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主導距離,贏得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保持距離又不失禮的人際應對術 나를 피곤하게 만드는 것들과 거리를 두는 대화법 》本來以為會是我相當喜歡的人際類型書籍,實際上...我覺得這是本雷書。內容讀來輕鬆簡單,一則小故事一個重點,但翻譯上略有小瑕疵不說,書中的文化環境與台灣略有差距,讀來有些彆扭。另外,作者在思想上與我挺不同的,推測作者大概是有點年紀的男子,思想上帶有較多五、六十歲人的價值觀。我只能說這本書對人際完全束手無策的人或許可以提供一點小幫助。
更可怕的是,封底、推薦序所寫的內容一直提到過年親朋好友問話什麼的,讀完後發現內文根本沒有特別提到。想來標題黨們瞟了一眼標題就直接寫推薦序了吧!封底的介紹文像是看著推薦序寫的,這樣一連串下來讓我也是挺傻眼的。只能說...建議大家先在書店翻一翻,購買前請三思。另外由於作者是韓國人,多半描寫的是韓國社會的情況,包含比台灣還要有性別歧視的文化、話語等等,只能說活在台灣的我們看到這本書只會覺得...「作者啊!你怎麼會這麼想,這不是很基本的事嗎?」轉念一想,活在台灣的我們真的很幸福。
即便評價成這樣,書中有些太理想、太空泛、邏輯奇怪的地方先忽略不計,書中還是有值得學習、歸納的地方,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人際對應上的一些原則,並佐以介紹書中的內容。
回歸正題,「距離」一直是人際間相當重要的,尤其在華人文化裡頭更是如此。至於要如何拿捏好距離呢?今天來聊聊幾個簡單的小原則!
好的距離,好的關係。

給自己空間

自己要有空間,外圍要有界限
每個人都需要有隱私的空間,這是對於一個人基本的尊重,當然最自己也是。不管是靠得太近或者當不熟的人在對話中問得過於深入時,人們都會反感;甚至當別人有攻擊、傷害我們的言語時,除了覺察以外,更應該直接向對方明說自己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倘若別人是上司或是好朋友?一樣要明說,不然對方不會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別人不是自己肚子裡的蛔蟲。實際說出來後,等待他們做出修正或讓步,盡量不要再講出侵犯自己的話。
然而明說後對方仍講些侵犯自己的話,那就直說:「剛講的話我聽了非常不舒服。」直視對方,漠然閉嘴看著他,不管他再怎麼樣也會覺得有些羞愧,要讓對方知道自己是認真的,對方不改變的話就疏遠這段每次都會不和諧的關係。人生苦短,時間不必浪費給不值得的人。
對關係建立遠近
當然上面講了這些並非說人人都一定要保持距離,而是當距離過近時要先徵得對方的同意。包含男女朋友間若要看對方的手機,除非是抓姦,那麼都應在事前問過對方能否看他的手機。不管結局是否同意,別人都會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同樣的也可以以這樣的方式讓另一伴這樣對待自己。
透過對人們開放權限的不同,暗示距離的不同,有時能讓人覺得「ㄟ?原來你挺信任我的,勝過別人」。因此在對話時更互有信任外,透過此方法也能夠不熟的人不要太靠近自己。

對人應該避免...

避免貼標籤
對於大部分的人,即便知道自己很矮、很胖、很醜、很窮、學歷不好,但是如果從別人的口中聽到心裡仍然不是滋味,所以要盡量避免對別人揶揄負面的特徵。很多人常以為以開玩笑的口吻講講就沒事,但很有可能只是表面風平浪靜,心中對揶揄的人已經不知道扣了多少分。
標籤不只是講講,從行為上也看得出來。例如當看到身心障礙者時,有些人不問對方就直接前去幫忙,這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即便出發點是好的,也應先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如果對方回應不需要,那就尊重對方的意見。畢竟對於身障者而言,他們並不希望被異樣的眼光看待。甚至新聞媒體常放大原住民、移工、特定職業也是如此,我們可以認為自己是原住民,對這個身分有所任同,但聽到別人講到「ㄟ?是原住民耶?」總會有不是滋味的感覺,那就是因為被別人直接貼上了標籤。
避免插嘴
別人在對話時要避免插嘴,因為插嘴是干擾他們兩人間的對話。另外,在與他人講話時也要讓別人說完話後再講話,避免直接打斷別人而使對方覺得不受到尊重。
避免炫耀
人會習慣性與他人比較,所以當聽到別人炫耀、誇耀自己有多棒時,會覺得自己像是被看扁、低人一等,進而產生沒有被尊重的感覺。難道這代表完全不能說自己會什麼、有什麼嗎?也並非如此,而是講的時候盡量以平近、誠懇的語氣,說一次讓對方知道就夠了,點到為止。
避免過度情緒化
過度的情緒化包含生氣對人大吼、躁鬱、暴哭等等,這會讓別人不知道該怎麼辦。當然完全沒有情緒也不好,不僅看來沒有朝氣,一成不變的表情也會讓人無法猜透在想什麼而有所疏遠。人與人間的相處正是因為能共感對方的情緒,相處才會愉快。同樣地,爆炸的情緒經過收斂,別人才不會想逃離,而是能靜下心來關心你的情緒。

與人交往應該...

拿捏對話中的強勢與弱勢
好的對話,是對話雙方在對話場上勢均力敵,營造良好的氣氛。或許你知道的事情很多,但示弱、裝笨並承認自己有缺點,更能得到對方支持,也容易讓話給對方接。表現自己是萬事通時,會讓對方覺得「既然你什麼都知道,那應該也不用跟你說了吧!」。如果完全不講話的話也不行,這樣會讓對方覺得是在自言自語罷了!
對話中的勢力消長取決於話語權,通常掌握話語權的那方可以視為比較強勢。談話過程中要是雙方都能夠互相丟球、接球,那就會形成良性的對話。有時雙方講話到了終點,掉球了,可以緩一緩、再撿球繼續接續對話,掌控良好的對話節奏。
遇到不同的看法時可以堅定自己的立場,但別要去直接否定對方
談話過程中偶爾要做球給對方,當個好的聆聽者、陪伴者,不要以質問的語氣來阻斷對方的話語權。即便發現對方認知有誤,也應該盡量順著對方的認知,先了解對方的說話背景脈絡,然後再說出自己的觀點去反駁。最麻煩的就是對方頤指氣使地認為自己是絕對正確的,那麼還是要堅定自己的立場,讓對方知道我可能懷有不同的意見,但一樣尊重對方的想法與話語權。
對話時要是直接被別人否定或者被說應該怎樣,會感覺不受到尊重,所以我們自己也要盡量避免直接打斷、否定不同的聲音。談話時也要避免一昧附和別人,對方要嘛會覺得虛假敷衍,不然就是覺得附和的人是個沒主見的人。
不同的意見只要能夠盡量減少偏見,讓雙方處於對等的資訊狀態下溝通,就能在對話中覺得好玩,進而產生討論的氛圍,而非只是要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
用三明治原則,注意稱讚的重要性
三明治原則 (sandwich effect) 是指利用『讚美─批評─讚美』的方式,讓對方能接受批評。畢竟人有防衛心,直接聽到批判可能無法聽進去,這時使用稱讚除了滿足對方的優越感外,也能讓別人理解自身仍有一些缺點,可以往更優秀的方向改進。
在談話中適時地讚美對方會讓聽者開心,不管是不是謊言都是如此,所以請不要吝嗇讚美之詞,但也要注意不要過於浮濫而讓讚美成了反諷或敷衍之詞。
禮貌與稱謂
禮多人不怪,至少在華人文化中是如此,但過多的禮貌沒有適時拉近反而會與人有距離感。所以如果對方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而是希望像朋友間互動的話,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但可以放鬆點,讓對方感覺他與其他的陌生人不一樣。
稱謂也是很重要的。面對上級、顧客,我們常會禮貌性地用『您』這個字眼,很熟的人用『你』,時而可以叫名字增加親切感。在職場上常會用『姊、哥』代表前輩,對於外面的人可能會加上職稱。至於非常熟的朋友用『喂』可以,但也不要太常用,顯得不尊重對方喔!
懂得分寸
分寸,也可以說是距離,真的是很難掌握的東西。每個人習慣、喜歡的距離也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說,讓人有台階下、得饒人處且饒人、圓了自己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圓了對方才是好的表現。畢竟大家生而為人,都要生活,我們的目的並非斷了對方的路。遇到討厭的人事物當然要適切的反擊,不反擊真的只能被壓著打,但該打到什麼程度就是分寸問題了。
想到最好的例子大概就是郭新政吧!她跟黃昭順的仇曾經一度洗滿社交版面卻沒有新聞敢報導。我認為郭新政在分寸上做到了很好的榜樣。雖然事實是怎麼樣現在依舊是羅生門,但大家大概也都有個底。雖然郭新政的老公因為黃昭順的關係死了,但郭新政也只是想追求真相而已。她要黃昭順付出代價。付出代價的方式不是一命換一命,而是玩掉她的立委人生、要她跳蓮池潭而已,以防有下一個像李新一樣的受害者。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讓黃昭順知道不能欺人太甚,但也給了她一個好台階下。
點到為止,這是最重要的。

結論

總而言之,對話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與「堅定」。自己受到尊重也尊重他人,堅定自己的原則,這便是好的對話的不二法門。
上述多是原則性介紹,並沒有舉太多的例子。如果之後看了別的書可能會以例子的方式補充吧!上面多是我現在的處事、對話原則,書中的內容比較像這些原則的瑣碎細項、擦邊球、延伸,而沒有統整好的整個大結構。希望跟你分享我對話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則,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나를 피곤하게 만드는 것들과 거리를 두는 대화법
作者:김범준 金範俊
出版社:采實文化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喝吧! 的其他內容
《終結平庸》:帶你認清自我與他人的不同之處。透過了解個體性的三個重要原則,你將發現自己的一片天空。在思維上,我們不用再被系統的要求所桎梏。或許你曾經也有覺得不合理的時候,但卻也說不上為什麼,今天這篇將會帶你解開謎團,認識自己的個體性。
《終結平庸》: 隨著時代變遷,有越來越多人想要逃離這樣充滿的壓抑、框架的環境。但大家有想過為什麼現代社會會變成這樣嗎?你認為用薪水、分數、考績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合理嗎?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想法,那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專一力原則》:戰勝拖延、提高效率、改善關係,重握職場與生活的控制權。你是否覺得在生活過程中曾經有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呢?那個時候的混亂狀況你怎麼解決呢?人生中總有許多食客必須要處理許多事情,而我們就會習慣性地分析,今天看這本書將帶領大家一起看看要如何解決這些狀況難題!
# 13《學得更好》(下):學習過程中你不可不知要做、不能做的小細節。要如何增進學習成效,理論是知道了,但具體該要怎麼做呢?這篇將會祭出實際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 13《學得更好》(中):作為教師,我怎麼讓學生學得更好?你是否曾經想過這樣子的問題呢?本篇透過整理書中的一些細節,重新建構成四個教學上的大重點,希望在閱讀完後能夠提供給教育者們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學得更好》(上):成功學習的秘訣。 想要能夠精熟各種技能進而達到在人生、商業、學校上的成功嗎?這本書將會教你如何在每一個領域成就頂尖,順利學會各項知識技能的潛步驟。 你是個熱衷學習的人嗎?你是想改善學習情況的人嗎?那就不能錯過《學得更好》這本書。
《終結平庸》:帶你認清自我與他人的不同之處。透過了解個體性的三個重要原則,你將發現自己的一片天空。在思維上,我們不用再被系統的要求所桎梏。或許你曾經也有覺得不合理的時候,但卻也說不上為什麼,今天這篇將會帶你解開謎團,認識自己的個體性。
《終結平庸》: 隨著時代變遷,有越來越多人想要逃離這樣充滿的壓抑、框架的環境。但大家有想過為什麼現代社會會變成這樣嗎?你認為用薪水、分數、考績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合理嗎?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想法,那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專一力原則》:戰勝拖延、提高效率、改善關係,重握職場與生活的控制權。你是否覺得在生活過程中曾經有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呢?那個時候的混亂狀況你怎麼解決呢?人生中總有許多食客必須要處理許多事情,而我們就會習慣性地分析,今天看這本書將帶領大家一起看看要如何解決這些狀況難題!
# 13《學得更好》(下):學習過程中你不可不知要做、不能做的小細節。要如何增進學習成效,理論是知道了,但具體該要怎麼做呢?這篇將會祭出實際的做法供大家參考。
# 13《學得更好》(中):作為教師,我怎麼讓學生學得更好?你是否曾經想過這樣子的問題呢?本篇透過整理書中的一些細節,重新建構成四個教學上的大重點,希望在閱讀完後能夠提供給教育者們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學得更好》(上):成功學習的秘訣。 想要能夠精熟各種技能進而達到在人生、商業、學校上的成功嗎?這本書將會教你如何在每一個領域成就頂尖,順利學會各項知識技能的潛步驟。 你是個熱衷學習的人嗎?你是想改善學習情況的人嗎?那就不能錯過《學得更好》這本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在人際相處中保持「剛剛好」的距離,安心做自己 「対人関係療法」の精神科医が教える 「苦手な人」とのつき合いがラクになる本》 ✍️作者:水島廣子 原文作者:水島広子 譯者: 楊詠婷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仲間出版 📝閱讀記錄: 「我們是無法改變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以下是一些人際關係的潛規則,包括遠離令人不舒服的關係、珍惜友誼、真誠待人等。掌握這些人際關係的潛規則,就能讓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在社會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在學校的養成教育裡,卻沒有針對這塊多作著墨,導致人們往往遇到狀況時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作者透過自身經驗,提出了關於拉出界限、保持距離、釋放非語言線索等等的方式,以及用表格來整理出自己的現況,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舒服的樣子。
Thumbnail
"人性的弱點"是一本"人際關係指導行動手冊",在書中揭示人性的共通點,並教導人們正確且成熟的應對方式。卡內基強調只要能掌握為人處事的技巧就能受人歡迎、感到幸福並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進而邁向成功。 書中將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分為六部分來解說各種不同情境下,如何去應對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不是書評,是我思考、生活的痕跡。 人際關係和溝通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 我也必須坦白的說,看完這本書並不會讓你成為交際達人, 但卻能觸發更多的思考, 如果能實踐書中看似老生常談的內容, 那才是本書的用意,但也確實不容易。
Thumbnail
人這一生都需要與人接觸,所以「人際關係」是我們這一輩子重要的學習功課。 這本書就像一位好朋友,在我們耳邊一直叮嚀我們好好看待「交友」這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在人際相處中保持「剛剛好」的距離,安心做自己 「対人関係療法」の精神科医が教える 「苦手な人」とのつき合いがラクになる本》 ✍️作者:水島廣子 原文作者:水島広子 譯者: 楊詠婷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仲間出版 📝閱讀記錄: 「我們是無法改變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以下是一些人際關係的潛規則,包括遠離令人不舒服的關係、珍惜友誼、真誠待人等。掌握這些人際關係的潛規則,就能讓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在社會上取得成功。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在學校的養成教育裡,卻沒有針對這塊多作著墨,導致人們往往遇到狀況時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作者透過自身經驗,提出了關於拉出界限、保持距離、釋放非語言線索等等的方式,以及用表格來整理出自己的現況,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舒服的樣子。
Thumbnail
"人性的弱點"是一本"人際關係指導行動手冊",在書中揭示人性的共通點,並教導人們正確且成熟的應對方式。卡內基強調只要能掌握為人處事的技巧就能受人歡迎、感到幸福並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進而邁向成功。 書中將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分為六部分來解說各種不同情境下,如何去應對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Thumbnail
林玎珉 | 大田出版 閱讀時間:12/27-1/1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因角度或角色不同而產生摩擦。無論是對朋友、親人,甚至是主管與下屬,都必須面臨溝通場合;《不受傷害也不傷害人的說話練習》帶領讀者從「認識自己」出發,有意識地認知自己的溝通模式,並進一步說明對話中的五種個性,讓我們能在了解五