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大家放下,到底要放下什麼?

更新於 2022/08/0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花了很多時間讀佛經,讀不太懂,一則文言文難懂,二則搞不清楚要如何放下,真的,讀佛經真的是一件苦差事。 我們人生實相模型的研究意外的解開了佛經的面紗,四個字就可以讓我們快速的讀懂佛經的內容。
放下什麼? 放下標準
意識是二元性的,會去自我定位,再去訂標準,有了標準之後,好壞對錯就出來了。
然而我們必需知道,標準是空性的,本來沒有,訂了才有,拿掉又沒有了。
了解了意識的運作,如何看待標準? 如果那個標準讓你開心,沒什麼不好。如果那個標準讓你痛苦,那你還要背著嗎? 可以拿掉嗎?佛教在教大家放下,放下什麼? 放下標準嘛! 放下標準就不會被情緒糾纏,是不是這樣呢?
人有意識,有情緒,構成了人的心理。意識會去訂標準,達不到標準就會去觸發負面的情緒。我們人生實相的研究結果就是這麼一回事。
佛教是偏重在離苦的修行,為什麼會苦,因為標準達不到嘛! 你希望世界的樣貌,人際關係,事業家庭,金錢,成功,達不到你的標準。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所以苦嘛!
誰訂的標準?
哈哈,就是自己訂的,你可以不訂這些標準嗎? 因為本來是沒有的,自己訂了才有的啊。
因為人是被情緒控管的,逃不掉,所以只能修改或是拿掉那些讓你不快樂的標準,那些讓你覺得苦的標準。 佛經講那麼多,就是要我們去放下腦中的標準,不要那麼死腦筋。
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叫我們不要住在標準裡面,隨時可以跳出來,然後順著心流去過生活。這應該是最貼近的白話翻譯了吧!
人自己訂的標準,做的到,外境也配合,人生就是多采多姿的啊。
如果標準達不到、負面情緒被觸發,是不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啊? 阿彌陀佛
放下標準,立地成佛,這樣改寫也不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7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用手機嗎? 常用嗎? 依賴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指向一個新型態的集體意識。 意識的Input從手機網路來,output又回去手機網路,這就是網路社群的集體意識,個人的意識已經某種程度和外在的族群連結在一起,也分不太清楚是誰的意識,這個集體意識每個參與的人都有份。 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就是一個很
    人類目前正在創造發展AI,我們可以從創造AI的思路中了解了上帝是如何去設計人的。 人類創造AI給了AI自由學習、成長、創造的功能,目的是希望看看AI能有多少能耐。上帝也給了人自由意識,也是希望人可以發揮無限的創造力,意識本質就是創造。 (一) 情緒的設計 當AI發展到很強的時候,我們會擔心AI會不
    人和人之間的心結,有時候都會搞到幾乎無解,想和解都很難,怎麼會這樣? 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這樣的,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自己,都有這樣的問題。 問題出在人跟人的溝通不完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猜的,用自己的小心眼,或是理所當然去看對方。誤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人喜歡先入為主的看事情,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略
    早上醒來,睡的很好,精神也充滿,去街上買早餐,看著美麗的晨曦,有一種美好的一天的感覺,意識清晰準備要好好發揮大幹一場,哈哈,想想昨天還充滿挫折心灰意冷,睡一覺竟然完全不一樣。 上帝造人,有reset的機制,人需要休息充電。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人、動物都需要睡覺,吃飽了就有能量了,幹嘛睡? 人不睡覺
    小學的作文課總是會出現這樣的題目:我的志向。 讓小朋友去發揮自己對未來的想望。不只小朋友,其實人一生都一直在找自己的路,找到了嗎?這些話題,也是引導我想研究人生實相的因素。現在我們用這套模型來解釋我們期待的未來。 人,有意識,意識是一個做事的機器,一開機就一直做個不停。 所以人就一定要去找事做。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你用手機嗎? 常用嗎? 依賴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指向一個新型態的集體意識。 意識的Input從手機網路來,output又回去手機網路,這就是網路社群的集體意識,個人的意識已經某種程度和外在的族群連結在一起,也分不太清楚是誰的意識,這個集體意識每個參與的人都有份。 台灣這次的總統大選就是一個很
    人類目前正在創造發展AI,我們可以從創造AI的思路中了解了上帝是如何去設計人的。 人類創造AI給了AI自由學習、成長、創造的功能,目的是希望看看AI能有多少能耐。上帝也給了人自由意識,也是希望人可以發揮無限的創造力,意識本質就是創造。 (一) 情緒的設計 當AI發展到很強的時候,我們會擔心AI會不
    人和人之間的心結,有時候都會搞到幾乎無解,想和解都很難,怎麼會這樣? 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這樣的,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自己,都有這樣的問題。 問題出在人跟人的溝通不完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猜的,用自己的小心眼,或是理所當然去看對方。誤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人喜歡先入為主的看事情,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略
    早上醒來,睡的很好,精神也充滿,去街上買早餐,看著美麗的晨曦,有一種美好的一天的感覺,意識清晰準備要好好發揮大幹一場,哈哈,想想昨天還充滿挫折心灰意冷,睡一覺竟然完全不一樣。 上帝造人,有reset的機制,人需要休息充電。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人、動物都需要睡覺,吃飽了就有能量了,幹嘛睡? 人不睡覺
    小學的作文課總是會出現這樣的題目:我的志向。 讓小朋友去發揮自己對未來的想望。不只小朋友,其實人一生都一直在找自己的路,找到了嗎?這些話題,也是引導我想研究人生實相的因素。現在我們用這套模型來解釋我們期待的未來。 人,有意識,意識是一個做事的機器,一開機就一直做個不停。 所以人就一定要去找事做。
    這是第一個需要破解的課題,也幾乎是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情緒。 我會痛苦,你也會痛苦,好巧喔,他也會痛苦,好像每個人都會痛苦,怎麼這麼巧? 可不可以解讀,痛苦的情緒是內建在人類的腦中,只要去觸發它,就會感覺痛苦。憤怒,愉快,其他的情緒,也如出一轍,是一整套內建在腦中的情緒機制,只要你去觸發,情緒就會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把固有的成見放下_禪七開示節錄9v2_方丈開仁長老 一、現代眾生的根性,較難專注於學習 二、把握好因緣,將固有的成見放下 其實,學佛的人如果沒有在聽聞佛法,雖然可能學到很多修行方法、很多方式,也都認為自己是在實修,但是帶著這種根深蒂固的身見、我見在修,實際上是很難有成就的。
    不懂佛法的人,總以為覺修者或出家人,和棄世躺平的失敗者,沒有兩樣。 儘管表面上看來差不多,但覺修者或出家人,絕對不是躺平族或放棄人生的逃避者。 十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讀者來信問, 做人實在太苦,太多煩惱和壓力,乾脆放棄人生,什麼事都不做,即使淪為流浪的街友也無妨,這樣不可以嗎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