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份子為什麼會挨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改革」前,中國的知識份子飽受折磨,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屢遭打擊。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少見。
以往,新政權上臺後,大都會重用知識份子。即便他們過去效忠於舊政權,只要他們表示擁護新政權,新政權就會既往不咎,反而受到重用。只有秦朝這樣幹過,搞過「焚書坑儒」。
原因何在?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毛受過知識份子的怠慢,故對知識份子抱有成見,所以敵視知識份子。這種解釋將大政方針歸於政治家的個人喜好,顯然不足為信。如果政策不利於維護政權的穩固,即使政策符合政治家的個人喜好,也不會得到受用。
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是否有利於維護政權穩定的角度來進行解釋。顯而易見,秦朝和現今, 與其它朝代不同,它們不僅是改朝,還是改制。其它朝代,僅是政權發生子改變,但制度並沒有變,制度大體上仍沿用舊朝。這樣,對包括知識份子在內的所有人來說,不過是換了一個統治者,對其制度都是很適應和認可的。
但對於秦朝而現今而言,還改制了,那所有人都面臨著適應新制度和認同新制度的問題,新的制度還很可能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這樣,許多人對新制度新政權就不適應和有抵觸。而知識份子又是維護過去的思想和制度的代表,這就會對新政權產生威脅。出於此,新政權才對他們施與打擊。
2013年9月24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4會員
332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設美國南方的奴隸種植園制度沒有在南北戰爭中滅亡,而延續至今,那麼它能夠實現工業化麼?更一般化,我的問題的意思是如果採用奴隸制,但生產工具卻非常先進,除了種植園採用機械化作業外,還建立起了現代製造業甚至高科技產業,這可能嗎?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及社會發展規律,當然是不可能的。馬克思認為,生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馬克思的社會發展五階段論不適宜用來解釋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奴隸社會,也沒有出現封建社會,更沒有出現過資本主義社會。   但即使相對於西方社會,馬克思的社會五階段論的解釋也很成問題。   我就不同意奴隸社會這種提法。馬克思所謂的西方奴隸社會時期,是指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
我們腳下的大地早已是滿目瘡痍,潰傷累累。當今中國人受到政治腐敗和環境潰爛的雙重折磨,對此,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有如明鏡般美好形象的太湖也生瘡流膿時,再麻木之人也難免會有切膚錐心之痛。  太湖之水被嚴重污染並非大自然對無可名狀的當今中國的第一次嚴重警告。我們還可以料定,此類事件還將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馬幹了兩件大事。不亞于「車同軌,書同文」。一是銷天下兵器,二是焚天下百書。  如漢朝賈誼《過秦論》所言:「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鑄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後來還「坑過儒」。兩個事放在一起,史稱「焚書坑儒」;被
如果人們對當下現狀滿意,可能就會貶低過去;而如果不滿意,就可能會高估過去。時下對民國的認識,就有這種傾向。許多人對民國多有讚譽。其中之一是認為清末民初的中國具有自由。  就我看來,這至少是一種不嚴格的說法。我們可以問一問,當時的中國人熱愛自由嗎?有對自由的追求嗎?如果當時的中國人確有自由,為何又失去
清廷自1644年入主中原,到1911年辛亥革命壽終正寢,終年267歲。在中國歷代王朝中算是命長的。  主要原因在於清廷是少數異族統治,相對而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警覺,清朝皇帝大多勤于政事,基本沒有荒淫無度的皇帝。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康乾盛世,紅薯傳入中國,極大地提供了糧食供給。 那麼,西方列強的到
假設美國南方的奴隸種植園制度沒有在南北戰爭中滅亡,而延續至今,那麼它能夠實現工業化麼?更一般化,我的問題的意思是如果採用奴隸制,但生產工具卻非常先進,除了種植園採用機械化作業外,還建立起了現代製造業甚至高科技產業,這可能嗎?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及社會發展規律,當然是不可能的。馬克思認為,生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馬克思的社會發展五階段論不適宜用來解釋中國歷史。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奴隸社會,也沒有出現封建社會,更沒有出現過資本主義社會。   但即使相對於西方社會,馬克思的社會五階段論的解釋也很成問題。   我就不同意奴隸社會這種提法。馬克思所謂的西方奴隸社會時期,是指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
我們腳下的大地早已是滿目瘡痍,潰傷累累。當今中國人受到政治腐敗和環境潰爛的雙重折磨,對此,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有如明鏡般美好形象的太湖也生瘡流膿時,再麻木之人也難免會有切膚錐心之痛。  太湖之水被嚴重污染並非大自然對無可名狀的當今中國的第一次嚴重警告。我們還可以料定,此類事件還將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立馬幹了兩件大事。不亞于「車同軌,書同文」。一是銷天下兵器,二是焚天下百書。  如漢朝賈誼《過秦論》所言:「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鑄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後來還「坑過儒」。兩個事放在一起,史稱「焚書坑儒」;被
如果人們對當下現狀滿意,可能就會貶低過去;而如果不滿意,就可能會高估過去。時下對民國的認識,就有這種傾向。許多人對民國多有讚譽。其中之一是認為清末民初的中國具有自由。  就我看來,這至少是一種不嚴格的說法。我們可以問一問,當時的中國人熱愛自由嗎?有對自由的追求嗎?如果當時的中國人確有自由,為何又失去
清廷自1644年入主中原,到1911年辛亥革命壽終正寢,終年267歲。在中國歷代王朝中算是命長的。  主要原因在於清廷是少數異族統治,相對而言,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警覺,清朝皇帝大多勤于政事,基本沒有荒淫無度的皇帝。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康乾盛世,紅薯傳入中國,極大地提供了糧食供給。 那麼,西方列強的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Miuccia Prada(下稱繆姨)持續的打造Prada的知識型身份,雖有了Raf Simons接地氣的設計思維幫襯,但精英化的品牌定位是好事嗎?
Thumbnail
書名: 熊族與知識分子 作者: basso 出版社:尖端 <圖片來源:尖端網路書店>
用大量假帳號多多發送這種錯誤造假的梗圖和文句,是便宜又很有效率的宣傳方式! 光是曝光率高,閱聽者看過之後,其錯誤內容已經會影響閱聽者的觀感,知識份子看到應該查證並檢舉,絕對不該轉傳。 完成學術研究的過程,除了專業應該還學到實事求是,對於學術倫理,應該已經內化成一種生活習慣,怎麼會亂傳梗圖呢?!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Miuccia Prada(下稱繆姨)持續的打造Prada的知識型身份,雖有了Raf Simons接地氣的設計思維幫襯,但精英化的品牌定位是好事嗎?
Thumbnail
書名: 熊族與知識分子 作者: basso 出版社:尖端 <圖片來源:尖端網路書店>
用大量假帳號多多發送這種錯誤造假的梗圖和文句,是便宜又很有效率的宣傳方式! 光是曝光率高,閱聽者看過之後,其錯誤內容已經會影響閱聽者的觀感,知識份子看到應該查證並檢舉,絕對不該轉傳。 完成學術研究的過程,除了專業應該還學到實事求是,對於學術倫理,應該已經內化成一種生活習慣,怎麼會亂傳梗圖呢?!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中國的憲法修訂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歷史上的憲法修訂,可以看到中國政治體制的演變和改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篇文章從《欽定憲法大綱》談起,回顧了中國歷史上的憲法發展,探討了憲法修訂對社會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性。文章還涉及中華民國憲法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歷程,以及零八憲章等相關議題。
文革后大陸人渴求自由經濟(民生)、渴求民主政治(民權)、渴求驅逐馬列、恢復中華(民族)。三大渴求漸次醒覺,而共匪則繼續打壓此三大渴求。鄧、江、胡、習的四十多年就是三大渴求與共匪之間的繼續較量。共黨以其所謂的“國營”(實則“黨營”)企業來限制百姓對自由經濟的渴求,以其所謂的四項基本原則來踐踏百姓的民權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