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接收訊息的方式,比較簡單和便利的渠道大都是安裝Facebook、Instagram等的應用程式,透過追蹤專頁、每次打開app便能得悉最近的消息,而不須逐個網頁到訪。相信大家都知道,當社交網站引入「演算法」(algorithm)為我們挑選資訊後,並無滿足我們的需求,再者透過手機apps收看訊息實在太易,可以一天開很多次,容易被各類資訊造成分心,干擾日常生活更重要的任務;在社交app界面內閱讀資訊,也容易受到別人反應的影響,繼而輕易過度情緒化,很難用客觀角度了解社會。假新聞更不用說,使我們忽略真正應該留意的社會問題。
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接收資訊的工具:例如返回過去用RSS Reader的日子,使用Feedly。但是Feedly只限看有RSS功能的網站,對於Facebook專頁,設定是比較麻煩;Instagram應該不能。
與此同時,也可以思考閱讀新聞的方式:是否一定要經常追看?為什麼我要看?我現在這樣追蹤各種消息,有了解和記得最近發生什麼事嗎?
這些問題,我會用比較傳統的方式解答。我決定在Evernote或Bear等筆記應用,開啟一則甚至數則的筆記,每則筆記都有我打算接收資訊的類別,如「時事」、「設計」、「生產力研究」等等,筆記裡可以有這些思考點:
1. 建立主題
- 為什麼我要留意這個主題?這個主題的關鍵字可以是什麼?
2. 尋找和挑選
- 有什麼資訊渠道值得我留意?也能向別人推薦?原因?
- 網站、書籍:它們的背景、內容,還有可以怎樣閱讀?一定要逐字逐行?
3. 思考和整理
- 在閱讀這些文章時,我有什麼疑問?可能先記下來,甚至網上搜尋、思考找答案。
- 若有好文章可記下來,若你看的新聞似乎還有發展空間,請也加入連結和報導日期,若日後再有同類新聞,把它們收集,然後一併重溫。
4. 行動
- 除了閱讀這些資訊,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還有其他什麼行動,解決社會、個人問題 / 豐富自己的生活?(參觀博物館、去某地旅行、報讀課程⋯⋯)
這個方法,老實說並沒有帶來什麼樣的便利,而且更不鼓勵像在社交網站隔數小時看。其實資訊,隔幾天甚至幾星期才看都沒問題,甚至更好!太頻密追看資訊,很容易淪為內容消費,也會釀成坊間所說的「跟車太貼」的情況,資訊傳播太快,反應也過快,情緒受到操控,日常生活和工作亦遭打斷,而假新聞最容易在這種情況涉透。本來想引起大眾必須關注的議題,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與其追最新資訊,倒不如看資訊的脈絡(context)、「大圖畫」(big pictures),嘗試read between the lines,隔一段時間看反而比較看到,也不會比早看有損失。看資訊最重要還是改善個人生活和社會作為出發點,我們理應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但可以再從「想要」中更為深入和具體一些,這樣會比較抵抗社交媒體為我們挑選,以及假新聞所帶來的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