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社福人員的高待遇就意味組織有弊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蘋果日報近來披露,某間歷史悠久的身心障礙福利團體,有財務責信不佳、剝削按摩師勞動條件、家族企業化、捐款沒反映在員工待遇......等弊端,報導也提到該團體高階主管薪資達六位數,超出社福界「一般行情」,把這件事當成組織的弊端處理。

任何組織如果有弊端當然需要糾正,但報導怎麼寫得社福從業人員月薪五六萬甚至六位數,就是很荒謬、沒道理的事?報導似乎在暗示,在社福界或非盈利公益團體,不管階級年資學經歷怎樣,拿高薪就是不正常的。如果一個社福或NGO組織,裡面的員工或高階主管薪水「超出社會期待」,大家可以合理懷疑這個組織就存在弊端。

媒體老是這樣報導社福團體,社會當然覺得社福工作人員苦哈哈是常態,薪水高不是員工有問題,不然就機構有問題,社福、社工勞動條件提昇,就是永不可實現的夢想。

之前紅十字會的法律定位產生爭議,裡面高階主管薪資六位數也被當成不正常的弊端。紅十字會當然需要整頓,法律定位也要釐清,但這跟裡面的工作人員薪資是兩回事,除非能證明這些人拿的是「不當得利」,那還可以追繳(比照「黨職併公職」作法),如果這些人也是認認真真作事,沒有違法也不做什麼缺德勾當,那薪水高又有什麼錯?


蘋果日報的針對某團體的系列報導,有提到另外一間兼具規模和福利歷史的兒少社福機構,如果把它當成營利企業,員工1,400多人(台灣營利企業這樣規模的也不多),營業據點遍佈全國的企業,一年收入上億,營業額也上億,結果它的高階主管薪水5~6萬,最高階的CEO是十萬,你會不會覺得這間公司快倒閉了?而這還是在社福領域普遍高薪的組織了。

任何行業,只要合法正派經營,不管營利非營利,對社會或服務對象有相當貢獻,在符合機構責信和財務負擔前提下,給予工作人員高報酬就完全是合理的。全台灣最大的「非盈利組織」就是政府單位不是嗎,軍公教人員待遇即便在年金改革之後,仍是社會大眾普遍欣羨的,為什麼換成民間團體就是錯誤的?

衛生福利部雖然想用提高民間團體社工人事費用補助方式,給基層社福人員加薪,但社會對於這行業工作人員勞動條件的理解,可能是薪資待遇一直裹足不前的障礙之一,推動社福工作最重要的資本就是「人」,因此給予適足的勞動條件和待遇,才是提昇服務的保障,如果大家仍然有社福工作人員拿高待遇就是錯誤、剝削的觀念,那這個行業也就別期待有高素質、熱忱的人力投入,服務品質的提昇,也就成為永遠的空想了,難道這是台灣社會要的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4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12/09
之前勞動部霸凌事件,隨後中央到地方社政單位都傳出,發生過類似事件,難道是社工社福背景的公務員,人格特別惡劣或低下?深究原因,社福、社政單位壓力過大,人事流動頻繁,容易發生劣幣逐良幣的事情,個性溫和、軟弱的人容易被「凹」,要不全接下來,做到受不了走人;或者據理力爭,武裝自己,變成惹不起的刺蝟.....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4
政府服務不再委託服務,並非民間就沒有活力,剛好相反,民間團體要從招標、委託案的窠臼中解放,活力才能重現。台灣社會福利運動蓬勃發展的1990年代至本世紀初,是民間活力能量最強大的時期,推動了許多制度變革。當福利服務大量委外,推動變革的民間組織,瞬間矮化為一般《政府採購法》的「廠商」..........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2024/06/13
收信平安 去年碰到妳本人那次,很欣慰,只是當時日夜作息顛倒,非回家睡覺,所以沒什麼交流,遺憾,希望有機會見面多聊一點。 但初次見面的粗淺印象,我已可以理解,為什麼你在那個社運小團體,尤其是T的底下作事,會那麼痛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有社福從業人員上網提問,提到任職單位依官方補助上限給薪,不願再加薪,而想了解除改當正式公務員,還有哪些服務領域的社工薪資較高,或有加薪機會? 以我從事多樣社福工作經驗,搭配訪談及觀察,可這樣從社福工作得到更多收入:
Thumbnail
有社福從業人員上網提問,提到任職單位依官方補助上限給薪,不願再加薪,而想了解除改當正式公務員,還有哪些服務領域的社工薪資較高,或有加薪機會? 以我從事多樣社福工作經驗,搭配訪談及觀察,可這樣從社福工作得到更多收入: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和我們分析,這場會議看似改善社工勞動待遇,為何社工們還要抗議?近日仍然傳出社工回捐的爭議,到底有什麼新的變形?
Thumbnail
本集節目邀請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秘書長郭志南和我們分析,這場會議看似改善社工勞動待遇,為何社工們還要抗議?近日仍然傳出社工回捐的爭議,到底有什麼新的變形?
Thumbnail
社福工作人員薪資被迫回捐事件頻繁,政府積極喊話保護社工勞權,但是又出現「新型薪資回捐手法」。今(19)天立委陳椒華、時代力量黨彰化員林區服務處陪同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召開記者會揭露「新型薪資回捐手法」,工會接獲一名生服員投訴,他先前任職彰化縣某社福機構時,被要求以「親屬」名義回捐薪資.....
Thumbnail
社福工作人員薪資被迫回捐事件頻繁,政府積極喊話保護社工勞權,但是又出現「新型薪資回捐手法」。今(19)天立委陳椒華、時代力量黨彰化員林區服務處陪同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召開記者會揭露「新型薪資回捐手法」,工會接獲一名生服員投訴,他先前任職彰化縣某社福機構時,被要求以「親屬」名義回捐薪資.....
Thumbnail
台灣很多民眾都知道,社工大多在民間社福團體、官方單位工作,在此分享一則台灣社工界的新鮮事:保全公司徵社工。
Thumbnail
台灣很多民眾都知道,社工大多在民間社福團體、官方單位工作,在此分享一則台灣社工界的新鮮事:保全公司徵社工。
Thumbnail
如怕濫用經費,而反對民間社福團體買房、大幅裝修?不如從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衛福部公益勸募管理系統,調查社福單位的財務及業務概況、勸募計畫,了解社福單位的實際需求,提供適切資源提升社福服務品質,改善服務對象生活。
Thumbnail
如怕濫用經費,而反對民間社福團體買房、大幅裝修?不如從公益團體自律聯盟、衛福部公益勸募管理系統,調查社福單位的財務及業務概況、勸募計畫,了解社福單位的實際需求,提供適切資源提升社福服務品質,改善服務對象生活。
Thumbnail
我在<談強迫社工回捐薪資>提到,台灣部分社福單位要求社工回捐薪資問題。這下想當社工的人想問:如何知道哪些單位要求回捐?其實有幾種方式:
Thumbnail
我在<談強迫社工回捐薪資>提到,台灣部分社福單位要求社工回捐薪資問題。這下想當社工的人想問:如何知道哪些單位要求回捐?其實有幾種方式:
Thumbnail
為何這麼多社福單位要社工回捐?因為面對其他社福單位募款競爭,及民眾常過度集中捐款給知名社福單位,及媒體報導的個案、突發災害,引起捐款排擠。但平常行政、服務費用仍得付,為確保社福單位存續,才會請社工回捐。 加上......
Thumbnail
為何這麼多社福單位要社工回捐?因為面對其他社福單位募款競爭,及民眾常過度集中捐款給知名社福單位,及媒體報導的個案、突發災害,引起捐款排擠。但平常行政、服務費用仍得付,為確保社福單位存續,才會請社工回捐。 加上......
Thumbnail
確實台灣有大量「非營利組織」遭到困難,但要如何協助,值得審慎評估,而非灑錢式的補貼,如此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弊端和浪費。 非營利組織紓困,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有多「困」要「紓」?「非營利組織」顧名思義,就不是以賺錢、盈餘為目的,所以帳面虧損或無盈餘是常有的事,如何確定這是常態現象,還是由於疫情導致?
Thumbnail
確實台灣有大量「非營利組織」遭到困難,但要如何協助,值得審慎評估,而非灑錢式的補貼,如此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弊端和浪費。 非營利組織紓困,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有多「困」要「紓」?「非營利組織」顧名思義,就不是以賺錢、盈餘為目的,所以帳面虧損或無盈餘是常有的事,如何確定這是常態現象,還是由於疫情導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