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受到不當批評,可以這樣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個新聞表示媽媽帶小孩去存款被嫌存太少,讓小孩非常難過。
看到這則新聞大家普遍覺得生氣,對小孩來說能存錢就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怎麼能讓小孩覺得難過。
我們暫時不論這事件的對與錯,當孩子面對到外來的批評和指責時,家長到底該怎麼去因應和處理?
透過每一次外在事件,培養小孩的挫折容忍,讓小孩在未來可以面對更多挑戰和更多變的人際變化。
小朋友因為很努力存款卻被說存太少感到很難過,小朋友的難過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被否定,這時家長可以透過這樣外在事件,幫助小朋友找回自信和增加挫折容忍。
第一,先試著讓小朋友表達對於聽到被否定時的心情,說出來時不僅讓大人瞭解小朋友受傷的地方,也可以練習表達自己的心情,幫助大人更知道他們的想法。
家長可以這樣問:「剛剛你聽到人家說你存的錢太少,你有甚麼感覺嗎?為什麼?」
若還說不太清楚,家長可以給些選項讓小朋友選,也示範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
第二,接受小朋友有難過的心情,並告知大人也會遇到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所以難過、心情不好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事情。
家長可以這樣說:「相信剛剛你聽到別人這樣說時,讓你覺得心情很難過,也很不舒服,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所以很難過可以讓媽媽知道。」
第三,肯定小孩願意努力的過程,將結果論導向過程論,只看結果時會讓挫折容忍降低,因為與自己預期不同時就會受傷,所以讓小朋友去看見自己努力過程的成功和成就,重視這段歷程比起重視結果的好壞,更能讓小朋友不因為結果而被影響太多。
家長可以這樣說:「雖然別人說你存很少,但是媽媽看見你這一年學會如何理財,努力的存到了這麼多,你學到的絕對比這些錢的數字來的還要多還要有價值。」
第四,將那些小朋友努力的過程轉換成未來繼續的動力,透過家長看見小朋友的心情和努力,通常會讓小朋友降低被外在評價影響的程度,接下來就是透過鼓勵讓小朋友願意將這樣的事件轉換成繼續努力的動力。
家長可以這樣說:「接下來的一年,我們可以繼續努力看看會不會有辦法存的比今年還要多,你是不是更能學習怎麼控制自己的慾望,我們明年再來看看你有沒有比今年厲害。」
家長很難將小孩保護的都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所以如何增加小朋友面對挫折、評價、失敗、負向言語的能力更為重要
讓小朋友從小開始對自己有自信更能接受挫折,面對未來多變的環境和社會才能更能不斷向前走。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儀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當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受了傷,如果家不能給予安慰和保護,那他們該相信誰?
成績和分數都不代表甚麼,不需要在有高分時再特別給予鼓勵,讓他更能放下優秀這個光環。 並讓他們知道人都會犯錯,犯錯沒關係,改正就好了,增加小朋友的受挫力和彈性。 這樣才能讓小朋友在該有的年紀,做那年紀該有的樣子。
大人眼裡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小孩的世界這就是他們在意的大事。 踏進他們的小世界,才有機會給他更多教育和學習的機會。
我們往往把長子、長女當成父母的小幫手 覺得他們長大,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實小孩也都懂,但是我們常常忘了他們也不過還是個孩子
學科必然有答案,但家長在家不妨多增加一些沒有答案的活動。 讓小孩知道自己除了追求標準答案,還有更多不需要答案的事情。 只需要盡情享受在活動中,就是一件最棒的事情。
孩子從出生就會開始接收許多外界給予的評價 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影子 漸漸的這些影子會堆疊成孩子的自我概念
當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受了傷,如果家不能給予安慰和保護,那他們該相信誰?
成績和分數都不代表甚麼,不需要在有高分時再特別給予鼓勵,讓他更能放下優秀這個光環。 並讓他們知道人都會犯錯,犯錯沒關係,改正就好了,增加小朋友的受挫力和彈性。 這樣才能讓小朋友在該有的年紀,做那年紀該有的樣子。
大人眼裡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小孩的世界這就是他們在意的大事。 踏進他們的小世界,才有機會給他更多教育和學習的機會。
我們往往把長子、長女當成父母的小幫手 覺得他們長大,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實小孩也都懂,但是我們常常忘了他們也不過還是個孩子
學科必然有答案,但家長在家不妨多增加一些沒有答案的活動。 讓小孩知道自己除了追求標準答案,還有更多不需要答案的事情。 只需要盡情享受在活動中,就是一件最棒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文章主題著重在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弄丟錢包,展現了父母的溫暖體貼和理智教導。對讀者來說,可以學習到如何在教育孩子時,保持冷靜和同理。最重要的是不指責,讓孩子自我負責。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和她小四兒子對於失落的情感交流。母親擔心讓孩子失落,因為她曾經自己經歷過失落的滋味。文章強調了父母在孩子失落時的陪伴和支持的重要性。這篇文章表達了情感和家庭價值的升華。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你的孩子今天真正想告訴你什麼? 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孩子遭受欺負的跡象往往被忽視,從突然對學校失去興趣到不明原因的物品損壞,孩子這些微妙的變化可能是求助的隱秘訊號。 本文提供幾個不易被察覺的跡象,幫助父母識破孩子心中隱形的傷痛。閱讀全文,讓我們一同為孩子撐起一片更陽光的天空。 識破隱形的傷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經常面臨如何激勵孩子的難題,一句「為何你不如他?」可能就無意中種下孩子自卑的種子。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們與誰競爭,而是如何超越昨天的自己。本文將探討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尊與自信。 閱讀全文,一起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責備孩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