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貝睡得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by Nyana Stoica on Unsplash

Photo by Nyana Stoica on Unsplash

家中寶貝睡不好,最遭殃的必定是媽媽!很多研究都顯示,媽媽對寶寶的哭聲比爸爸還要敏感非常非常多!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一哭,媽媽就會醒來,但爸爸可能還在睡大頭覺(請看:《寶寶哭了,爸媽反應大不同!》),不過以色列的研究發現,媽媽在睡覺時對寶寶哭聲敏感只有在前6個月,隨著寶寶時間越來越大,媽媽就會和爸爸一樣訓練成對寶寶哭聲擁有「高忍受」的能力,所以各位媽媽再忍一忍!

大腦媽媽的寶寶,目前5個月,白天的小睡通常都是秒睡,可是一到晚上要睡過夜的那一次,就會異常歡,這時爸媽一起哄他睡,又會以為我們要和他玩,變得異常興奮。最後寶寶入睡時,通常都過了1個小時(心好累)。

因此我就上學術期刊找一下資料,不過「寶寶睡眠問題」並沒有單一科學能夠解釋,每個寶寶為什麼晚上不想睡的原因實在太多:身體不舒服、太累到無法睡、不夠累、還想玩、吃不飽、沒有安全感、長牙、剛學會翻身一直翻翻翻、剛學會走路很想走……,這些都是寶寶沒辦法秒睡的理由。不過,爸媽們還是可以藉由不同的育兒派別的經驗,來減低寶寶們的哭鬧反應。

過度回應或是不回應寶寶哭鬧需求,都不是最好的安撫方式!

丹麥有一組有趣的研究,將不同育兒理念分成三組作實驗:

1. 超級親近派:寶寶醒著的時間有超過80%都是抱著,常親餵,寶寶一哭就回應,比較會和寶寶同床睡。

2. 倫敦派:訓練嬰兒早期獨立自主,要寶寶遵守既定的生活流程。英國派抱寶寶的時間比超級親近派還少50%,也比較少回應寶寶哭、醒著時候的需求,甚至提前放棄親餵。

3. 哥本哈根派:以寶寶需求為主,但屬於中間派。

研究發現,屬於比較疏遠小孩的倫敦派,嬰兒在2-5週的時候,哭得特別厲害,高於其他兩派50%。屬於黏踢踢型的超級親近派,嬰兒在12週的時候,夜間哭鬧或醒來的次數比較多。相較兩組,折衷的哥本哈根派,寶寶白日哭鬧次數與夜間哭鬧或醒來的次數比較少。不過,若是寶寶不舒服或腸絞痛時,無論是哪種派別的育兒方式或安撫都無法減低生理上的痛

5個月的寶寶睡眠哭鬧,居然能預測4歲的睡眠品質?

另外,一項德國研究發現,寶寶5個月時,有32.7%的父母發現寶寶有哭鬧、餵食與睡眠問題,而14.6%的父母則認為寶寶有以上2-3種的問題。但有趣的是,5個月的這些反應能當未來的行為指標!若是5個月的嬰兒有比較多哭鬧與餵食問題,到了20-56個月時,也會有比較多睡眠問題。

************************************************
▌大腦媽媽總結 ▌

每個寶寶的性情不一樣,這些也是科學無法這麼容易去斷定原因的一部分,所以各位媽媽還是要先去瞭解自己寶寶的習性,再找出適合寶貝睡眠的模式。建立睡眠儀式也是不錯的方式,因為大腦喜歡熟悉的事物,而這種熟悉感也會讓寶貝安心並養成習慣,讓寶貝慢慢的將「洗澡→喝奶→聽音樂→睡覺」產生連結,變成類似制約的模式,這樣寶寶在洗澡或喝奶的時候,就會漸漸準備睡覺的狀態囉!


《參考文獻》

Kahn, M., Bauminger, Y., Volkovich, E., Meriri, G., Sadeh, A.,& Tikotzky, L. (2018). Links between infant sleep and parental tolerance for infant crying: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from pregnancy through six months postpartum. Sleep Medicine, 50, 72-78.

St James-Roberts, I., Alverez, M., Csipke, E., Abramsky, T., Goodwin, J., & Sorgenfrei, E. (2006). Infant crying and sleeping in London, Copenhagen and when parents adopt a “proximal” form of care. Pediatrics, 117, e1146-e1155.

Wolke, D., Meyer, R., Ohrt, B., & Riegel. (1995). Co‐morbidity of crying and feeding problems with sleeping problems in infancy: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associations. Early Developmental and Parenting, 4(4). https://doi.org/10.1002/edp.2430040405

▌關於大腦媽媽 ▌

FB: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目前進修視覺藝術研究所,並修習藝術治療與創作課程,主要研究幼兒玩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大腦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讓新手父母吃不消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嬰幼兒的睡眠。舉凡寶寶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或是半夜經常清醒需要安撫。寶寶作息和成人不同時,導致父母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身心俱疲。 又或者寶寶一直哭鬧不睡覺,會擔心他是否生病了,半夜猶豫著是否要出門尋求醫師幫忙。到達急診寶寶卻又安穩地睡著了,常讓醫師和家長哭笑不得。
Thumbnail
讓新手父母吃不消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嬰幼兒的睡眠。舉凡寶寶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或是半夜經常清醒需要安撫。寶寶作息和成人不同時,導致父母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身心俱疲。 又或者寶寶一直哭鬧不睡覺,會擔心他是否生病了,半夜猶豫著是否要出門尋求醫師幫忙。到達急診寶寶卻又安穩地睡著了,常讓醫師和家長哭笑不得。
Thumbnail
「哇哇哇~~~~」持續不斷的哭聲,可能都曾經是每一對初為人父母的夢魘。 初為人母,我對照顧嬰兒一曉不通,於是上網做功課,到底怎麼才可以將孩子照顧好,而父母也能安好呢?
Thumbnail
「哇哇哇~~~~」持續不斷的哭聲,可能都曾經是每一對初為人父母的夢魘。 初為人母,我對照顧嬰兒一曉不通,於是上網做功課,到底怎麼才可以將孩子照顧好,而父母也能安好呢?
Thumbnail
因為我的睡眠諮詢服務,都是採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讓我能以非常近距離的方式理解和參與每個家庭;每次跟不同的家庭合作時,每每都被每個家長如何愛他們的孩子、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幫助他茁壯成長,這些用心,總是讓我很感動。 相信大家都期待我給予 Yes 的答案, 可是,我每次都誠實地回答:我不能保證。 · ·
Thumbnail
因為我的睡眠諮詢服務,都是採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讓我能以非常近距離的方式理解和參與每個家庭;每次跟不同的家庭合作時,每每都被每個家長如何愛他們的孩子、盡最大努力保護孩子、幫助他茁壯成長,這些用心,總是讓我很感動。 相信大家都期待我給予 Yes 的答案, 可是,我每次都誠實地回答:我不能保證。 · ·
Thumbnail
怎算!寶寶瞓了全日,只醒了幾小時還要分幾次,食飽瞓瞓飽又食,或是邊吃邊睡,這個狀態屬於正常嗎?嬰兒睡眠時間要多久才夠好? 一晚醒幾次有沒有問題?這些無疑是一些父母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其中的一個疑問?https://wowmama.com.hk 每一位寶寶睡眠時間都不同,一週初生嬰未能分辨日與夜,他們醒來
Thumbnail
怎算!寶寶瞓了全日,只醒了幾小時還要分幾次,食飽瞓瞓飽又食,或是邊吃邊睡,這個狀態屬於正常嗎?嬰兒睡眠時間要多久才夠好? 一晚醒幾次有沒有問題?這些無疑是一些父母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其中的一個疑問?https://wowmama.com.hk 每一位寶寶睡眠時間都不同,一週初生嬰未能分辨日與夜,他們醒來
Thumbnail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Thumbnail
寶寶還在母親肚子裡時,母親大腦分泌的褪黑激素,會透過胎盤進入他的身體,但一出生後,臍帶剪斷,他跟母親的關係就切斷了。寶寶必須自己呼吸,自己分泌褪黑激素,自己獨立生活,但不幸的是,他自己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完成。~《大腦科學的教養常識》 新手媽媽是一份很容易焦慮的職業,尤其是與寶寶有關的「睡眠議題」。然
Thumbnail
和語嫣以前一樣,觀察寶寶開始打哈欠、揉眼睛,而判斷寶寶是否該開始進行入睡準的家長,我們觀察到的,是孩子疲倦睡眠訊號的後期。 開始打哈欠的寶寶,可能在15分鐘前,就需要已經躺在自己的嬰兒床裡準備睡覺了!
Thumbnail
和語嫣以前一樣,觀察寶寶開始打哈欠、揉眼睛,而判斷寶寶是否該開始進行入睡準的家長,我們觀察到的,是孩子疲倦睡眠訊號的後期。 開始打哈欠的寶寶,可能在15分鐘前,就需要已經躺在自己的嬰兒床裡準備睡覺了!
Thumbnail
語嫣第一次接觸到嬰幼兒睡眠顧問的時候,也是最想問我的顧問:『可以怎麼樣讓孩子不哭,又愈睡愈好?』 畢竟天下父母心呀!怎麼會有愛孩子的父母,喜歡聽孩子的哭泣聲呢! 不過很可惜,協助孩子做睡眠調整的時間,想不遇到孩子的哭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Thumbnail
語嫣第一次接觸到嬰幼兒睡眠顧問的時候,也是最想問我的顧問:『可以怎麼樣讓孩子不哭,又愈睡愈好?』 畢竟天下父母心呀!怎麼會有愛孩子的父母,喜歡聽孩子的哭泣聲呢! 不過很可惜,協助孩子做睡眠調整的時間,想不遇到孩子的哭聲,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Thumbnail
新生兒好好睡八大招 「在月子中心,寶寶是全育嬰室裡最好睡、護士最誇獎的模範寶寶,怎麼一回到家就變身了?」 「寶寶白天都不睡覺,有新生兒寶寶睡這麼少的嗎?」 「好不容易哄睡了寶寶,一試著放上嬰兒床就立刻哭醒,是討厭床嗎?」 如果這些是你的心聲,不要擔心,你並不孤單啊!
Thumbnail
新生兒好好睡八大招 「在月子中心,寶寶是全育嬰室裡最好睡、護士最誇獎的模範寶寶,怎麼一回到家就變身了?」 「寶寶白天都不睡覺,有新生兒寶寶睡這麼少的嗎?」 「好不容易哄睡了寶寶,一試著放上嬰兒床就立刻哭醒,是討厭床嗎?」 如果這些是你的心聲,不要擔心,你並不孤單啊!
Thumbnail
家中寶貝睡不好,最遭殃的必定是媽媽!很多研究都顯示,媽媽對寶寶的哭聲比爸爸還要敏感非常非常多!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一哭,媽媽就會醒來,但爸爸可能還在睡大頭覺(請看:《寶寶哭了,爸媽反應大不同!》),不過以色列的研究發現,媽媽在
Thumbnail
家中寶貝睡不好,最遭殃的必定是媽媽!很多研究都顯示,媽媽對寶寶的哭聲比爸爸還要敏感非常非常多!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寶寶一哭,媽媽就會醒來,但爸爸可能還在睡大頭覺(請看:《寶寶哭了,爸媽反應大不同!》),不過以色列的研究發現,媽媽在
Thumbnail
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媽媽小孩都健康喜樂,就是最好的教養。
Thumbnail
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媽媽小孩都健康喜樂,就是最好的教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