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我是Guenter
簡單介紹我家庭,其實過去很有錢但在我五歲時家道中落,後面經歷了非常長年的黑暗時期,父親酗酒打人、姐姐離家出走,
當年還是兒童時期的我變得非常沒安全感,因為不曉得為何我特別重視家人,或許我巨蟹座吧。
就在小二那年我家發生很大事件 — -對我而言,因為父母吵架,母親氣的去親戚家,而我父親又開始酗酒,我是第一次被父親丟菸蒂以及拿菜刀追,那是一個週六晚上。
週日我母親帶我到親戚家投宿,跟我:「說這是家醜不可外楊,去學校正常點」
隔天上學路上,我還是很苦悶,但想著快樂過一天,還是難過過一天都是過一天,那我選擇快樂吧!
就是在那時候,我無意間開始有了人格解離癥狀。

raw-image

先小介紹人格解離(取自wiki)
全名是人格解體障礙(英語: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稱人格解體神經症,簡稱DPD)
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續或反覆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現實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人格解體障礙的核心症狀是主觀上有「自己的感受不真實」的感覺。患者在感受到人格解體同時還會幾乎無法控制地、急切地想要考問或思考「真實」與「存在」的本質以及其他深層次哲學問題。
正經歷人格解體的人會感到他們與自己心理活動、肉體分離,感受到的感觀、感覺、情緒和行為都不是屬於自己的。同樣,感覺自己破碎開來(就像這個症狀的名字說得那樣)。同時感覺周圍的環境陌生,不真實。

好的,相信大家有看沒有懂XD
我以我的例子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理解,
正因為我出生在家暴家庭,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真的每天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比如:小五有次放學,7–11剛開始賣關東煮,我買了一碗來吃,回到家我父親問我是否要吃晚餐,我回答:「我有買關東煮,晚點看看」
結果我父親不知道為何突然發飆,說有得吃很幸福(這句我不確定,太突然了我沒反應過來),我就被奏了一頓關東煮也撒落一地。
但是這段過程我一點都不感覺到任何心理上和身禮上的痛苦,因為當我父親發飆的瞬間我可以感覺,好像我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在旁看著發生的事情,也因此這衰小我被修理教訓的理由完全不知道的荒唐事情,不會影響我。
這就是我後來越來越熟練使用的能力,但,人的情緒是會累積也該釋放的,我這麼做,我的長年該有的負面情緒去哪了呢?
以上這就是我童年青少年生活一角,荒唐的事情次數我數不清了,直到我高中罹患非常嚴重的憂鬱症,也許我父親才改變,
但憂鬱症是一個很麻煩的病,我個人從事3D動畫與展覽策劃,但我其實自己對於心理學、精神病學等很有興趣,因為我想理解我為何跟家人,甚至家族的人不一樣。而這兩方面漸漸我自修了俄羅斯語,他們的哲學、心理學、精神硬學都非常發達且不斷持續研究探索。
也因此我學到很多,我知道我這輩子就是語憂鬱症相伴了,我這輩子是得想辦法與憂鬱症共處,要不會喪失社會功能與謀生能力甚至脾氣暴躁傷害家人。

raw-image

回到正題...

我為何下「我終於拒絕自己在使用人格解離能力,正視自己情緒」這標題?

先是去年我得知二姊做事管嬰兒失敗的事情很難過,儘管大我9歲她是我最親最敬愛的姐姐,她遇到的考驗我也替他難過,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那時我也正是憂鬱症重度復發,但聽到這消息後,我心裡想著能怎麼辦,後來想想也就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在進一步能幫助我姊,
於是那天之後,我開始,儘管我真的一點動力都沒有也整天想著去死,我開始打理生活,試著先接些簡單小案子重新建立自信,
以及開始面對我自己我知道自己長年濫用的能力-人格解離,因為我知道,我現在身體出現很多奇怪的恐懼反應,我後來意識到這是我小時候面對家暴的反應。從小二大約八歲左右到去年我29歲了,濫用這能力整整21年;
這也是在某次精神科晤談,已經看了10年的我的精神科醫師,後來開始又對我做很多檢查,才說:「Guenter,其實你不是只有憂鬱症,你還有人格解離症狀,且我判斷你已經無意識至少使用15年以上了」
好吧,那就開始看怎麼辦吧!像是說這句話我無意識又開始了,至於我做哪些努力,

第一點就是:

raw-image

我完全自主脫離社群媒體,FB、IG都不用,也不看電視和網路直播等。

我坦承我現在的特質:
巨蟹座愛家、同年孤單害怕寂寞、完美主義(本篇所有插圖都是我自己畫的3D CG,所以大家應該能感受到一點)、罹患憂鬱症與人節解離等心理疾患。但也許是完美主義關係,我對於道德式非常嚴苛,對我自己。

以上這些,我就會覺得現在世風之下大家追求以及談論的,荒唐至極,但內容我不多談,且也不是本篇重點
我選擇不看這些也讓自己心靈清淨

第二點:我繼續看書,畫畫做我喜歡的事情

raw-image

我其實在一個過去曾經輝煌傳統大家庭,但他們瞧不起學藝術的
於是我會畫畫,甚至做去想從事藝術,我畫畫每被看到一次就被罵一次
但畫畫是我很重要心理紓壓過程,甚至只上作畫滿足不了我,我開始進階自學3d作畫,我喜歡畫各式各樣的人物
人物都是虛構,可能是我的一個縮影,也可能是事件相關投入者我以印象畫出等。或是自己胡思亂想的烏托邦情結等。

看書,其實我真的很恨看書,以前被要求學業成績,所以自然課外讀物那些文字我恨的牙癢癢,但為了研究我所想研究的
我還是任命看書,我看了非常都心理學、精神病學論文,也看了坊間有關心靈立志的書,偶爾與我精神科醫師分享討論,
就是想知道為何我會這樣,以及台灣為何會成為全世界精神用要最多的國家,這塊土地出了什麼事情?

再來,看書可以打發寂寞。

raw-image

果然,斷絕無聊的安擾,和給自己一段時間畫畫沈澱,和就是好好唸一段文字,漸漸我開始釋懷很多,也不再害怕憂鬱與恐懼,
我到今天打這篇文章時,一就身體會偶爾發抖感到害怕,但我知道那試過去身體累積的經驗,並非我現在當下的自主意識,
雖然身體和心理打架大大減慢我工作效率,但起碼有個認識可以試著磨合,與之相處。
今天大年初一,我與自己姐姐道歉,很深的道歉
在去年,我與自己的大姊發飆,我是個從小到去年為止,都是打從心裡尊敬我兩位姐姐(分別大我9歲、11歲)
發飆的原因是長年許多事情我也許默默吞下去,關鍵是去年我憂鬱症復發最嚴重的一年,我無法工作,生活全面失去熱情與動力,
加上遇到許多事情,我對於人在這荒誕的宇宙中,卻非常依賴的理由以及尋找存在的意義感到厭煩。
我知道我大姊很難過,我傷害了大家,但當下發飆我已經完全無法控制我的身體與嘴吧,我平常都是客客氣氣的人,當天我將我房間所有的能摔的都摔壞了,雖然當天其實彼此行為各自都有可以討論空間(我努力說的含蓄)但我其實還是偏向,我知道我大姊需要面子,我也只是小弟,至於接受我道歉以及給我當下的氛,這次我在當下偷偷僅抓著手腕,就是讓自己還在現場,我犯錯我本來就是該面對,我不逃了,也就忍下很多東西。


raw-image

  文章自訂摘要 (150/150)
我是Guenter
簡單介紹我家庭,其實過去很有錢但在我五歲時家道中落,後面經歷了非常長年的黑暗時期,父親酗酒打人、姐姐離家出走,
當年還是兒童時期的我變得非常沒安全感,因為不曉得為何我特別重視家人,或許我巨蟹座吧。
就在小二那年我家發生很大事件 — -對我而言,因為父母吵架,母親氣的去親戚家,而空了一個晚上去感受我所感知道的情緒流動,才整理這篇,
希望也是能幫助到生活面對考驗的人,
我們活在一個瘋狂的時代,社群媒體催促加深了我們自卑與不安全感,
但家人永遠是在旁的,
處理心理疾患將會是全已開發國家人類面臨的課題,以上是我自己研究都年分析自己,以及實踐的結果,
我也還在努力,但我有著不錯起頭。

也希望其他飽受精神疾患之苦的朋友能找到自己方式,或與自己的憂鬱症交朋友,或是憂鬱症是想保護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hite Fiona-avatar-img
2020/10/27
請問作者,俄文相關心理學、哲學資源都去哪看的,想請作者推薦,我非常有興趣。
avatar-img
哞哞糖的沙龍
4會員
6內容數
原本我從事展覽策畫,現在政府文創已經癱瘓了,我就只好自己去記錄些甚麼
哞哞糖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9
行動藝術(Performance Art)是什麼? 台灣行為藝術的先聲始於政治解嚴的八零年代後期。訴諸政治解禁議題─面對台灣最強大的體制力量─行動藝術呈現的是緊張的、游擊的、集體議抗,甚至受迫害、被箝制的黑色形式。 然而先有生命觀、藝術觀而後有創作,經由藝術,我們能夠改變什麼?藝術在生命命題中能夠改
Thumbnail
2022/05/09
行動藝術(Performance Art)是什麼? 台灣行為藝術的先聲始於政治解嚴的八零年代後期。訴諸政治解禁議題─面對台灣最強大的體制力量─行動藝術呈現的是緊張的、游擊的、集體議抗,甚至受迫害、被箝制的黑色形式。 然而先有生命觀、藝術觀而後有創作,經由藝術,我們能夠改變什麼?藝術在生命命題中能夠改
Thumbnail
2022/04/30
在進入教會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教會有個教長祝福,是由擁有聖職權柄的弟兄,按首會由弟兄說出來自上天的話。而這些話就成了教長祝福,每人的教長祝福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也在今年完成了這件事的準備,並做了。然而就在努力很久之後,不要太努力? 框架,永遠揮不知不去 空靈與助人
Thumbnail
2022/04/30
在進入教會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教會有個教長祝福,是由擁有聖職權柄的弟兄,按首會由弟兄說出來自上天的話。而這些話就成了教長祝福,每人的教長祝福是獨一無二的。而我也在今年完成了這件事的準備,並做了。然而就在努力很久之後,不要太努力? 框架,永遠揮不知不去 空靈與助人
Thumbnail
2020/02/01
連續10組3D CG以後期聖徒教會(俗稱摩門教)裡的時條戒律來發揮作畫,好有趣好玩就好~
Thumbnail
2020/02/01
連續10組3D CG以後期聖徒教會(俗稱摩門教)裡的時條戒律來發揮作畫,好有趣好玩就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個案P,48歲,無業,十年前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症和解離性身份疾患(也就是大眾所認知的“多重人格”)。 其實,過去我從來沒有遇過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個案,只有在課本和電視上看過相關的案例,所以當我一聽到個案有這個診斷史時,我內心非常激動,好久沒被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一下被點燃了。 個案P總
Thumbnail
個案P,48歲,無業,十年前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症和解離性身份疾患(也就是大眾所認知的“多重人格”)。 其實,過去我從來沒有遇過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個案,只有在課本和電視上看過相關的案例,所以當我一聽到個案有這個診斷史時,我內心非常激動,好久沒被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一下被點燃了。 個案P總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前幾天工作時不知怎麼的進入了人格解體(失自我感及失現實感)的狀態中,由於過程實在難受斷斷續續留下了些抒發文字,現在好點了便想將這次經歷寫成篇日常周記。
Thumbnail
前幾天工作時不知怎麼的進入了人格解體(失自我感及失現實感)的狀態中,由於過程實在難受斷斷續續留下了些抒發文字,現在好點了便想將這次經歷寫成篇日常周記。
Thumbnail
與弟弟的共同生活,如今回想起來是既珍貴也是份禮物。 知覺失調症改變了弟弟的人生,也翻轉了我與他的關係與相處方式,因著從旁觀察協助使我發覺家屬的心態對於康復者的穩定性扮演著必要的影響。 弟弟的病症,使我認識許多家屬朋友,學習一起用寬容的心態來看世界,靜待時機的耐心,並持續傾聽與鼓舞。
Thumbnail
與弟弟的共同生活,如今回想起來是既珍貴也是份禮物。 知覺失調症改變了弟弟的人生,也翻轉了我與他的關係與相處方式,因著從旁觀察協助使我發覺家屬的心態對於康復者的穩定性扮演著必要的影響。 弟弟的病症,使我認識許多家屬朋友,學習一起用寬容的心態來看世界,靜待時機的耐心,並持續傾聽與鼓舞。
Thumbnail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Thumbnail
「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吧!」我告訴自己。但是我的大腦,因為有餘裕而啟動的社交天性,似乎沒有要讓我休息。 在和太太對話、釐清之後,我找不到適切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現在的、「不喜歡對方」的狀態⋯⋯在暫時放掉這件事之後,我的大腦裡有些東西突然接通了! 「真正讓我不舒服的是『我不能不喜歡她』。」我驚呼。
Thumbnail
貼滿標籤的生命 「如果沒有傷痕,就不會踏進心理系。」不知哪個教授在課程上曾這樣玩笑說道。 成長中的忽略、窒息的關愛、兒時創傷、求學受霸凌,我們總是在這些傷口當中踽踽獨行,跌跌撞撞試圖將自己整形成世界要我們成為的樣子。 如果努力就可以確保幸福,誰想要不幸? 滿目瘡痍 療癒自我的可能
Thumbnail
貼滿標籤的生命 「如果沒有傷痕,就不會踏進心理系。」不知哪個教授在課程上曾這樣玩笑說道。 成長中的忽略、窒息的關愛、兒時創傷、求學受霸凌,我們總是在這些傷口當中踽踽獨行,跌跌撞撞試圖將自己整形成世界要我們成為的樣子。 如果努力就可以確保幸福,誰想要不幸? 滿目瘡痍 療癒自我的可能
Thumbnail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是沒辦法選擇性壓抑情感的,當我壓抑負面情緒的同時,我把其他快樂、平靜的情緒也一起壓抑了,於是我無法感受幸福,也無法丟掉不知道源頭在哪的焦慮。
Thumbnail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是沒辦法選擇性壓抑情感的,當我壓抑負面情緒的同時,我把其他快樂、平靜的情緒也一起壓抑了,於是我無法感受幸福,也無法丟掉不知道源頭在哪的焦慮。
Thumbnail
我第一次感受到解離。各種資訊能告訴你的解離症狀,不外乎是心靈所受到的打擊超乎可以承受的,於是身體選擇先釋放你的靈魂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可能是暈倒、失憶或是產生新的人格等等。我想我屬於後兩者。有個我也不認識的我,為我奮戰了一周。 “她”忿忿不平、不厭其煩地撥電話給每一個讓我哭泣的人,要一份答案。要一個
Thumbnail
我第一次感受到解離。各種資訊能告訴你的解離症狀,不外乎是心靈所受到的打擊超乎可以承受的,於是身體選擇先釋放你的靈魂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可能是暈倒、失憶或是產生新的人格等等。我想我屬於後兩者。有個我也不認識的我,為我奮戰了一周。 “她”忿忿不平、不厭其煩地撥電話給每一個讓我哭泣的人,要一份答案。要一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