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堆人沒有「道德需要終身學習」的概念。
△ 一些人欠缺好奇心,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的信徒。
△ 同情工人、農人、遊民及其他社會基層民眾,但是不少缺乏同理心。
△ 不太在意自己所屬世代對人有沒有禮貌,但是非常在意其他世代的表現。
△ 主觀意識很強,好像不太會欣賞其他年級的生活方式。
△ 一談到「品德」,馬上想到「親子教育」、「學校教育」,甚少想到「自己」。
△ 對自己的社會經驗過於自信,很少省思那些經驗正確不正確,可不可靠。
△ 非常強調「人要適應社會」,好像一不小心,「人」就會脫離「社會」而去。
△ 誤解、濫用「EQ」、「HQ」、「抗壓性」等概念,而且常把「EQ」、「品德」混為一談。
△ 除了把「EQ」、「品德」混為一談,也沒仔細思考「忍」與「抗壓性」的區別。
△ 常把「社會」掛在嘴邊,直接把「社會大多數人抱持的觀念、想法、作法等等」直接當作「真理」。
△ 對「高齡化社會」非常焦慮,而且焦慮程度遠勝過那些正在受苦受難的一、二、三年級生。
△ 滿在意孝道沒落,可是十有八九是在擔心自己的未來,不是關心自己父母與其他長輩的生存現況。
△ 喜歡談論年輕人的競爭力,忘了自己也在同個位子上,幾乎不談論前輩與自己所屬世代有沒有競爭力,也不太思考自己所屬世代究竟對未來的社會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現今那些談論教育的四、五年級生,其實該回顧這六十幾年來(1945~迄今)的學校教育,尤其是國小、國中階段,自己接受了什麼樣的國民義務教育。如果認為這「沒有必要」或是覺得「有礙面子」避而不論,只是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談論「年輕人」、「下一代」、「孩子」之類,我認為是無用的。
試想,如果中、老年人年輕時所受的三民主義及生活倫理教育,都沒讓他們變成「聖人」,甚至成為「素質尚可的國民」,我們憑什麼認定:同樣的教育方法能對年輕世代產生正面的影響?能形塑出更優質的年輕世代呢?
其次,許多四、五年級生雖然以年輕時代的自立自強與艱苦奮鬥經驗為榮為傲,可是並沒有因此擺脫童年時代貧困生活帶來的負面陰影,不少人擔心自己前半生積累的錢財、人脈及其他資源,會因下一代失業、高學歷低成就、啃老而消耗殆盡。儘管不少人會像林火旺那樣──拿自己童年時的貧困生活經驗,勸說年輕世代,可是多少人「真心接納」甚至「喜歡過那種清貧簡樸生活」呢?
由於許多四、五年級生曾經擁有的「貧困生活」,是受到上一代的牽連,無從選擇也無法迴避,根本不是為了實現某種理想而做出的選擇(像顏回那樣),因此在許多人的心中,「一個人過著貧窮或清寒的生活」仍然是一件可悲又可恥的事情,能不談就不談,並沒有因後來的輝煌成就、他人的讚美等事物而改變。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關係,四、五年級生普遍有某種情結,表現在外的一個特點,就是──論人論事往往聚焦在「這個人努不努力」、「這個人用不用心」、「每個人的樂觀或悲觀會決定人生的成敗」這些既定的說法,而不從「社會階級」或是制度、體制這些角度,進一步深入思考,有些人甚至走極端──把「每個人的人生成敗,都是自己的______(心、態度、意念等等)造就!」諸如此類的信念,當作宗教信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