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公投之前,是誰扼殺了傳統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6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啟動脫歐程序,《自私的基因》作者,知名的生物學家Dawkins提出深切的抗議,他認為包括他自身在內絕大多數的英國民眾,其實都缺乏針對此議題必要的經濟、政治、科學的背景,如何能夠要求民眾投下公投票,他認為這樣的荒唐恰似讓乘客表決機師該在哪一條跑道降落;或是用公投驗證愛因斯坦對於代數考卷的答案。

在上一篇文章(在統獨議題之後不敢面對的真相...)中,我認為台灣並不重視自己的文化認同、並不在意自己文化內涵的探究。台灣人對文化的矛盾因政治制度及歷史經驗產生複雜的認同障礙,游移在中國文化(但又去中國化或放棄對中國文化的話語權)、及近代西方文化之間,既想享受當家自主的自由,但內心畏懼負起相對應(要去做功課)的責任與義務;被欺壓已久累積的不自由感有朝投射在一旦解放的公投制度,高喊著民主的自由,但卻開始要去限制某部分人的自由?
人們是焦慮的,人們內心深處知道這樣的邏輯發展其實弔詭且互為相悖......但台灣人總是覺得自己天生神力,為了解自由的渴,償當家作主的望;直接省略掉數百年西方文化理性化的思辨歷程;而當此時無法解釋以我公投之自由限制他人部分之自由的矛盾之時,卻又回頭張起『傳統文化(價值)』的大旗,說著『五倫綱常』、談《易》論《禮》、哀嘆固有傳統文化價值之淪喪,憂亡國滅種,悲天道不彰;這時候,好像傳統價值又是人們安身立命的保護傘、定心丸?

此非精神分裂乎?此非邏輯相悖乎?此非文化認同錯亂乎?

抱持著這樣的理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每逢選舉談選賢舉能,而又淚投隔壁裙帶老王當里長的鬧劇與無奈。我們徒具西方民主之形式,未有理性思辯之內涵;我們下意識撐起傳統文化的保護傘,卻不曾花心思給予他真誠且深刻的反思。

我必須嚴肅的指出,如果說誰扼殺了傳統文化,就是這些口口聲聲要捍衛、保護傳統價值的『口號者』,他們陷於文化認同的錯亂、也不明白傳統文化的價值,只想享受權利、不想承擔義務。(博恩夜夜秀說會這個句子會被告妨害名譽,沒指名道姓應該是安全的吧?)



傳統文化是什麼?

在人類認識自然的過程中,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純粹理性批判》-康德

世界上的文化,都有獨特用以理解何謂真實/真相/真理的路徑與抵達的方法,囿於文字的理解與經驗上的障礙,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極為迫近「它」,因不同宗教稱神稱聖稱佛;而一般人多數只能透過象徵物來了解那個「它」,而產生至今的各種學問。

如果把「它」(真理、真相、道),視為地球的核心內部;而自核心內部噴發而出的岩漿經過一層又一層的不連續面、地函、而至地殼之上形成各異的板塊(人們的生活世界);人們在智慧發展過程中形成對於其源頭的不同理解,而不同的板塊(生活世界)與「它」連結的方式、程度、路徑其實俱有其差別,而這些生活世界與「它」之間的連結便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岩漿的孔徑、板塊的大小等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不同文化傳統噴發於表形成生活世界,而成為文明發展的雛形(板塊上開始有著各項的制度與民族、城邦發展);而逐漸發展進而突破的歷程在德國哲學家雅思培(Karl Theodor Jaspers)的名著《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約莫中國的戰國時期,世界各大文明不約而同經歷了一場哲學的突破。中國出現孔子、老莊在內的諸子百家;印度出現了《奧義書》、佛陀,以及懷疑主義、詭辯、虛無主義等哲學;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出現各種先知、及希臘哲學雲湧風起;,雅思培認為人類通過此項突破奠定了人類精神存在的基礎,以及所謂的真正的人類歷史。 這個時期被稱為軸心期。世界的文化開始產生劇變。

  • 突破的民族得以透過語言、思想或著作將這種精神上的成熟保留並傳達出去,而得以累積並形成的基本架構;進而衍伸出反思、進化的可能。
  • 沒有突破的民族維持著原有的生活方式,可能維持著與「它」的連結與脈絡,但未能理性化、未經除魅(deenchanted)的儀式或資料只能掌握在少數「極為迫近」的人或象徵物;而失去文化反身性,困難於與其他文化對話與溝通。而留給世界難解的謎團。

請注意,我並沒有說沒有突破的民族與突破民族的優劣之分,但突破後的文明具有反身性,能夠用思想、語言來表達它自己;板塊之間能夠搭起溝通的橋樑,當然,文明更存在競爭與合作、強勢與弱勢、侵略與被侵略等等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們若失落了對傳統文化的真實理解,將會昧於文明的工具性,我們忙於建立文明,但失落了與「它」的連結。

晚近文明競爭的失敗讓人們對自身的文化傳統產生了懷疑,
但人們分不太清楚文明終究具有工具性的運用與理解,其層次是表淺的,但卻將過錯歸責於傳統文化,而更自失立場,進退失據。

文章前段提到那些“只口說捍衛傳統價值的人”,我常覺得其實是捍衛競爭失敗使其自卑的文明接著傳統文化的線織著不同文明的毛衣,穿起來不合身,或說線不合時宜,或說毛衣終究穿不習慣;穿來脱去,分裂而無法統合,無能/並不想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的理解,並不關心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文明對話或整合,只考慮透過『捍衛』舊文明來逃避面對傳統文化本就不斷在累積、進化的歷程;只想要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言人,「它」在生活世界的代表,並不謙遜的思考、經驗我們的『傳統文化』如何協助當前的社會發展適切的文明;現代沒有了天子,但多出數不清天意與天命(或神)的代言人,如此,前述所說得到自由反來限制他人自由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我謙遜的保留每個人都有「極為迫近『它』」的經驗或可能,但細數歷史上的聖哲,在源頭、在與「它」接榫的三萬六千法門,都靠著深沈的自我反思與修持及對社會文明無比真確的洞見而成一家之言。“經者,徑也”對他們崇高的敬意,應當是思索當初他們如何因對生活世界的深刻懷疑而步上成道之途;而非將它們束之高閣,或奉為高頭講章;在不同的傳統文化下嚴厲批判當前的文明問題,而走出自己的道路。

我們忘記每一個經過突破(理性化)的傳統文化都有能力自我反思而後成長係具有動能性的、成長性的、對話與溝通的;我們昧於曾經輝煌的文明而忽略那內在蓬發不止息的動能。這不僅是東方人的問題,也是西方或世界各國的問題,歷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在《21 世紀的 21 堂課》提到許多對扭曲古代傳統的質疑,包含對古老傳統經書的解釋、也提到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反思理解將使文明瘋狂而有崩潰的可能。

而回到台灣人身上,我們面對“文明變局,卻陷入文化困局”。
要嘛堅稱其價值觀是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抓著老舊的禮儀規章以為精髓;要嘛責怪傳統文化讓我們在文明上競爭失敗;嚷著新進的制度思潮視若救贖;形式上趕英超美,內在的貧乏終究暴露在每次選舉後一再失落的無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君宇的沙龍
6會員
5內容數
張君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12/12
事實跟模糊分立兩端,人們多半活在其中,從事一種虛構的精神生產...
Thumbnail
2018/12/12
事實跟模糊分立兩端,人們多半活在其中,從事一種虛構的精神生產...
Thumbnail
2018/11/14
台灣人一直把文化認同窄化理解成「統獨議題」,但我認為文化對台灣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們面對的是《意識與潛意識上的分裂與無法統合》;台灣社會並沒有辦法在意識層面給個體一個明確「文化認同」、但潛在的集體意識並不會因為我們認不認同而消失,它仍舊影響個體的生存與適應...
2018/11/14
台灣人一直把文化認同窄化理解成「統獨議題」,但我認為文化對台灣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們面對的是《意識與潛意識上的分裂與無法統合》;台灣社會並沒有辦法在意識層面給個體一個明確「文化認同」、但潛在的集體意識並不會因為我們認不認同而消失,它仍舊影響個體的生存與適應...
2018/11/14
心理學自進入科學領域至今,有關腦與心的議題始終爭論不休,筆者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歷程中整理一些思路的盲點,現代人關心的不僅是科學、哲學的討論,更重視心理學如何真切地看待人類的問題,提供一個整體觀,而筆者認為,道家對於心理學的研究有重要且實用的價值,為文以整理自我心得,
Thumbnail
2018/11/14
心理學自進入科學領域至今,有關腦與心的議題始終爭論不休,筆者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歷程中整理一些思路的盲點,現代人關心的不僅是科學、哲學的討論,更重視心理學如何真切地看待人類的問題,提供一個整體觀,而筆者認為,道家對於心理學的研究有重要且實用的價值,為文以整理自我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以及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都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請好好珍惜他們
Thumbnail
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以及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都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請好好珍惜他們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中西文化不相容,就像iOS和Android,都是手機系統但就是不相容。 中華文化本質 中華文化從地理來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東面環海、北有外族、西有高原、南有山地,形成了中原獨特的自給自足,獨自發展的農耕文化。 從社會面來說,因為地理上具有封閉性,農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而人多了事情就多
Thumbnail
文/維克・林恩 中西文化不相容,就像iOS和Android,都是手機系統但就是不相容。 中華文化本質 中華文化從地理來說具有很好的封閉性,東面環海、北有外族、西有高原、南有山地,形成了中原獨特的自給自足,獨自發展的農耕文化。 從社會面來說,因為地理上具有封閉性,農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而人多了事情就多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多數人除了認為台灣文化就等於『沒有文化』之外,還會覺得台灣就是因為被過度殖民,所以文化沒有累積性;詭異的是,同一篇文章還會鬼打牆地認定台灣有不知所云的文化融合(野心大國)。以下筆者就粗淺地解釋這兩個似是而非的論點,究竟哪裡誤會了台灣文化?
Thumbnail
多數人除了認為台灣文化就等於『沒有文化』之外,還會覺得台灣就是因為被過度殖民,所以文化沒有累積性;詭異的是,同一篇文章還會鬼打牆地認定台灣有不知所云的文化融合(野心大國)。以下筆者就粗淺地解釋這兩個似是而非的論點,究竟哪裡誤會了台灣文化?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