而且背得越多用得越多,分數就越高,那麼為了分數,很有可能每個小孩都大量的使用成語,然後每個小孩的東西都寫得很像。

然後,既然可以用成語也鼓勵用成語,那小孩就不需要再花心思去想其他可能更貼近自己想法的文字來形容了,四個字就可以解決,而且古人都想好了他就不用再想。但老實說,充斥著一堆成語的文章,看多了可能也會無聊XD


  • 抄寫與引用名言佳句,用到後來可能會變得不會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更危險的是搞不清楚抄寫、引用、抄襲之間的差別

有些大人會鼓勵小孩閱讀時摘要名言佳句,這其實本來也沒什麼不好,像我讀書的時候也會把特別深刻的文字記下來,我小時候還會把它抄在自己特別準備的本子上呢!但那個抄寫應該是單純為了自己的感動或需要而筆記,而不該是為了之後要用在作文裡拿高分而抄。

再來是,這個「抄」其實是「抄寫」,而不是「抄襲」,但是有些大人講得不夠清楚,他鼓勵小孩抄寫下來,也鼓勵小孩在寫文章的時候引用,但卻沒有說明清楚引用要註明出處(我記得我小時候就沒有這樣被交代過XD,大概是如果真要註明出處,那可能500字的文章就有100字的註了吧……)

於是聽話的小孩就抄了,也引用了,有沒有註明出處無所謂,只要文句優美,分數就高。就我所接觸的某些小孩,有的小孩就搞不清楚抄有什麼不對,因為他根本就不曉得那樣叫作抄襲(老師不是說可以多用別人的名言佳句?)


  • 不是先有起承轉合的「格式」才有起承轉合的「文章」;而是先有了這樣的文章,後來的人才分析出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沒有不好,但文章不是非得都要這麼寫。可是我記得小時候老師教作文,就是從起承轉合開始教,好像文章非得這麼寫才完整。然後老師又教文章分為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而我長大後才知道,一般我們寫文章沒有這樣在分類的,比如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你要說它是什麼文呢?可能勉強接近論說吧,但論說不會只論而沒有敘;然後這篇文章也沒有所謂的起承轉合,

老師教起承轉合,一開始的目的應該是所謂的邏輯與結構;但邏輯不只有一種,結構也是。寫作可以訓練人利用文字把自己腦袋中紛雜的想法梳理清楚,表達給讀者知道,但這個梳理的方式絕對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應該存在著僵化的分類。


  • 範本再好,可是別人都寫過了你再寫一次幹嘛?

關於作文範本,是我覺得制式作文裡最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如果範本的用意是欣賞別人的作品,那可能還有點道理,但老實說大部分的作文範本都直接表明了「我是範本」,就算那範本是篇好看的文章,但人家都寫過了,你參考著再寫一次幹嘛?


  • 字數規定到後來會讓小孩惜字如金

許多老師會規定作文的字數,起初的用意應該是希望小孩多練習,再試著多想一下,不要一下子就放棄。但如果規定太硬,小孩無字可寫但還是得塞滿,那麼可能養成小孩只是在填字,而且填完了就不願意多寫一字。


  • 老實說我覺得罪魁禍首就是考試

然後老實說,前面講的成語、名言佳句、起承轉合什麼的,都不是把學生推離寫作真正的主因,我認為真正的主因是考試,作文考試不僅綁住了學生、綁住了家長,也綁住了老師。

分享會時我們討論到,為什麼原本該是表達自己的寫作,會變成做出漂亮文章的作文?大家認為還是因為考試。但考作文到底是在考什麼?有人說透過一個人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思維邏輯,判斷他文字運用的能力。這話說得是不錯,文章是應該有這樣的功能,但問題是,當文章被拿來考試,被用來打分數,寫文章的人就不再是為了自己而寫,而是為了分數而寫;喔我說錯了,他仍舊是為了自己而寫──為了自己的分數而寫。

分數多重要呀!跟錢一樣重要!有誰敢跟分數開玩笑呢?於是有些家長儘管有怎麼想就怎麼寫的想法,一旦遇到分數這個對手還是怕怕,畢竟是自己小孩的作文分數啊!老師也是,儘管有些老師也覺得寫作本來就應該是怎麼想就怎麼寫,可是要考試耶,現在的考試要是不寫成某種樣子,好像不會得高分……我不能拿別人家的小孩開玩笑吧,當然是要好好指導。

因此,在為求保險的情況下,學生、家長、老師,大家就走上了制式作文這一條路了。

有人可能會問:可是如果沒有考試,大家還會願意花時間寫文章嗎?嗯,搞不好還真的沒幾個人會寫。但是,因為希望在作文考試上拿到高分,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所寫出來的作文,如果僵化又不好看,而且不會讓人愛上寫作,那這樣的作文學會了究竟要做什麼呢?

我這樣批評作文考試,然後叫大家不要為了分數寫作文,但其實小時候的我也是為了分數在寫作文,所以現在好像也沒有什麼資格跟人家講說「怎麼想就怎麼寫」。我又想,其實我也是寫那種作文長大的小孩,但現在寫起文章來好像也沒有特別糟糕,所以其實也不用太擔心?

但話不是這樣說,那是因為我很幸運。我很幸運自己在被制式作文綁架後,還能找回自己說話的方式。但是,為什麼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的這件事,要等到離開學校才開始呢?為什麼我們要浪費那麼多時間在對自己無益的作文上呢?

註1:其實「作文」跟「寫作」原本並沒什麼不同,他們指的都是透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後來因為許多因素,「作文」變成了「符合某種期待與格式」的文章,文中的「制式作文」指的便是這一類的作文。

延伸閱讀:

【不想寫不要寫】怎麼想就怎麼寫,怎麼講話就怎麼寫

【不想寫不要寫】「好作文」真難看,但我還是想要寫出好作文來

更多「不想寫可以不要寫」的寫作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瞇的沙龍
475會員
140內容數
我想知道當我跟小孩說「不想寫可以不要寫」,對他們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小孩會不會真的就都不寫了;還是,因為寫作這件事的權力回到自己手中,小孩反而因此可能愛上寫作?
廖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2021/07/08
學習原本無關是否自主,它是一種「本能」;但當大人因為太愛小孩,太希望小孩學到很多,開始竭盡心力的設計課程,卻反而因此將小孩「想學」的本能拿掉。當小孩被放在一個「該學什麼」的框框裡,他的學習本能被拿掉了,進入了「不自主學習」狀態。有了不自主學習的狀態,才會有因此對比而生的「自主學習」。
Thumbnail
2020/07/23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Thumbnail
2020/07/23
先說,王立原文標題的「快樂學習不是一直爽」,我是認同的。學習不是一直爽,我也不覺得快樂是學習的目的,那「快樂學習」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快樂學習」指的是──希望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可是什麼叫做學習過程是快樂的?遇到困難怎麼辦?
Thumbnail
2020/04/13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Thumbnail
2020/04/13
最近我從用自己從前玩的臉名片,把名片上的無臉人放大,列印出來給小孩玩。小孩可以在上面畫臉,然後幫那個人寫上他說的話。小克畫了一個有錢人。有錢人說: 「我是一個有錢人。」 「我愛賣東西。」 「我有一百萬個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爸媽不讀書的,真的不要問小孩作文寫不好、不閱讀怎麼辦?放下你的手機,陪他們一起讀書吧!
Thumbnail
爸媽不讀書的,真的不要問小孩作文寫不好、不閱讀怎麼辦?放下你的手機,陪他們一起讀書吧!
Thumbnail
「欸,你會想寫作嗎?」 「蛤?怎麼可能,我超討厭的好嗎哈哈」
Thumbnail
「欸,你會想寫作嗎?」 「蛤?怎麼可能,我超討厭的好嗎哈哈」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當寫作變成刻意為之後,就不再有趣了。 高中國文作文怎麼寫可以在短期內拿到相對高分? 我後來自己悟出作文考試「公式」。
Thumbnail
寫作的初衷,不就是透過文字,向讀者傳達感觸,展現表達欲望嗎?如果過分強調修辭與架構,形成表達道路上的一顆顆絆腳石。沒過多久,他們的表達熱情就會被澆熄,大人再也無法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豈不可惜?
Thumbnail
寫作的初衷,不就是透過文字,向讀者傳達感觸,展現表達欲望嗎?如果過分強調修辭與架構,形成表達道路上的一顆顆絆腳石。沒過多久,他們的表達熱情就會被澆熄,大人再也無法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豈不可惜?
Thumbnail
最近,有收到家長的詢問,關於小孩的作文書寫,家長們覺得有難度,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太喜歡寫作文,遇到寫作文的功課,立馬出現三條線,求救爸爸媽媽,不知如何下筆,作文~~真的很難嗎?究竟有多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最近,有收到家長的詢問,關於小孩的作文書寫,家長們覺得有難度,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太喜歡寫作文,遇到寫作文的功課,立馬出現三條線,求救爸爸媽媽,不知如何下筆,作文~~真的很難嗎?究竟有多難?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在大人的世界裡有「論文抄襲」,小孩的世界裡則有「作文抄襲」。大人抄論文是為了學歷,那小孩又為什麼要抄別人的作文呢? 十餘年的寫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不是因為笨、因為懶、因為不要臉才抄襲作文(我發誓我沒有指桑罵槐),而是大人對寫作文的迷思,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不得不當「抄人」……
Thumbnail
在大人的世界裡有「論文抄襲」,小孩的世界裡則有「作文抄襲」。大人抄論文是為了學歷,那小孩又為什麼要抄別人的作文呢? 十餘年的寫作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不是因為笨、因為懶、因為不要臉才抄襲作文(我發誓我沒有指桑罵槐),而是大人對寫作文的迷思,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不得不當「抄人」……
Thumbnail
我想試驗的是,一門課如果能夠提供夠多的通道,那人能不能在裡面誠實地面對自我要求,這樣也許對教學者跟學習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
Thumbnail
我想試驗的是,一門課如果能夠提供夠多的通道,那人能不能在裡面誠實地面對自我要求,這樣也許對教學者跟學習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
Thumbnail
當孩子質問:「寫作文到底要幹什麼?」你以為他是誠心誠意想了解寫作的功能與目的嗎? 回想一下,孩子是否曾經在投入什麼熱衷的活動時,忽然喊卡,走過來問你:「媽,打電動到底要幹什麼?」或「爸,我打籃球打得好開心呀,但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呀?」——想必是不會吧。 那問題的重點在哪裡呢?
Thumbnail
當孩子質問:「寫作文到底要幹什麼?」你以為他是誠心誠意想了解寫作的功能與目的嗎? 回想一下,孩子是否曾經在投入什麼熱衷的活動時,忽然喊卡,走過來問你:「媽,打電動到底要幹什麼?」或「爸,我打籃球打得好開心呀,但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呀?」——想必是不會吧。 那問題的重點在哪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