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夠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再討論誰誰誰的腳怎麼樣,沒看到的是鞋子下的情形,可能會讓你更驚覺。當然沒人想這樣,那究竟是甚麼情況會影響到生活日常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拇趾外翻( Hallux Valgus )

相關研究

發現全球拇趾外翻的盛行率在 18~65 歲之間為 23%,也就是將近每 4 人就有 1 人有這種困擾,65 歲以上更佔 35.7%,即每 3 人就有 1 人就有拇趾外翻問題

發生原因

  • 遺傳體質:先天腳型、結構原因 ( 韌帶鬆弛 ),通常女性發生率 > 男性
  • 鞋子不合腳:長時間穿高跟鞋、楦頭太小的鞋子
  • 扁平足:因內側足弓缺乏支撐,導致拇指下方無法支撐體重而外翻
  • 發炎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肌肉病變者

症狀

除了疼痛、腳掌不穩定外,還可能造成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並出現

  1. O型腿
  2. 膝蓋痛
  3. 肩膀痠痛
  4. 腰痛
  5. 偏頭痛
  6. 自律神經失調...

*當凸塊增大時,穿鞋會變得困難。二趾或其他腳趾也會因為過度擠壓而變形,腳掌亦會生繭

角度分級

第一蹠骨以及第二蹠骨最為夾角( IMA ),而正常小於 15~20 度還算合理範圍

  1. 輕度:拇指外翻角度 20~30度之間,IMA 9~11 度
  2. 中度:拇指外翻角度 30~40 度之間,IMA 11~18 度
  3. 重度:拇指外翻角度 > 40 度,IMA > 18 度
raw-image
raw-image

矯正器有效嗎?

根據足弓的理論,拇趾外翻是大拇指下方的足弓支撐無力,而腳底行走時的壓力線通過大腳趾。大腳趾承受壓力下,才導致拇指往外發展

因此是下方足弓無力導致拇指外翻,所以需要內足弓、橫足弓支撐。所以最終只能達到舒緩的效果而已

raw-image

治療方式

保守治療

初期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改善穿鞋習慣,尤其女性盡量不要穿高度超過一吋的鞋子,楦頭寬度要能讓腳趾舒服活動等。可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分開襪、大拇指分隔墊等,減少大腳趾內側摩擦,減緩足部承重不均的壓力

手術治療

當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症狀遲遲無法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拇指外翻超過 40 度時,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預防

  • 訓練 : 坐在椅子上,盡量嘗試打開腳趾頭、再把小趾與大腳趾輕輕地壓在地板上。又或著是訓練足弓的支撐力,順帶減少扁平足與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 多活動腳趾及放鬆周圍肌群
  • 維持適當體重
  • 鞋子 : 減少高跟鞋( 特殊職業除外 ),且在鞋內換客製鞋墊
  • 減少發炎 : 看完醫生吃抗發炎藥物

我的看法

其實在現代常有類似情況發生,除了先天上,最主要還是鞋子上的問題,在古代腳趾可是能跟手指一樣靈活的。如果還要保持生活上的健康,還是多讓腳趾透透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26
剛進行玩一場激烈的比賽,需要好的疲勞恢復,才能應付接下來的高強度比賽。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到慢跑、收操...,但有一種方式可以更好的恢復身體狀況,那究竟是甚麼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2/12/05
跟朋友運動到一半,因為距離沒算好,跟其他人撞在一起。起初覺得應該沒事,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像越來越不妙。到後來還是去醫院才救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你有曾經走路時腳去絆倒石頭或是同學間互相捉弄伸腳絆倒對方的經驗嗎? 通常跌倒後,我們比較在意外觀上的皮肉傷是否嚴重,但是我們的一些關節也有可能因為腳去踢到障礙物的衝擊而產生骨骼拉扯造成骨盆歪斜 有的人體感比較好,馬上可以感受到自己站著的時候腳長不同,有的人雖然沒感覺,但多年後可能會因此而產生一些痠痛
Thumbnail
你有曾經走路時腳去絆倒石頭或是同學間互相捉弄伸腳絆倒對方的經驗嗎? 通常跌倒後,我們比較在意外觀上的皮肉傷是否嚴重,但是我們的一些關節也有可能因為腳去踢到障礙物的衝擊而產生骨骼拉扯造成骨盆歪斜 有的人體感比較好,馬上可以感受到自己站著的時候腳長不同,有的人雖然沒感覺,但多年後可能會因此而產生一些痠痛
Thumbnail
這一雙扁平足伴我五十載矣,承受的重量不算輕,也面臨老化衰退的時候了。以前還不認識什麼叫扁平足的時候?運動細胞不如人,跑步都比別人慢,以為頂多就這樣。後來準備當兵體檢前,聽說可以用扁平足這個理由光明正大的驗退,結果醫官瞄了一眼後就叫我繼續下一關。
Thumbnail
這一雙扁平足伴我五十載矣,承受的重量不算輕,也面臨老化衰退的時候了。以前還不認識什麼叫扁平足的時候?運動細胞不如人,跑步都比別人慢,以為頂多就這樣。後來準備當兵體檢前,聽說可以用扁平足這個理由光明正大的驗退,結果醫官瞄了一眼後就叫我繼續下一關。
Thumbnail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再討論誰誰誰的腳怎麼樣,沒看到的是鞋子下的情形,可能會讓你更驚覺。當然沒人想這樣,那究竟是甚麼情況會影響到生活日常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再討論誰誰誰的腳怎麼樣,沒看到的是鞋子下的情形,可能會讓你更驚覺。當然沒人想這樣,那究竟是甚麼情況會影響到生活日常呢?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總是一坐下來就無意識的翹腳?如果刻意把腳放下來,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嗎?還是發現自己翹腳只能翹一邊比較順,另一邊翹起來就覺得卡卡的嗎?讓我們來看一下,翹腳歪屁股,到底會造成身體怎麼樣的傷害呢?
Thumbnail
總是一坐下來就無意識的翹腳?如果刻意把腳放下來,就覺得渾身不對勁嗎?還是發現自己翹腳只能翹一邊比較順,另一邊翹起來就覺得卡卡的嗎?讓我們來看一下,翹腳歪屁股,到底會造成身體怎麼樣的傷害呢?
Thumbnail
足跟疼痛問題困擾你好久了嗎?多數人就診復健科與骨科,得到的答案都是「足底筋膜炎」,但其實問題可能不是只有這個!物理治療師跟大家分享四種常見的足跟疼痛原因與改善方法!
Thumbnail
足跟疼痛問題困擾你好久了嗎?多數人就診復健科與骨科,得到的答案都是「足底筋膜炎」,但其實問題可能不是只有這個!物理治療師跟大家分享四種常見的足跟疼痛原因與改善方法!
Thumbnail
小美述說自己兩腳的膝蓋痛已經有一年了,一開始休息一下都會比較好,隨著時間過去,膝蓋疼痛的情形愈來愈頻繁,從跳躍會痛到走路會痛,甚至最近連久坐的時候,兩小腿都會有抽筋的感覺,連蹲下去都顯得很困難。她拿著X光片跟我說「醫生說是髕骨外翻」接著她又問「為什麼會有髕骨外翻」「那它會回正嗎」 髕骨外翻(圖片來源
Thumbnail
小美述說自己兩腳的膝蓋痛已經有一年了,一開始休息一下都會比較好,隨著時間過去,膝蓋疼痛的情形愈來愈頻繁,從跳躍會痛到走路會痛,甚至最近連久坐的時候,兩小腿都會有抽筋的感覺,連蹲下去都顯得很困難。她拿著X光片跟我說「醫生說是髕骨外翻」接著她又問「為什麼會有髕骨外翻」「那它會回正嗎」 髕骨外翻(圖片來源
Thumbnail
作為支撐人體的基石 腳踝這個構造似乎不像大家所想的又大又穩定(長得像大象那樣的話應該就不會扭傷了吧) 相反的,為了得到更好的環境適應力以及機動性 腳踝設計成了現在如此靈活的樣子 搭配腳掌形成的拱橋結構,腳踝可以說是動靜皆宜 但活動度的提升必然伴隨不穩定,因此踝關節周圍盡是強壯的韌帶及肌肉肌腱 但奇
Thumbnail
作為支撐人體的基石 腳踝這個構造似乎不像大家所想的又大又穩定(長得像大象那樣的話應該就不會扭傷了吧) 相反的,為了得到更好的環境適應力以及機動性 腳踝設計成了現在如此靈活的樣子 搭配腳掌形成的拱橋結構,腳踝可以說是動靜皆宜 但活動度的提升必然伴隨不穩定,因此踝關節周圍盡是強壯的韌帶及肌肉肌腱 但奇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篇,研究貼紮與運動對於拇趾外翻患者的影響。這裡幫大家腦補一下,拇趾外翻很常見,特徵就是大拇趾看起來歪歪的,嚴重一點還會把大拇趾疊到第二趾上或下,在拇趾外側還可能突起一塊,臨床上真的有很多人因痛到走路的覺得很困難來求醫。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這篇,研究貼紮與運動對於拇趾外翻患者的影響。這裡幫大家腦補一下,拇趾外翻很常見,特徵就是大拇趾看起來歪歪的,嚴重一點還會把大拇趾疊到第二趾上或下,在拇趾外側還可能突起一塊,臨床上真的有很多人因痛到走路的覺得很困難來求醫。
Thumbnail
有些人坐著時腳會往後勾、往前伸、往外開,這些小小習慣看起來都沒有什麼,但累積起來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Thumbnail
有些人坐著時腳會往後勾、往前伸、往外開,這些小小習慣看起來都沒有什麼,但累積起來造成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