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接案成長史 4:在家工作半年回顧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正式離開職場剛滿一年;正式開啟接案,剛超過半年;距離上篇文章隔了四個月,分享大家,這半年小六工作室都發生了什麼?

這半年,經手的案子類型包含:臉書文案.品牌故事.翻譯書籍.商品活動提案.採訪編輯;這些類型來自的產業類別有:生殖醫療.歐式餐廳.一般消費.風格選物.文創產業。

其實,跟幾個月前差不多,並沒有增加多少客戶,但反而一路忙到九月,甚至明確的工作項目已經排去十月多了。接案前,對這個領域的預想是:會換很多客戶、不斷應付不同案子?我以自己的經驗來看,其實沒有。

我的客戶其實屈指可數,甚至,在半年期的104接案網刊登到期後,我也沒有續約,因為目前已經觸碰到了,接案手藝人的天花板:時間。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多,只要幸運累積幾家穩定的客戶,其實真的沒辦法多接幾家。我想不同型態的接案者,應該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我以具體的比喻:我的接案狀況,像是投入了ETF基金,標的可能只有幾檔,緩慢的、也不會很大起伏,更不用三天兩頭盯盤(觀望著104接案網的動靜)。ETF不像個股,有著快速回報的興奮、或突然高漲的收益,相對的套牢時(沒有案子)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困頓不安。

◆ ◆ ◆ ◆ ◆

所以我個人而言,和我的投資偏好一樣,我偏好這樣的狀態。但接案手藝人的現實面(不浪漫的那面),我也想分享在這:

【最初的現實】
還記得最初,我每天寫下日誌心得,一直煩惱著萬一沒有工作上門怎麼辦?事實上,我們很容易放大恐懼,在恐懼和憂慮之中,我們會一直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每天度日如年,仍然只在擔憂和猜測之中。

面對恐懼與不安,你需要做的,就是拿一本筆記本、一支筆,記錄下每天你的心情。因為當抽離主觀的情緒,你會客觀發現,不過才沒過幾天而已。但會引起焦慮的,還有周邊因素,譬如金錢壓力或來自親友關注的壓力。甚至,剛在家工作時,連大樓管理員都會密切關懷你怎麼沒去上班?懷孕了?你跟他說你單純想當家庭主婦,管理員還會隔三差五的提醒你要經常出去走走、運動。在起初接案不穩定時,他的關心,讓我倍感壓力。但幾個月後,我真實很忙碌,反而能客觀的解讀他是出於關心提醒。所以,真正會引起恐慌與不安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在金錢上,反正我在社會的年薪也不高,所以本來就預留著超過年薪的儲蓄。老公每個月也有發零用錢,加上他對我的態度是希望我有事做就好。家人的反應一直是很重要的依靠,我很慶幸,在我任性不工作時,老公對我的反應:在離職前他是堅決反對我離開職場的,但真正離職後,他是轉向支持,想休息就休息吧,不急。他一直都是擔心我做出錯誤決定會先投反對票的人,但真正發生了,卻會一無反顧的支持。

完全休息了無所事事的半年,感覺內心已經修復一些。剛好那時是農曆春節,在春節後,我就決定開始接案人生!104的接案刊登,半年要$3800。我還記得我老公當時說,買一年或半年都沒差,妳能賺回來就算厲害了!後來才知道,在他原先的概念裡,我只要有一家客戶,讓我有點事情做,他就覺得可以了。

雖然我的任性,背後有著別人的支持。但有些心路歷程,仍是我自己經歷的,閱讀的人也能從中獲得資訊。

◆ ◆ ◆ ◆ ◆

【接案發大財?】
接案也算是自己當老闆,當自己的老闆。偶而遇到思緒困頓時,我可是會放下手上工作來去散步、喝杯咖啡的呢。但要是我是老闆,我會雇用自己這樣的人嗎?如果我有員工,我會全心信任他也這麼做?想想果然還是自己弄最單純。

跟銷售貿易的成本不同,要採購、要囤貨,但也比較有機會,一份努力帶來多份收益。而接案的成本,每天就是固定的時間,用不完、不夠用,每天世界還是會填補給你,只是一份努力,只能帶來一份收益。接案手藝人的天花板就是:能力、時間,我自己很快就觸碰到天花板了。唯獨幸運的是,雖然沒有發大財,但至少,目前攤算下來,還維持著跟原本薪資差不多的水平。

其實以接案要能維持薪資,遠比想像的難太多了。假設一個案子兩千,每月要接多少才能觸及月薪?而大一點的案子,走程往往超過一個月,甚至很多個月,這也意味著,收入也不會每月出現。如果心情會跟著收入而動盪,那可能真的還是當上班族會比較省心,畢竟上班的時間,喝個咖啡、瀏覽個網頁,都是算在薪資中的。接案的世界,是真正拿自己的成果,去交易收入的,並且交易的過程中,仍會有額外修改、調整的可能,這仍會增加非常多的成本,但收入卻不會增加,背後不會有老闆為我們擔負虧損,我們就是認了虧也要完成的。

我相信肯定是有人能接案發大財!他肯定能力特別好,能服務世界的更多需求、帶給社會更多價值。不過平凡如我,能在剛開始就踏穩,我已經滿心感激了。

◆ ◆ ◆ ◆ ◆

【接案過活?】
更明白的說,我離開職場,並非出於對世界的不滿。而是對我自己的不滿。

除了每天六點半出門,回到家都是晚上,通車佔了一天三小時。想煮晚餐,吃完收完都九點半,這是現代人的日常。每天都在急急趕趕,幫公司想辦法、幫事件想怎麼辦,付出了心力勞力,一半是能力不及,另一半是公司不在社會的上升產業渠道。即使奮力著游,也都不知道現在到底脫離原點了沒有?再回頭,發現工作多年,卻拿不出什麼具體的作品集,當個每天都在幫忙解決問題的行銷&企劃,卻沒留下什麼驚天動地的履歷。出了原本的領域,還真不知自己到底會什麼?行銷、企劃,圍著這個領域冒出了一堆認證與課程,還有看也看不完的新熱點,真的有把什麼做好嗎?不,沒有。我對自己很不滿,即使老闆疼愛、在公司表現也不差,但爬出了那口井,望著這個世界,我仍是非常微小的。想想,人生難道就是這樣虛無飄渺的不知道在幹嘛?

電影肖申克監獄裡有一句:要嘛忙著活;要嘛忙著死。

當了快要十年行銷企劃相關的職務,我很容易就知道「公關語調」還有「行銷訴求」。但只要看穿那一層,多半明瞭商業邏輯就是有一層規律。因為是行銷,所以工作經歷累積出,我就是個社會薰陶的「表現型人格」,行銷的工作本來就是包裝,還有抓賣點啊⋯⋯所以很容易讓自己也變成表現型的樣貌。當你回頭看我前幾篇接案文章,也能嗅到表現行人格的公關語調、行銷訴求的關鍵字。會讓我不快樂的,就是這層衝突,心裡是學習型人格,卻因為學習的步調緩慢,跟不上這世界的運轉,只好讓自己轉變,內心卻一天比一天徬徨、空曠,直到需要完全停下腳步重新調校。

想要接案或在家工作的人,一定要想清楚,你是逃避這公司?這世界嗎?如果是,那你逃避的項目,會在某一天,用更嚴厲的漩渦席捲而來將你覆蓋。唯有真正面對自己的心,才能潛到漩渦的最底部,逃離渦流,才緩緩、但是狼狽的,游上來,當重新游上岸,眼前才是新的世界。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接案,不能過活,也不能養家!不是收入不符合養家,而是心裡不能抱有這種念想。它不是穩定十拿九穩打包票的例行收入,未來我還不知道,但至少這半年,我還沒有形成一個可以複製的內核。如果懷抱著「養家」的這種急迫心思,可能案子也無法靜下心來做好、甚至不合理的調高價碼,短期雖然收入湧現,但長期,可能永遠只能做過路客。只有專心把事情做好,才能用少少的幾間客戶,槓出後面長長的合作關係,心思一急,無論是成果或報價,嚇跑客人也得不償失,重新開發客戶得花更多心力與默契。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就像好市多堅持15%以內的獲利率,他的護城河就是降低收益。因為好處一湧現,競爭者全都會冒出來搶,競爭者不可怕,可怕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因此當保持著合理的獲利,期望能走得更遠一些。

◆ ◆ ◆ ◆ ◆

【回顧】
開頭提到,這半年,經手的案子類型包含:臉書文案.品牌故事.翻譯書籍.商品活動提案.採訪編輯;這些類型來自的產業類別有:生殖醫療.歐式餐廳.一般消費.風格選物.文創產業。

其實很多案子現在都還在手上進行中,但回頭一望,當初覺得沒有具體作品累積的慌張,半年後完全不用憂這個心。這每一項,都成了各自獨立的作品集,但唯一,我現在完全沒有時間去更新履歷、104、工作室的FB。因為如果一更新,我有辦法應付新進來的案子?會不會影響我手上案子的步調與思緒?會!會影響。所以為了保障我出手的品質,我寧可把進度停在這裡,反覆地去把我該打磨好的手藝,耐心的靜靜打磨。

接案的對象通常很容易直接聯繫到中小公司的企業主,為了讓自己的路更開闊,每天仍然會學習跟閱讀,對接案也能起正面的效果。這世界真的很奇妙,當我們慌忙的快跑,結果好像鬼打牆。反而現在慢慢的忙、深深的探訪,居然莫名也累積了一些看得到的實體。譬如寫作吧,我們都說沒時間、不知道要寫什麼,但忍著進行,還是能留下個很多篇的紀錄,想做的事就別想了,立即開始就做了!

在家工作、接案、斜槓,這幾個名詞並不帶有美好,甚至很多光鮮的背後總有陰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比較重要,因為恐慌、壓力,是源自於自己的心。我也是在案子穩定後,才感覺到舒暢、自信,甚至一週還敢抽出一天的下午,去學校操場散散步。那裡都是爺爺、奶奶,不大有年輕人,案子不穩時自己也會擔憂,覺得我是否出現在這好像有點罪惡,反而百貨公司還能舒適的覺得自己像個偷閒的上班族。

但現在,我最喜歡的就是每週按著工作進度表,有進度,還能看著窗外的日光(上班的時候建築物都包得看不見太陽),一週抽個幾天,頂著黃昏的暖陽去買點食材,還會遇到放學的小孩,甚至還曾有男孩隔著店家玻璃,衝著我露出牙齒嘻嘻笑,很可愛!但回到工作,必須有心理準備,一切都可能超出意料,回頭修改、重新再來,時間隨時可能賠本,會心情不美好,但一定要問問自己的優先順序,如果是真心想把事情做好,那這些過程又算什麼?只是學習路上的一點石頭罷了。

小六的接案發展史仍會以現在進行式的狀況慢慢更新,把成長的腳步公開分享。是成是敗?我也不知道(哈)總之,只要沒有餓死,還活著,就暫時繼續這樣幹吧!未來怎樣也不設限,先把自己準備好,呈現出來,其他就放任給時間安排。


◆ ◆ ◆ ◆ ◆

raw-image

這是小六與你分享的第013篇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小六
54會員
56內容數
❝ 再忙,也要抽空喝杯茶 .ᐟ.ᐟ
我是小六的其他內容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2025/01/25
在「職場邊界失衡」對人際關係與工作貢獻的破壞力上,我有一個極具衝擊性的例子。這個故事來自我剛踏入社會、進入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如願進入票選「新世代百大最嚮往企業」之一的公司,卻在那裡經歷了一場深刻的邊界教訓。 【初入職場的震撼教育】 每天從土城通勤到市中心,公司離家遠,我總是早
Thumbnail
2024/07/16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2024/07/16
我們處在資訊爆量的時代,以往的寫作模式越來越不順手! ❝ 系統式的思考,拼圖式的寫作 ❞ 或許是個解方。 從安排旅遊中獲得寫作效率的啟發,套用之後,完成文章的效率突然跳脫泥沼大提升~
Thumbnail
2022/10/13
我是 #自由接案者 把持著「#開放關係 的工作連接」。 所以有很大機率,會推掉案子、或不接部分工作。 保持 離群客觀、覺知清醒,能在必要時刻發揮出:「#像聚餐酒後的指定駕駛」的重責大任。 開放關係有兩個層面: 1、對象 2、工作(事情)本身 留白,是為了給合適的鏈接啟動。 — 合適的 [#對象]..
Thumbnail
2022/10/13
我是 #自由接案者 把持著「#開放關係 的工作連接」。 所以有很大機率,會推掉案子、或不接部分工作。 保持 離群客觀、覺知清醒,能在必要時刻發揮出:「#像聚餐酒後的指定駕駛」的重責大任。 開放關係有兩個層面: 1、對象 2、工作(事情)本身 留白,是為了給合適的鏈接啟動。 — 合適的 [#對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嗨~我是夢夢 ♡ 每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默默開始列購物清單 畢竟「蝦皮雙11」真的太好買啦 🛒✨ 這次就想跟大家分享幾樣我自己平常有在用、也準備趁雙11補貨的好物, 順便聊聊我最近開始玩的「蝦皮分潤計畫」,怎麼讓分享變成小小被動收入 💰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分享如何透過蝦皮解決毛孩(多芬)因換季和食物引發的皮膚過敏問題,從選用單一蛋白質的火雞肉主食,到利用寵物防舔衣舒緩傷口,並結合蝦皮雙11購物節的優惠資訊與蝦皮分潤計畫的實用教學。
Thumbnail
說到接案之後的生活,每個人第一的印象是接案的人好像過的很自由,不用早起、不用通勤,想要工作的時候在工作就好了。跟上班族相比,接案的生活似乎充滿了愛與和平。其實大家對於接案的生活看法說中一半,另一半是進去之後才知道的酸甜苦辣,現在就來分享我接案之後的幾個重要改變。
Thumbnail
說到接案之後的生活,每個人第一的印象是接案的人好像過的很自由,不用早起、不用通勤,想要工作的時候在工作就好了。跟上班族相比,接案的生活似乎充滿了愛與和平。其實大家對於接案的生活看法說中一半,另一半是進去之後才知道的酸甜苦辣,現在就來分享我接案之後的幾個重要改變。
Thumbnail
我覺得一件事情要能繼續下去,除了堅持之外,也必須要有所謂的契機。在接案路上我磕磕碰碰,要不是有契機出現的話,或許我現在也還在公司裡上班。
Thumbnail
我覺得一件事情要能繼續下去,除了堅持之外,也必須要有所謂的契機。在接案路上我磕磕碰碰,要不是有契機出現的話,或許我現在也還在公司裡上班。
Thumbnail
接案者顯性的天花板是時間,但還有隱性的天花板... 當告別職場,成為一名自僱者時,需要設定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
Thumbnail
接案者顯性的天花板是時間,但還有隱性的天花板... 當告別職場,成為一名自僱者時,需要設定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
Thumbnail
我想,我還是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困在傳統中對「工作」的定義裡了!更在大部分時候花太多時間去焦慮「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做單一個工作就能養活自己?」;我想,我只是從來沒有甘心的接受:我就是必須靠「使出渾身解數」待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Thumbnail
我想,我還是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困在傳統中對「工作」的定義裡了!更在大部分時候花太多時間去焦慮「為什麼我沒有辦法做單一個工作就能養活自己?」;我想,我只是從來沒有甘心的接受:我就是必須靠「使出渾身解數」待在這個世界上的人!
Thumbnail
也許就這樣了吧? 我最多也只能走到這裡。 收拾行李準備折返,回頭卻發現自己也走了蠻長一段路了,真的要放棄嗎? 在放棄當自由工作者前,我做了這三件事來檢視自己。
Thumbnail
也許就這樣了吧? 我最多也只能走到這裡。 收拾行李準備折返,回頭卻發現自己也走了蠻長一段路了,真的要放棄嗎? 在放棄當自由工作者前,我做了這三件事來檢視自己。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無法下班的人生,很多人以為我甘之如飴或覺得我厭惡不已。練劍、磨劍、出劍,會有多種情緒的轉折變化。我不想要回到年收入百萬的那種焦慮和壓迫裡,但我也不想要日日擔心收入沒有、存款歸零這些憂慮。
Thumbnail
其實「錢」能解決的事,從來不是大事。該焦慮的不是年收入百萬跟月收入零之間的起伏,而是錢怎麼也買不到的一夜好眠、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一點溫柔的陪伴!
Thumbnail
其實「錢」能解決的事,從來不是大事。該焦慮的不是年收入百萬跟月收入零之間的起伏,而是錢怎麼也買不到的一夜好眠、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一點溫柔的陪伴!
Thumbnail
真的要問我:「案子哪裡來?」我答不出來。在那個出版氣勢正盛之時,我只需要工作,不需要擔心「工作在哪裡!」自然會一本又一本的延續下去,但多半我所有的工作都只會擠在每個月的18號到月底這兩個星期!也就是這兩個星期,我必須做完一個月的工作量,哪還管什麼接案的注意事項和技巧,更別說什麼溝通要注意什麼細節了!
Thumbnail
真的要問我:「案子哪裡來?」我答不出來。在那個出版氣勢正盛之時,我只需要工作,不需要擔心「工作在哪裡!」自然會一本又一本的延續下去,但多半我所有的工作都只會擠在每個月的18號到月底這兩個星期!也就是這兩個星期,我必須做完一個月的工作量,哪還管什麼接案的注意事項和技巧,更別說什麼溝通要注意什麼細節了!
Thumbnail
去年(2019)春節後,小六正式展開接案,至今已經一年。 想當初沒有人真的預料得到,我會真的將接案變長期的工作發展,在開始之前,我以為我會接不到案子、老公以為我頂多只有一家客戶,很多人以為,我或許很快便會重回職場繼續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我想對您說,是的,我存活下來了。而關鍵是...
Thumbnail
去年(2019)春節後,小六正式展開接案,至今已經一年。 想當初沒有人真的預料得到,我會真的將接案變長期的工作發展,在開始之前,我以為我會接不到案子、老公以為我頂多只有一家客戶,很多人以為,我或許很快便會重回職場繼續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我想對您說,是的,我存活下來了。而關鍵是...
Thumbnail
正式離開職場剛滿一年;正式開啟接案,剛超過半年;距離上篇文章隔了四個月,分享大家,這半年小六工作室都發生了什麼? 這半年,經手的案子類型包含:臉書文案.品牌故事.翻譯書籍.商品活動提案.採訪編輯;這些類型來自的產業類別有:生殖醫療.歐式餐廳.一般消費.風格選物.文創產業。
Thumbnail
正式離開職場剛滿一年;正式開啟接案,剛超過半年;距離上篇文章隔了四個月,分享大家,這半年小六工作室都發生了什麼? 這半年,經手的案子類型包含:臉書文案.品牌故事.翻譯書籍.商品活動提案.採訪編輯;這些類型來自的產業類別有:生殖醫療.歐式餐廳.一般消費.風格選物.文創產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