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溺有罪

更新於 2019/06/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和好友在家慶祝生日,買了一個蛋糕。女兒食物敏感,但她挑了個蛋糕面有巧克力的款式:「我可以吃糕面的巧克力。」
吃完晚飯切蛋糕,我順手把那大片巧克力分放兩小碟中。女兒投訴她那碟較少,我着她和朋友商量,因這兒只得兩個小女孩。她老是守着自己的巧克力片盯着人家的,冷不防旁邊我妹子一手拿起一片:「我也要吃!要分享嘛。」她少有發怒,和妹子搶着那快溶在手中的巧克力。
過了一晚,吃早餐時主動和她聊這事。她道:「那不公平嘛,我那份比人家的那份小。」解釋給她聽根本沒有絕對公平,她自己因為食物敏感未能吃下整個蛋糕,要挑巧克力片吃也不能忘記要分享的道理,她悻悻然認為我妹不讓她。忽然我醒覺,問她:「你為甚麼認為人家一定要讓你?」「因為我只能吃這個嘛。」饞嘴的她已眼泛淚光,我歎口氣,慢慢解釋給她聽:「你見昨天媽媽好友還在呢喃怎好分那蛋糕嗎?就是她在想怎把蛋糕平均分配好讓在場每人都可享用。你其實都有當中一份,只是因為你有食物敏感未能開懷大嚼而己。這非不公平,而是每人條件不同。那巧克力的分配就是不公平了。」「對!媽媽你把大片分給別人!」她仍然不忿氣。「不,我說我做錯了。我不應該把飾面的大片巧克力只分給兩位女孩,我應該把巧克力都平均分給每一人,就像我朋友分享蛋糕一樣。」「吓?為甚麼?我就只能吃這個你還分給更多人……」在眼眶的淚水終於大顆大顆掉下來。「媽媽明白你覺得委屈,但這不是你委屈,而是媽媽一向做錯了,才令你有委屈的錯覺。對不起,但我也希望你明白你這錯覺快快糾正,別是非不分。」
解釋給女兒聽我家切蛋糕時一向把女兒能吃的部分(比如巧克力、水果)先分給她,眾人再吃餘下的。積習多年,人人覺得這是應份的行為,可惜這疼愛變成寵溺,讓女兒誤會了她可把能吃的都霸着,不和人家分享,當別人要嚐一口時還得怪人家不對。孩子的野蠻不就是我寵溺出來嗎?時刻提醒自己別縱容孩子,但生活小習慣往往令人盲目。我這不智行為幸得好友妹子出手相助才令我茅塞頓開,忙不迭要和女兒弄個明白好讓她別把家人的寵愛理解為常態。「俾你就人情唔俾係道理。」女兒哭了一會兒,冷靜下來說些別的,看來我還得觀察一陣子,看看她能否明白寵溺有罪,我也得整理一下自己的日常,在給女兒點點「特權」時加以提醒,讓她明白家人之間的常規並非事事和社會秩序一樣。
家人的寵溺可以造成多大的笑話?看看香港前特首的「行李門」事件推到輸司法覆核貽笑大方便知。可惜的是那父母的心眼一早盲掉,還劍指守法的對家「把事情推到政治層面」。以史為鑑尚不如,反面教材歷歷在目,為母豈能不警剔?我未必有才能持家有道為老公成就千秋萬業,但時刻別要讓外子丟臉懷疑自己娶錯女人也應是為妻最低標準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64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resa 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你該明白世界實在很大,競爭也四周林立。」女兒沉默,可能她在想自己的舞台可以有多大多遠。「爭取眼前有的機會,好好創造自己的舞台吧。有天你也必然可以站在屬於自己的台上。」
你試一下google便知道,這些地方可多着。不要只以為所謂落後國家才會這樣,很多發達國家面對醫療壓力時都會失衡,就說此刻身處的美國,若果那人沒錢購買醫療保險,不幸遇上意外時,他會否及時有醫院救治也難說,因為政府沒有資助太多醫療。在中國,不見錢不救致死的不勝枚舉。
我不擔心女兒算術弱,反而覺得孩子若果心理前設自己有些範疇不及別人(別人可以是朋輩可以是成年人),那當有失誤時,無論源頭在哪,孩子都會因猜疑自己而放棄尋根究底撥亂反正,因小失大把事情弄糟才最可惜。
我想起遴選時的監製導演以至歌唱老師們對兒童演員的標準:善良和自律。我不明白他們如何在短短一兩次見面中看得出人性,只記得其中一人說過:「我們學戲做戲的,一個眼神就知對方是真情還是假意。」那時還以為是戲言,現在看到這班小人兒,不得不對劇團的相人術心悅誠服五體投地。
不到兩分鐘,我們得到別處。她媽媽二話不說「順手牽羊」把我拿的孩子背包揹到自己身上。「你可別怪你女兒,她根本和你一樣!」我笑着把背包拉回來。「你也是自然而然的把人家東西往背扛,不也是傻傻的無償幫忙嗎?」媽媽靦腆一笑,表情和女兒沒兩樣。
「每一個孩子都像蝴蝶一樣漂亮,只是牠們都有自己的步伐。有些幼蟲時期特長;有些成了蛹很久沒有丁點動靜。總之我們耐心等待,有朝一日孩子們總會化蝶飛舞,在其專長快樂盡力地做好。這就如今晚舞台上的每一位,孩子都盡力演出擔綱好自己角色,但願他們長大成人後,仍然對工作和生活保持這股熱情。」
「那你該明白世界實在很大,競爭也四周林立。」女兒沉默,可能她在想自己的舞台可以有多大多遠。「爭取眼前有的機會,好好創造自己的舞台吧。有天你也必然可以站在屬於自己的台上。」
你試一下google便知道,這些地方可多着。不要只以為所謂落後國家才會這樣,很多發達國家面對醫療壓力時都會失衡,就說此刻身處的美國,若果那人沒錢購買醫療保險,不幸遇上意外時,他會否及時有醫院救治也難說,因為政府沒有資助太多醫療。在中國,不見錢不救致死的不勝枚舉。
我不擔心女兒算術弱,反而覺得孩子若果心理前設自己有些範疇不及別人(別人可以是朋輩可以是成年人),那當有失誤時,無論源頭在哪,孩子都會因猜疑自己而放棄尋根究底撥亂反正,因小失大把事情弄糟才最可惜。
我想起遴選時的監製導演以至歌唱老師們對兒童演員的標準:善良和自律。我不明白他們如何在短短一兩次見面中看得出人性,只記得其中一人說過:「我們學戲做戲的,一個眼神就知對方是真情還是假意。」那時還以為是戲言,現在看到這班小人兒,不得不對劇團的相人術心悅誠服五體投地。
不到兩分鐘,我們得到別處。她媽媽二話不說「順手牽羊」把我拿的孩子背包揹到自己身上。「你可別怪你女兒,她根本和你一樣!」我笑着把背包拉回來。「你也是自然而然的把人家東西往背扛,不也是傻傻的無償幫忙嗎?」媽媽靦腆一笑,表情和女兒沒兩樣。
「每一個孩子都像蝴蝶一樣漂亮,只是牠們都有自己的步伐。有些幼蟲時期特長;有些成了蛹很久沒有丁點動靜。總之我們耐心等待,有朝一日孩子們總會化蝶飛舞,在其專長快樂盡力地做好。這就如今晚舞台上的每一位,孩子都盡力演出擔綱好自己角色,但願他們長大成人後,仍然對工作和生活保持這股熱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我們可以想像所有從事或業餘創作者,都會面對司法機器的審問——「你是否創作證供?」然後,我們可以想像,所有需要運用口才或文筆的從業員,都會面對同樣的審問。可以想像推銷、公關、培訓、經紀、經商等各行各業甚至律師自身,都會面對同樣的審問 — — 「你是否創作證供?」
Thumbnail
作為僱員,你對於同一階級同事放取長病假有什麼看法呢?
Thumbnail
無力感在人生常常浮現,每一次出現都好像跟我們說,年月消逝,面對它我們還是束手無策。 生命中有10%的事是無法掌握的,剩下的90%是你如何面對那10%。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  這部電影在1999年的奧斯卡上橫掃了五個大獎。獎
Thumbnail
第二天,弟子請問莊子說: 「昨天那些山中的大樹,因為不能成為材料,所以沒有被砍伐, 可是今天看到這隻鵝,卻是因為不會叫而被殺。請問老師,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Thumbnail
我國的司法體制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一名充滿熱忱的特教老師會被標上狼師的罪名,這樁案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讚恩堅定地說「控訴她們生下了我。」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黎巴嫩的電影以紀錄片的寫實方式,拍攝出一個如同天使一般的十二歲男孩,如何用盡全力抵抗被社會現實的惡意所擊垮,一個動人催淚的故事背後帶出的是全人類都需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要生孩子?」生育是有罪的嗎?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我們可以想像所有從事或業餘創作者,都會面對司法機器的審問——「你是否創作證供?」然後,我們可以想像,所有需要運用口才或文筆的從業員,都會面對同樣的審問。可以想像推銷、公關、培訓、經紀、經商等各行各業甚至律師自身,都會面對同樣的審問 — — 「你是否創作證供?」
Thumbnail
作為僱員,你對於同一階級同事放取長病假有什麼看法呢?
Thumbnail
無力感在人生常常浮現,每一次出現都好像跟我們說,年月消逝,面對它我們還是束手無策。 生命中有10%的事是無法掌握的,剩下的90%是你如何面對那10%。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  美麗有罪-American Beauty  這部電影在1999年的奧斯卡上橫掃了五個大獎。獎
Thumbnail
第二天,弟子請問莊子說: 「昨天那些山中的大樹,因為不能成為材料,所以沒有被砍伐, 可是今天看到這隻鵝,卻是因為不會叫而被殺。請問老師,我們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Thumbnail
我國的司法體制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為什麼一名充滿熱忱的特教老師會被標上狼師的罪名,這樁案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Thumbnail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讚恩堅定地說「控訴她們生下了我。」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黎巴嫩的電影以紀錄片的寫實方式,拍攝出一個如同天使一般的十二歲男孩,如何用盡全力抵抗被社會現實的惡意所擊垮,一個動人催淚的故事背後帶出的是全人類都需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要生孩子?」生育是有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