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自己不能負的軛加在別人身上呢?(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30節--

(此篇文章與一個魯蛇平信徒給教會關於教牧的幾點個人建議屬同系列,但因為主軸稍有不同稍微分開來)

信主到現在也約略十年了。以前曾經跟我的讀者說過,我的信仰經歷非常坎柯,我決志,受洗,受造都在不同的教會。如果以談戀愛來比喻,我換過得教會,恐怕比交的女朋友還多了。

有一句話叫做「久病成良醫」我後來當然沒有成為良醫,但在跟這些教會互動的過程當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所謂華人基督社群到底有什麼盲點與弊病

這當然不是說我是一個優秀的教友。事實上,我社會地位很低,意見又多,對教會增長沒有貢獻,作的也都是不痛不癢的服事。如果從事俗團體的角度,我實在沒有任何發言的正當性。

然而,之所以有這一系列的產生,源自於我後來認真讀聖經,對於這個上帝特別創造的團體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而且,誰說我是個沒出息的男朋友,我就不能聊聊前度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既然這是個民主國家,只要我對事不對人,就算妳恨我恨得牙癢癢的,也不能不承認自己有很多缺點需要改進罷?

然而這個系列一寫就停不下來了,因為作為一個濫用愛的教義的封閉團體,加上華人打混摸魚的文化,這個團體的盲點跟弊病還真是罄竹難書。(當然筆者還是要強調,教會超爛不代表我自己超好,事實上人就是有罪性的動物,你我他都逃不過,如果你不覺得,那麼對不起,我跟妳信的是不同一個上帝,我說什麼妳也不需要太在意了)
言歸正傳。發這篇的起心動念是因為主內有一個大有熱心的姊妹喜歡討論傳統華人教會的教導是否合理。我與她的出身不同,信仰經歷也不同,所以她大概百分之五十的論述我不置可否,百分之三十的論述我根本就覺得她是私意解經,剩下百分之二十我跟她意見一致,尤其是會眾必須培養獨立讀經跟思考的能力這件事情,我幾乎與她站在同一戰線。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新教改革的核心價值就是“人人皆祭司

只要妳有受過一定程度的國民教義,妳都應該思考別人告訴你的教義合不合真理,甚至對生命有沒有益處。因為按照歷史的脈絡,上帝已經把解經的權柄從中世紀天主教普及到一般中產階級,也就是受過教育的平信徒當中了,而且印刷術普及後,一般人要讀到聖經也變得非常容易了。如果妳還依賴牧者傳道制式的解經,我必須那麼說:
你對這個信仰根本就不認真,因為你明明就讀得懂,卻還是盲從權威,跟中世紀買贖罪券的愚夫愚婦一樣。

這是很重的批判,卻是必要的批判,因為如果你有時間研究股市,有時間關心時裝,卻沒時間思考神的話,我們可以很合理的推論出一個結論:你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你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信仰。

幹話說完。

由於我受過辯論邏輯思辨的訓練,很多年前我就開始懷疑一些基督徒朗朗上口的,幾乎被當作常識的所謂教導。比如「基督信仰的教義真的反對同性婚姻嗎?
比如「基督信仰真的教義真的鼓勵死刑嗎?」比如「基督信仰真的教義真的反對婚前性行為嗎?

因為職業病的關係,我會做一件我九成弟兄姊妹不會做的事:我會翻回聖經求證,找答案。意外的是,我發現有九成似是而非的教導,不但經裡有答案,而且跟大家以訛傳訛亂信的答案都不一樣。

先說,這是一篇批判的文章,也是草稿,完稿後如果有地方投稿我會投,沒有就會放部落格。

首先先不談「婚前性行為」
我想談的是,為什麼我們要對會眾做教導。

或者說,
從新約開始有初代教會開始,耶穌,彼得,保羅他們到底在做的事情是什麼。

今天有點懶,就不引用經文了。

直接講結論,答案是因為基督信仰的本體論與世界上其他思想體系落差太大了,所以祂非常容易被誤解。這也是耶穌要傳道的原因,否則早就已經有舊約的先知書,歷史書,律法書了,神該啟示的都啟示完了,何必還需要保羅,彼得這些耶穌的使徒?

講得更極端一點,基督徒也可以一手聖經,一手寶劍這樣傳福音啊?但是為什麼耶穌不這樣做,反而要自己上十架?

這就是基督信仰跟其他信仰最大的差異。
回到教導這件事上。其實早在初代教牧使徒保羅就說過,純正的福音是不被世人的喜愛的,所以打從舊約時代,就有多事的人喜歡“添加些師傅”
據說原本摩西原本就只有傳十誡,後來卻變成幾千幾百條,為什麼會變這樣我也不知道,但是這件事到今天新教還是一樣。

所以保羅後來花了很多時間去告訴他的會眾,經文背後的精神比經文重要很多,比如說守割禮不重要,譬如說吃祭物也無所謂,他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就是想要打破這種「信仰的形式主義」

然而他的論述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在過去猶太教的既得利益者,簡單講,如果你保羅說的是對的,我們就失去宗教上的權威了。

這個道理不複雜,學政治或社會學的一定懂。

回到『不可以有婚前性行為」這件事
我只看十誡。十誡當中沒有任何一條說,我還沒迎娶我老婆就不能跟她做愛。而且古代迎娶的定義是非常模糊的。

十誡只有說不可姦淫跟不能貪戀別人的老婆。
我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我做愛的對象是我指腹為婚的未婚妻,我跟她的生理都成熟了,我看她嬌俏可愛一時情不自禁,那又如何?

亞當跟夏娃在伊甸園不也一天到晚做這件事嗎?
動物為了繁衍不也一天到晚做這件事嗎?

所以真相是這個教導偷渡了儒家文化的禮教觀念在裡面,是後來華人教會自己偷偷加進去的。

但是,這個教導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嗎?
也不是。我們必須思考,在聖經當中強調一夫一妻背後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我覺得超奇怪的,這個東西我讀經讀到第四年就通了。

其實就是講“忠誠”,也就是十誡的第一個誡命,除了我,你們不可以有別的神。

關於這件事聖經當中幾乎是明喻了。
基督是頭,教會是肢體
基督是新郎,教會是新婦……

所羅門取很多老婆,所以他也拜超多神。

為什麼基督徒只重小節,不重大節呢?

如果你們在信仰上早就習慣服事兩個主,照經上的說法 「妳就是淫婦了」

這時候談什麼我沒有外遇,我沒有婚前性行為,不就像一個強盜殺人犯說:我沒有偷東西一樣可笑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yang Chen的沙龍
17會員
63內容數
對於當代基督新教信仰的思辨及個人信仰經歷的紀錄。
Yu-ya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7/11
因著這一年在工作的不順遂及身心靈極度的匱乏,為了解決三餐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前我開始不固定的在租屋處附近的恩友聚會。恩友是台灣就我所知唯一關懷街友跟提供餐食的基督教機構,提供遊民一日兩餐及沐浴的服務。 坦白說,基於讀書人的虛榮心,在加上過去因為有穩定工作,自然也不會想要跑去跟一群街友共同聚會共同用餐
Thumbnail
2019/07/11
因著這一年在工作的不順遂及身心靈極度的匱乏,為了解決三餐的問題,大概一個多月前我開始不固定的在租屋處附近的恩友聚會。恩友是台灣就我所知唯一關懷街友跟提供餐食的基督教機構,提供遊民一日兩餐及沐浴的服務。 坦白說,基於讀書人的虛榮心,在加上過去因為有穩定工作,自然也不會想要跑去跟一群街友共同聚會共同用餐
Thumbnail
2019/05/03
祂走進恨惡祂的人群當中       沒有遲疑,沒有恐懼 祂走進恨惡祂的人群當中        沒有虛假,不帶面具 祂與跟祂同樣被恨惡的同筵席 那些瘸腿,瞎眼,貧窮,軟弱的 即便恨惡祂的逼祂在保護自己跟犧牲弱勢中二選一,祂依然坦然無懼 祂為了被人群恨惡的    走進恨惡祂的人群 他們卻都遺棄了祂..
2019/05/03
祂走進恨惡祂的人群當中       沒有遲疑,沒有恐懼 祂走進恨惡祂的人群當中        沒有虛假,不帶面具 祂與跟祂同樣被恨惡的同筵席 那些瘸腿,瞎眼,貧窮,軟弱的 即便恨惡祂的逼祂在保護自己跟犧牲弱勢中二選一,祂依然坦然無懼 祂為了被人群恨惡的    走進恨惡祂的人群 他們卻都遺棄了祂..
2019/04/29
今年,我對於我的信了十幾年的信仰有了一個震撼的發現: 以前,我都覺得“福音”只是一種宗教語言。 了不起,從宗教語言稍微升格一點點,變成“理念” 再了不起,頂多從“理念”,再升格,變成“信念” 但,後來發生了一些鳥事,我開始與一位主內交通,對照彼此的信仰跟生命經驗後,才赫然發現:靠!我以前完全搞錯了。
2019/04/29
今年,我對於我的信了十幾年的信仰有了一個震撼的發現: 以前,我都覺得“福音”只是一種宗教語言。 了不起,從宗教語言稍微升格一點點,變成“理念” 再了不起,頂多從“理念”,再升格,變成“信念” 但,後來發生了一些鳥事,我開始與一位主內交通,對照彼此的信仰跟生命經驗後,才赫然發現:靠!我以前完全搞錯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緣起 信主20幾年了,遙想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因為好奇,小時候身邊的人對基督教基本都是抗拒和反感的,當時就很好奇真的像他們講的一樣嗎 ?總覺得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將來一定要去一探究竟。所以一開始是帶著研究探索的心態去的。
Thumbnail
緣起 信主20幾年了,遙想當初接觸基督教是因為好奇,小時候身邊的人對基督教基本都是抗拒和反感的,當時就很好奇真的像他們講的一樣嗎 ?總覺得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將來一定要去一探究竟。所以一開始是帶著研究探索的心態去的。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要常常預備接受非信徒的挑戰 社科小常識:近代人文學科有反宗教的意識型態傾向 應用小撇步:用宗教研究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信仰,有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基督徒要常常預備接受非信徒的挑戰 社科小常識:近代人文學科有反宗教的意識型態傾向 應用小撇步:用宗教研究的角度反思自己的信仰,有時候可能會有幫助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Thumbnail
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之外,親戚、家人的喪禮過程中也會聽到佛經的講道。有一陣子,我在懷疑,我聽講道時,台上所說的我都同意,也都這麼做,為什麼還要加上「信仰」呢?我不懂—我都用理智的腦袋去想,哈! 我的周圍看過2種情況: 信仰很好沒錯,也可以支持人們度過各種難關,我的周圍很明顯地出現2種情況:
Thumbnail
大家原諒我,這件事對我來說的影響真的太大了,想了很多,討論的角度也很多,有從粉絲、路人、女權甚至宗教的角度。在事發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們兩個都是基督徒,能離婚嗎?
Thumbnail
大家原諒我,這件事對我來說的影響真的太大了,想了很多,討論的角度也很多,有從粉絲、路人、女權甚至宗教的角度。在事發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他們兩個都是基督徒,能離婚嗎?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1 本來只想寫一兩篇的,但資料越查越多,所以就變成很多篇了。 本系列純屬慕道興趣自由研究日記,研究過程免不了會出錯, 如覺得被冒犯
Thumbnail
探路客舊文 2021/01/11 本來只想寫一兩篇的,但資料越查越多,所以就變成很多篇了。 本系列純屬慕道興趣自由研究日記,研究過程免不了會出錯, 如覺得被冒犯
Thumbnail
像老亞在汙衊牧師是廢物、又叫基督徒閉嘴之後,仍然繼續掌嘴,也是顯例。
Thumbnail
像老亞在汙衊牧師是廢物、又叫基督徒閉嘴之後,仍然繼續掌嘴,也是顯例。
Thumbnail
上大學之前,我從未有機會真正察覺教會文化圈對我的影響之深之廣...
Thumbnail
上大學之前,我從未有機會真正察覺教會文化圈對我的影響之深之廣...
Thumbnail
昨天晚上,一位非基督徒的好友安東尼,來找我敘舊的時候,拿出手機,翻出了喬瑟芬在鳴人堂的文章,找我求證這個人對於基督教的敘事內容。他說:「基督徒應該有義務對公眾解釋自己的信仰。」嗯,好吧,冒著被網路霸凌的風險?我決定挑出喬瑟芬在鳴人堂的其中兩篇文章,來回應一下好了。
Thumbnail
昨天晚上,一位非基督徒的好友安東尼,來找我敘舊的時候,拿出手機,翻出了喬瑟芬在鳴人堂的文章,找我求證這個人對於基督教的敘事內容。他說:「基督徒應該有義務對公眾解釋自己的信仰。」嗯,好吧,冒著被網路霸凌的風險?我決定挑出喬瑟芬在鳴人堂的其中兩篇文章,來回應一下好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