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讓內在知識發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情緒-身體裡的沈澱

「你知道嗎,每次工作結束回到家,躺在床上我就覺得好難受,好像我又是一個人。我打開手機滑著,好像也沒有什麼用,最後我筋疲力盡直到睡去。」我常會從來找我的學生口中,聽見各種關於孤獨的場景,他們的年紀座落在18–22歲之間,伴隨著一些決策的失常、精神困擾和身心症。
📷“A view of a suspension bridge on a foggy, misty day” by Liane Metzler on Unsplash
每一次身體駐足在這些經驗之中,留下的往往是一種難以名狀的印記,幾乎要窒息、解離、空轉、胡思亂想…等,似乎關於孤獨產生的生理感覺,包括頭腦漲漲的、胸悶、喘不過氣、噁心、乾咳…等,就是身體裡的妖魔,我們必須逃離,片刻也無法停留,隨手拿起手機打開社群軟體,在聯絡群組上隨便約一個人,排遣寂寞和孤單。
時間是如此的不可忍受,停留成為困難的事情,指派事情給自己做、為別人服務、找時間找樂子都很容易,但是停留在自己的感覺上,卻很困難。停留在自己的感覺上,可以留意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退一步成為自己的觀察者與護持者,身體不是找碴的人,而是一個愛著你/妳,和你一起工作,一起玩耍、一起承擔的存在。
📷“A little boy throwing leaves up in the air during fall” by Scott Webb on Unsplash
呼吸,是如此的痛苦卻又充滿喜悅,他和人的情緒狀態密不可分,當你感到害怕時,會下意識地縮起胸口,肩膀下壓、頸部也會變得緊繃,在這樣的結構之下,肺葉自然而然地會受到限制,然而不論在物理結構或是心理結構上人是一個有機體,他都有能力從驚駭中逃脫或奮鬥,自創傷中全身而退並且復原,但是也是這兩股力量的拉扯,讓人的協調性和彈性產生了問題。
試問如果一個人在危機已經遠離,卻習慣性地縮著脖子呢?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他的身體還沒有離開過危機;更悲慘的狀況可能是長期必須處於不信任或無法帶來安全感的的家庭或工作場所,易地以處沒能忘記,這些姿勢就像毒素一樣日積月累沉積在肌肉關節筋膜和骨骼深處。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重回呼吸,面對困苦

重新回到呼吸,這個世界上需要學習呼吸的人很少,也因此覺察呼吸的機會更少,呼吸不只是我們賴以維生的基礎功能,他還可以帶給我們更多。在安全的環境,重新觀察你的呼吸,找到生理上的限制,哪些部位是你的呼吸從來沒有去過的?每次呼吸的時候,你感覺到的是喜悅還是掙扎痛苦?
有些人利用呼吸和外界建立連結,他們一起大吃一起大笑,如果曾經有一起登山慢跑或騎自行車的朋友,大概會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們速度相當呼吸也相當的時候,同調的喘息勝過千言萬語。然而也有人利用呼吸當作防禦,每次面對討厭的指責、令人害怕的感覺時,便摒住呼吸或是急速呼吸,好像要切斷什麼似的,看起來呼吸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工具,隨時站在你這邊。
📷Photo by Jack B on Unsplash
然而面對孤獨或是困難的時候,重新安撫自己,帶領自己從短促的呼吸回到平穩而悠長的呼吸中,不僅對我們的心跳緩和有幫助,也可以重新協助自己與感覺接上線,「阿,原來一想到會被他拋棄,我就痛苦的難以承受。」、「原來孤單是我的胸口會痛痛的,呼吸是如此的痛。」在可接受的量上慢慢去做推展,這樣的技巧不止應用在情緒舒緩的引導、放鬆,也用在身體鍛鍊之中,帶領身體將無法承受的痛苦轉化為「可以忍受的」。
這樣的轉化在心理經驗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能擴展我們人對知覺得容納度,就像一個很小的杯子和很大的湖泊,一點點小的震動都可能讓杯子裡的水外溢,但是大的湖泊卻不會。回到理智層面,透過呼吸,我們夠能夠容忍不適的感受,將這些不適的感受帶離我們的心靈,或者是讓他過去,我想直到這裡停留或說當下性才有可能發生,當我們明白自己對於停留或離開是有選擇的時候,人生的許多難關會變的沒有那麼巨大。
📷Photo by Redd Angelo on Unsplash

身體:生命的實驗場

大概有一部份的人對於前文感同身受、點頭如搗蒜或覺得我隔靴搔癢,只是皮毛而已,但有一部份的人大概覺得天方夜譚,我也常常被當外星人看待,然而是什麼讓這些差異發生?我想大概來自於對身體工作和知識陌生。
曾經你無法想像自己可以突破身體的侷限,無法想像人可以透過呼吸感到單純的喜悅,在以前如果我聽到有人告訴我「舉腿需要決心」,我大概會覺得亂七八糟,舉腿就舉腿,談什麼決心不決心,但是習舞以後的確能夠明白,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一樣存在著很多陰影,很多廢退或是未開發的領域,比如說我們害怕跌倒、失去平衡,所以我們就會拒絕去作讓自己的覺得害怕的事情,即便你不是有意識的去做這件事情。又比如說我們害怕被拒絕、被嘲笑,所以我們就會拒絕主動去親近人家、開啟一段談話或是交新的朋友。
📷Photo by Stephen Leonardi on Unsplash
身體,是痛苦發生的地方,也是心靈結構毀壞的下手之處,然而透過呼吸讓居住在身體裡的我們對於生命變得可以忍受。透過呼吸的引導和陪伴,從自我否定的(該死、我無法超越、我不行了、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等),慢慢游離到可以忍受的(還好、沒有太糟、好像還可以再一會兒…等),再慢慢游離到探索的一端(如果腿再舉高一點、如果身體的內側再用力一點、如果我的背再鬆一點、如果路再多走一點…等)。這些經驗,讓經驗的停留和發生成為可能,讓所有難捱的絕境絕處逢生,每天撥一些時間和自己的身體經驗、呼吸和感覺相處,自我和身體的關係不會停留在剝削,還會生產出自我照顧的可能性,身體會是我們找尋超越自卑與孤獨的道場,身體也會是我們的實驗場,為每一段生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關於孤獨我想再多說一點,有幾個重要的起點你必須要知道,第一、孤獨是一個正常的情緒反應,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覺得不被理解、被拒絕還有被遺棄的經驗,又大部分的人其實不是像你看到的如此多采多姿而且快樂。第二、孤獨不是因為你作錯了什麼,而是因為這個時間還沒有合適的人來到你的身邊,或你也還沒準備好走出孤獨。當我們回到感覺、回到呼吸,細緻的體察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時,你會懂得接受現在的感覺,從恐懼和擔憂的束縛中轉身離去。
 
avatar-img
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請保持覺知,不讓自己陷入痛苦之身的痛苦中。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因為呼吸,所以我們生存。呼吸,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有時候我們卻又不能夠自主的控制,時而它會隨著情緒的波動而亂了拍,時而它會因著種種的無常而變得微弱,當我們呼吸錯亂、被層層的不安包圍時,又可以怎樣令自己平靜下來呢?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呼吸也是一門學問,一呼一吸之間,是重擔的放下和寧靜的提取。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請保持覺知,不讓自己陷入痛苦之身的痛苦中。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因為呼吸,所以我們生存。呼吸,本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有時候我們卻又不能夠自主的控制,時而它會隨著情緒的波動而亂了拍,時而它會因著種種的無常而變得微弱,當我們呼吸錯亂、被層層的不安包圍時,又可以怎樣令自己平靜下來呢?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過原來呼吸也是一門學問,一呼一吸之間,是重擔的放下和寧靜的提取。
Thumbnail
痛苦的來源,經常來自大腦的自我設限。保持開放的態度,可以跳脫固執的信念。
Thumbnail
心簡單,慾寡少,就沒有那麼多的痛苦。
Thumbnail
獨處時,面對自己的心,會不會感到孤寂呢?
Thumbnail
這篇是給稍微有所準備,要練習面對創傷的人 創傷反應的自動防衛機制是「解離(讓頭腦逃走,只讓身體留著承接痛苦)」這一類的保護 是一種逃避巨大能量威脅的反應, 是因當時無法反抗而向內縮的保護反應,外面無法逃離,於是從內在把自己抽離 讓「我不在我裡面」,或直接失去意識,某種程度類似休克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