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美術課的印象是甚麼?粉蠟筆塗塗畫畫的兒童畫?塗得花花綠綠的水彩?還是畫起來好像看到鬼的石膏像素描?
這些以西畫訓練為底、現在學校常見的美術課程,追溯起來,其實起源自日治時期的國民義務教育。當時帶動台灣美術教育的靈魂人物,是日籍水彩畫家
石川欽一郎 。他於1907、1924年兩度來台,擔任台北師範學校的圖畫科教師,以自身長才孕育台灣最早一批的美術青年,播下美術教育的種子。
其中最深植土地的兩顆種子,一位是美術贊助人+展覽推動者的大學長
倪蔣懷 ,另一位,就是今天要聊的美術教育家──
李澤藩 。
VIDEO
從理工人轉向美術教育家
之都是石川欽一郎啦!!!
1907年,李澤藩出生於今新竹市武昌街,與
林玉山 、
陳進 同一年出生;非常湊巧的是,1907年,也是他未來恩師石川欽一郎第一次來台灣的時間點。
當然,還是個小娃娃的李澤藩並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與石川欽一郎有所交集,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以後會變成畫家──其實李澤藩從小最感興趣的學科,並不是繪畫,而是理工科目。
1921年公學校畢業後,李澤藩本來想報考工業學校,但是家人認為,比起工業學校畢業去當工程師領微薄的薪水,唸師範學校更讚,不但畢業馬上就可以分發學校就業,教師工作形象又好,每個月的薪水還比一般公務人員更多。在家人的建議之下,李澤藩只好按捺自己熊熊燃燒的理工魂,北上就讀台北師範學校(對了,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陳植棋 ,也在同一年入學喔)。
讓我們補充一下當時台灣的社會氛圍,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世界進入民族自決的大潮流,各國殖民地紛紛尋求獨立,而當時已經被殖民了二十幾年、社經發展都漸趨穩定的台灣,民族意識也逐步覺醒惹。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台灣文化協會 的成立都在這個時期,追求自治的新潮台灣人發起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運動,打得總督府不要不要的啊啊啊。
乘著社運風潮,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運動也不惶多讓;因為該校的台籍生可是來自全台各地的學霸菁英,對於殖民政府許多不公平的政策,心裡早就很這個內個。
1922年師範學生杜榮輝等人,因為交通規範跟台北大稻埕新街派出所的警察發生爭執。結果搞到警察來學校查問,全校台籍生烙人來堵警察(不多啦,
落 了六百人來堵兩個警察),石頭滿天飛,場景說有多激情就有多激情。1924年更因為台籍生與日籍生的畢業旅行意見衝突,釀出第二次台北師範事件,搞到一堆人退學(陳植棋就是這次被退學的QQ),雞飛狗跳好不熱鬧,整個學校台日對立氣氛高漲,套句醬爆的話說,就是:
要、爆、了 。
身為校長的志保田鉎吉,當然不能放任學校炸成一鍋粥,於是想到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那學美術的孩子應該也不會變壞,趕快從日本請回了思想開明、親和力超強的畫家石川欽一郎,陶冶一下學生的身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就這樣,石川欽一郎回到台灣,擔任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台北第二師範學校圖畫科教師,開啟了台灣美術的大、航、海、時、代!
水彩魅力無法擋
李澤藩一開始在師範學校上課時,雖然在圖畫課表現不錯,但他其實對繪畫並無熱情;比起畫畫,身強體健的他更擅長體育活動。但是,石川欽一郎的作品實在太威風了,上課時,石川老師拿出自己在學校附近的樟腦工廠寫生的風景水彩,向學生解說英式水彩畫的原理,因為畫得實在是太傳神太唯美惹,樟腦工廠排放水溝的熱水彷彿真的會冒煙一樣(欸欸欸這樣亂排放廢水是可以的嗎?!) ,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躍然紙上(還比原來的景更美) ,激發了李澤藩的美術魂啊!
石川欽一郎,〈台灣次高山〉,1925;水彩、紙,32.3cm × 48cm,國立台灣美術館藏。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英式水彩先打濕整張紙,再利用紙張從濕到乾的過程,以顏料暈染重疊作畫,非常貼合台灣山林的水氣豐潤之美。
於是,他在熱血同學陳植棋的招攬下,加入了石川指導的美術社團「寫生會」(
「台灣水彩畫會」 前身),跟著大家一起踏遍台北近郊美景。畢業後的他,因為體育表現優異(竟然不是美術!),被督學推薦到當時新竹州(今日的桃竹苗地區)最大的國小「新竹第一公學校」任教,就這樣,李澤藩展開了他一生懸命的教師生涯。
李澤藩〈北郭園客廳〉,1935;紙・水彩,50 × 67cm。 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已經消失的台灣名園北郭園 就在李澤藩舊家旁邊,他也為這座名園留下多幅畫作;新竹的另一座名園潛園、東門城、城隍廟、關帝廟、青草湖、南寮海邊、客雅溪畔……都是李澤藩寫生取景的所在。
因為李澤藩超級熱心教學又很出色,1928年,新竹州教育會開始辦「學校美術展覽會」(就是學生美展的意思啦)就找了李澤藩另外來負責展場布置設計。這種瑣碎吃力不討好的布展工作,李澤藩一做就是十三年(欸等一下為什麼國小老師都要一直支援校外活動啊) ,而他不但不以為苦,還跟學生說:「擔子越重,學到的就越多。」其實是說:「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With great power there must also come great responsiblity.)(毆飛)
太認真放不下學校工作,再加上1930年結婚了(還生了很多小孩),李澤藩的人生擔子變得很重,當同輩的校友陳植棋、學弟
李梅樹 、
李石樵 等人紛紛前往東京、進軍東京美術學校的時候,李澤藩只能用自己得獎作品賣的錢,去東京觀摩美術一個月。他放棄了留學,但沒有放棄一個藝術家的夢想。留在家鄉的他,後半生幾乎都是透過與石川通信請教、自己寫生看展、自我揣摩而成長起來的。
因為沒去留學,李澤藩就有更多時間心力可以投注在學校工作之中,他曾經獨創「文學畫」的教法,要學生讀完課文再用繪畫表現一次,一魚兩吃,這就是現在最夯的「跨領域教學」啊(校長一定會很愛他) ,對學生也非常愛護(曾經幫進度落後的班每天免費補課,然後就不小心變成全校第一名的資優班了怎麼回事)(教務主任也會很愛他) ,後來歷任新竹師範學校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國立藝專……北台灣滿場跑,1964年還到板橋擔任全省教師研習會的指導員,教國小美術老師「兒童美術教育」要怎麼上課,尤其強調兒童畫教學應該是要使用真正兒童畫出的作品 、有著自然樸拙的筆觸、充滿想像力的用色,而非使用大人畫的刻板圖案來讓學生模仿。
1963年立達出版社發行的美術教本,就是李澤藩編寫的。翻攝自《鄉園.彩筆.李澤藩》;雄獅圖書出版,家庭美術館系列叢書。
(對了,鍾肇政的小說《魯冰花》寫於1961年,小說裡不被認可、含冤而死的天才小畫家阿明,正說明了當時兒童繪畫教育的舊式思考,如何扼殺孩童的創造力。李澤藩講習的重點,就是提醒第一線的教師應該以孩子的眼睛為主,不要「逼小孩學大人畫」喔)
總之,李澤藩以美術老師的身分,在風城以北,默默耕耘了一輩子,幾十年下來,比恩師石川欽一郎還要桃李滿天下啊啊啊。他的教學觀念,也深刻影響了北部,不、加上全省教師研習營,他其實影響了全台灣的美術教育界啊。
節儉美德迸出新畫風
讓我們把鏡頭拉回李澤藩家,話說他們家生了八個孩子(太厲害了吧)(更厲害的是其中一個是李遠哲)(沒錯就是得諾貝爾獎的李遠哲)(這也太會教了吧!!),因為孩子有點多,所以雖然老師薪水不錯,但還是要省著用。
李澤藩不但是模範教師,在家裡也是會陪孩子玩耍的模範爸爸,玩具沒錢買、爸爸自己做,會摺紙會做元宵花燈還會編鳥籠陪孩子上山抓小鳥玩(一不小心編的竹籠還得獎入選新竹博覽會,真的是夠了喔) ,炭筆太短了就套在舊毛筆桿上繼續畫,水彩紙正面畫完捨不得丟,反面也要再畫一次(其實我也會這樣)(為什麼美術老師都這麼有節儉美德呢) ,總之超會資源回收的啦。
李澤藩後期的水彩畫,也意外因為節儉的美德而打開新畫風。
因為石川欽一郎教授的英式水彩畫,屬於透明水彩畫法,畫紙要先打濕以後,再一層一層疊色上去,每一層透明的顏料會透出底色,水彩畫完一張紙就用掉了,不像油畫布把顏料刮掉就可以重新開始畫新的。李澤藩覺得那些畫失敗的水彩紙丟掉好可惜,就用水洗洗看。 (浣熊嗎?!)
水彩當然沒有被洗乾淨,但是殘留顏色形成有趣的層次感,李澤藩在這種洗過的報廢水彩紙上作畫,發現自帶背景的效果,還真不錯哩!同時也因為戰後紙張與顏料都欠缺,李澤藩買到的水彩紙無法適應透明水彩,反而在顏料中調入白色,變成不透明水彩之後,顏色超~好看的。(而且不透明水彩可以畫很多次,比較省紙)(到底是要省到甚麼程度),於是,李澤藩逐漸告別了石川欽一郎風格的透明技法,開創出厚實層次的擦洗畫風。
李澤藩〈海岸秋日〉,1960;紙・水彩,53.5 × 75cm。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潛園懷古〉的池面水景,就是李澤藩擅長的擦洗畫法,先畫上顏料再多次擦洗,使水面透出許多不同的色澤,繽紛又含蓄,建築本體潛園是清朝詩人
林占梅 (對,就是那個又有錢又會寫詩又會打仗的才子林占梅)所建,曾被譽為
台灣四大庭園 之一。日治時期開闢道路時,遭到拆毀,僅存林占梅親書「潛園」的大門、八角井及幾棟老屋,2012年大門、八角井遭地主無預警拆除,總之,我們就真的只能看著李澤藩的畫作懷古了。
要為這位新竹的美術教育大師煮一道菜,又不能太鋪張,那還用說,新竹貢丸最有名了,來煮一道家常又暖胃的新竹貢丸湯!!!(根本就是作者偷懶)(貢丸湯也太偷懶了吧)(你敢看不起新竹貢丸?!)
貢丸湯食譜
食譜材料
新竹貢丸 8-10 顆
水
白胡椒粉、鹽適量
蔥花適量
麻油數滴
食譜步驟
1. 把水煮開。
2. 把貢丸放進去,蓋鍋蓋,轉中火繼續煮。
3. 五分鐘後,開鍋蓋,看看貢丸有沒有膨脹浮起來(如果你的貢丸是冷凍的就要煮比較久),浮起來就可以吃了。
4. 把切好的蔥花丟進去,加入鹽和白胡椒粉調味,滴入適量香油,家常暖胃貢丸湯上桌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