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實踐理想的起點

更新於 2019/01/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和一些在這創作平台上的寫作者或許有些不同,論年齡,我們只是一群在刑法上未成年的「小孩」;論人生閱歷,我們所見的世界僅限於校園與社團;論寫作經驗,多數成員只會在練習作文的時候才會動筆,而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扮演著一個知識傳播者的角色,希望能讓更多人多聽聽我們的聲音,多聽聽這個世代對未來永續發展的吶喊!

演算法的威力

在我們創作的最一開始,只是單純仰賴粉專頁面,直接將文章打在粉專貼文裡,這樣的方式對作者的編輯、讀者的閱讀都是一個不討喜的呈現手法,但一群學生,又能期待什麼呢?直到有成員協助建立團隊自己的網頁,我們心想,終於有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但隨著另一個問題的來臨,我們發現這個安身立命的「家」將限制住我們的未來,成為我們發展的絆腳石---SEO,或也可說是Google演算法,無垠的網路世界,一群連行銷都還沒入門的屁孩,要如何跟其他網頁競爭?要如何在爆炸的資訊量中,讓大眾聽到、看到我們微弱的聲音?
有趣的是,一切的轉機也是多虧了演算法,團員在臉書上偶然(真的純偶然)看到了Vocus(當時還是叫做SOSreader),當時在瀏覽過這個平台後,團隊真的覺得這位團員上輩子一定是做了驚天動地的壯舉,這輩子有好報了,這根本就是為了我們量身訂做的嘛!即便那時候還沒有搬家功能,團隊還是立馬將過去的文章一份份複製過來,因為我們知道,這以後就是我們家了!
或許在過去我們還能將點閱率不足歸咎於寫作平台,但至此以後,我們將不再有任何藉口,Vocus讓我們在未來不用擔心,在我們的背後強而有力地支撐著每一位作者,讓我們能無後顧之憂地產出最好的作品。

夢想的平台

這是我們夢想的平台,也是我們實踐夢想的平台,Vocus真的對寫作者非常友善,從回應每位作者的問題、網站的持續優化,真的能切身感受到Vocus團隊的用心。得以面對更廣大也更追求品質的讀者,自團隊創立以來,一直都是我們的一大目標,這裡,必須要真誠地感謝每一位Vocus的成員,因為你們,我們的文字才有個棲身之地,也因為你們,我們的文字才有更多人注意到!
編輯:賴澤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是來自台灣不同學校的學生,在聽聞部分學校正在實施「減塑政策」,且在校慶園遊會有相關措施,團隊就打算撰寫一篇關於校園減塑的報導。 也因為有些學校推行減塑政策、有些則無,希望透過比較,藉此讓讀者了解園遊會減塑到底有沒有效果。另外,我們也收集 50 份網路問卷獲得學生對減塑園遊會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整場活動的主軸,租賃杯模式的工作坊討論正式開始,有了前面的破冰及討論的氣氛被塑造出來,對於分組討論的是抱著非常樂觀的心情,事實也的確如此!
醞釀已久的循環經濟工作坊終於在1/26正式揭開序幕,老實說,在創辦的一開始根本沒想過有機會能辦一場實體工作坊,這次能辦成要感謝的人是數不清的,包括來參與的所有夥伴...
筆者之前偶然間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大部分人在談環境時,似乎多數是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人與環境時,或許我們其實就是環境的一部分。當我們深切的感受周遭環境時,也許我們同時也是在回頭看到自己也說不定。
前幾篇文,主要討論的是循環與共享經濟的概念和台灣的現況。本文筆者會從範圍較小的案例著手,針對國內外的幾個重要產業、領域,已經在實踐或規劃循環經濟及共享經濟的案例,簡要的和大家分享。
前文有提到會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共享經濟與循環經濟的共通點是它也陷入陳舊法規所製造的窘境。而與循環經濟不同的是,共享經濟遇到的最主要困難是來自外界對它的質疑。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目前許多自稱在實踐共享經濟的企業與共享經濟「分享」的理念並不符合...
2016年政府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將循環經濟和新農業放入創新產業發展的指標中,以及不少近年來「循環經濟」與「共享經濟」實踐的案例。本文將進一步討論循環與共享經濟目前在台灣遇到的困難。
整場活動的主軸,租賃杯模式的工作坊討論正式開始,有了前面的破冰及討論的氣氛被塑造出來,對於分組討論的是抱著非常樂觀的心情,事實也的確如此!
醞釀已久的循環經濟工作坊終於在1/26正式揭開序幕,老實說,在創辦的一開始根本沒想過有機會能辦一場實體工作坊,這次能辦成要感謝的人是數不清的,包括來參與的所有夥伴...
筆者之前偶然間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大部分人在談環境時,似乎多數是以第三者的視角出發,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人與環境時,或許我們其實就是環境的一部分。當我們深切的感受周遭環境時,也許我們同時也是在回頭看到自己也說不定。
前幾篇文,主要討論的是循環與共享經濟的概念和台灣的現況。本文筆者會從範圍較小的案例著手,針對國內外的幾個重要產業、領域,已經在實踐或規劃循環經濟及共享經濟的案例,簡要的和大家分享。
前文有提到會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共享經濟與循環經濟的共通點是它也陷入陳舊法規所製造的窘境。而與循環經濟不同的是,共享經濟遇到的最主要困難是來自外界對它的質疑。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目前許多自稱在實踐共享經濟的企業與共享經濟「分享」的理念並不符合...
2016年政府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將循環經濟和新農業放入創新產業發展的指標中,以及不少近年來「循環經濟」與「共享經濟」實踐的案例。本文將進一步討論循環與共享經濟目前在台灣遇到的困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除非你是設計業的同仁,否則「上班族」和「平面設計」好像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簡報設計背後固然也牽涉到平面設計的理論,但沒有相關設計背景和訓練的上班族,是否就不能把投映片設計好呢?或是其實有一些設計上的小撇步,我們早已在應用了而不知道背後的原委呢?好的投映片設計從來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就讓工科出身的
Thumbnail
2021/8/21線上直播分享:職涯實驗室何則文─愛瑞克:啟動你的內在原力,讓全宇宙聯合起來幫你實現理想   8月21日晚上我正在彰化田中民宿裡享受著經典好作的滋養與夏日的悠閒… 經典好作:內在原力─與成功有約的進化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9FbDy_
Thumbnail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頻繁的整理自己的物品、長時間學習極簡生活以來,我們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幾乎都是每天一定都會觸碰到的物品,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會是亂的、沒有什麼物品是需要斷捨離的了,我們感覺差不多也可以不用再「整理物品」了! 除了養成了物歸原位的習慣、定期清潔和定期做瑜珈的習慣之外,我們發現還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我們開始好
Thumbnail
在經歷失戀的劇痛以後,我們往往在面對「對方不再愛我」的那個片刻,也稍微看到一個「真實」面貌:他/她已經變了、原來是個渣男/女、我是鬼遮眼……這其實說明了,是我們一再理想化了對方。但有些人,卻開始好像變得自我作賤……
Thumbnail
「需求為發明之母。」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者是發明家在研發新發明時,主要是為了滿足一群目標對象的需求,可不是嗎?然而,現實可不盡然如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產品.其實是在無意間、甚至是因為發明過程中,發生了小意外、小插曲,才開發出了具突破性的商品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除非你是設計業的同仁,否則「上班族」和「平面設計」好像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詞。簡報設計背後固然也牽涉到平面設計的理論,但沒有相關設計背景和訓練的上班族,是否就不能把投映片設計好呢?或是其實有一些設計上的小撇步,我們早已在應用了而不知道背後的原委呢?好的投映片設計從來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就讓工科出身的
Thumbnail
2021/8/21線上直播分享:職涯實驗室何則文─愛瑞克:啟動你的內在原力,讓全宇宙聯合起來幫你實現理想   8月21日晚上我正在彰化田中民宿裡享受著經典好作的滋養與夏日的悠閒… 經典好作:內在原力─與成功有約的進化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9FbDy_
Thumbnail
國家繁榮與否,端看國民人的財力狀況是否雄厚。身上沒錢,所有的人都不會給好臉色。我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賺到財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去追求過。財富就是力量,財富能讓許多事都變可能。
Thumbnail
頻繁的整理自己的物品、長時間學習極簡生活以來,我們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幾乎都是每天一定都會觸碰到的物品,幾乎沒有什麼地方會是亂的、沒有什麼物品是需要斷捨離的了,我們感覺差不多也可以不用再「整理物品」了! 除了養成了物歸原位的習慣、定期清潔和定期做瑜珈的習慣之外,我們發現還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我們開始好
Thumbnail
在經歷失戀的劇痛以後,我們往往在面對「對方不再愛我」的那個片刻,也稍微看到一個「真實」面貌:他/她已經變了、原來是個渣男/女、我是鬼遮眼……這其實說明了,是我們一再理想化了對方。但有些人,卻開始好像變得自我作賤……
Thumbnail
「需求為發明之母。」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者是發明家在研發新發明時,主要是為了滿足一群目標對象的需求,可不是嗎?然而,現實可不盡然如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產品.其實是在無意間、甚至是因為發明過程中,發生了小意外、小插曲,才開發出了具突破性的商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