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兒到相熟小店買東西,一向給她計算找贖,因為她格外害怕算術。其實只要慢慢算,她大多數時候都算對,而且小店店主們都體諒孩子,每每耐心等候讓她練習練習。
真相只得一個,但演繹角度之多足以迷惑人心指鹿為馬,人活在此城,可能連基本常識都日漸怠盡。
這一次人家收一百四十元,她給二百元,算出找贖六十元。店家找回四十元,她就喃喃自語四十元……我忍着不作聲,上車開駕後問她因由。請她再算一下,她終於確定自己少收了找贖。
「是姐姐騙我嗎?」她一臉胡疑。「媽媽我立刻回去問她取回二十元可以嗎?」二十元對於一個八歲女孩而言畢竟不是小數目。
「不用了。我只是想知道你明明算出六十元,人家給你四十元你幹麼又收下?」她說:「我以為我算錯……」「沒關係,你以為自己算錯也可以提出疑問,你可以請教找贖的姐姐二百元付一百四十元,是否找回六十元?開口問一下便行。兩個腦袋算總比一個腦袋好,而且姐姐認識你多年,應該是一時手誤而已,沒存心騙你。只是你那一刻放棄弄清楚銀碼,如今貨銀兩訖,別奢望人家會在你上車後轉一圈再賠你二十塊錢。」
我告訴她其實一切看在眼裏,但那一刻我選擇不作聲,因為她才是付款的人。她一臉失望,我繼續:「其實不用懷疑自己,事情很簡單,和自己計算或期望不一樣時,乾脆說出來雙方弄清楚便行。心裏老是前設自己數學不好怕反問,反而未能撥亂反正。你這價值二十元教訓告訴你『一、相信自己,即使有懷疑,弄清楚事實就可以。二、別以為成年人不犯錯,成人犯的錯往往要比孩子的嚴重得多。三、失誤時有發生,計算錯誤並不可恥,千萬別因為錯誤而失掉自信,這樣的話人永遠不能向前走。』」她點點頭不作聲,我想這貪財小女生還得要點時間消化失掉二十元的悲哀。
告訴她這遭遇還教訓她日後要多面對自己沒信心的東西(比如算術),多反覆計算,好減少出錯機會而且要敢於提出疑問,否則這教訓可能不只二十元。「可能長大後工作,你處理二百萬和一百四十萬的相差,那錯誤便是二十萬元了。你希望今次的失誤只值二十塊錢的話,日後就得努力動腦筋,別老是把錢塞給對家就算。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這道理要學懂。」
回家後她又像沒事一樣找活兒玩。
我不擔心女兒算術弱,反而覺得孩子若果心理前設自己有些範疇不及別人(別人可以是朋輩可以是成年人),那當有失誤時,無論源頭在哪,孩子都會因猜疑自己而放棄尋根究底撥亂反正,因小失大把事情弄糟才最可惜。
寫這些,是因為看到港鐵那所謂主席、運房局那高官和立法會內那班嘍囉,努力欺瞞工程錯漏勞民傷財,為了利益輸送盡力把毫無意義的天價新工程批出,倒果為因媚上瞞下至厚顏無恥地滿口謊言妖言惑眾,終究不希望下一代或有樣學樣或理所當然地一一啞忍。
香港人可以容忍失誤,我們亦有條件有空間糾正再向前行,但看今時今日,似乎那班高官嘍囉最想我們失掉的並非失誤,是對此地的信心。禮崩樂壞,立此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