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運動與貼紮,如何影響拇趾外翻呢?

(研究)運動與貼紮,如何影響拇趾外翻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一年來,因為職務轉換與公司對外的合作案,有非常大量的機會碰到足踝相關的問題,對於腳對我們身體的影響也越來越有深刻的體會。

這年來大量的閱讀文獻與研究,一直以來也在思考如何分享跟大家,但直接翻譯或說的很深奧從來就不是我想做的事,但畢竟是文獻,分享起來還是會有一些嚴肅的事,我會盡量寫的淺白,如果大家真的有疑問的,就留言發問囉~

raw-image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篇,研究貼紮與運動對於拇趾外翻患者的影響。這裡幫大家腦補一下,拇趾外翻很常見,特徵就是大拇趾看起來歪歪的,嚴重一點還會把大拇趾疊到第二趾上或下,在拇趾外側還可能突起一塊,臨床上真的有很多人因痛到走路的覺得很困難來求醫。

不同嚴重程度的拇趾外翻

不同嚴重程度的拇趾外翻

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為什麼會拇趾外翻呢?是遺傳嗎?是愛穿高跟鞋嗎?現在世界文獻的主流答案是「原因不明」。無論是遺傳、穿鞋、韌帶太鬆、低足弓等都可能是拇趾外翻的背後原因。關於拇趾外翻的成因分析與背後的解剖與生物力學機制,未來我會一樣以文獻跟大家分享。

好!回到這篇文章,我們先來看看這篇文章怎麼做的?

受試者是誰?

43-62歲,女性,有拇趾外翻(外翻大於15度)者。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手術、有穿鞋墊、關節已經卡住無法動開的人。

實驗組VS控制組

受試者分成兩組,控制組趾有做足部運動,實驗組除做足部運動以外,還在日常生活中配合貼紮(如下圖)。比較兩組治療內容對於拇趾外翻的影響。

raw-image

比什麼?

比1拇趾外翻角度、2疼痛指數、3步行能力。實驗組與控制組介入八週後,下面項目是否有改善。

拇趾外翻角度

raw-image

疼痛指數:患者自述,0分無痛、10分極痛。

步行能力

raw-image

運動貼紮內容與介入方法

運動1:伸展大拇趾(早晚做、重複10次)

將大拇趾往遠端拉,然後向外扳。伸展之。

(補充:這裡講得很簡單,其實跟很多人的想法一樣,就是既然大拇趾歪掉了,那就反向往外扳開。但這裡要提醒大家特別強調要先將腳趾往遠端拉後再往外拉,為了是減低關節壓力,也是臨床上比較安全的做法。伸展的原則為20秒,只能有微緊感,不應該有酸感或痛感)

運動2:主動強化大拇趾外展(早晚做、重複10次)

這是世界有名的分趾運動(toe-spread-out exercise),做法是將腳跟與小趾固定在地板後,大拇趾用力向外推,持續大約五秒。

raw-image

貼紮

貼紮的方法如下圖,分別將大拇趾與橫足弓圈住固定後,再用一條非彈性的膠布貼在內側縱足弓的內緣,目的是為了將大拇趾拉在較好的位置。貼紮需要貼10個小時(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且只有實驗組有貼。

raw-image

控制組:每天運動兩次(早晚),每個動作重複10次。

實驗組:每天運動兩次(早晚),每個動作重複10次。早上運動一次後,由治療師進行貼紮,貼10小時,之後貼紮取下,進行第二次運動。

結果

直接講結論,無論是控制組(只有運動)或實驗組(運動+貼紮),在實驗前後都有進步。但實驗組的進步特別是對於靜止的疼痛、走路時的疼痛、行走能力有很大幅度的改善。

如果大家想要更細節的研究數據,可以參考下表。

raw-image
raw-image

我的心得與解讀

這篇文獻對我而言最大的亮點是受試者的選取的年齡層(43-62歲)。無論是遺傳引起或後天因素,在我臨床經驗裡這個年齡層拇趾外翻的比例真的很高。

臨床上我會做的是徒手治療+足部運動訓練,通常在立即疼痛控制上能有不錯的效果,但患者回去走一走後,疼痛很容易復發,我總是在思考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更幫助我更延長我對患者治療的效果。

這篇文獻貢獻的方法:貼紮,其實就很有意義,以前我總覺得這在更年輕的族群(例如青少年,以矯正為目的)才有意義。但沒想到這在行走功能進展與疼痛控制有如此大的好處。市面上有些日用型的矯正帶其實就有同樣的功效,但我想這篇文獻很清楚告訴我們,對於中高齡拇趾外翻族群,角度不是重點,行走功能進步才是重點。

這篇對我的吸收是在專業上,但我特別想跟大家說兩件事,1拇趾外翻是可治療可面對的事:如果你身邊有長輩們因為姆趾外翻腳痛的困擾,其實是有保守性治療方法可以選擇的,而且研究證實可以讓行走弓能大幅進步。這為什麼重要呢?想想看,如果因為拇趾外翻引發疼痛,你會很想走路嗎?不會吧!很多長輩就因為這樣降低活動,然後......越來越無力,越來越不能走,那不是很可惜嗎?2如果你還年輕就有拇趾外翻,請不要輕忽,姆趾外翻真正成因不明,但有大量研究顯示出穿鞋行為是惡化的關鍵因素,所以請不要穿窄楦的鞋,亞洲人真的不適合,更不要穿高跟鞋了。另外年輕的拇趾外翻是有救的,建議大家就算還不痛,也要尋求專業協助喔!

這是一個好多人認為:"拇趾外翻?阿這不就是正常的嗎?我從小就這樣阿!"

慢性筋骨問題都是越早介入問題越容易改善,好好面對吧!好,今天分享到這,我們下次見!

#專題介紹: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

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作者文章列表


avatar-img
洪岳裕的沙龍
762會員
95內容數
每天三分鐘,建立一個小習慣,找回使用身體的自主權。我是一名愛碎念的物理治療師,自費物理治療的經驗讓我累積與患者身體相處的豐富經驗,希望這些碎念,能幫助到您與您的家人,歡迎加入洪老師臉書粉專:岳裕物治師。作者現服務於安和物理治療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洪岳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足底筋膜與足弓的圓舞曲 #絞盤機制 試著現在做這件事:將你的腳趾頭兒們往上翹起,請問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 應該都是變高吧!這個現象在足弓偏低/扁平足身上的人會越明顯。 這個現象,就是足底筋膜有名的 #絞盤機制
#足底筋膜怎麼照顧呢? #足底筋膜的特性又是什麼? 「起床的時候,踏到地板的瞬間,腳底會覺得刺痛,好像針扎一樣。走一走好像能舒緩。」 「走路走久一點,腳底會開始慢慢不舒服,到最後越來越刺,越來越難走路。」 以上就是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真實寫照,我是很平鋪直敘的說明這類患者的病情,而比這複雜的,大有人在。
「最近開始練健身,可是為什麼怎麼練,小腹都不會消呢?」 「還被同事笑說都白練了~」 這是昨天初診患者(化名小真)跟我說的一些話,我看這我眼前這位很瘦的女生不斷的叨唸著,心中不禁覺得好笑XD。 「不用擔心啦!待會教你一招,你小腹就馬上消了!」
#足底筋膜與足弓的圓舞曲 #絞盤機制 試著現在做這件事:將你的腳趾頭兒們往上翹起,請問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你的足弓是變高或變低呢? 應該都是變高吧!這個現象在足弓偏低/扁平足身上的人會越明顯。 這個現象,就是足底筋膜有名的 #絞盤機制
#足底筋膜怎麼照顧呢? #足底筋膜的特性又是什麼? 「起床的時候,踏到地板的瞬間,腳底會覺得刺痛,好像針扎一樣。走一走好像能舒緩。」 「走路走久一點,腳底會開始慢慢不舒服,到最後越來越刺,越來越難走路。」 以上就是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真實寫照,我是很平鋪直敘的說明這類患者的病情,而比這複雜的,大有人在。
「最近開始練健身,可是為什麼怎麼練,小腹都不會消呢?」 「還被同事笑說都白練了~」 這是昨天初診患者(化名小真)跟我說的一些話,我看這我眼前這位很瘦的女生不斷的叨唸著,心中不禁覺得好笑XD。 「不用擔心啦!待會教你一招,你小腹就馬上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