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工作?談被需要感?喜歡的力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真的是為了金錢而已嗎?
raw-image

若有人問你:「你為什麼要工作?」

肯定會有人說:

「廢話,為了掙錢呀!」
「不為了賺錢,我幹嘛工作,我有病啊!」

如果先不討論錢,你認為會不會有人繼續投入工作?

你可能會覺得這個討論太不現實,但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的確有可能取代一部分工作,釋放我們的生產力。

如果未來的某個日子,每個人每個月都能拿到五萬元,你還會不會想要工作?

我認為:「會,而且絕對不是少部分人。」

我想,除了生存(錢)之外,我們依然會投入工作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想要「被需要」。

舉幾個情境來看看:

  1. 大學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很難過,除了表面上的沒錢,社交上的孤立,還有內心深處的打擊——這社會沒人需要我;
  2. 工作幾年後,被解雇了,也很難過。除了失去了收入,但最不敢說的那句話我想也是——這裏,原來不需要我了;
  3. 父母年老,看著孩子獨立長大,越來越少回家,難過複雜的心情的是——小孩成熟了,但似乎也不再需要他們了。

社會上常認為「好的工作」,是多少錢、值多少價格。
但常常忘記,更深層的是,多被需要的,價值。

我想,每一個人投入工作,是想證明自己有被需要的價值,而不是值多少價格吧?


其他丼友的精彩分享

  • 涂經緯
    我越來越確定的一件事情是,我不會把我的人生(包含私人生活時間)奉獻給公司,我只為了我自己。(除非公司的價值觀與目標方向手法,與我本身的價值觀與想做的事情吻合)

    首先得定義「什麼是工作」,每個人對工作的定義及意義都不大一樣,這一步沒先釐清的話,平行線們通常得不到交會。例如從馬斯洛金字塔的角度看待工作定義:生理需求 v.s 自我實現需求。

    在兩個光譜的人,對工作的理念與定義上,是不容易有共識存在的。進一步舉例來說,自我實現需求多半是能溫飽的人在思考的(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貧困背景的人很難有那多空閒時間談自我實現的需求概論,能讓自己溫飽才是首要目標。我認為大家先認清自己是從什麼背景去思考這個問題,再進行交流會比較準確有益處。

接著經緯的討論,可以延伸出這支影片:

高薪不喜歡&低薪很喜歡的工作,怎麼選?

前者是生存價值,後者是自我實現。


關於這道題,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因為每個人追求的價值觀和人生不一樣。

但職場就是這樣,在多元的模型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條生存和生活方法。


其實,此篇可以延伸出的「當生活被工作填滿後」的討論,但就沒這麼撒情感了。

下一篇來談談基於這個「被需要感」,
公司和主管如何用「被需要的價值」來激勵員工,
讓員工瘋狂投入工作,成為個工作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丼的沙龍
28會員
8內容數
職場丼是增強你「向內管理、工作技巧、職涯生產力」的主動學習工作者臉書社群 此專欄是彙整社團內的精華討論,培養新時代的主管,讓經驗得以交流,讓職場議題不再只是靠北系列的內容! 【臉書社團】http://bit.ly/workdon
職場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12/04
MBTI 人格性格測驗?做過很多次但好像沒什麼用處? 這篇文章提供了,進行 MBTI 測驗前,我們應該要注意的幾個項目,以及測驗後,如何詮釋結果?如何運用到職涯選擇上?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邱宥琳〕
Thumbnail
2018/12/04
MBTI 人格性格測驗?做過很多次但好像沒什麼用處? 這篇文章提供了,進行 MBTI 測驗前,我們應該要注意的幾個項目,以及測驗後,如何詮釋結果?如何運用到職涯選擇上?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邱宥琳〕
Thumbnail
2018/11/19
工作上推薦的生產力工具有哪些(電腦版雲端應用工具)? 從哪些管道學習生產力,和提昇工作效率的新知?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2018/11/19
工作上推薦的生產力工具有哪些(電腦版雲端應用工具)? 從哪些管道學習生產力,和提昇工作效率的新知?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2018/11/10
職場不是小孩子吵架,要先把共同利益放在情意前,或許職場才是最痛快,最能包容衝突的場所?「雖然傷了利益,就立刻翻臉不認人;但當利益一至時,又能立刻握手言和。」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2018/11/10
職場不是小孩子吵架,要先把共同利益放在情意前,或許職場才是最痛快,最能包容衝突的場所?「雖然傷了利益,就立刻翻臉不認人;但當利益一至時,又能立刻握手言和。」 〔本篇文章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即便這篇探討了工作的意義與迷思,但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你自己能給出答案,沒有人有資格說對或不對。 有些人的貢獻感是來自工作,有些人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正因為每個階段在意的事情不同,你才能隨時校正自己的生命解答。
Thumbnail
★為什麼要工作?意義在哪裡? ●「浪擲大半輩子的時間來謀生,沒有比這更無腦的事情了。」美國詩人梭羅、公民不服從的信徒,在其知名講稿〈沒有原則的生活〉(Life without Principle)中,為想要奉行道德生活的人擬訂了一系列準則,其中不包含為了賺錢而工作,度過時間應有更明智的方式。 從人們
Thumbnail
★為什麼要工作?意義在哪裡? ●「浪擲大半輩子的時間來謀生,沒有比這更無腦的事情了。」美國詩人梭羅、公民不服從的信徒,在其知名講稿〈沒有原則的生活〉(Life without Principle)中,為想要奉行道德生活的人擬訂了一系列準則,其中不包含為了賺錢而工作,度過時間應有更明智的方式。 從人們
Thumbnail
工作一直是任何時代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我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時時刻刻以各種形式對我們產生影響。但為什麼要工作?除了賺錢外還有什麼原因呢?
Thumbnail
工作一直是任何時代的熱門話題,同時也是我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份,時時刻刻以各種形式對我們產生影響。但為什麼要工作?除了賺錢外還有什麼原因呢?
Thumbnail
我們應該捍衛這樣的觀念,訓練自己不管身在何職,都不影響你的自我,工作只是你選擇參與社會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我們應該捍衛這樣的觀念,訓練自己不管身在何職,都不影響你的自我,工作只是你選擇參與社會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工作能不能夠讓我們達到我們所嚮往的生活﹖
Thumbnail
工作對每個人都不陌生。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工作能不能夠讓我們達到我們所嚮往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是以工作者的角度來切入思考的,現在許多人仍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有的人取得很好的平衡,而有的人卻失衡,讓自己的生活、健康和家庭關係失去了圓滿的狀態。
Thumbnail
這篇是以工作者的角度來切入思考的,現在許多人仍然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有的人取得很好的平衡,而有的人卻失衡,讓自己的生活、健康和家庭關係失去了圓滿的狀態。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生存重要,但沒有了被社會所需要的感受,似乎也行屍走肉。我們為什麼要工作?談談「被需要感」和「喜歡的力量」。 〔本篇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Thumbnail
生存重要,但沒有了被社會所需要的感受,似乎也行屍走肉。我們為什麼要工作?談談「被需要感」和「喜歡的力量」。 〔本篇原討論出自職場丼友:侯智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