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練重訓?小心別越練越歪!(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近年健身重訓風氣益盛,我覺得是超級棒的事。我自己本身也是愛好者,如果要我談談最有效益的健康投資,那重訓絕對會被我排在前面。

然而,在我的治療經驗裡,也不乏因為重訓受傷而來找我治療的人,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這件事。而其中我特別想提的是「年輕人健身」這件事,除了這是我臨床觀察到的一個有趣現象外,也導出我想跟大家傳達的理念。

這個有趣的觀察是,如果是中年以上(約35-55歲)開始學習健身的朋友,因受傷而來尋求治療通常是相對好醫的,反而是年輕人健身(約20-35歲),通常不太好醫。

我目前的解讀是,中年開始健身的朋友們,通常是因為意識到健康的需求,覺得自己應該Do Something ,這個階段風險意識與經濟能力都高,所以可能會請教練、可能會努力爬文(雖然很多觀念不見得正確)且採取相對保守的運動方式。加上身體覺得怪怪的就會趕快來尋醫,所以那怕有疼痛問題都能很快的控制,即便有比較不好處理的議題,也通常是之前不良習慣累積,而不真正是健身引起的。

年輕人反而令我意外,我遇過練得蠻壯的,來診時卻抱怨肩膀卡痛與手麻,經檢查是神經壓迫與胸廓出口症候群;也遇過二十出頭的小夥伴,看起來一副好好的,卻抱怨半夜會背會痛醒且不耐久坐,嚴重一點還會手麻,看了復健科、神經外科影像學查不出原因,還差點被說可能要開刀,還好後來檢查發現是核心太弱,身體撐不住導致筋膜障礙問題,幾次治療後效果很好。

這類的狀況多到會讓我訝異,但我好奇,為什麼呢?

我的觀察是,年輕朋友們健身重訓通常帶有更強烈的目的,希望練出更精實的身形,很多時候在看網路資訊往往是抓住一些方法後,就猛練起來了。然而,在身體狀況良好之下,疼痛狀況反而不會很快出現,往往要經過一陣子之後,「失衡」才會產生。

不管是哪一類的筋骨疼痛本來就往往起因於「失衡」,例如姿勢不良什麼的,而一般人要累積到四五十歲以上才有症狀(很多人會解讀為退化,但那是錯的!)。而年輕人健身引起的失衡可怕之處是因為這是被「練出來」的。治療上,除了要處理已經發生的關節或筋肉障礙的問題,還要對抗因訓練而強化的失衡力量。

怎麼辦呢?我的臨床介入策略是先減量,先大幅的減低重量與頻率,只有少數狀況我會建議完全停練(通常是發炎期或肌肉撕裂傷就一定要停)。

用低負荷的練習,重新找回身體正確的連結與出力的方式。人體並不是單純的肌肉棒子,不是單純的給刺激讓肌肥大就好。還有一個過程叫做「神經肌肉控制」,中翻中叫做「你的大腦怎麼控制你的身體」。這樣的訓練導引才能讓關節動作回到正確軌道上。

好啦~今天跟大家分享臨床觀察到的有趣現象。也透過案例讓大家瞭解「怎麼練」比「練什麼」更重要!凡事都有效果跟後果,可別讓後果來影響的你原本想達到的效果囉~

相信大家都很想瞭解,怎麼預防呢?不急,我們下篇見!

#專題介紹: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

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作者文章列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岳裕的沙龍
762會員
95內容數
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歡迎加入洪老師臉書粉專:岳裕物治師。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
洪岳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7
#足底筋膜與足弓的圓舞曲 #絞盤機制 試著現在做這件事:將你的腳趾頭兒們往上翹起,請問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 應該都是變高吧!這個現象在足弓偏低/扁平足身上的人會越明顯。 這個現象,就是足底筋膜有名的 #絞盤機制
Thumbnail
2020/11/27
#足底筋膜與足弓的圓舞曲 #絞盤機制 試著現在做這件事:將你的腳趾頭兒們往上翹起,請問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 應該都是變高吧!這個現象在足弓偏低/扁平足身上的人會越明顯。 這個現象,就是足底筋膜有名的 #絞盤機制
Thumbnail
2020/11/25
#足底筋膜怎麼照顧呢? #足底筋膜的特性又是什麼? 「起床的時候,踏到地板的瞬間,腳底會覺得刺痛,好像針扎一樣。走一走好像能舒緩。」 「走路走久一點,腳底會開始慢慢不舒服,到最後越來越刺,越來越難走路。」 以上就是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真實寫照,我是很平鋪直敘的說明這類患者的病情,而比這複雜的,大有人在。
Thumbnail
2020/11/25
#足底筋膜怎麼照顧呢? #足底筋膜的特性又是什麼? 「起床的時候,踏到地板的瞬間,腳底會覺得刺痛,好像針扎一樣。走一走好像能舒緩。」 「走路走久一點,腳底會開始慢慢不舒服,到最後越來越刺,越來越難走路。」 以上就是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真實寫照,我是很平鋪直敘的說明這類患者的病情,而比這複雜的,大有人在。
Thumbnail
2020/09/25
「最近開始練健身,可是為什麼怎麼練,小腹都不會消呢?」 「還被同事笑說都白練了~」 這是昨天初診患者(化名小真)跟我說的一些話,我看這我眼前這位很瘦的女生不斷的叨唸著,心中不禁覺得好笑XD。 「不用擔心啦!待會教你一招,你小腹就馬上消了!」
Thumbnail
2020/09/25
「最近開始練健身,可是為什麼怎麼練,小腹都不會消呢?」 「還被同事笑說都白練了~」 這是昨天初診患者(化名小真)跟我說的一些話,我看這我眼前這位很瘦的女生不斷的叨唸著,心中不禁覺得好笑XD。 「不用擔心啦!待會教你一招,你小腹就馬上消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接了幾個學生,發現都有些共同點 1.進入更年期的女性 2.都做過婦科手術 3.骨質密度檢測都有些問題 女性更年期後多會因為荷爾蒙變化身體會出現些問題:睡眠品質不好、熱潮紅、以前做起來輕鬆的事情或動作都漸感力不從心。 她們多會說:我都會散步、拉筋瑜珈、爬山啊,活動量跟以前比沒有變少還增加,怎麼還會
Thumbnail
最近接了幾個學生,發現都有些共同點 1.進入更年期的女性 2.都做過婦科手術 3.骨質密度檢測都有些問題 女性更年期後多會因為荷爾蒙變化身體會出現些問題:睡眠品質不好、熱潮紅、以前做起來輕鬆的事情或動作都漸感力不從心。 她們多會說:我都會散步、拉筋瑜珈、爬山啊,活動量跟以前比沒有變少還增加,怎麼還會
Thumbnail
#肌肉不會背叛你可是人會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能從肌力體能入門 #為什麼要訓練 1.以始為終,人體自然動作 久坐、長時間使用手機、坐姿辦公導致身體多部位過緊,容易讓身體肌肉代償而姿勢歪斜不自知。先改善活動度,鬆開恢復原有的空間,再循序漸進建立動作模式、漸進式重量符合、週期化訓練。 2.我做瑜伽
Thumbnail
#肌肉不會背叛你可是人會 #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能從肌力體能入門 #為什麼要訓練 1.以始為終,人體自然動作 久坐、長時間使用手機、坐姿辦公導致身體多部位過緊,容易讓身體肌肉代償而姿勢歪斜不自知。先改善活動度,鬆開恢復原有的空間,再循序漸進建立動作模式、漸進式重量符合、週期化訓練。 2.我做瑜伽
Thumbnail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Thumbnail
近幾年幾位資深老師大力推廣重量訓練的重要性,漸漸地在健身房裡慢慢看得到年長者在做訓練,就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的標準,老年人的定義,如下: 不管男女,年紀超過65歲以上,或 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合併有慢性或功能性狀況,『限制』體適能或日常活動
Thumbnail
  在遇到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以前,我的日常運動是瑜珈和慢跑。運動的初衷是永遠還在路上的減肥以及讓自己感覺健康。在健身房時會經過許多固定式器材與啞鈴,也不曾感到好奇。那是個肌力體能訓練仍不流行的年代,在當時對大部分人來說,重訓等於練很壯、肌肉變得會很大塊──那是健美先生才需要做的事。
Thumbnail
  在遇到重量訓練(以下簡稱重訓)以前,我的日常運動是瑜珈和慢跑。運動的初衷是永遠還在路上的減肥以及讓自己感覺健康。在健身房時會經過許多固定式器材與啞鈴,也不曾感到好奇。那是個肌力體能訓練仍不流行的年代,在當時對大部分人來說,重訓等於練很壯、肌肉變得會很大塊──那是健美先生才需要做的事。
Thumbnail
運動科學是人少數能反擊命運的手段 人們過去對於健康的想法大多來自醫學領域的研究,醫療的目的就是幫助受傷、生病、退化或是變異的人「回歸正常」,所以無傷無病的身體狀態,就是大多數人對於健康的認知。 人的身體科學上確定是可以「升級」的,所以最佳狀態應該是持續的增加力量、強化結構和提高功能。
Thumbnail
運動科學是人少數能反擊命運的手段 人們過去對於健康的想法大多來自醫學領域的研究,醫療的目的就是幫助受傷、生病、退化或是變異的人「回歸正常」,所以無傷無病的身體狀態,就是大多數人對於健康的認知。 人的身體科學上確定是可以「升級」的,所以最佳狀態應該是持續的增加力量、強化結構和提高功能。
Thumbnail
拔拔~可以抱我嗎? 嗚嗚嗚嗚嗚~ 好啦~好啦~你們兩個都來...阿~我的腰~ 簡單來說重訓好處有三: 增長肌肉 活絡神經系統 改善骨質 因此重訓適合當任何運動的基礎(包含健力),好比上述RPG的升等,同樣花時間,可畢其功於一役!!!常見訓練包含各方向的推與拉:
Thumbnail
拔拔~可以抱我嗎? 嗚嗚嗚嗚嗚~ 好啦~好啦~你們兩個都來...阿~我的腰~ 簡單來說重訓好處有三: 增長肌肉 活絡神經系統 改善骨質 因此重訓適合當任何運動的基礎(包含健力),好比上述RPG的升等,同樣花時間,可畢其功於一役!!!常見訓練包含各方向的推與拉:
Thumbnail
前篇提到年輕人健身衍伸出的一些狀況,提醒大家別忘了,許多筋骨病的本質是「失衡」,好好注意這些事、傾聽身體告訴你的聲音(怪怪的、不對稱感、不順、痠痛等),去理解身體,身體也會給你好的回報的。
Thumbnail
前篇提到年輕人健身衍伸出的一些狀況,提醒大家別忘了,許多筋骨病的本質是「失衡」,好好注意這些事、傾聽身體告訴你的聲音(怪怪的、不對稱感、不順、痠痛等),去理解身體,身體也會給你好的回報的。
Thumbnail
在我的治療經驗裡,也不乏因為重訓受傷而來找我治療的人,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這件事。而其中我特別想提的是「年輕人健身」這件事,除了這是我臨床觀察到的一個有趣現象外,也導出我想跟大家傳達的理念。
Thumbnail
在我的治療經驗裡,也不乏因為重訓受傷而來找我治療的人,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這件事。而其中我特別想提的是「年輕人健身」這件事,除了這是我臨床觀察到的一個有趣現象外,也導出我想跟大家傳達的理念。
Thumbnail
我的治療思維與哲學是盡可能幫助患者回到身體原來的狀態,這包含好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型態。「你,動了嗎?」
Thumbnail
我的治療思維與哲學是盡可能幫助患者回到身體原來的狀態,這包含好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型態。「你,動了嗎?」
Thumbnail
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難免退化,導致行動不便;行動不便,所以哪都不能去,所以煩躁,還要硬被加上中高齡者、銀髮族等稱呼,跟我們聊天好像只能聊保健、聊健康。偏偏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他們不懂這種煩,背地裡說著自己越來越固執,脾氣越來越差,家裡因此大小吵鬧不斷。這是年長者的心聲,也是許多家庭的日常。
Thumbnail
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難免退化,導致行動不便;行動不便,所以哪都不能去,所以煩躁,還要硬被加上中高齡者、銀髮族等稱呼,跟我們聊天好像只能聊保健、聊健康。偏偏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他們不懂這種煩,背地裡說著自己越來越固執,脾氣越來越差,家裡因此大小吵鬧不斷。這是年長者的心聲,也是許多家庭的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