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好記憶的大腦更新術│談觀念轉換法

2019/03/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研究,人類始祖還處在原始未開化的狀態時,腦容量就已達到目前所見的大小。
也就是說在十萬年前文明還相當原始時的人腦,和現在在使用電腦的人腦,差別並不大。人腦似乎有一種區域,可儲存一生中獲得的各式訊息。還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對應方式。那人會因為習慣難以改變行為嗎?
這幾天我去拜訪一位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朋友,聊天之中談到在做弱勢就業計劃的時候,非常困難的一個地方在於:被扶助者會有一些內心的小劇場或小宇宙爆發,我們看起來覺得是個好機會(像是有一個穩定又單純的工作之類的),也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好好表現一番增加社會的肯定。與被扶助者溝通時,卻變成了他們覺得是在嘲笑他們,或是反而會回頭以言語攻擊扶助者。
她說:「我們現在可以在這裡說,別人(指被扶助者)這裡不會,那個不好,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有資本,每個人的資本不一樣,所以我們想的跟被扶助者想的會有差異。與弱勢溝通的時候要小心踩到他們的隱性地雷。我們覺得沒事的,他們會覺得有事。事實上他們是因為自己以前被霸凌、被攻擊,他們不知道有別的方式可以溝通,所以遇到事情就是以他們被對待的方式溝通。」

如果大腦只記得不好的記憶,己經成形的、被傷害的記憶,有可能轉變嗎?
人的大腦大概可分為三種區域:
第一種區域含有出生之前就已嚴格預定安排的封閉行為程式,像是低等動物的直覺反應,以及低等和高等動物均有的反射和大部分的運動模式;從嬰幼兒的行為和性情研究看來,這種固定模式可能比科學家們原先想像的多。

除了封閉程式外,人腦有某些區域與開放程式有關;這一部分的資訊不像直覺反應那樣僵化不變,但當幼小生物以所處環境含有這些訊息時,腦部特定區域便會立刻轉換以吸收這些資訊。
我們的許多認知能力,例如語言的學習或接納道德標準的能力,顯然在早期特定年齡時吸收效果最佳。而且一旦獲得之後就不會輕易遺忘或被取代。
這一類學習與動物行為學家說的「銘印」,有許多相通之處。出生不久的幼鵝,在特定的敏感期,會深深烙印下母親的形態特質,幼鵝的腦顯然早已準備好嵌入這「必須尾隨之物體」的資訊。成長中的幼兒也有類似的現象。

人腦還有一種區域,是儲存一生中獲得的各式訊息。

每個人的客觀條件不盡相同,對一件事能夠理解或吸收的程度也有差異,加上以往在生活裡,環境裡被對待的經驗,印在大腦裡,形成今天的自已。
所有形成自己現在面貌的以往累積,就是你的生命資本。在決定人生前進的方向時,一直在想自己過去的受傷經驗,其實對判斷事情是沒有助益的,甚至可能失去新的機會。從過去的經驗吸取教訓並成長,找到自己的新目標並列出可行路徑, 這是比較有幫助的做法。

在《是人生枷鎖還是防護網》中,曾經提到:追求安全感讓我們害怕改變,一直注意手機的八卦消息與新聞熱點佔據,是長期的消耗自己最重要的注意力。當你為了抓緊安全感,不願再試著離開舒適圈時,你的大腦還會持續的學習嗎?
看起來穩定的假象其實時間快速更新中,一直不停的滑手機注意每天的新資訊,試圖建立起當我們同在一起的假象。當你開始享受安全感時,你也失去讓自己更好的機會;一個人癈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再走出大腦的舒適圈。

我發現:
當我們無法把大腦裡的,從小到大一路的記憶,試著用學習去轉化或篩選出對自己有益的能力時,所有的挫折事件會重覆發生,因為一直用舊的方式處理,當然結果就不會有新的轉變。然後就會聽到:「我做什麼都失敗。」的負面印象出現在大腦。就像她講的:「他們不知道有別的方式,所以就用自己會的方式來回應機會。」
學習與經驗的交換,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留下好的記憶。
觀念變了,看人生的角度也會變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會員
    54內容數
    討論影集故事書籍電影的思考記錄,照見人生與自我探索,佐以心理學與哲學的視域,記錄作者思考的軌跡,與你的心靈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