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學日語前應有的基礎概念(下)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本篇文章屬於基礎概念篇,將分上下篇,簡單提醒作為中文母語使用者,可能容易進入的誤區,希望讀者閱讀完本文後,能在學習時多注意以下要點。上篇涵蓋發音常見問題、下篇將介紹日文的語序與表達特徵,每個部分將在日後文章獨立詳細解釋。

二、日文的文法特徵

(一)與中文截然不同

  日文屬於黏著語,中文則屬於分析語。中文注重「語序」概念,與「性、格」等許多詞性變化皆消失的英文相似。生活所有常見的短句,如:「我正在吃飯」、「他是一位老師」、「你喜歡貓嗎?」、「他不喜歡狗」等,從短句可見無倒裝修辭情況下,中文常將受詞放置於動詞後,主詞則置於動詞前。所以你能分清楚「他不喜歡狗」和「狗不喜歡他」是兩個不同的句子,且主詞受詞完全顛倒。因語序傳達了句子的意思,你不能將中文中的動詞、量詞、主格和受格的名詞的順序互相調換,否則意思不通甚至顛三倒四。

  從任何的生活句子中,也可發現中文的另一特點。中文會使用副詞「正在」、「不」(否定副詞)等置於動詞前,來對動詞做修飾,表示否定、進行意味。而非將動詞「喜歡、吃」等作結尾變化來傳達含義。因此整體來說可將中文的動詞視為只有一種型態。我們須先有心裏準備,日文的特徵完全與此不同,整體來說,日文不僅語序與中文不同,日文還十分注重「助詞」和「品詞變化」,如下文說明。

(二)日文以大量助詞作為表意手段

   日文以大量助詞作為表意手段,幾乎每句話都出現助詞。大量的助詞也是日文文章中,漢字和假名書寫的原因之一,因為助詞以「平假名」書寫,而其他日文的「名詞、和形容動詞、形容詞、動詞之詞幹」,除部分日本固有詞彙或漢字過於艱難之外,皆以漢字表記。

  日文句子可在拆解為較小的單位幫助理解,稱之為「文節」,一個文節通常由「動詞連用形或名詞加上助詞」或「副詞」組成,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個助詞的作用就像是我們會在整理事會在資料上黏上標籤,指明資料屬性與內容;而助詞又像是劇本,指定每一個詞彙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角色可能是主語、受詞、或是地點時間等。助詞闡明了句子中不同詞彙間的關係,所以若只了解每一個單字卻不了解助詞,依然無法完全看懂日文,也可能會造成許多誤會。例如以下句子:

日文: 鳥は 空を 飛ぶ。
振假名:とりは そらを とぶ 。
逐字翻譯:鳥  天空 飛
參考中文:(有)鳥兒飛過天空。
:本文將助詞與下一個助詞間用空格隔開,是為了幫助初學者理解,區分文節。但日文在正式書寫時不需用空格隔開助詞。

  看到以上句子,我們不難發現:鳥、空為名詞,飛ぶ為動詞,若參照翻譯,對於敏銳的讀者來說,或許已經猜到意思。但不可能每句話皆透過猜測來解讀,因此要將注意力放到助詞上。而「は、を」即為本句的關鍵點,皆為助詞。「は」是提示句子主題的助詞,我們可以用中文的「話題」來做理解,所以「鳥+は」的結構,表示鳥為本句的主題,而は的後面通常接的是描述主題的內容;「を」在這裡則是提示行經的路徑,可看成穿過的地點,因此「空+を」表示穿過天空,最後,我們還發現簡單動詞句習慣將動詞置於結尾,最後「飛ぶ」是原形動詞,表示現在或未來肯定式,此處表示飛(翔)。經過綜合理解後,將此句子重新用中文表達,才得出「鳥兒飛過天空」的翻譯。

  以上例子僅僅為眾多例子中的一例,助詞在傳達意思上確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是日語的精髓,因為「助詞」一字勝千言就能清楚地表達意思。順帶一提,這個特點不僅在日文出現,韓文也以大量的助詞作為表意手段。日語中的助詞可細分成許多種類,依學者而有些微不同,但我認為初學者不必深究助詞的細微分類,應將重點擺在注意助詞所代表的含義和慣用法,初學者剛開始接觸到的不外乎常見的格助詞與係助詞「は、も、が、を、へ、に」,和放在句子結尾,可以傳達疑問、認同等情感的終助詞「か、の、ね、よ」等。

  若能了解每個助詞所代表的含義,在日文句子的理解上就會進步很快。雖口語上若某些助詞明顯可從上下文推斷時會省略不用,但也不會發生講話完全省略的情況,且省略助詞處透過日文助詞的理解,就能在腦海裡快速補上助詞迅速理解句意。

(三)日語中多數品詞皆有變化

  「品詞」是語言學家對日文中的詞彙依照文法功能作的分類,即中英文的詞性概念。日文品詞當中可分為兩大類:有活用和無活用。「活用」顧名思義有許多變化,如:「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助動詞」,而本身不會變化的詞彙則有「名詞、副詞、接續詞、感嘆詞」等。通常會造成困擾的是可活用的品詞,其中又以動詞為甚。初學者一開始只會接觸到日文的丁寧語,丁寧語只對詞尾的助動詞,如「です・ます」作變化來表示時態和肯定、否定句,這些變化算是簡單,不會造成困擾,同時傳達給學習者一個重要訊息,日文句子的時態和肯定與否等,通常在詞彙的結尾展現,如:

現在與未來式(非過去)
佐藤さんは先生です。         非過去、肯定
佐藤さんは先生ではありません。    非過去、否定(文體)
佐藤さんは先生じゃありません。   非過去、否定(口語)
過去式
佐藤さんは先生でした。    過去、肯定
佐藤さんは先生で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過去、否定(文體)
佐藤さんは先生じゃ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過去、否定(口語)

由上到下之參考中文和逐字翻譯:
現在與未來式(非過去)
佐藤先生(女士)老師 佐藤先生(女士) 老師 是
佐藤先生(女士)不是老師 佐藤先生(女士) 老師 不是
過去式
佐藤先生(女士)曾經是老師 佐藤先生(女士) 老師 過去是
佐藤先生(女士)過去不是老師 佐藤先生(女士) 老師 過去不是

  但當引入常體(普通形)的日常對話後,因動詞變化瞬間增加,容易造成初學者極大的困擾,有許多學生甚至因為動詞變化而放棄日文。但實際上,只要願意用心了解變化規則,透過經常使用多看例子,久了就不會認為變化困難,而可以隨心所欲使用,所以只要調整好心態,學習並不是難事,日文動詞變化是能理解日文的關鍵點,因為日文除了喜歡將助詞作為標記外,品詞結尾也有會變化的詞尾,變化詞尾後形成各種不同的型態,以下以簡單的句子為例:

日文 逐字翻譯 參考中文
かき氷を 食べ   剉冰(要)吃   (我要吃剉冰)
食べ 吃了
食べない 不(要)吃
  食べなかった 沒吃到
食べたい 想吃
    食べたくない 不想吃

  此處的を是表示後方他動詞(及物動詞)的受詞,所以「かき氷を」表示剉冰為本句子的受詞,動詞通常習慣放於最後。讀者不難發現,日文動詞會在結尾產生變化,變化傳達動詞的肯定、否定、欲望(想)等,若我們不能理解活用規則,就無法理解日文句子,值得慶幸的是,日文的變化十分規則,不像英文有諸多例外變化方法,需額外了解

  所以若能認真學習日文的動詞變化和助詞含義,很快就能閱讀句子,甚至能進一步閱讀簡單的短文,但有些自學者或初學者容易忽略助詞意思和動詞變化,卻一味的背課本上的短句和單字,是無法提升日文理解能力的,目前市面上有些日文初學者的課本只教導讀者照著一個範例填空造句,容易落入例句永遠學不完的陷阱,但日文初學者並不清楚,直接照著範例填充會造成怎樣的後果,若使用沒有詳細助詞和品詞變化解釋的課本,應該要額外透過網路或參考書、字典查詢品詞變化和助詞使用規則。因為日文的表達邏輯建立在品詞的活用和助詞兩大基石上,若沒有這兩者的基礎,就會變成空泛的學習。

三、小結

  本篇將常見「發音問題」和「文法特徵」之基礎內容介紹完畢。即使你在閱讀這篇文章前仍未開始學習日文也是無妨的,因為本篇文章的重點是指出特徵,給初學者或自學者作指引,避免進入語言的盲點,若你是剛學日文的初學者,同樣可以參照這篇文章,瀏覽你想知道的日文觀念,且你會對文章中的例子有更深的體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spar的沙龍
121會員
31內容數
由於學校上課時間有限,老師礙於進度壓力,時常無法慢慢一步步地帶領學生思考和理解數學中的觀念,而是倉促講解完概念後,開始進入計算解題。然而數學不單是計算而已,數學真正的精髓卻是在於背後觀念中,邏輯的推演與歸納。也因此期盼透過本專題的數學科普文,能幫助讀者看見數學的美,並提升讀者的思考、推理邏輯能力。
Caspa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18
        感謝支持方格子專題「虎斑貓的日文教室」之訂閱讀者,因為平日繁忙,方格子專題文章較為正式,我主要僅在有空時更新書寫。若您對於日文有興趣,想了解一些關於語言學小知識的話,可以請讀者參考虎斑貓的日文教室的Youtube頻道已於去年9月22日成立,將以簡報影音檔案教學日文相關的發音以及文法內
Thumbnail
2020/02/18
        感謝支持方格子專題「虎斑貓的日文教室」之訂閱讀者,因為平日繁忙,方格子專題文章較為正式,我主要僅在有空時更新書寫。若您對於日文有興趣,想了解一些關於語言學小知識的話,可以請讀者參考虎斑貓的日文教室的Youtube頻道已於去年9月22日成立,將以簡報影音檔案教學日文相關的發音以及文法內
Thumbnail
2019/08/14
  本篇文章是「日中漢字異同處」的第二篇。本文章將概略介紹日文漢字的特色,幫助初學者了解日文漢字的概略特色,本文整理了日文漢字最重要的幾個特色,從巨觀來幫助讀者了解日中漢字的不同處,日本漢字的特色會從音韻和書寫來作討論,本文先以音韻方面的特色作開頭,當巨觀的特色介紹完後,之後的文章將會從微觀舉例來探
Thumbnail
2019/08/14
  本篇文章是「日中漢字異同處」的第二篇。本文章將概略介紹日文漢字的特色,幫助初學者了解日文漢字的概略特色,本文整理了日文漢字最重要的幾個特色,從巨觀來幫助讀者了解日中漢字的不同處,日本漢字的特色會從音韻和書寫來作討論,本文先以音韻方面的特色作開頭,當巨觀的特色介紹完後,之後的文章將會從微觀舉例來探
Thumbnail
2019/08/12
  本篇文章是「中日漢字異同處」的第一篇。本文章將概略介紹日文漢字的特色,幫助初學者了解日文漢字的概略特色,本文整理了日文漢字最重要的幾個特色,從巨觀來幫助讀者了解日中漢字的不同處,日本漢字的特色會從音韻和書寫來作討論,本文先以音韻方面的特色作開頭。
Thumbnail
2019/08/12
  本篇文章是「中日漢字異同處」的第一篇。本文章將概略介紹日文漢字的特色,幫助初學者了解日文漢字的概略特色,本文整理了日文漢字最重要的幾個特色,從巨觀來幫助讀者了解日中漢字的不同處,日本漢字的特色會從音韻和書寫來作討論,本文先以音韻方面的特色作開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個題目真是一言難盡了,我只能說學好了助詞,大概日文的學習也就到達一個巔峰了。但真正想學好助詞,是沒有捷徑的。這只能針對每個助詞不同的文法功能去做歸納,然後再透過大量的練習,去確認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掌握每種不同的用法。這是需要花時間的,如果不想花時間只想速成,那我建議你也不用再花時間看下去了,這裡沒有
Thumbnail
這個題目真是一言難盡了,我只能說學好了助詞,大概日文的學習也就到達一個巔峰了。但真正想學好助詞,是沒有捷徑的。這只能針對每個助詞不同的文法功能去做歸納,然後再透過大量的練習,去確認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掌握每種不同的用法。這是需要花時間的,如果不想花時間只想速成,那我建議你也不用再花時間看下去了,這裡沒有
Thumbnail
【句法學—句子的組成】 句子內詞彙特定組合順序的規範,違反這個順序可能導致別人難以理解句子。 例如「我愛你」這句話是由主詞 (subject; S)、動詞 (verb; V) 以及受詞 (object; O) 組成的。主詞為做出動作的人,動詞是所做的動作,受詞是接收動作的人。這句話的組成是 S +
Thumbnail
【句法學—句子的組成】 句子內詞彙特定組合順序的規範,違反這個順序可能導致別人難以理解句子。 例如「我愛你」這句話是由主詞 (subject; S)、動詞 (verb; V) 以及受詞 (object; O) 組成的。主詞為做出動作的人,動詞是所做的動作,受詞是接收動作的人。這句話的組成是 S +
Thumbnail
我大學時一直有個直覺:隨著我的英文越來越好,我的中文也在進步。當時沒有想太深入,只把它當感覺,直到現在我也再度發現:隨著我的法文越來越好,我的英文的確也更加突破了。到底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語言學開始說起。
Thumbnail
我大學時一直有個直覺:隨著我的英文越來越好,我的中文也在進步。當時沒有想太深入,只把它當感覺,直到現在我也再度發現:隨著我的法文越來越好,我的英文的確也更加突破了。到底為什麼?我們可以從語言學開始說起。
Thumbnail
本系列希望能用短短幾分鐘給讀者一些日文相關的概念。有任何指教歡迎留言告訴我。
Thumbnail
本系列希望能用短短幾分鐘給讀者一些日文相關的概念。有任何指教歡迎留言告訴我。
Thumbnail
日文助詞像樂高積木突起的圓柱,跟單字形成一體,才能緊扣下一個單字,組成句子。
Thumbnail
日文助詞像樂高積木突起的圓柱,跟單字形成一體,才能緊扣下一個單字,組成句子。
Thumbnail
日文助詞像樂高積木突起的圓柱,跟單字形成一體,才能緊扣下一個單字,組成句子。
Thumbnail
日文助詞像樂高積木突起的圓柱,跟單字形成一體,才能緊扣下一個單字,組成句子。
Thumbnail
漸漸需要一點腦力理解的第九課,狀態動詞/原因理由/程度表示/用法
Thumbnail
漸漸需要一點腦力理解的第九課,狀態動詞/原因理由/程度表示/用法
Thumbnail
初學日語的朋友應該都發現到教科書上的日文句,單字和單字之間有一個空格,可是看看日文進口雜誌等文章卻沒有……。教科書第一課就教肯定句的「学生です(我是學生)」,可是否定句又變成「学生では 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學生)」,看起來像是有一半假名沒跟上……。到底要不要空一格寫啊?
Thumbnail
初學日語的朋友應該都發現到教科書上的日文句,單字和單字之間有一個空格,可是看看日文進口雜誌等文章卻沒有……。教科書第一課就教肯定句的「学生です(我是學生)」,可是否定句又變成「学生では ありません(我不是學生)」,看起來像是有一半假名沒跟上……。到底要不要空一格寫啊?
Thumbnail
  本篇文章屬於基礎概念篇,將分上下篇,簡單提醒作為中文母語使用者,可能容易進入的誤區,希望讀者閱讀完本文後,能在學習時多注意以下要點。上篇涵蓋發音常見問題、下篇將介紹日文的語序與表達特徵,每個部分將在日後文章獨立詳細解釋。
Thumbnail
  本篇文章屬於基礎概念篇,將分上下篇,簡單提醒作為中文母語使用者,可能容易進入的誤區,希望讀者閱讀完本文後,能在學習時多注意以下要點。上篇涵蓋發音常見問題、下篇將介紹日文的語序與表達特徵,每個部分將在日後文章獨立詳細解釋。
Thumbnail
受身形就是所謂的被動式,強調的是被受迫發生動作的一方(被受迫發球的一方XD)。但是呢,我們的國文老師都會再次強調,好的中文裡面不要有「被」,因此寫東西當然要盡量不要寫到「被」。把「被」隱藏出來,用受詞的觀點去講一件事情,就是受身形的一個特色。
Thumbnail
受身形就是所謂的被動式,強調的是被受迫發生動作的一方(被受迫發球的一方XD)。但是呢,我們的國文老師都會再次強調,好的中文裡面不要有「被」,因此寫東西當然要盡量不要寫到「被」。把「被」隱藏出來,用受詞的觀點去講一件事情,就是受身形的一個特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