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經濟的發展不會必然導致政治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vatar-img
91會員
331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國民間資本在政治上的消極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在這裡,我們可以預展一下。對他們自身而言,他們消極的政治立場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劇烈的社會衝突中受到巨大的傷害。由於他們在現階段的消極和不作為,他們在巨大的社會衝突中既起不到領導作用,也成為不了制衡器,而很可能成為官僚集團平息民眾憤怒的犧牲品。
所謂的「禪讓」,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才趁機將之解釋為建立在高尚道德基礎上的主動讓位。
有這樣一種觀點,傳統中國社會,底層人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也有做官的機會,所以比歐洲封建社會的貴族制更平等。還有一種說法,中國過去的皇帝也不是萬世一系的,劉邦、朱元璋這樣的社會底層也有機會當皇帝,所以比西方社會也更平等。這些謬論,是建立在對基本概念不清的基礎上的,誤將社會流動當成了社會平等。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滅孝強忠」之後,宗法家族漸次衰落直至完全解體,「孝」的價值不復存在,而「忠」的價值得到進一步強化。因之,「大義滅親」就不僅可以「大義滅子」,而且還可以「大義滅父」了。「大義滅父」在「文革」時達到高峰,子女呼應領袖的號召,紛紛揭發批鬥甚至打罵自己的父母和老師,造成無數的慘劇。
儒家思想在大陸方面之所以能與西方文化長期抗衡,主要不在於儒家思想的強大,而在於其寄居于大一統的集中體制中,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思想為大一統集中體制提供價值基礎,而大一統集中體制則成為儒家思想的堅固堡壘。
以其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力,覆蓋廣泛而深入的權力體系,加上統治的廣闊土地和眾多人口,毛可算是古今中外權力最大的統治者,能支配和調動其統治下的所有人力和物力資源。
中國民間資本在政治上的消極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在這裡,我們可以預展一下。對他們自身而言,他們消極的政治立場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劇烈的社會衝突中受到巨大的傷害。由於他們在現階段的消極和不作為,他們在巨大的社會衝突中既起不到領導作用,也成為不了制衡器,而很可能成為官僚集團平息民眾憤怒的犧牲品。
所謂的「禪讓」,實際的情形是「舜」後來的能力超過了「堯」,他們可能真的比試了一番,最後「堯」不得不將王位讓給了「舜」。而「堯」退位後還能繼續生活在「舜」的統治之下。到了春秋戰國時,人們目睹大量的弑君,對早先堯舜禹之間有節制的爭鬥自然就難以理解。儒家才趁機將之解釋為建立在高尚道德基礎上的主動讓位。
有這樣一種觀點,傳統中國社會,底層人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也有做官的機會,所以比歐洲封建社會的貴族制更平等。還有一種說法,中國過去的皇帝也不是萬世一系的,劉邦、朱元璋這樣的社會底層也有機會當皇帝,所以比西方社會也更平等。這些謬論,是建立在對基本概念不清的基礎上的,誤將社會流動當成了社會平等。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滅孝強忠」之後,宗法家族漸次衰落直至完全解體,「孝」的價值不復存在,而「忠」的價值得到進一步強化。因之,「大義滅親」就不僅可以「大義滅子」,而且還可以「大義滅父」了。「大義滅父」在「文革」時達到高峰,子女呼應領袖的號召,紛紛揭發批鬥甚至打罵自己的父母和老師,造成無數的慘劇。
儒家思想在大陸方面之所以能與西方文化長期抗衡,主要不在於儒家思想的強大,而在於其寄居于大一統的集中體制中,兩者構成倚生關係。儒家思想為大一統集中體制提供價值基礎,而大一統集中體制則成為儒家思想的堅固堡壘。
以其至高無上的權威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權力,覆蓋廣泛而深入的權力體系,加上統治的廣闊土地和眾多人口,毛可算是古今中外權力最大的統治者,能支配和調動其統治下的所有人力和物力資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是時候了,經濟的篇章 It's Time to Change: Economy 那些真正的所有者,龐大的工商業界, 因為這個國家的擁有權者 操縱著一切,讓政客們成為傀儡, 你以為擁有選擇的自由, 但實際上, 你被奴役於他們的掌控之中。 他們掌握著土地,擁有企業, 早已收買了參議院,
Thumbnail
中國面臨經濟危機,習無計可施,只能眼看股市繼續下跌!林猶仍高喊: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林的說法,挨批「是迎合中共胃口的口號」,「須對其錯誤導致經濟悲慘的結果負一定責任」!「把中國政府與市場結合的優勢,也是一種迎合中共胃口而提出的口號。」「中國產業政策如果正確的話,中國經濟何至於現在這樣悲慘?」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Thumbnail
中國在城市搞「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已佔到85%以上,接著農村搞「集體經濟公有制」,「人民公社」就不遠了!中國的「共同富裕」就可徹底落實了! 只是,好不容易改革開放努力,總算熬出頭,卻遇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的澆熄洗禮,中國人的「中國夢」,恐怕會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
Thumbnail
彭博報導,中國金融從業者的高薪時代正快速走向終結,一些業內巨頭公司實施嚴格的新限制,以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富裕」的號召。脫鉤/去全球化的浪潮正愈演愈烈!世界經濟秩序正在崩潰當中! 凡此險惡局勢之際,川普若當選並祭出全面關稅政策之貿易保護主義等主張,無異於「雪上加霜」,亟需世人冷靜理智的應對處理!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是時候了,經濟的篇章 It's Time to Change: Economy 那些真正的所有者,龐大的工商業界, 因為這個國家的擁有權者 操縱著一切,讓政客們成為傀儡, 你以為擁有選擇的自由, 但實際上, 你被奴役於他們的掌控之中。 他們掌握著土地,擁有企業, 早已收買了參議院,
Thumbnail
中國面臨經濟危機,習無計可施,只能眼看股市繼續下跌!林猶仍高喊:堅持產業政策才有後發優勢!林的說法,挨批「是迎合中共胃口的口號」,「須對其錯誤導致經濟悲慘的結果負一定責任」!「把中國政府與市場結合的優勢,也是一種迎合中共胃口而提出的口號。」「中國產業政策如果正確的話,中國經濟何至於現在這樣悲慘?」
Thumbnail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重申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復歸社會主義經濟的道路!這項評論形同打臉胡錫進。三中全會《決定》中國走上向社會主義復歸的道路、揭示大變局,也可能發生大亂局! 三中全會《決定》毫無解方,中國社會瀰漫不滿情緒,「習式蕭條」已成為熱詞潮語! 中國經濟走不出困境,現在屬於垃圾時間,大勢已去!
Thumbnail
中國在城市搞「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已佔到85%以上,接著農村搞「集體經濟公有制」,「人民公社」就不遠了!中國的「共同富裕」就可徹底落實了! 只是,好不容易改革開放努力,總算熬出頭,卻遇上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的澆熄洗禮,中國人的「中國夢」,恐怕會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
Thumbnail
彭博報導,中國金融從業者的高薪時代正快速走向終結,一些業內巨頭公司實施嚴格的新限制,以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富裕」的號召。脫鉤/去全球化的浪潮正愈演愈烈!世界經濟秩序正在崩潰當中! 凡此險惡局勢之際,川普若當選並祭出全面關稅政策之貿易保護主義等主張,無異於「雪上加霜」,亟需世人冷靜理智的應對處理!
继之前的兩次思考,继续思考。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本质是为非理性的社會權力穿上了一层理性的外衣,所以要對其大加批判。 因爲社會權力是從現實中形成的,來源於物質利益的鬥爭,其本質就是非理性的。 我想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的“皇帝”制度。自從劉邦當上天子的那一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