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大家放下,到底要放下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以前花了很多時間讀佛經,讀不太懂,一則文言文難懂,二則搞不清楚要如何放下,真的,讀佛經真的是一件苦差事。 我們人生實相模型的研究意外的解開了佛經的面紗,四個字就可以讓我們快速的讀懂佛經的內容。

放下什麼? 放下標準

意識是二元性的,會去自我定位,再去訂標準,有了標準之後,好壞對錯就出來了。

然而我們必需知道,標準是空性的,本來沒有,訂了才有,拿掉又沒有了。

了解了意識的運作,如何看待標準? 如果那個標準讓你開心,沒什麼不好。如果那個標準讓你痛苦,那你還要背著嗎? 可以拿掉嗎?佛教在教大家放下,放下什麼? 放下標準嘛! 放下標準就不會被情緒糾纏,是不是這樣呢?

人有意識,有情緒,構成了人的心理。意識會去訂標準,達不到標準就會去觸發負面的情緒。我們人生實相的研究結果就是這麼一回事。

佛教是偏重在離苦的修行,為什麼會苦,因為標準達不到嘛! 你希望世界的樣貌,人際關係,事業家庭,金錢,成功,達不到你的標準。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苦嘛!

誰訂的標準?

哈哈,就是自己訂的,你可以不訂這些標準嗎? 因為本來是沒有的,自己訂了才有的啊。

因為人是被情緒控管的,逃不掉,所以只能修改或是拿掉那些讓你不快樂的標準,那些讓你覺得苦的標準。 佛經講那麼多,就是要我們去放下腦中的標準,不要那麼死腦筋。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叫我們不要住在標準裡面,隨時可以跳出來,然後順著心流去過生活。這應該是最貼近的白話翻譯了吧!

人自己訂的標準,做的到,外境也配合,人生就是多采多姿的啊。

如果標準達不到、負面情緒被觸發,是不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啊? 阿彌陀佛

放下標準,立地成佛,這樣改寫也不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存乎一心的沙龍
208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存乎一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6
求道的人在求什麼? 求一個明白,明白人生在幹什麼? 其實不明白也沒關係,因為你也離不開道,你一直在道上,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把“道”定義成那些人的背後機制,人的原廠設計,那些你改不了也逃不掉的設計。 道= 原廠設計。 人有那些原廠設計?
Thumbnail
2022/02/06
求道的人在求什麼? 求一個明白,明白人生在幹什麼? 其實不明白也沒關係,因為你也離不開道,你一直在道上,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把“道”定義成那些人的背後機制,人的原廠設計,那些你改不了也逃不掉的設計。 道= 原廠設計。 人有那些原廠設計?
Thumbnail
2021/12/07
快樂只是人的一種情緒感覺嗎? 可能沒這麼單純,可能是一種設計。怎麼樣的一個設計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 現實狀況是: 人喜歡正面的情緒,討厭負面的情緒。 你可以反著來嗎?------ 討厭正面好的情緒,喜歡負面壞的情緒?  不行嘛! 你改不了也逃不掉的東西,是不是設計好的?---- 這就是人的原廠設
Thumbnail
2021/12/07
快樂只是人的一種情緒感覺嗎? 可能沒這麼單純,可能是一種設計。怎麼樣的一個設計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 現實狀況是: 人喜歡正面的情緒,討厭負面的情緒。 你可以反著來嗎?------ 討厭正面好的情緒,喜歡負面壞的情緒?  不行嘛! 你改不了也逃不掉的東西,是不是設計好的?---- 這就是人的原廠設
Thumbnail
2021/11/29
人順著心流活,活出什麼樣貌,就是什麼。 不反彈,不批判,因為沒有絕對的標準來決定絕對的好壞對錯。 喜怒哀樂就單純的喜怒哀樂,不用多事去添加批判。 就這樣帶著一顆不批判的心去天馬行空..................... 創造力是生命意識的目的,我們既是演員也是觀眾,讓我們一起欣賞意識的天馬行空
Thumbnail
2021/11/29
人順著心流活,活出什麼樣貌,就是什麼。 不反彈,不批判,因為沒有絕對的標準來決定絕對的好壞對錯。 喜怒哀樂就單純的喜怒哀樂,不用多事去添加批判。 就這樣帶著一顆不批判的心去天馬行空..................... 創造力是生命意識的目的,我們既是演員也是觀眾,讓我們一起欣賞意識的天馬行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07.03.11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修行篇) 1.人生的每個階段,任務與考驗不同,對經義的體悟亦然,若能在過程中漸漸不執著事物相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07.03.11現場開示阿伯的話精華語錄 (修行篇) 1.人生的每個階段,任務與考驗不同,對經義的體悟亦然,若能在過程中漸漸不執著事物相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最主要還是要靠自己修,自性自渡,幫他唸經只是助緣,決定權在他自己。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 2. 人要修行,心性才會光明,才會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八個「覺」的內容。 第一、無常無我覺,這說到正見。 就像一輛車子,它可以開到任何地方,但如果方向錯誤,則開得越快,離目標越遠。車子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在於司機的認知。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下面我們來分別學習這八個「覺」的內容。 第一、無常無我覺,這說到正見。 就像一輛車子,它可以開到任何地方,但如果方向錯誤,則開得越快,離目標越遠。車子本身並沒有對錯,對錯在於司機的認知。
Thumbnail
有人說學佛是為了成佛,學道是為了得道, 但這樣不就是目的性的去所向,而不是順其自然的變化。
Thumbnail
有人說學佛是為了成佛,學道是為了得道, 但這樣不就是目的性的去所向,而不是順其自然的變化。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Thumbnail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