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新創公司在找到PMF前的生存之道/Danny L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對於新創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PMF,也就是能讓市場接受的經營模式;因為找到PMF等於是找到賺錢的方法、找到持續的營收,也就是可以讓新創繼續存活的活水。要找到PMF,則必須先「精打細算」。

通常我們在看傳統公司時,是這樣觀察的:對於生產力的定義是「有多少人可以做多少事」;這是從勞力密集產業依賴人來操作機器,從而產生價值而來。
所以當你踏進一個公司,你通常會看到兩種景象:
  1. 辦公室很華麗、人很多、顏色很鮮豔;
  2. 辦公室很普通、看起來舊舊的、顏色很單調。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傳統台灣公司,很多長得像1;但這沒什麼不好。因為辦公環境只是企業文化的其中一環而已。
但不要誤會,不是傳統公司就不會出現1。稍微有點規模的公司,無論是傳統公司或是新創公司中,我們都常常可以看見;這些公司通常擁有相對多的資源,可以用來裝飾辦公環境。
因為很多人其實是以第一印象來認識公司,所以有不少公司會把資源分配到如何整理「門面」上面。

新創公司看的是能創造出什麼價值

對於新興的企業,特別是新創公司(startups),大家看生產力的定義是不一樣的,通常看的是「到底能創造出什麼價值」。
這裡的關鍵,在於傳統公司看的是「做多少事」,後者則是「創造出什麼價值」,這跟兩者的定位不一樣。
傳統的公司可能是已經成熟的公司(well-established),當公司的基礎架構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商業模式下,生產活動也自然相對穩定、單調,一切都在標準作業流程(SOP)中進行;因為有了固定軌道,所以你很難在一個傳統的公司看到「脫軌」的狀態。
這件事有好有壞。成熟的公司看重的是「穩定」,因為他們需要持續性的成長;但持續、穩定也通常容易落入「常軌」。事情一旦落入常軌,就有一定的運行規則,很難突破。

新創需要的是經常脫軌

但是對於新創公司來說,經常「脫軌」(out-of-box)是很重要的。
特別對於一個尚未找到PMF之前的新創,「脫軌」是常態;因為你必須不斷嘗試,直到使用者接受你的設計與價值主張。如果新創都不脫軌、只追求「面面俱到」,那麼就危險了。
為何提到PMF呢?什麼又是PMF?
PMF就是「Product Market Fit」,指的是市場已經接受你的產品與價值主張。
簡言之,PMF就代表「這生意能做了」。通常我們會從產品的營運曲線上來看,當「量」出現(使用者大量增加、營收突然激增等)、而且持續往上成長的時候,也就是代表找到PMF了。
在一家相對資源少的新創裡,每一分錢都可能是救命仙丹。事實上,新創講究的是資源分配的藝術,而不是產品到底有多好。
一家新創通常如果在一兩年內還沒有找到PMF,就會開始轉型(pivot)、或是打包回家;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一句話:「99%的新創都會失敗」。
我們來假設一種情況:假如你是一家新創的創辦人,手上只有100元的資金。
當你手上有100元時,把一切都準備妥當,基礎建設(核心團隊、設備等)花掉了20元,後續每個月要花5元;那麼,你的新創什麼時候會燒光手上的錢呢?
我們來算算數學,公式是:
20 + 5 * n = 100
n = (100–20) / 5 = 16
答案是,你只有16個月的時間。
每個月的5元,只是日常營運的必要支出,也就是現有團隊的薪資;所以超過日常營運的支出,都會影響這家新創的存活時間。

新創是資源分配的藝術

這時候,我們要回到一開始提到的命題:新創是資源分配的藝術。
如果是你,會把錢花在哪裡? (括號後是一般人常忽略的另一層意義)
  • 因為很多事想做,我們應該分工最有效率,我要花錢找5個人。
    (每個月要多花5元,燒錢速度加倍;在不再繼續找人加入的前提下,最多只能撐8個月)
  • 我要花錢把辦公室弄漂亮一點。
    (公司縮短3個月壽命)
  • 我要花錢行銷。
    (公司縮短5個月壽命)
  • 我要盡快找到初期使用者驗證。
    (不花錢,對公司壽命沒有影響)
談到花錢,我們有太多理由可以解釋為何需要花錢;最常見的說法是「我需要有行銷預算,才有辦法讓產品成長」。
(註)這件事我有太多相關經驗了。在Google任職時,我一共要負責香港、台灣兩個市場,總共有72個產品,但我們真正的年度行銷預算只有300萬台幣(當然,指的是2007/2008年);在噗浪時,我完全沒有花過一毛錢在行銷、廣告上,一切都是依賴社群、口耳相傳(word-of-mouth)。所以我其實比較不喜歡用花錢的方式行銷,因為那容易讓行銷的目的失焦,使得我們過度依賴、相信「花錢就會有效果」。
但是如果談到不花錢,很多人就束手無策了。究其原因,很多人其實是不懂得「如何有效花錢」,而不是「不會花錢」。
再回到PMF的話題上。我們會發現對於一家新創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PMF;因為找到PMF等於是找到賺錢的方法、找到持續的營收,也就是可以讓新創繼續存活的活水。
Startup 的三階段發展,PMF 指的是「這生意真的能做了」
所以, 花錢行銷、把辦公室弄漂亮、增加團隊人數並不是錯,而是必須在適當時機才做。
如果PMF是找到賺錢的活水,那麼我們會寧可在找到賺錢的方法後,才來思考這些花錢的問題,否則只會提早讓自己的新創夭折。
正如Paul Graham在這則推文中所言:
(大意)當人家走進你的公司時,繞了公司一圈後,很多人常會提出疑問「你們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做這樣一個產品嗎?」

不是加人才會有效率

如果問一個工程師,「再加三個人,這個專案需要的時間可以從三個月縮到到一個月嗎?」
得到的答案有99%的可能是「No」。
因為在一個公司組織裡,往往員工人數與效率是成反比的。這個道理很簡單:開一個30分鐘的會議找了10個人進去,每個人可能就浪費了30分鐘。
在會議室裡,大部分的時間是單向接收資訊的空轉狀態,失去的則是這些人在空轉時可能創造的其他價值,也就是機會成本;而「溝通成本」確實是很多公司忽略的一項重要成本。
我在擔任某公司營運長時,當時的執行長想的是「明年營收要成長一倍,所以我們要多租兩個辦公室,因應員工人數的成長」;而我很殘忍的打破了執行長的這個想法。最後的結果是:人員只增加4人,年度營收成長85%。
再回到一開始的話題:辦公室。
辦公室一定要光鮮亮麗,才能吸引人嗎?是的,對於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如此,對於某些人更是如此;像是媒體記者、初次見面的投資人、前來面試的面試者等。
上述的目的,是絕大多數人把資源分配在辦公室裝潢的一部份原因,更多人相信從空間解放做起,員工會更有向心力;這些是另一個話題,我不置可否。
那麼,找100個人真的會比50個人做的事多嗎?請姑且相信我:絕對是。
如果我們專注的是「做多少事」,那麼找100個人做的事情,絕對會比50個人多;雖然在公司管理的實務裡,很多人找更多人來,不見得是做更多事,而只是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丟給新的同事做,求個心安而已。
如果我們著重的是「產生多少價值」,那麼100個人真的可以比50個人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嗎?這就非常難說得準了。
但是,如果我們用每個人創造出多少「產值」的角度來看,在公司的商業模式、產品不變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發現,當員工人數100個人時的人均產值,可能比50個員工時更低。

不要簡單粗暴

架構在網路這條高速公路上的新創,講求的是智慧密集,而非勞力密集。
並非所有的事情都適合「簡單粗暴」。我其實對這幾個字非常感冒:如果花錢可以簡單粗暴,那麼也應該是闊少爺的行徑;如果打造一個產品可以簡單粗暴,使用者對你也會極其簡單粗暴。
同樣的道理,新創(特別是)在找到PMF前,對於花錢絕對不能簡單粗暴,而是精打細算。
再呼應一下Paul Graham的說法,如果走進一個公司,大家問的是「你們公司才 二三十個人也可以做出這樣的產品?」,那麼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權力來自人民授權。在民主國家,人民就是「主人」,政府理當將人民視為「客戶」,以被授予的權力服務人民。在寫完上一篇〈政治也需要創新〉之後,我想把存在心中許久的一個問題提出來探討:「對政府而言,人民究竟是『主人』?還是『客戶』?」
關注加密貨幣議題至今,幣圈市場紛紛擾擾;筆者除了不斷呼籲政府部門要有積極作為,對於誆騙大眾金錢的不肖業者採取措施之外,同時也期許業者透過自律機制,建立起合理的運作準則並維持良好形象,促進相關產業的長久發展。
政治創新總是發生在動盪的年代。民主化二十多年的台灣,雖然享受著十大建設積下的成果,但經濟也停滯了二十年;當政府喊著「創新」的時候,卻忘了真正最需要創新的是它自己。
2019年8月12日,部落格界有個重大購併案:WordPress系統的開發者Automattic公司宣布,將從Verizon手上把Tumblr買下來。筆者認為,Tumblr有了真正懂部落格的人當新老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2019年8月9日,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在遭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以限制使用Android系統制裁的前提之下,推出了自行研發的「鴻蒙」(Harmony OS)作業系統,希望能減少、甚至擺脫對美國和Android的依賴。但鴻蒙有機會嗎?
近年來,隱私權受到許多人重視;雖然這個權利未必會載入各國憲法獲得保障,但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逐漸發展成受到各種法律系統保障的基本權利。原因正是個人權利逐漸受到重視,更因為隱私權與個人人格發展的完整性與尊嚴,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權力來自人民授權。在民主國家,人民就是「主人」,政府理當將人民視為「客戶」,以被授予的權力服務人民。在寫完上一篇〈政治也需要創新〉之後,我想把存在心中許久的一個問題提出來探討:「對政府而言,人民究竟是『主人』?還是『客戶』?」
關注加密貨幣議題至今,幣圈市場紛紛擾擾;筆者除了不斷呼籲政府部門要有積極作為,對於誆騙大眾金錢的不肖業者採取措施之外,同時也期許業者透過自律機制,建立起合理的運作準則並維持良好形象,促進相關產業的長久發展。
政治創新總是發生在動盪的年代。民主化二十多年的台灣,雖然享受著十大建設積下的成果,但經濟也停滯了二十年;當政府喊著「創新」的時候,卻忘了真正最需要創新的是它自己。
2019年8月12日,部落格界有個重大購併案:WordPress系統的開發者Automattic公司宣布,將從Verizon手上把Tumblr買下來。筆者認為,Tumblr有了真正懂部落格的人當新老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2019年8月9日,中國科技公司華為在遭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以限制使用Android系統制裁的前提之下,推出了自行研發的「鴻蒙」(Harmony OS)作業系統,希望能減少、甚至擺脫對美國和Android的依賴。但鴻蒙有機會嗎?
近年來,隱私權受到許多人重視;雖然這個權利未必會載入各國憲法獲得保障,但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逐漸發展成受到各種法律系統保障的基本權利。原因正是個人權利逐漸受到重視,更因為隱私權與個人人格發展的完整性與尊嚴,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創業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旅程。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還是已經在這條道路上前行一段時間的企業家,成功的關鍵在於你如何應對各種挑戰。這篇文章將探討初創企業需要注意的五件事,幫助你更順利地實現夢想。 #1. 明確的商業計劃 在創業初期,制定一個清晰且可行的商業計劃至關重要。這個計劃不僅要包括你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創業家在籌資過程中會遇到天使投資人、專業創業投資人和企業集團投資人的需求。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籌資並非僅憑商業模式。本文介紹了從性別天使角度對新創的評估標準,並就產品採用、發展狀態、智財權、客戶參與、市場潛力、經驗和財務模式提出建議。
Thumbnail
風險資本投資對於創新和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本文主要介紹專業風險資本市場及其子分類。您將瞭解到專業風險資本市場的特點和投資階段,並明白專業風險資本如何對創業企業提供資金和增值服務。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初創企業每年能生存下來的人數只有1%,那究竟是什麼影響了成功與失敗? 對於初創階段的中小型企業,每份資訊落差,每份細微差異都是影響的關鍵,本篇將詳細探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關注商業模式、財務狀況及追蹤客戶反饋三大要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微型創業的成功心法以及一個創意型創業者的案例,並且列舉出創業容易但成功艱難的事實。本文建議了以下五大心法:專業勝出眾多競爭對手、盡快建立管理與財務概念、利用網路打開通路、避免客源過度集中以及自己督促自己。這篇文章以經驗分享和案例故事為主,並且提供了實際的創業建議。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創業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旅程。無論你是剛起步的創業者,還是已經在這條道路上前行一段時間的企業家,成功的關鍵在於你如何應對各種挑戰。這篇文章將探討初創企業需要注意的五件事,幫助你更順利地實現夢想。 #1. 明確的商業計劃 在創業初期,制定一個清晰且可行的商業計劃至關重要。這個計劃不僅要包括你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創業家在籌資過程中會遇到天使投資人、專業創業投資人和企業集團投資人的需求。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籌資並非僅憑商業模式。本文介紹了從性別天使角度對新創的評估標準,並就產品採用、發展狀態、智財權、客戶參與、市場潛力、經驗和財務模式提出建議。
Thumbnail
風險資本投資對於創新和經濟增長至關重要。本文主要介紹專業風險資本市場及其子分類。您將瞭解到專業風險資本市場的特點和投資階段,並明白專業風險資本如何對創業企業提供資金和增值服務。
Thumbnail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初創企業每年能生存下來的人數只有1%,那究竟是什麼影響了成功與失敗? 對於初創階段的中小型企業,每份資訊落差,每份細微差異都是影響的關鍵,本篇將詳細探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該關注商業模式、財務狀況及追蹤客戶反饋三大要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微型創業的成功心法以及一個創意型創業者的案例,並且列舉出創業容易但成功艱難的事實。本文建議了以下五大心法:專業勝出眾多競爭對手、盡快建立管理與財務概念、利用網路打開通路、避免客源過度集中以及自己督促自己。這篇文章以經驗分享和案例故事為主,並且提供了實際的創業建議。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